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柔塔、桁架塔、钢混塔不再泾渭分明,交叉、重组与融合凸显未来高塔技术的进化。
百米之上的空气,藏着多少可被利用的能量?
国家气候中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100米高度陆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有86.94亿千瓦,在140米高度为101.79亿千瓦。普遍观点认为,高度100米以上的风电塔架就可以被称为高塔架。那么从100米到140米之间的技术可开发量,就是高塔架所创造的市场规模,这14.86亿千瓦中,还不包括140米高度以上的未统计数据。一项可对比的数据是,截至202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量为2.81亿千瓦。这意味着,仅100米至140米高度的风资源,就可以创造超出目前5倍累计装机量的广阔市场。
当然,资源能被利用多少,很大程度上也要看成本的眼色。90米高的传统塔架重量约200吨,120米高则已接近300吨,高度再增加重量就是指数级增长。以眼下的钢价,每吨塔架背后就是1.1万元投入。
正因如此,对高塔架技术的孜孜追求,同大多数风电技术市场化过程异曲同工,那就是突破“提高发电量——控制成本——确保可靠性”这样一个三角循环的限制。不仅发电要好,更要便宜可靠。
为达目的,几乎所有整机商甚至设计院,都在高塔架技术上倾入了大量资源。它们基本被用在三个方向上,那就是减轻重量、改变结构、材料替代。
不易的减重
设计传统塔架要求自然频率要显著高于叶轮转动频率,以避免两者相交产生共振。但为了大幅减少钢材用量,一种自然频率低于叶轮转动频率的塔架被开发出来,被形象地称为柔塔。
直接大幅减轻塔重不难,问题在于,减重后如何确保可靠性。
“柔塔存在一定技术门槛,主要表征为塔筒频率降低容易导致‘塔筒共振’和‘涡激振动’。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规避风险,对整机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金风科技研发中心机械技术部部长张紫平认为。
用先进性去保证可靠性,看上去有一定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就产生了技术门槛。
具体来说,就是当叶轮达到一定转速,接近与塔筒频率可能产生的共振点前,控制系统将叶轮转速压制于共振点转速之下,直到转速可明显高于共振点时,再将叶轮直接跳过共振点进行高转速运行。这一系列操作,被形象地称为“跳转速”。但这种控制对电量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据记载,首台采用柔塔的风电机组由United Technology于1982年开发,这家企业的东家是NASA,技术能力可见一斑。至今全球实现柔塔应用的厂家也为数不多,包括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东方风电等。但它们仍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统计称全球100米以上柔塔装机量已近万台,最高高度166米。
为了跟上整机大型化步伐,柔塔技术专家仍在努力解决一些新问题。
“在不改变材料用量条件下提高结构抗弯模量和惯性矩,必须加大直径。直径过大则影响运输,要通过分片技术解决。”张紫平介绍,“根据机型不 同将塔架一部分做成分片结构,可以使柔塔直径从4.5米增加到6米以上。”
在张紫平看来,开发分片塔的挑战更多存在于结构专利与生产组拼工艺上。“有人问100多米塔架上出现如此多的螺栓连接结构件,如何保证可靠性。从承载力角度而言,柔塔安全性最敏感区域在环向连接,因为这是主要受力方向。纵向连接主要受剪切力影响,不是塔架设计的主导因素,所以我们沿纵向分片。纵向连接使用免维护铆接螺栓,又严格控制焊缝,安全性上和常规塔架没有区别。”他谈到。
据了解,大金重工是我国最早接触与参与分片塔制造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140米柔塔塔架的生产者,这款塔架由远景能源设计。大金重工主管制造技术的副总经理告诉《风能》,2016年该公司在进入维斯塔斯全球供应商过程中所试制的正是分片塔。“分片塔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三组纵向法兰与筒体的焊接,如果采用手工焊接一次成品合格率太低,焊接外形质量不易保证,大金重工是通过应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自动跟踪焊接车,才使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提升了40%。”
金风科技则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在2018年实现我国首台分片塔样机在山东德州的并网发电,塔架高度120米、直径6.6米。
基于分片技术的柔塔下一步规模化应用,施工周期与难度是一项绕不开的挑战,甚至可能影响开发商的最终决策。就目前来看,相比德国整机商ENERCON动辄1.6万颗纵向螺栓连接8个塔片的工程量而言,我国整机商已在尽可能减少分片数量。有信息显示,2021年12月5日远景能源在江苏射阳安装的160米高度、17X米叶轮直径的大直径分片式全钢塔架,吊装用时不到70小时,这使分片塔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
结构的力量
同外表简单、控制复杂的柔塔相比,桁架塔的技术发展方向恰恰相反。在结构上,桁架塔与筒状塔架有着明显差别,正是由于底部跨度大使承载力更强,天生适合做高塔架。这或许正是它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我国风电塔架高度记录的真实原因。
2020年9月,采用青岛华斯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斯壮)160米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的风电机组在山东鄄城并网,一举刷新当时我国风电机组高度记录。一年后记录再次被更新:运达股份在山东胶州完成全球首台高170米桁架式机组的吊装。而在此之前,全球安装超过120米高度的桁架塔不超过200台,主要集中在德国、美国和印度。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面两款运用了桁架结构的高塔,与大多数从头至尾全部是桁架结构的塔架外观差异明显。由于要搭载更大的叶轮直径,塔身上部分与主机连接的位置,采用了筒状结构,规避净空问题。
