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柔塔、桁架塔、钢混塔不再泾渭分明,交叉、重组与融合凸显未来高塔技术的进化。
百米之上的空气,藏着多少可被利用的能量?
国家气候中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100米高度陆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有86.94亿千瓦,在140米高度为101.79亿千瓦。普遍观点认为,高度100米以上的风电塔架就可以被称为高塔架。那么从100米到140米之间的技术可开发量,就是高塔架所创造的市场规模,这14.86亿千瓦中,还不包括140米高度以上的未统计数据。一项可对比的数据是,截至202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量为2.81亿千瓦。这意味着,仅100米至140米高度的风资源,就可以创造超出目前5倍累计装机量的广阔市场。
当然,资源能被利用多少,很大程度上也要看成本的眼色。90米高的传统塔架重量约200吨,120米高则已接近300吨,高度再增加重量就是指数级增长。以眼下的钢价,每吨塔架背后就是1.1万元投入。
正因如此,对高塔架技术的孜孜追求,同大多数风电技术市场化过程异曲同工,那就是突破“提高发电量——控制成本——确保可靠性”这样一个三角循环的限制。不仅发电要好,更要便宜可靠。
为达目的,几乎所有整机商甚至设计院,都在高塔架技术上倾入了大量资源。它们基本被用在三个方向上,那就是减轻重量、改变结构、材料替代。
不易的减重
设计传统塔架要求自然频率要显著高于叶轮转动频率,以避免两者相交产生共振。但为了大幅减少钢材用量,一种自然频率低于叶轮转动频率的塔架被开发出来,被形象地称为柔塔。
直接大幅减轻塔重不难,问题在于,减重后如何确保可靠性。
“柔塔存在一定技术门槛,主要表征为塔筒频率降低容易导致‘塔筒共振’和‘涡激振动’。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规避风险,对整机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金风科技研发中心机械技术部部长张紫平认为。
用先进性去保证可靠性,看上去有一定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就产生了技术门槛。
具体来说,就是当叶轮达到一定转速,接近与塔筒频率可能产生的共振点前,控制系统将叶轮转速压制于共振点转速之下,直到转速可明显高于共振点时,再将叶轮直接跳过共振点进行高转速运行。这一系列操作,被形象地称为“跳转速”。但这种控制对电量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据记载,首台采用柔塔的风电机组由United Technology于1982年开发,这家企业的东家是NASA,技术能力可见一斑。至今全球实现柔塔应用的厂家也为数不多,包括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东方风电等。但它们仍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统计称全球100米以上柔塔装机量已近万台,最高高度166米。
为了跟上整机大型化步伐,柔塔技术专家仍在努力解决一些新问题。
“在不改变材料用量条件下提高结构抗弯模量和惯性矩,必须加大直径。直径过大则影响运输,要通过分片技术解决。”张紫平介绍,“根据机型不 同将塔架一部分做成分片结构,可以使柔塔直径从4.5米增加到6米以上。”
在张紫平看来,开发分片塔的挑战更多存在于结构专利与生产组拼工艺上。“有人问100多米塔架上出现如此多的螺栓连接结构件,如何保证可靠性。从承载力角度而言,柔塔安全性最敏感区域在环向连接,因为这是主要受力方向。纵向连接主要受剪切力影响,不是塔架设计的主导因素,所以我们沿纵向分片。纵向连接使用免维护铆接螺栓,又严格控制焊缝,安全性上和常规塔架没有区别。”他谈到。
据了解,大金重工是我国最早接触与参与分片塔制造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140米柔塔塔架的生产者,这款塔架由远景能源设计。大金重工主管制造技术的副总经理告诉《风能》,2016年该公司在进入维斯塔斯全球供应商过程中所试制的正是分片塔。“分片塔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三组纵向法兰与筒体的焊接,如果采用手工焊接一次成品合格率太低,焊接外形质量不易保证,大金重工是通过应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自动跟踪焊接车,才使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提升了40%。”
金风科技则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在2018年实现我国首台分片塔样机在山东德州的并网发电,塔架高度120米、直径6.6米。
基于分片技术的柔塔下一步规模化应用,施工周期与难度是一项绕不开的挑战,甚至可能影响开发商的最终决策。就目前来看,相比德国整机商ENERCON动辄1.6万颗纵向螺栓连接8个塔片的工程量而言,我国整机商已在尽可能减少分片数量。有信息显示,2021年12月5日远景能源在江苏射阳安装的160米高度、17X米叶轮直径的大直径分片式全钢塔架,吊装用时不到70小时,这使分片塔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
结构的力量
同外表简单、控制复杂的柔塔相比,桁架塔的技术发展方向恰恰相反。在结构上,桁架塔与筒状塔架有着明显差别,正是由于底部跨度大使承载力更强,天生适合做高塔架。这或许正是它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我国风电塔架高度记录的真实原因。
