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能源系统发生深刻变革。在碳中和背景下,数字技术如何助力能源行业建立一个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来源:能源杂志 微信号:energymagazine 作者:范珊珊)
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系统。科技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以及无处不在的连接,正在打开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的大门。数字化具有构建互联能源系统新架构的潜力,包括打破传统的需求和供应边界。数字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迅速应用,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是否处于能源数字化新时代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能源部门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先驱。在20世纪70年代,电力公司最先试水数字化,利用新兴技术提升电网管理和运行。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则一直使用数字技术来对勘探和生产进行建模。新兴信息技术赋能能源行业,通过优化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能源企业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运营管理。
与此同时,能源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碳中和”大考,构建一个净零碳排放的能源系统,是整个能源行业自上而下共同努力的目标。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电能替代力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当前,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5G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改变能源的生产、运行、传输模式,利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赋能。分布式能源、去中心化、能源即服务等新概念在“碳中和”目标下,将对中国能源电力生态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的能源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方能进一步重塑能源价值链。
毫无疑问,与其他行业一样,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那么,如何保证新技术与原有组织的融合与协同,如何实现有步骤分阶段实现转型,将是未来能源企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选择题vs必修课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难以回避的话题。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对我国加快数字化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全文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为加快推进将数字化转型进度,使数字化进一步具体化,国务院国资在2020年8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之后,目前正在研究制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企业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众多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当然能源企业也不例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不久前撰文指出,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在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选项。近期,电力、石油、民航、军工、电信等重点领域的代表央企密集发声,就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和思路进行了分享和展望。中广核、中国铁物、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央企明确表示,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同时公布路线图,为其他企业做出了表率和参考。
对于传统的油气公司而言,在能源转型的未来,他们面临着生存挑战。而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各大公司应对油价剧烈波动与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油气行业作为传统工业产业,面对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趋势,必须有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与核心能力提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
同时,油气企业只有对其业务进行系统性、彻底的重新定义,包括组织、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等方面,数字化转型才能成功。
在国内,三大油和国际石油公司一样,也纷纷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石油发布了“数字中国石油“规划, 实现内外部设备的全面互联互通,“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数字中国石油”,实现油气业务链系统优化与持续创新,打造智能油气田、智能工程等。中国石化将打造“数据+平台+应用”的新模式,建成涵盖四朵云(管理、生产、服务、金融)、三大体系(数据治理 与信息标准化、信息和数字化管控、网络安全)和两大平台(信息技 术支撑、数字化服务)的“432”工程。中国海油提出2035年全面建成智能化油田,发布数字化转型的六点重点工作。
除了油气巨头,电力系统也必须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随着新能源装机的不断增长,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就要求电力系统柔性可控,能够“无条件”接受新能源。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备云资源储存、大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分析、高度智能化等功能强大的软件平台,使电网可见、可知、可控,实现智能运行。
电力巨头们也纷纷发布数字转型战略。中国华能对外公布数字化转型战略,出台《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未来实现风光数据全接入和水电、燃机等数据逐步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逐步完成产业和企业管理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华电发布了数字化转型2025行动计划。国家能源集团提出“数字驱动转型发展、智慧引领国家能源”战略,加快全要素效能提升、全链条价值重塑、全产业提质增效,努力走出一条数字经济和能源经济融合发展之路。
国家电网全面部署电网数字化平台、电力物联网和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包括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服务数字化 ,加快数字化技术(电力芯片、人工智能、区块链、电力被动)攻关。南方电网都提出了建设以“电力+算力”驱动可再生能源协同调度的数字电网,发展数字产业,提升能源产业链的竞争力。
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均属于技术与装备密集型行业,且都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性要求高。电力行业设备维护成本高、分布式能源管理难度高、设备冗杂而导致设备管理难度高等;石油行业工艺技术传承难、安全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等。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无疑可以帮助解决上述的生产、管理难点。
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将油气生产成本降低 10% 到 20%,全球技术上可采的油气资源可能会增加 5% 左右,其中页岩气的增幅最大。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的整合程度提升使2040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00万吨。
转型艰难