此外,对于鄄城 160 米塔架桁架结构的塔身部分,华斯壮的专家此前向《风能》介绍,其主要受力构件优先采用了圆截面钢管,该类截面材料均匀分布于四周,回转半径大,整体稳定性高,且风荷载体型系数相对较小,通过优化节点构造与工艺实现局部抗疲劳性能提升。华斯壮的技术团队以塔架过渡段的“钢管-插板焊接节点”为对象,进行了复杂的预应力抗疲劳试验研究。“最终决定采用预压力降低塔柱及其节点在疲劳载荷下的平均应力,从而提升疲劳寿命。”
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塔架焊接疲劳及共振矛盾等问题,让塔架提升到更高高度。
“桁架塔与传统筒型高塔相比大大节省了用钢量,如果不考虑螺栓的维护问题,整体经济性很好。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塔身刚度高,不需要特殊的控制策略。”一位曾参与过桁架塔技术工作的专家谈到,“还有就是便于运输,甚至可以用集装箱。”
据称,鄄城 160 米塔架相比同等高度下传统塔架与基础的直接成本低 5%至20%。
但这并不代表桁架塔在应用端没有软肋。有专家认为其螺栓紧固的工作量比较大,高度超过120米时螺栓数量甚至近万。“另外在整机迭代计算载荷时,因为目前的仿真软件对其做出的仿真结果不太准确,与样机实物存在一定偏差,需要重复验证,难以像传统钢塔一样快速进行调整。”上述专家认为。
但上述专家也表示,这只是阶段性的挑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桁架塔的规模化应用,在技术上其实已经没有难点,关键在于机制。正如华斯壮董事长王同华此前对《风能》提到的,“预应力构架式钢管塔架不仅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研制,更是一种模式、一套体系的重新建构。”
桁架塔的基础类似于输电塔架的点式分布,占地面积很小,使其不再局限安装于一块完整而平整的土地上。由于几个支脚独立浇筑,桁架塔甚至可以跨河道、水塘、农田、道路应用,机组运行不影响土地原始用途。可以这样理解,桁架塔如果大规模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使风电摆脱用地限制。
但现在的问题是,桁架塔的基础用地还是以征为主,而不是以租为主。这不但无法发挥其优势,还使优势成为劣势:由于基础跨度大,征地时比普通塔筒征地面积多一倍左右。
“目前我国风电项目根据其所用土地性质及用途不同,适用政策也不同,对于永久用地及占用农用地的,需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但现实中桁架塔对农业生产的实际影响与输电线路铁塔十分接近,完全可以参考输电铁塔采用‘以租代征’的用地形式。”上述专家呼吁。
材料的特性
2008年,金风科技德国VENSYS公司技术专家,向该公司国内技术团队推荐了一种在欧洲应用的高塔架技术。这种钢混塔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1978年3月,全球首台风电钢混塔在丹麦TVIND学校正式运转,在这台54米高的混凝土塔架上,安装了叶轮直径为54米的风电机组,是迄今为止全球运行时间最长的风电机组之一。
金风科技认识到,钢混塔能用价格更为低廉的低碳混凝土材料替代一部分钢材,在控制塔架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随即成立专项小组对该技术进行调研。起初,该公司打算通过技术引进实现钢混塔在中国的应用。但在走访了整个欧洲后,发现技术转让费不仅高昂且有诸多应用限制。
“干脆一跺脚自己设计。”天杉高科副总经理丛欧回忆说:“2011年,金风科技在863计划中将其立项为低风速风电机组核心技术,并为推广这项技术成立了天杉高科。”
一项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需要经历从设计、样机到产业化的一系列过程。据丛欧回忆,因为成本最低,他们在2013年先是采用了现浇式钢混塔技术,但这对高塔架市场需求最旺盛的中东南部区域并不算友好。由于一下雨就要停工,较长的交付周期导致最初的客户体验不佳。为了解决好现场施工问题,2015年天杉高科研制了分片预制式钢混塔,“首台样机在天津生产,分两片经过1000公里的运输,在山西夏县完成了安装。”这可以说是开启了国内钢混塔主流技术路线市场应用的元年。此后,天杉高科又不断更新优化这项技术,以适应分散式、大基地、防洪、防沙、山地等不同的场景需求。
至此,钢混塔最大的工程挑战被克服,材料刚度大与成本低的优势得以凸显。据《风能》了解,ACCIONA、ENERCON、西门子歌美飒、恩德、金风科技、中国海装、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哈电风能、许继风电、华东院等国内外整机商及设计院,均已实现该技术的批量应用,全球120米以上钢混塔装机量超千台。目前我国最高的钢混塔达170米,混凝土塔段分为3节,每节45米到50米,钢塔段约为30米。值得一提的是,该塔架采用了3层嵌套式安装的方式,通过液压装置而非吊机吊装,将自身提升到轮毂高度。
自提升技术最初也应用于欧洲,目的是在码头将基础、塔筒、主机组装好后,直接用船拖到机位点,免于采用安装船。但有专家认为,这种预制形式在陆上具有一定实施难度,并要留出较大设计余量,牵涉更高成本。“同时,国内塔吊的性能与价格也比国外更具优势,当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超高塔吊装瓶颈一定能解决。”这位专家相信:“自提升技术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目前更适合分散式小批量应用。”
不仅是自提升技术,钢混塔的小批量成本也是让应用者挠头的问题。因为预制件模具是钢混塔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目前风电机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如果一款机型或项目达不到一定的量,那么模具成本就无处摊销。
传统截面为正圆形的混凝土塔筒,由于要实现塔筒的锥度,截面圆的直径自下而上是不断减小的。受精度控制和运输限高的制约,每节预制单元高度一般在3米左右,也就是说,每间隔3米就需要一件不同尺寸的模具。随着机组容量的快速迭代,预制单元尺寸及模具尺寸也需要更新换代,成本压力很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海装将钢混塔设计为竖向八分片形式,将截面圆等分为四个圆弧单元并延圆周向外扩展,相邻圆弧单元中间增加了梯形平板单元,这就实现了整个塔筒的圆弧单元尺寸全部一致,平板单元也只需要改变横向尺寸即可实现塔筒的锥度。
“仅需要两种模具即可完成所有混凝土塔筒预制单元的生产,模具更加兼容,数量大大降低,对整体成本具有极为正向的影响,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可以紧紧跟上机组的迭代速度。”中国海装塔筒事业中心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兰涌森补充道:“在安装方面,相比整圆截面混塔预制单元,中国海装混塔单节尺寸高度在16米左右,以140米轮毂高度钢混塔筒为例,中国海装混塔仅分为四节,首节在基础上完成拼装,其余三节仅需要三次吊装即可完成混凝土塔筒段的安装,效率非常高。”
