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新办法对原办法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内容深化完善、与时俱进、包容性强,相比原文件,新文件具有承接既往、面向未来、支撑发展的鲜明特点。新文件实施后必将对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及其补偿机制起步建设和逐步演进与两轮电力体制改革相伴相随。2002年国发5号文推动电力改革、实施厂网分开。电力系统中电厂之间、网厂之间的矛盾,系统运行调节控制,“三公”调度、协调管理和经济性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国家电监会出台《原规定》和《原办法》两个文件,各区域电监机构以此为依据于2009~2010年前后制定并普遍实施的“两个细则”,正是针对当时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制度性文件,并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系统10多年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当时的背景、条件等多种原因,产生于计划体制和电量分配机制下的两个原文件(及“两个细则”)中,由发电侧(主要是公用火电和水电)承担的全系统辅助服务的设计理念、运行管理和分摊补偿机制均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中发〔2015〕9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适应电网调峰、调频、调压和用户可中断负荷等辅助服务的新要求,完善并网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考核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电网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其配套文件之一《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要“建立辅助服务交易机制”。
2016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大力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与辅助服务市场化的工作,对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国家能源局陆续印发了《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复了东北、福建、山西、新疆、山东、甘肃、西北(宁夏)、南方(广东)8个能源监管派出机构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改革试点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各地也都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性和补充性文件或规定,开展了大量有益工作和探索,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相应成效,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当然也仍存在局限与不足,但对《新办法》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探索和铺垫作用。
时至今日,面对快速和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我国迫切需要基于统一顶层设计架构下的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包容性的辅助服务政策性和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机制、从整体层面和运作层面解决问题,适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新办法既承接了原办法及其基础之上的多年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又在总体架构与内容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完善分担共享机制,规范辅助服务管理,培育和引导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品种多样化,参与资源灵活化、源网荷储互动化、运营机制市场化,加速推进新形势下我国辅助服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主要特点如下:
以市场导向完善机制,分担共享激励相容。新办法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新是整体上、机制上、规则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提供辅助服务及考核、分担、补偿机制等方面仅由公用发电(火电、水电)企业作为参与和承担主体的范围及市场化机制方面的不足与缺失。
辅助服务属于保障电力系统平衡、电能质量和安全运行的公共产品,理应由系统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及疏导途径是辅助服务公平分担和实现市场化的关键,也是辅助服务能否活跃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性基础。合理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能使参与提供服务者有积极、合理的经济预期,也是提供服务产品的价值体现。
新办法明确了市场化导向的(有偿)辅助服务补偿定价机制,以及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并逐步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明确了“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区分不同类别用电特性电力用户的分担标准”,其中关键是经济激励。这方面可以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为主导来体现,也可以在市场化条件尚未完善前通过资源综合与机制创新在其他方面体现。新办法还要求对于已开展市场化交易的品种,根据市场出清结果确定提供主体,市场化的有功平衡服务主要通过市场交易规则进行约定。
电力市场中电能量与辅助服务之间存在着紧耦合关系,市场主体在提供辅助服务的同时,也必然伴随有电能量和功率的增减与价格的变动,现货市场调频和备用服务更是如此。因此,电力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是不可能持续分割孤立存在的,须在顶层设计中统一协调考虑,实现联合协同优化。
新办法充分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明确要求各区域(省)监管机构根据新办法组织修订本区域(省)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电力现货试点地区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
由于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特别是现货市场建设与运营尚处在逐步发展阶段,计划(或非市场化)和市场双轨体制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尽管市场机制将会逐步发挥主导作用,但市场化交易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全面覆盖。所以我国的辅助服务也必须同时适应这个特点。新办法对此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
新办法内容充实、与时俱进,主体多元、资源灵活。其内容主要包括:辅助服务的定义与分类、多元化并网主体、提供与调用、市场化机制、交易规则要求、服务品种分类、多种灵活资源、参与条件及参与方式、市场主体(特别是电力用户)分担共享机制、跨省跨区辅助服务机制、结算和监督管理等。
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其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典型的双高、双峰、双随机特性,即: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造成的电力系统弱惯量;夏、冬季用电负荷双高峰特性导致的调峰和备用困难;集中电源侧、需求侧高比例新能源等并网运行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带来的双侧不确定性等。
在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层面,需要有效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解决骨干输电网、主动配电网、智能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格局、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多级耦合的分层协同调控机理和市场运营模式;解决平抑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弱惯量等对系统运行带来的安全稳定影响;协调需求侧发用电一体“产消者”大量涌现的新问题,以及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设施与系统、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多元主体和多种灵活资源互动式,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需求响应模式等问题。尤其是需求侧灵活资源和新型储能的作用与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适应和融入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要有效应对以上挑战,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柔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和电能质量、新能源接入和消纳,支撑市场机制下的协同运行与电力交易,必须要有适应新形势的辅助服务体系,能够激励和调动包括(集中)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和新型储能等全电力系统的灵活资源参与其中。新办法中,相比原办法增加了提供服务的多元化主体。
新办法突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将新型储能和需求侧灵活资源等并网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完全纳入其中,同时增加了APC、转动惯量、爬坡、调相、稳控切机、快速切负荷等多个辅助服务品种。在附件“电力辅助服务各类品种补偿机制(表)”中,还明确了“电力辅助服务种类-具体品种-补偿方式-补偿原则”等栏目与各项具体内容。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11期,作者系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征求《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经营主体为东北地区的并网发电厂,包括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核电厂。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自并网发电之日起纳入辅助服务管理范围。火电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参与电力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政策引领、市场规范,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康仕卿陆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入崭新阶段,意义重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规则》明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明确了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规则》出台的重要意义有