对于一直专注于传统业务的石油、电力公司而言,数字化是一门全新的课题。而如何推进不同的数字化技术与公司业务、管理、文化等的结合也是能源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实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化人才、技术架构、数据管理能力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基础能力欠缺,尤其是开发和部署数字化工具和应用所需的基础能力。能源行业涉及专业多、行业参与者角色多,因而信息系统庞杂、数据来源多,行业参与者间信息壁垒高,行业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产品定制化成本高。因而,对技术部门数字化工具开发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中国石化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李剑锋介绍,中石化内部大约有1000多套系统。以前一般是业务部门提出需求,技术部门实现,典型的业务驱动发展模式。但往往系统建成后的结果就是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孤岛,无法共享,成本居高不下。“业务不能随便驱动,还要进行整合,有的时候业务特别是在我们传统企业里边,技术如果紧紧跟随业务的指令,很难发挥整体和长远的作用。技术还要有技术自身的发展路径,为此中石化提出了再造,重新定义IT,打造新的模式——‘数据+平台+应用’。”
达到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目标,企业更需要建立配套的数字化运营模式。如果流程和组织架构落后,缺乏数字化运营模式,很难完成整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因而,完成技术整合之后,还需要完成组织转型。“没有组织的保障只能说是一个项目,不能带动整个业务的转型,不能带动商业模式的转型。” 李剑锋强调说。
其次,缺乏数字化人才,尤其是缺乏数字化转型领导者,这是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又一障碍。数字化人才应该不仅是来自技术部门,而是来自与客户交互的市场、销售及业务部门。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化人才缺口日益扩大。仅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发展的需要,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既懂数字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因而,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数字化的转型需要的是懂业务且懂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在一个传统行业推进数字化更重要的从上而下观念的转变。很多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并没有赋予新的数字化内涵的企业文化,或者在各部门人员的认识上不统一,数字化推进困难。
在能源行业的上游生产环节,诸如数字矿山的推广中会遭遇到来自一线工人的抵触,由于数字化的揉入,井下操作人员的减少带来了人员安置、薪酬减少等问题,都是推广数字化过程常见的障碍。
而能源系统通常建立在大型、长期的基础设施和资产上,且极富动态发展的特性,这为决策带来了更大挑战。因而,推进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内部建立促进协作、共享知识和采用新工作方式的敏捷文化。
中国石油昆仑数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军认为,数字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首先是职工思维思想的转变能否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企业的多数职工习惯于现有的模式。数字化转型需要做好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以及工艺层面的统筹调整,企业职工们面临着思想上的转型与接受的过程。其次是职工操作技能的改变。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新事物对职工的操作技能的要求更高,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新设备,都迫切需要职工不断增强再学习、再提升能力,带动自身成长为既拥有原有技术技能、又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
在国家能源集团信息管理部主任丁涛看来,对于传统的信息部门和生产部门来讲,必须进行内部组织变革,数字化环境的分工和模式是不一样的,转换过程必然带来冲突,是转型、变革过程。
能源行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都有较高的专业性门槛,能源企业高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们往往需要运用不完整的信息来作出新的复杂决策。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充分理解转型的必要性和价值,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把手工程的思想观念问题,一把手的推动是首要保障。如果企业的决策者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那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不会成功。
数字时代的竞争要求企业领导对数字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具有高度敏感的洞察力,经常反省和调整公司的战略。数字化转换的领导能力和问责制度意味着数字化转换必须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和授权。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企业无法完全跟踪来自数字化的投资回报率,因为许多举措是近期启动、其成效有时在内在的,难以量化的。企业更要建立对转型的短期评估指标和中长期愿景,并且阶段性地回顾和评估。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信息化处处长陈建刚称,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已经把数字化转型纳入到考核体系里,把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进,进行了工资总额单列,这些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创新成果。
数字化转型不是靠企业内部的科技部门来推动的,而是靠管理思想的转变,重在“人”的转变。当前,由科技部门驱动的单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项目,都只是局部改造,并未将传统思维转化为数字化思维。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实质是组织、文化、流程、管理等全面变革,而非单一部门、单一项目驱动。
数字化转型首先不是数字化,核心是转型,是企业的转型。这不是在局部的职能领域相关的改良或改善,而是从企业全局的视角去看如何进行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的创新。作为衡量转型成功的标准,企业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更应该关注的是数字经济下能力的提升,未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需要兼顾短期的商业回报。
未来生态
数字化的推广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和隐私风险。但是,市场、企业和就业都在随之而改变,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兴起。不可否认,数字技术在能源转型战略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化转型正在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可以预见,未来能源生态体系将会是一个全链接的数字生态。数字化能够为生产生活方式低碳转型带来巨大推动力。
未来,能源行业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能源企业由生产者向产销者转变;能源企业生产的产品形式从单一能源形态到多种能源形态(多能互补),再到以能源为载体的综合能源服务;能源生产模式转变也从过去单向流动生产(发-输配-调用),到未来双向、多源、互动、自治、协作的能源互联网生态。未来将是去中心化、分散化的能源系统。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在数字技术方面有着相对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上游,数字化在增强运营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未来上游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进一步数字化最初可能会侧重于扩展和完善已经在使用的现有数字应用程序的范围。例如,生产系统中的微型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提高产量或提高油藏油气的整体采收率;使用自动化钻机和机器人来检查和维修海底基础设施以及监控传输管道和储罐。无人机还可用于检查管道(通常分布在扩展区域)和难以到达的设备,例如火炬烟囱和偏远的无人海上设施。
