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一 典型能源站系统图
具体系统图见图一:
地热井抽取高温地下水,经除沙装置流至板换,与用户侧经过二级换热后回灌到地下;
用户侧的水系统通过板换及热泵梯级利用热量,由循环泵供给到末端用户;
地热井分置电动阀门,计量以及气候补偿装置,实现全季节能运行。同时严格监视地源侧供回水参数,记录温度变化曲线,观察回灌压力,在保证地质条件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安全的使用地热能;
优先使用板换直供,当出水温度或出水量不能满足小区的供热需求时将启动水源热泵机组。
三、主要设备选型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及相关测算,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按照负荷需求,并考虑管网损耗及安全余量,以典型房寺镇大程社区能源站供暖面积6.27万平方米能源站设计为例;
能源站配备一组地热井(即一抽一灌),共需要1组,即2口地热井;
能源站配置2套一体化板式换热器(集成地源侧和用户侧的循环水泵),板式换热器换热量分别为1657kW和852KW;
能源站配备1台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制热量852kW,另需配备三级净化装置。具体项目能源站配置见下表一:
表一 中深层地热供暖设备配置表
四、项目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项目并网面积:150万m2;二网管网和能源站合计总投资:约1.35亿元;项目IRR:10%,投资回收期:10年。
供热价格:19元/m2,收费率95%,供暖季平均单位面积电费4.5元/㎡,水费和水资源费0.5元/㎡,运维费用1.5元/㎡,人员成本2元/㎡,设备折旧费9元/㎡。
项目可节约标准煤15415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158吨/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五、典型经验和做法
项目采用中深层水热型地热+水源热泵综合供热技术,能源站采用地热梯级利用的方式为社区用户供热,基于经济模型下的地热井直供加热泵余热利用,实现了地热资源的最大经济性利用,同时当地热井出水温度、水量不足时,热泵系统作为备用热源,保障了小区供暖长效稳定,另外通过同层回灌的对井,同层回灌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
六、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1)补贴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仅有部分省市已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补贴标准,补贴能否落实也存在风险;
(2)地方引导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部分省尚未公布地热能发展规划;
(3)企业地热勘探技术不足,导致项目前期投入成本高;
(4)取水证、采矿证等办理周期长,影响整体项目进度。
(二)建议
(1)双碳压力下,地热能对低碳减排贡献巨大,环境效益突出。建议对涉及民生工程的地热能供暖项目,出台水资源税(福建等地免收水资源税)等税务减免政策;在清洁能源替代奖补资金等方面,进一步明确配套支持性政策,为项目开发提供便利条件。
(2)相关省市需公布地热能发展规划,为企业投入该行业坚定信心。
(3)建立统一勘探开发及监测技术、综合能源融合技术(规模化)、数字技术平台。
(4)建议相关省份发改委联合财政、住建、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针对地热能资源开发出具指导性意见,在地热资源勘察、项目立项与建设审批流程、水资源与矿权手续办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划拨、并争取在全省形成统一指导管理办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沈阳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利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参加会见。王新伟对张文峰一行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海尔新能源、中核汇能承接国家战略,在河南省落地“天光地热”清洁供暖项目,探索出一条“零碳供暖+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过程中,海尔新能源了解到以河南省武
3月18日0时,随着各换热站阀门陆续关闭,河南分公司郑州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完成了为期128天的供暖任务。作为华能集团首个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该项目在首个供暖季成功服务近2000户居民,相当于累计替代标准煤1932.5吨,减排二氧化碳0.724万吨。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国家电投集团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国核电力院“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山东核电“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云南国际“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柔性直流微网供电技术”、远达环
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为契机,从清洁能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到能源管理的智慧升级,从突破发展瓶颈到惠及“三农”,兰考为农村地区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让我们一同走进兰考,见证这场深刻变革如何点亮中国农村地区的绿色未来。探索农村绿色发展的兰考之“变”系列文章付楼村:零碳乡村的绿色画卷自2018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彰武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彰武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公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公告,加快发展新能源。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统筹电力、国土、气象、地质、生态等数据资源,深化全县光伏、风电资源调查,强化新能源用地等要素保障。在探索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季节性酒店,春夏秋季旅游季高峰时期,太阳能系统供应酒店客房用热水需求;冬季客房入住率不高,热水富裕,将多余热量供给客房采暖防冻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公园·古城画苑,建筑面积96m2,节能建筑,于2020年4月配置了希奥特户用型分布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该项目为兴城市首个配置远程监测控制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海创基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于2004年10月,总占地面积304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超过50%,海创基地大楼曾被称作“亚洲第一单体建筑”。
江汉油田矿区地热供暖项目由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2017年12月建成投产,总供暖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47万平方米、民用建筑165万平方米。
西藏仲巴县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目前已正式运营,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暖。项目供热面积:88,200㎡,太阳能集热面积:32175㎡。
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采用大型太阳能短期储热采暖技术路线,出资方式为财政资金。建设理念,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高原环境。
拉萨市才纳乡常规能源相对匮乏,却拥有我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6700MJ/m2。适用太阳能的供暖应用。
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使集热器联箱中升温,集热循环泵把采暖贮热水箱中的水打入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循环加热。
东营龙源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通过利用埋深1800~2100m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资源作为热源,在牛庄镇聚华小区域附近布置生产井5眼(备用1眼)及回灌井5眼(备用1眼)作为热源,替代现有燃煤锅炉(28MW)热源,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100万元。
西安大兴新区三民村再生水源热泵集中供热(冷)项目于2016年全面建成,截止2020-2021年度供热季,实际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本项目采取直管到户的服务模式和智慧化的运维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热源稳定,供热效果良好,用户满意度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