钢混塔的设计如同砌墙,无论墙上放多重的东西,墙本身都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当钢混塔承载2兆瓦级主机时,其必要的混凝土厚度承载力远高于安全余量要求;当承载3MW及以上的机组时,余量将得到释放,实现其更好的经济性。因此,“150米叶轮直径是塔架选型的分水岭,随着叶轮更大,钢混塔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丛欧认为,这还没有将因箱变内置而减少征地与碳减排的优势算进去。另据兰涌森介绍,目前140米以上钢混塔相比普通钢塔,成本可降低30%~50%。
目前全球最高的塔架安装于德国斯图加特Gaildorf的Max Bögl风电场,是178米的钢混塔。我国已吊装的最高柔塔、桁架塔、钢混塔则分别为165米、170米、170米。
“如果风切变在0.2以上,140米塔架再往上总体收益仍呈现上升趋势,直到发电量与投入成本达到一个平衡点。”张紫平分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个高度被大致定位在180米至185米间。而将塔架高度从140米提高到185米,可以提高项目收益率一个百分点左右。
更高当然也会带来更多挑战。以柔塔为例,“相比做140米柔塔只需考虑一阶振动时的自动偏航、变桨抗涡功能,二阶振动的液体阻尼器设置,吊装时的涡激振动而言,185米柔塔则需要考虑高阶振动问题。这就要根据仿真及实物样机运行情况进行先进的控制策略开发。”张紫平谈道。同时丛欧也指出,机组轮毂高度提升至185米以上,钢混塔也没那么“刚”了,必须根据主机定制适宜的钢混塔解决方案。
钢混塔变“柔”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有技术能力强的整机商已经做了尝试。而在另一个技术方向上,耦合结构桁架塔也被开发出来。
“纯钢结构细长薄壁件抗屈曲能力偏弱,而混凝土结构承压及抗屈曲能力相对更强,我们在桁架塔四个主体支撑钢管中灌注混凝土,将两种材料组合形成耦合受力结构,在节省原材料的同时,可大幅提升结构抗屈曲能力,并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实现1+1>2的效果。”兰涌森说:“同时,仅需调整管壁厚度或直径尺寸,即可适配不同风轮直径与容量的机组,更为灵活。”
上述变化似乎隐含着这样一个趋势:当塔架越来越高、叶轮越来越大、主机越来越重,受安全性、经济性的双重驱动,三种高塔架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模糊了。未来的塔架结构与形式更为多样化,也更跨界融合。高塔架方案没有了最好,只有更好。CWE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6月25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近日,由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检1号”——多技术融合风机塔筒涂层下缺陷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经过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的严格鉴定,荣获国内领先水平的鉴定结果。这一成果不仅是对该公司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风机塔筒检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中科合创(北京)科
中广核吉木乃县红旗风电场25万、黑山7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工程陆上钢塔筒采购(第一标段:红旗)中广核吉木乃县红旗风电场25万、黑山7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工程陆上钢塔筒采购(第二标段:黑山380MW)中广核吉木乃县红旗风电场25万、黑山7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工程陆上钢塔筒采购(第三标段:黑山370MW)
6月4日,三峡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长垣市云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和三峡新能源彰武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企查查信息显示,长垣市云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注册资本6840万元,是三峡能源控股50%的国有新能源企业。长垣市云明新能源科技有
5月29日凌晨,金风抚宁区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保障性)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河北省“十四五”开放风电建设指标下发的首批项目之一,总投资6.49亿元。建设地点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抚宁镇,共18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99.6兆瓦。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这是目前全球市场化批
近日,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成功中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安达40万千瓦、华能肇东20万千瓦风电塔筒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包括96台混塔设备,是龙江混塔公司第一个自主独立参与投标并一次性中标台数最多、合同金额最大的混塔设备订单的五大电力集团风电塔筒项目。中国一重龙江混塔拥有国内首