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将进一步看到更多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其运营中的应用。在电力行业,数字数据和分析至少可以通过四种方式降低电力系统成本: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电厂和网络效率;减少计划外停机和停机时间;并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据国际能源署估计,2016年—2040 年,这些数字化措施带来的总体节省可能在每年 800 亿美元左右,占年度总发电成本的 5% 左右。
从长远来看,电力行业数字化最重要的潜在好处之一可能是通过改进维护和减少设备的物理压力来延长发电厂和网络组件的运行寿命。例如,如果世界上所有电力资产的寿命延长5年,平均每年减少电厂投资340亿美元,网络投资每年减少200亿美元。
数字化最大的转型潜力莫过于它能够打破能源部门之间的界限,提高灵活性并实现整个系统的集成。数字化正在模糊发电和消费之间的区别,通过智能需求响应、可再生能源的整合、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的实施、家庭太阳能光伏等小规模分布式电力资源等实现互联。
未来,以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将进入全新发展期,而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需由能源产业生态各方达成统一发展共识,从技术、标准、价格、市场等方面进行变革。
因而,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发展将对能源电力进行数字贯通和价值整合,推动能源电力业务在线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重塑电力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通过提升能源生产效率和供给效率,降低能源电力经营成本,激发新的服务模式。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数字技术将使世界各地的能源系统更加互联、智能、高效、可靠和可持续。数据、分析和连接方面的惊人进步使一系列新的数字应用成为可能,例如智能电器、共享移动和 3D 打印。未来的数字化能源系统可能能够识别谁需要能源,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最低的成本提供能源。
显而易见的是,数字化推广已经在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力、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技术对转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更重要的一环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变革的管理,对观念、思想、文化重新打造。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新常态,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要勇于试错,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充分借助数字化融合和赋能业务的发展,最终打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15日,《中国网信》杂志2024年第11期刊发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署名文章《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全文如下: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
近日,在2024(首届)认证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由宁夏电力委派所属鸳鸯湖公司作为制造商完成的“基于5G云边协同的电力人工智能物联网系统”,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国首批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获得五级(最高级)认证证书,这也是编号为CQC24001100001的全国首张“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证
11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深入落实2024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工作部署,宣贯《中共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部署集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
“关于人工智能,我们谈得比较多的一个专业术语是‘计算’,智能计算是人工智能改变电力行业的一大关键词,但是从目前来看,‘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是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三大难题。”在日前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简称“电促会”)主办的2024电力数字化大会上,南方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能源供给量增质升,结构持续优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我国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x2022;首席能源观”nbsp;作者:王伟特约撰稿人陈光贾雪枫)如今,能源行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8月公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清晰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为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
11月5日,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宁夏分赛颁奖暨“百日攻坚战”重点算力项目签约活动在银川市举办,数字研究院、宁夏东数西算产融研究院、宁夏数据要素运营中心进行现场集中揭牌。这些智库机构的成立,将有效发挥智库前瞻性谋划、系统性研究和人才集聚培养作用,为高质量建设数字宁夏提供智库支撑。
今日,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南京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揭牌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司勇主持。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数据局局长沈剑荣,省国资委主任谢正义分别致辞。省数据集团董事长成晓光介绍集团情况。组建省数据集团是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
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其中提到,数字化技术在发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还是新兴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站,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例如,发电设备配备了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
10月11日,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在京召开数字化专业组启动会议。会议宣布了委员组成名单,进行了数字化标准建设同行经验分享,介绍了核电数字化标准建设工作情况。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标委会主任委员何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核电数字化标准建
2024年8月27日,高明全域数字化智慧能源示范区通过验收,标志着高明区新型电力系统“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等各特征关键指标实现全网县区域领先。高明全域数字化智慧能源示范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将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足够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甚至一座城市供电。公司目标是进入发电领域,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合作。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广东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征求《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公告。文件提出,因地制宜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新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实现光伏“能装尽装”。支持适用型技术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扩大其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同时,随着光伏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电压等级不断升高,运维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确保电站的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是每个光伏运维团队必须面对的挑战。【CATIII1500V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获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施行。《能源法》涵盖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等内容,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填补了我国在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