2020年9月,采用青岛华斯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斯壮)160米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的风电机组在山东鄄城并网,一举刷新当时我国风电机组高度记录。一年后记录再次被更新:运达股份在山东胶州完成全球首台高170米桁架式机组的吊装。而在此之前,全球安装超过120米高度的桁架塔不超过200台,主要集中在德国、美国和印度。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面两款运用了桁架结构的高塔,与大多数从头至尾全部是桁架结构的塔架外观差异明显。由于要搭载更大的叶轮直径,塔身上部分与主机连接的位置,采用了筒状结构,规避净空问题。
此外,对于鄄城 160 米塔架桁架结构的塔身部分,华斯壮的专家此前向《风能》介绍,其主要受力构件优先采用了圆截面钢管,该类截面材料均匀分布于四周,回转半径大,整体稳定性高,且风荷载体型系数相对较小,通过优化节点构造与工艺实现局部抗疲劳性能提升。华斯壮的技术团队以塔架过渡段的“钢管-插板焊接节点”为对象,进行了复杂的预应力抗疲劳试验研究。“最终决定采用预压力降低塔柱及其节点在疲劳载荷下的平均应力,从而提升疲劳寿命。”
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塔架焊接疲劳及共振矛盾等问题,让塔架提升到更高高度。
“桁架塔与传统筒型高塔相比大大节省了用钢量,如果不考虑螺栓的维护问题,整体经济性很好。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塔身刚度高,不需要特殊的控制策略。”一位曾参与过桁架塔技术工作的专家谈到,“还有就是便于运输,甚至可以用集装箱。”
据称,鄄城 160 米塔架相比同等高度下传统塔架与基础的直接成本低 5%至20%。
但这并不代表桁架塔在应用端没有软肋。有专家认为其螺栓紧固的工作量比较大,高度超过120米时螺栓数量甚至近万。“另外在整机迭代计算载荷时,因为目前的仿真软件对其做出的仿真结果不太准确,与样机实物存在一定偏差,需要重复验证,难以像传统钢塔一样快速进行调整。”上述专家认为。
但上述专家也表示,这只是阶段性的挑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桁架塔的规模化应用,在技术上其实已经没有难点,关键在于机制。正如华斯壮董事长王同华此前对《风能》提到的,“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架不仅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研制,更是一种模式、一套体系的重新建构。”
桁架塔的基础类似于输电塔架的点式分布,占地面积很小,使其不再局限安装于一块完整而平整的土地上。由于几个支脚独立浇筑,桁架塔甚至可以跨河道、水塘、农田、道路应用,机组运行不影响土地原始用途。可以这样理解,桁架塔如果大规模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使风电摆脱用地限制。
但现在的问题是,桁架塔的基础用地还是以征为主,而不是以租为主。这不但无法发挥其优势,还使优势成为劣势:由于基础跨度大,征地时比普通塔筒征地面积多一倍左右。
“目前我国风电项目根据其所用土地性质及用途不同,适用政策也不同,对于永久用地及占用农用地的,需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但现实中桁架塔对农业生产的实际影响与输电线路铁塔十分接近,完全可以参考输电铁塔采用‘以租代征’的用地形式。”上述专家呼吁。
材料的特性
2008年,金风科技德国VENSYS公司技术专家,向该公司国内技术团队推荐了一种在欧洲应用的高塔架技术。这种钢混塔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1978年3月,全球首台风电钢混塔在丹麦TVIND学校正式运转,在这台54米高的混凝土塔架上,安装了叶轮直径为54米的风电机组,是迄今为止全球运行时间最长的风电机组之一。
金风科技认识到,钢混塔能用价格更为低廉的低碳混凝土材料替代一部分钢材,在控制塔架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随即成立专项小组对该技术进行调研。起初,该公司打算通过技术引进实现钢混塔在中国的应用。但在走访了整个欧洲后,发现技术转让费不仅高昂且有诸多应用限制。
“干脆一跺脚自己设计。”天杉高科副总经理丛欧回忆说:“2011年,金风科技在863计划中将其立项为低风速风电机组核心技术,并为推广这项技术成立了天杉高科。”
一项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需要经历从设计、样机到产业化的一系列过程。据丛欧回忆,因为成本最低,他们在2013年先是采用了现浇式钢混塔技术,但这对高塔架市场需求最旺盛的中东南部区域并不算友好。由于一下雨就要停工,较长的交付周期导致最初的客户体验不佳。为了解决好现场施工问题,2015年天杉高科研制了分片预制式钢混塔,“首台样机在天津生产,分两片经过1000公里的运输,在山西夏县完成了安装。”这可以说是开启了国内钢混塔主流技术路线市场应用的元年。此后,天杉高科又不断更新优化这项技术,以适应分散式、大基地、防洪、防沙、山地等不同的场景需求。
至此,钢混塔最大的工程挑战被克服,材料刚度大与成本低的优势得以凸显。据《风能》了解,ACCIONA、ENERCON、西门子歌美飒、恩德、金风科技、中国海装、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哈电风能、许继风电、华东院等国内外整机商及设计院,均已实现该技术的批量应用,全球120米以上钢混塔装机量超千台。目前我国最高的钢混塔达170米,混凝土塔段分为3节,每节45米到50米,钢塔段约为30米。值得一提的是,该塔架采用了3层嵌套式安装的方式,通过液压装置而非吊机吊装,将自身提升到轮毂高度。
