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项目节能降碳效益
具体节能减排效果如下:
节约标准煤181.7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3吨
减少二氧化硫13.6吨
氮氧化物0.68吨
相当于植树24000多棵
(一)测算依据
我们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减排效益。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二)基础数据
以10000平方米建筑为例,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85.0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21.1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97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32吨,相当于每年植树约833万棵。
(三)测算公式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2113/千克)/7000(千卡/千克)
四、项目实施绩效分析
(一)经济效益
燃气锅炉、中央空调、热水器使用寿命约为10年-15年。同样使用50年期间燃气锅炉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热水器设备购买、安装及配套设施费用共需1671.3万元,50年供暖、制冷、热水总运行费用为3320万元。在安装自然能源智慧系统(GEIS)后可一套系统解决冬季供暖、夏季制冷、24小时热水和电力供应,50年期间最少可节省运行费用及设备购买安装费用2349.7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运行费用。
GEIS自然能源智慧系统与传统供热、制冷设备相比,自然的能源舒适度更好,可减少北方因空气干燥产生的各类疾病及夏季因空调制冷产生的“空调病”。
(二)社会效益
润泰自然能源零碳GEIS科技,是低碳绿色发展,造福社会的创新技术。在利用自然能源太阳能、太空能供暖、供冷、供电的同时,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零运行费用。自然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有效改善了环境。
(三)环保效益
采用GEIS自然能源智慧系统为该项目供能,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实现四季恒温,零污染、零排放。具体节能减排效果如下:节约标准煤181.7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3吨
减少二氧化硫13.6吨
氮氧化物0.68吨
相当于植树24000多棵
五、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绿色高效冷热电多联产技术
可同时产出冷、热、电多种能源;
且发电效率较普通光伏组件提高8%-10%;
在同样采光面积下,集能功率是传统太阳能集热器的10倍。(二)集成自然能源智慧系统(GEIS)
一套系统解决建筑供暖、制冷、热水、电力的综合能源供应;0污染、0排放、0运行费用;
新能源保证率达到100%。
综合楼于2015年建造,以往的能源供应方式,夏季制冷为中央空调,冬季采暖热源为天然气锅炉,热水供应为平板热水器+电热辅助+天然气辅助,投资成本大,运行费用高,还存在占地面积大、管理复杂、污染环境、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现在通过自然能源智慧系统零碳GEIS科技,一步解决所有的能源需求,经历了严寒酷暑,运行稳定可靠。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简单,设备使用寿命可达50年,供能的同时达到零污染、零排放、零运行费用。同时智能可调,投建第一年,就提前给医院提供了供暖,比大暖供应时间早了半个月。2020年冬天综合楼使用GEIS系统供暖后,我们将其与仍在使用天然气供暖的住院楼进行了温度数据监测对比,通过全天八个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结果得出结论,用润泰GEIS科技供暖比天然气要更加稳定舒适,同时供暖平均温度要高2-3℃排放453吨。
六、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
(1)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报慢,企业资金负担较重尤其在初期阶段,与传统能源竞争无价格比较优势。
(2)在新能源技术推广过程中,尤其在供热方面,存在与传统能源的利益冲突问题,使得推广应用阻力重重。
(3)新能源行业标准亟待出台及完善。
(4)给予新能源零碳技术的政策性鼓励和支持。
(二)希望支持的配套政策
(1)希望出台相关扶持补贴政策,并帮助争取国家相关产业、项目扶持资金。
(2)能组织各类新能源技术试点示范对比,聘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组织验收,对达标新能源技术予以重点推广支持。
(3)对经过考核的新能源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给予“开绿灯”,对技术达标新能源技术能“扶上马、送一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奇台县与钠美新能源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5亿元的钠离子电芯及电源系统项目落户奇台产业园区。该项目规划建设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2GWh电源系统集成基地,总用地约200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正负极材料、隔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南网科技公示了独立海岛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珠海瓦特电力预中标。据悉,该项目招标预算为835万元,而在开标结果中,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报价为755万元,第二名为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报价831万元、第三名为珠海市椿田能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在光伏或储能系统中,组件和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经变流器转换后变为交流电,并与大电网同步,实现并网运行。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直流”代表“备用电”。例如,变电站的站用电系统中,会有一组蓄电池为二次设备提供备用电源。这组蓄电池也被简称为“直流”,这是电力行业的一种“黑话”,意味着直流代
在“531新政”重塑光伏产业格局、部分省份区划为“光伏红区”的背景下,探索光储融合新路径成为破局关键。固德威于江西德安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运行,正是这局势下的全新之路!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个专为重卡充电打造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更在“新政后时代”为工业园区智慧零碳供用电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250MWh北海独立共享储能(储能系统电池舱)设备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10750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43元/Wh。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列第二、第三中标候选人。项目招标人为山东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内
7月8日,池州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池州海螺6MW24MWh储能系统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投标人负责6MW/24MWh储能系统、舱室内部电缆及接线,一二次舱及内部设备供货、站用变等设备供货,调试、试验试运行、同时负责所提供系统售后服务。要求近3年(2022年1月1日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供应
日前,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美国储能监测季度报告》中指出,由于可能受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美国电池储能市场部署量或将在2026年面临下降29%风险。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在调查时发现,尽管美国三个细分的储能市场创下了历年来第一季度的装机新记录,但如果不利政策得以实施
澳大利亚工业与创新部以及科学部近日正式授予北部石英砂项目(NorthernSilicaProject,NSP)为重大项目,该项目将助力强化澳大利亚在太阳能组件、硅片及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中的本土原材料供应链。项目产能年产500万吨,可用于制造光伏玻璃NSP是布里斯班矿产开发公司DiatremeResourcesLimited位于昆士兰州
季节性酒店,春夏秋季旅游季高峰时期,太阳能系统供应酒店客房用热水需求;冬季客房入住率不高,热水富裕,将多余热量供给客房采暖防冻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公园·古城画苑,建筑面积96m2,节能建筑,于2020年4月配置了希奥特户用型分布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该项目为兴城市首个配置远程监测控制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海创基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于2004年10月,总占地面积304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超过50%,海创基地大楼曾被称作“亚洲第一单体建筑”。
江汉油田矿区地热供暖项目由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2017年12月建成投产,总供暖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47万平方米、民用建筑165万平方米。
西藏仲巴县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目前已正式运营,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暖。项目供热面积:88,200㎡,太阳能集热面积:32175㎡。
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采用大型太阳能短期储热采暖技术路线,出资方式为财政资金。建设理念,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高原环境。
拉萨市才纳乡常规能源相对匮乏,却拥有我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6700MJ/m2。适用太阳能的供暖应用。
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使集热器联箱中升温,集热循环泵把采暖贮热水箱中的水打入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循环加热。
山东省禹城市分布式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遵循“证照齐全、透明计量、以灌定采、采灌平衡、梯级利用、绿色节能”的指导方针,主动对接政府监管,确保地热水同层回灌,且回灌率满足政府要求,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
东营龙源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通过利用埋深1800~2100m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资源作为热源,在牛庄镇聚华小区域附近布置生产井5眼(备用1眼)及回灌井5眼(备用1眼)作为热源,替代现有燃煤锅炉(28MW)热源,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100万元。
西安大兴新区三民村再生水源热泵集中供热(冷)项目于2016年全面建成,截止2020-2021年度供热季,实际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本项目采取直管到户的服务模式和智慧化的运维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热源稳定,供热效果良好,用户满意度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