随着环境污染与化石能源储备逐渐耗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成为一个须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是适应未来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十六部门印发《河南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公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照不低于停车位数量40%比例配建快速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条件。普通国道服务区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应满足8辆以上电动汽车同
一、专栏概况园区是我国产业聚集、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其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2021年,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强调要“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等。
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新能源将成
为应对能源转型和对能源安全的重视带来的挑战,全球能源系统在不断调整,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不断上涨,但化石燃料能源的消费也显示出韧性。今年的《bp世界能源展望》探讨了影响全球能源消费和供给的主要因素,以及到2050年能源转型的前景。中文版《bp世界能源展望》2024全文如下:[$NewPage$][$NewPage$]
7月31日,江西发布开展2024年度江西省住建领域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赣建科设〔2024〕15号),其中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中包含多个低碳研究项目。在城市低碳能源系统技术研究中提到,研究基于建筑用户负荷精准预测与多能互补的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开
7月24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广东未来电网规划研究等7个专题项目招标,本项目包含7个标的,预计采购金额1405.31万元。分别是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广东未来电网规划研究、广东“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支撑性专题2、广东“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支撑性专题3、广东
最近,盐城供电怡宁能源科创产业园新型电力负荷接入工作通过方天公司验收,标志着该园区交、直流微电网正式接入江苏电力公司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备了市场化调控功能,为践行国家“双碳”行动贡献智慧和力量。盐城供电怡宁能源科创产业园具备风光资源、储能资源、充电桩用电负荷资源、微电网能量管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将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足够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甚至一座城市供电。公司目标是进入发电领域,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合作。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的省级子公司,肩负着保障首都重要输电通道安全,服务河北省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五市经济社会用电,促进区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河北省建设新型能源强省部署,以争创“两个标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
新型电力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三载,源、网、荷三大要素在系统内部的功能角色深刻重塑。它们之间,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牵绊,共同编织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复杂图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乃至借鉴这一转型进程的独特视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11月1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10月,浙江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37万千瓦。截至10月31日,浙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5000万千瓦,占省内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7%,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5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64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1
11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第二批31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17个示范项目名单,选取高比例新能源、多能互补、新型电网形态、电碳耦合等示范元素开展探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全景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立体式融入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
“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服务支撑柳州市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成功探索并构建了车网互动新生态的“柳州模式”。车网互动是将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对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国正大力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结构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转型加速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三年有余,进展如何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怎样的配电网?如何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承载力和灵活性?10月16日,在《供用电》创刊40周年之际,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交流会暨《供用电》办刊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与趋势展开热烈讨论。配电网成为保供和转型主战场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
近日,广州桃莲整村中低压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桃莲微电网项目”)建成,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提供了一套适用于清洁能源富集地、森林保护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绿色智能微电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