自提升技术最初也应用于欧洲,目的是在码头将基础、塔筒、主机组装好后,直接用船拖到机位点,免于采用安装船。但有专家认为,这种预制形式在陆上具有一定实施难度,并要留出较大设计余量,牵涉更高成本。“同时,国内塔吊的性能与价格也比国外更具优势,当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超高塔吊装瓶颈一定能解决。”这位专家相信:“自提升技术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目前更适合分散式小批量应用。”
不仅是自提升技术,钢混塔的小批量成本也是让应用者挠头的问题。因为预制件模具是钢混塔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目前风电机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如果一款机型或项目达不到一定的量,那么模具成本就无处摊销。
传统截面为正圆形的混凝土塔筒,由于要实现塔筒的锥度,截面圆的直径自下而上是不断减小的。受精度控制和运输限高的制约,每节预制单元高度一般在3米左右,也就是说,每间隔3米就需要一件不同尺寸的模具。随着机组容量的快速迭代,预制单元尺寸及模具尺寸也需要更新换代,成本压力很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海装将钢混塔设计为竖向八分片形式,将截面圆等分为四个圆弧单元并延圆周向外扩展,相邻圆弧单元中间增加了梯形平板单元,这就实现了整个塔筒的圆弧单元尺寸全部一致,平板单元也只需要改变横向尺寸即可实现塔筒的锥度。
“仅需要两种模具即可完成所有混凝土塔筒预制单元的生产,模具更加兼容,数量大大降低,对整体成本具有极为正向的影响,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可以紧紧跟上机组的迭代速度。”中国海装塔筒事业中心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兰涌森补充道:“在安装方面,相比整圆截面混塔预制单元,中国海装混塔单节尺寸高度在16米左右,以140米轮毂高度钢混塔筒为例,中国海装混塔仅分为四节,首节在基础上完成拼装,其余三节仅需要三次吊装即可完成混凝土塔筒段的安装,效率非常高。”
钢混塔的设计如同砌墙,无论墙上放多重的东西,墙本身都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当钢混塔承载2兆瓦级主机时,其必要的混凝土厚度承载力远高于安全余量要求;当承载3MW及以上的机组时,余量将得到释放,实现其更好的经济性。因此,“150米叶轮直径是塔架选型的分水岭,随着叶轮更大,钢混塔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丛欧认为,这还没有将因箱变内置而减少征地与碳减排的优势算进去。另据兰涌森介绍,目前140米以上钢混塔相比普通钢塔,成本可降低30%~50%。
目前全球最高的塔架安装于德国斯图加特Gaildorf的Max Bögl风电场,是178米的钢混塔。我国已吊装的最高柔塔、桁架塔、钢混塔则分别为165米、170米、170米。
“如果风切变在0.2以上,140米塔架再往上总体收益仍呈现上升趋势,直到发电量与投入成本达到一个平衡点。”张紫平分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个高度被大致定位在180米至185米间。而将塔架高度从140米提高到185米,可以提高项目收益率一个百分点左右。
更高当然也会带来更多挑战。以柔塔为例,“相比做140米柔塔只需考虑一阶振动时的自动偏航、变桨抗涡功能,二阶振动的液体阻尼器设置,吊装时的涡激振动而言,185米柔塔则需要考虑高阶振动问题。这就要根据仿真及实物样机运行情况进行先进的控制策略开发。”张紫平谈道。同时丛欧也指出,机组轮毂高度提升至185米以上,钢混塔也没那么“刚”了,必须根据主机定制适宜的钢混塔解决方案。
钢混塔变“柔”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有技术能力强的整机商已经做了尝试。而在另一个技术方向上,耦合结构桁架塔也被开发出来。
“纯钢结构细长薄壁件抗屈曲能力偏弱,而混凝土结构承压及抗屈曲能力相对更强,我们在桁架塔四个主体支撑钢管中灌注混凝土,将两种材料组合形成耦合受力结构,在节省原材料的同时,可大幅提升结构抗屈曲能力,并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实现1+1>2的效果。”兰涌森说:“同时,仅需调整管壁厚度或直径尺寸,即可适配不同风轮直径与容量的机组,更为灵活。”
上述变化似乎隐含着这样一个趋势:当塔架越来越高、叶轮越来越大、主机越来越重,受安全性、经济性的双重驱动,三种高塔架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模糊了。未来的塔架结构与形式更为多样化,也更跨界融合。高塔架方案没有了最好,只有更好。CWE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三一重能国内首台采用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简称“格构塔”)的风电机组正式并网,为大兆瓦机组高塔筒时代提供新思路。此次采用的新型格构塔搭载三一重能SI-20056型号风电机组,单机容量5.6MW,叶轮直径200米,应用于阳光能源安徽涡阳风电项目。塔架总高度147.1米,由中电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2025年3月25日下午,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REETC)《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启动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顺利举办。这是技术委员会首个研究性项目,也是与国际能源署风能(IEAWindIA)国内工作组联合开展工作后首个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来自国内外风电开发商、整机厂、混塔厂家、