近日,中国电建华东院所属华东新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安徽亳州顺利实现样机安装、调试与并网,标志着华东院格构塔产品研制落地取得了里程碑进展,为大兆瓦机组高塔架时代提供新思路。此次并网的格构塔样机,轮毂高度150米,搭载单机容量5.6兆瓦、叶轮直径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当下,国内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可谓好坏参半。2024年,6家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有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总营收下滑,下滑幅度从19%至37%不等,归母利润较2023年下滑74%至204%不等。2025年一季度,4家企业出现营收大幅增长,但与快速增长的营收额相比,个别企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仍然
近日,三峡新能源挂牌转让长垣市云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该公司为三峡新能源与北京清云能源集团各自持股50%,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风力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风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继2024年完成国内首个欧洲漂浮式5MW机组交付、助力法国大西洋示范项目后,兴蓝风电于2025年仲夏再下一城#x2014;#x2014;与英国H科技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其风电项目的独家设备供应商及能源转型合作伙伴。此次合作标志着兴蓝风电十五五全球化战略的实质性突破,更以技术赋能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英国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浪潮蓬勃兴起的当下,入驻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的国家风电设备检测中心,聚焦涉网检测与质量验证核心业务,为盐城乃至全国风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正向着行业内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国内涉网检测能力领先的专业机构,中心实验室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盛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热浪翻腾,地表温度直逼70℃。在这片金色的“火焰山”旁,铁门关风电场内,40台白色巨塔——5MWD195风力发电机组正迎着热风稳定旋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力。它们的“冷静”秘诀何在?正是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降温黑科技”,让这些沙漠中的“绿电卫士”在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白音华自备电厂全额自发自用50MW风电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节点——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标志着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首台10MW风电机组顺利实现并网运行。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后续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筑牢了根基,也为白音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
近日,中广核宁夏香山第二风电场大代小项目、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120MW)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中广核宁夏香山第二风电场大代小项目,中标价格为37,901,241.00元。明阳智能成功中标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120MW)工程,中标价格为2588400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6日,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标段一中标第一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标段二中标第一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标段三中标第一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浙江温州平
联合动力思达公司2025年新疆及甘肃地区风电机组定检维护服务框架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联合动力思达公司2025年新疆及甘肃地区风电机组定检维护服务框架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329,招标人为国能思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资金
位于天山北麓的哈密十三间房“百里风区”,是全国罕见的极端风区。曾经,四季不停的大风叠加夏季超40℃的高温、无尽的沙尘,使得该地区一度被视为“生命禁区”。如今,这里却生长起一片白色的“风机森林”,一台台风机突破“生死考验”,将肆虐的狂风转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绿色电力。“一个5万千瓦装机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核准变更的批复》。根据《批复》,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地点变更为:海上风场位于山海关区与辽冀界线省管海域,北邻山海关港区,向南辐射至河北省省管海域与国管海域交界附近,东侧为辽冀海域分界线,
7月4日,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已并网发电的离岸距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