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偿”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核心价值:破解能源转型三大关键难题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挑战,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电力辅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针对辅助服务市场的总体原则、设立流程、品种功能、交易组织、费用结算、市场衔接、风险防范、监管评估等全流程提出了针对性要求,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更好发挥电力辅助服务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作用。《规则》共十二章六十七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开启新篇章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驰,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李金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从电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顶层设计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以下简称《规则》),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河北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河北公司辅助服务实现净收入3438万元,同比增长1702万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河北公司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安全为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工作方针,全力做好电力交易工作。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作为,深入
为全面加快湖南电力市场建设,近日,湖南开展了电力现货与调频辅助服务首次联合调电试运行。根据工作安排,湖南能源监管办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印发调电试运行工作方案,组织电力调度机构提前开展系统功能测试和市场规则培训宣贯等工作。此次调电试运行为期7天,全省燃煤火电机组、集中式新能源场站
近日,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征求《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经营主体为东北地区的并网发电厂,包括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核电厂。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自并网发电之日起纳入辅助服务管理范围。火电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参与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8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政协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装机规模达到1.56GW/3.15GWh。下一步,重庆能源局将支持拓宽收益渠道,督促市内新能源企业按要求落实配储,并鼓励依托储能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提升容量租赁收益,鼓励新型储能项目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电力
政策引领、市场规范,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康仕卿陆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入崭新阶段,意义重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规则》明
5月8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311号提案答复的函,文件指出,督促市内新能源企业按要求落实配储,并鼓励依托储能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提升容量租赁收益;配合电力运行主管部门鼓励电网企业优化调用方式,加大对新型储能项目调用;积极配合市经济信息委、华中能源监管局等有关部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明确了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规则》出台的重要意义有
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偿”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核心价值:破解能源转型三大关键难题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挑战,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电力辅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针对辅助服务市场的总体原则、设立流程、品种功能、交易组织、费用结算、市场衔接、风险防范、监管评估等全流程提出了针对性要求,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更好发挥电力辅助服务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作用。《规则》共十二章六十七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开启新篇章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驰,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李金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从电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顶层设计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以下简称《规则》),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开启新篇章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驰,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李金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从电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3723,招标人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资金来源
“三类资源三种收益”的市场化提速——全面塑造虚拟电厂发展的“齐鲁样板”4月11日,记者走进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只见大屏幕上20家虚拟电厂的实时调节数据正不断跳动。这是国内首个现货市场模式下的省级虚拟电厂服务中心,自2025年3月获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山东能源监管办批复以来,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信息发布关于结算2025年2月安徽电网发电厂辅助服务补偿及并网运行考核费用的通知。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新疆能源监管办对电力市场成员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管:(一)履行电力系统安全义务的情况;(二)进入和退出电力市场的情况;(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资质的情况;(四)执行电力市场运行
一面是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破73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一面是从业者感叹赚钱太难。刚刚过去的一年,储能产业仍然在“冰火两重天”的泥淖中挣扎向前。据北极星储能网数据,当前国内储能招中标市场中,储能系统价格已经降至0.4-0.5元/Wh左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价格已经跌至0.3元/Wh左右,短短两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4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结算2025年1月安徽电网发电厂辅助服务补偿及并网运行考核费用的通知。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加快推动煤电行业清洁高效转型,湖南能源监管办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要求,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市场激励、强化安全监管等举措,全面提升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质效,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夯实监管基础。印发《关于报送煤电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关于结算2024年12月安徽电网发电厂辅助服务补偿及并网运行考核费用的通知,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NewPage$]
北极星储能网讯:1月14日,山西正式印发《山西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此次修订,明确独立储能需具备一次调频、高低压穿越等辅助服务能力,调整了考核标准。附件5《山西独立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明确,独立储能电站自并网运行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