在中际联合,有着独特的企业哲学。我们的工程师们秉持着“不接受‘差不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试都追求极致。他们深知,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能为客户多带来一份安全,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好的产品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严格的测试同样必不可少。这台被誉为“工业体检仪”的六自由
华能赤峰基地巴林右旗30万千瓦风电等三个项目共计1310MW分片式塔筒设备采购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3-1-163-01、02)蒙东公司赤峰巴林右旗3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北部。本项目总建设规模300MW,新建30台单机容量为10MW风力发电
3月13日,三一重能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显示,三一重能全资子公司湖南三一塔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塔筒”)拟与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国际”)下属子公司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湖南安仁三一重型钢构有限
华能蒙东公司阿荣旗蒙东伊穆直流外送岭东二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分片式塔筒设备采购【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3-1-123)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霍尔奇镇、六合镇、亚东镇。1.招标条件华能蒙东公司阿荣旗蒙东伊穆直流外送岭东二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中国水电四局建造的海上风电项目摩擦桶成功从渤海之滨下线出运,创造辽宁省目前生产的最大直径摩擦筒纪录,被称为“钢铁风火轮”。据悉,该摩擦筒直径24米、高8.3米、重350吨,是海上风电机组一种基础的结构装备,起到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辅助支撑作用。其整体尺寸要求精
近日,兴蓝风电发布严正声明:XE、XD、HE系列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该产品”)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曾用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并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技术文档及相关成果拥有完全所有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在中际联合,有着独特的企业哲学。我们的工程师们秉持着“不接受‘差不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试都追求极致。他们深知,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能为客户多带来一份安全,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好的产品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严格的测试同样必不可少。这台被誉为“工业体检仪”的六自由
2025年3月24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夏长亮院士,副主任罗安院士、高翔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晓平院士、王耀南院士、向锦武院士等19位委员,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湖南省
3月27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开展交流座谈,双方深入交流深远海风电项目合作有关事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豪波,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出席会议。张超表示,海油工
