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充分挖掘存量煤电资产价值的策略与建议

2021-12-28 13:15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栗楠 等关键词:煤电新型电力系统煤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视存量煤电机组到期关停问题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能源电力消费还将持续攀升,能源电力安全也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统筹能源电力安全和发展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栗 楠 宁海平 吴建军)

电力需求增长有效支撑能力存在不足。目前,我国电力供应已由相对宽松、局部过剩逐步转向总体平衡、局部偏紧,实施有序用电的范围持续扩大、规模明显增加,尤其今年以来,出现近20年来罕见的大面积电力供应紧张现象,一方面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尖峰负荷增速更快;另一方面电网实际可用发电装机容量相对不足,“十三五”以来,我国全网调度最大用电负荷增长38.5%,发电装机增长44.7%,但新增装机中53%为有效容量支撑不足的新能源发电,这导致可用装机容量增速远远低于最大负荷增速。按30年设计寿命,我国现有煤电机组将在未来20年退役5.5亿千瓦以上,未来30年全部退出,而储能等技术短期无法跟上风、光发展步伐,若不及时加强电源支撑能力建设、不重视煤电机组发挥的“托底保供”作用、不充分挖掘存量煤电资产价值,或将出现系统性硬缺电风险。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灵活性资源缺乏。电力系统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非线性实时平衡系统,但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新形态,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系统电压、频率调节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在季节上的反调峰特性,给电网消纳与系统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2020年,我国新能源日最大功率波动达到1.34亿千瓦,预计2060年日最大功率波动将超过16亿千瓦。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还存在短板,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资源比重仅占6%,且空间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大规模新能源调峰需求。在电源侧储能未完全发展起来前,风、光发电系统均不具备调峰调频、旋转备用、无功补偿的能力。因此,深度调峰能力达到额定容量50%~70%的煤电机组成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现实选择。

全社会低碳转型成本更需优化。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煤电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煤电行业优化升级效果显著。但据统计,上轮“上大压小”政策实施下,累计约6000万千瓦煤电机组未达到设计寿命就被关停,运行超过30年的煤电机组占比仅为1.1%,相比之下,美国煤电退役机组平均服役时间长达52年,欧盟煤电退役机组服役时间长达50~60年,可以说“剩余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与增量煤电相比,我国89%的存量煤电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环保和安全方面具备一定保障,在财务成本和折旧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将其延寿是对存量资产的优化盘活,避免加重搁浅资产。据测算,我国未来10年退役近900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若均实现延寿10年运行,可节省投资超过3000亿元。

充分挖掘存量煤电资产价值

2021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需要统筹好存量与增量、短期与长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当前,尤其要处理好煤电的定位和发展问题,科学施策,统筹推进。

配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科学定位不同阶段煤电发展。煤电的发展不能仅仅从碳中和目标这一孤立视角来看,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革命和电力低碳转型等更深层次来考量。煤电发展路径可包括“十四五”的“补容控量”(补充装机容量,控制发电量),煤电发电量先于装机达峰;“十五五”的“控容减量”(控制装机容量,减少发电量),装机峰值进入平台期,发电量稳步下降;“十五五”之后进入“减容减量”期,装机和发电量稳步下降。碳中和前后进入“保容压量”期,少量煤电主要发挥容量价值,仅在电力短缺时段贡献发电量。

具体看,一是当前要立足保供,协调推动国内煤炭产能加快释放,促进煤炭保供控价,提升煤电安全运行水平。二是中期严控煤电新增装机并优化煤电结构,“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电装机总量,“十五五”逐步下降,同时,东部中部地区提高煤电利用效率,西部北部地区提升煤电配合可再生能源外送能力。三是长期稳步推动煤电由主体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变,推动煤电向提供调节服务转变。

加快研究煤电延寿政策,推动低排放、高效率煤电机组到期继续发挥存量价值。建议出台煤电机组寿命评价和延寿运行管理办法,对于能效指标达标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到期机组,按照“非必要不关停”方针,制订安全经济的机组延寿和性能改造方案,实现10年及以上延寿运行。在电力受端地区,可以考虑从待退役煤电机组中优选对电网无功支撑能力强的机组改造成同步调相机,充分发挥待退役煤电机组在市场环境下容量备用与辅助服务成本优势。

健全煤电成本回收机制,保证煤电机组合理回报水平。针对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灵活性改造意愿不强等现状,建议:

一是尽快落地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短期内推行容量电价机制,设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长期推行容量市场机制,保障容量可靠机组的合理收益;

二是加大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力度,有序推进6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进一步释放煤电机组调节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三是设备补贴、电价制度、碳市场交易等综合施策,推动煤电高比例乃至全比例掺烧生物质、加装CCUS,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形成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煤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