近日,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在阳江某电机试验台项目中正式投产使用。作为目前国内功率等级最高的传动装备之一,该项目中的阳光传动变频器,最大运行功率可达100MVA。截至目前,这台“传动巨擎”已配合试验台完成四项型式试验及多项超速、过载实验,其卓越表现再次验证了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的技术领先优势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为整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家绿色能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300人出席大会。青岛市政府副市长、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专班牵头市领
团队对现役机组普遍存在的功率特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风电机组偏航对风、桨距角、叶尖速比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机组控制优化技术研究,开发智能控制优化系统,有效提升机组发电效能。——国家电投能研院(上海成套院)风电技术中心尹凡夫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近日,招采平台发布甘肃巨化新能源(玉门)有限公司北山1GW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架)标段一(600MW)、标段二(400MW)评标(成交)公告。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标段一(600MW),中标价格为110100万元;运达股份成功中标标段二(400MW),中标价格为78000万元。相关阅读:154台!甘肃玉
5月7日,中国能建钟山区31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该项目共分三个标段,中标候选人均为运达股份,其中标段一投标报价为17468.75万元,折合单价2150元/kW;标段二投标报价为31485万元,折合单价2099元/kW;标段三投标报价为17306.25万元,折合单价2130元/kW。招标公告显
5月6日,中电建塔城额敏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候选人公示。项目装机规模600MW,成交候选人序号1为金风科技,序号2为三一重能。项目建设地点为中电建塔城额敏风电项目位于塔城额敏县南部区域,距额敏县城东南约56km。本项目是构网型储能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600MW,拟安装17台单机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5月6日,锦州市工信局关于印发锦州市2025年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1.上年度电力供需情况分析500千伏变电站2座(董家、北宁),容量300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5座(含开闭站2座),变电容量4140兆伏安;220千伏电气化铁路牵引站13座;公司所属500千伏输电线路16条,220千伏输电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近日,三一重能国内首台采用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简称“格构塔”)的风电机组正式并网,为大兆瓦机组高塔筒时代提供新思路。此次采用的新型格构塔搭载三一重能SI-20056型号风电机组,单机容量5.6MW,叶轮直径200米,应用于阳光能源安徽涡阳风电项目。塔架总高度147.1米,由中电建
4月30日,浙江海风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预采购资格预审采购公告发布。根据公告,本次拟采购一批海上风电机组,最终采购量以采购人实际需求为准。本次采购范围包括全部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5年整机维护)和相应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等,共设4个标段。标
1、中标结果定了!中车株洲所斩获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4月25日,华电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22560.00万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
近日,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风电制氢技术验证平台公示风电机组(含附属设备、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方风电,其投标报价为6895万元。该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石化基地,由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招标公告显示,招标范围为采购2台总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