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荷兰TTF天然气价格最近三个月走势 来源:ICE
欧洲碳价最近三个月走势 来源:EnergyScan
随着战事发展,逐渐展开的能源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动荡,使工业和电力生产商排放温室气体所需的证书价格出现暴跌。欧盟碳配额EUA标杆合约自2月24日以来持续走低。截至3月2日,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盘中价格一度跌至55欧元。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今年2月,碳许可证还达到过每吨96欧元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化石、天然气和煤炭价格飙升至历史高点,布伦特油价攀升至每桶约120美元,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当然,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攀升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
这种“碳价跌、气价升”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它背后的原因为何?俄乌战争是如何影响碳价的,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从俄欧能源关系到欧洲碳价,以层层深入方式地进行解读。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高
俄罗斯作为世界主要能源输出国之一,向欧洲提供了约25%的石油和33%以上的天然气。虽然俄罗斯的油气能从一定程度缓解欧洲的能源短缺,但地缘政治以及俄罗斯与欧盟在安全议题上的重大分歧,导致越来越多人质疑欧盟对于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在北约东扩的大背景和美国的强烈反对下,俄欧能源合作并未因此作罢,反倒是越来越密切。即使是在开战之际,俄罗斯天然气生产商Gazprom也表示,通过乌克兰向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仍在继续,似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并未受到战事影响。
连结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来源:statista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收入中的60%来自大金主欧洲。而俄乌战争成为了打破俄欧能源关系的导火索,随着德国停止对“北溪二号”项目的批准程序,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等欧洲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陆续抛售其俄罗斯资产。此外,针对该项目提出质疑层出不穷,2020年能源建模组织 Artelys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北溪二号”项目对环境和经济毫无益处。战事发生后,欧盟对“北溪二号”一系列的操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洲与俄罗斯能源“分手”的决心。
但是,想“分手”哪有这么容易?
援引《金融时报》报道,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后,布伦特油价上涨2.3%,收于每桶99.08美元,这些制裁措施主要针对俄罗斯的金融部门,而不是其能源产业。现如今,整个欧洲大陆的天然气储存量已经达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瑞士私人银行宝盛集团(julius baer)的经济学主管Norbert Rücker表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已经成为危机的恐惧晴雨表。"由于制裁,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任何能源流动中断,都会加重欧洲国家的供应短缺。
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 来源:statista
对欧盟来说,即使无法立即放弃天然气,至少要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欧盟打算在一年内把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量减少三分之一。然而能源供应缺口没那么容易填补,作为欧洲天然气第二大供应国的挪威表示,目前正以最大容量向欧盟成员国输气,但始终无法弥补俄罗斯的供应缺口。由于俄欧之间能源和经济依赖度过高,欧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上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方案。
碳价与能源价格的关系
战事给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欧盟能源价格飙升,但碳价的走势与能源市场完全相反。因为担心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受到影响,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以及大宗商品等都因为俄乌局势而飙升。碳价是欧盟减少排放的旗舰金融机制,旨在遏制欧洲整个能源和工业部门的排放。而各项数据显示,投资者似乎正在撤出市场,一些专家将此现象作为战事影响市场对能源供应信心的证据。碳价的暴跌也与俄乌局势影响了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信心有关。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欧盟的气价和碳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目前气价和碳价正在脱钩。据《卫报》报道,欧盟碳分析公司的首席分析师Ingvild Sorhus称:“一些参与者也许因能源价格飙升而遭受巨大损失,被迫卖出碳配额以避免追加保证金。”如果能源价格上涨给相关企业带来了损失,并且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他们就需要卖出碳配额来套现提高流动性。同时,专门研究气候和能源的自由记者Alessandro Vitelli认为,一些交易商可能已经出售了他们的碳配额,俄罗斯投资者也为了避免制裁而撤出碳配额投资。
俄乌冲突是欧盟碳市场的试金石
俄乌冲突如同试金石,透过碳价的浮动,揭示了欧盟碳市场面临的潜在挑战。无可否认的是,战事导致了碳价的暴跌。至于碳价与气价脱钩的具体原因,目前的主流论调大概有两种:一是投机者效应,二是能源安全与气候目标之间的冲突。
欧盟碳价自2014年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来源:Bloomberg
投资者将钱从碳交易基金中撤出 来源:Bloomberg
欧盟存在诸多能源领域投机者,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国际局势影响。市场情报公司Greenfact的分析主管Marcus Ferdinand称,下跌可能是因为投机性卖盘,再加上能源综合体飙升时需要补交的保证金。战事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与之相对应的对冲基金保证金也相应提高,需要投资者补充,这个钱可以从碳资产中取得。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已经跳涨了近70%,这一巨大的涨幅可能会迫使一些交易商卖出碳配额,以弥补其他头寸不断增加的保证金要求。此外,BloombergNEF的分析师指出,随着焦点重新转向基本面,欧盟碳价将从最近投机者主导的暴跌中恢复过来,并认为市场将从更多参与者带来的稳定性中受益。
同时,碳价与气价脱钩也反映了欧洲国家政府在能源安全与气候目标之间面临取舍。很多分析人士担心,欧盟当前能源政策的关注点聚焦在安全而非气候问题上,比起削减,更有可能转而提升煤炭消费量。气价的攀升只会让欧盟的煤炭消费量大幅增长,加大发电企业的排放量,增加配额的需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提出短期内要增加煤炭使用量,以应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俄乌冲突致使短期内能源安全成为欧盟政策焦点,而气候政策可能退居其次。
欧盟碳配额EUA碳价走势图 来源:ICE
截至发稿前,欧洲的天然气批发价格已回落至每兆瓦时155欧元,碳价也回升至72欧元/吨。
俄乌冲突总有结束的一天,从长期来看,欧盟碳市场作为欧盟的气候政策后盾不会改变,欧盟或将施行一系列措施稳定碳市场,以保证绿色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因为只有稳定的碳市场,才能让碳价更好的发挥激励绿色转型的作用。
参考文献:
European gas prices soar and oil tops $105 after Russia attacks Ukraine. (2022). /content/c6303127-5edf-4256-9c25-effa75766002
Carbon s as investors pull funds from biggest emissions. (2022). /news/articles/2022-03-01/carbon-s-as-investors-pull-funds-from-biggest-emissions-etf
EU carbon permit prices crash after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2022). /environment/2022/mar/02/eu-carbon-permit-prices-crash-after-russian-invasion-of-ukraine
Carbon prices in EU fall despite record surge in fossil fuels. (2022).
https://balkangreenenergynews.com/carbon-prices-in-eu-fall-despite-record-surge-in-fossil-fuels/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讯: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中国电建河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董舟团队成员刘维安在会议上分享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舟团队-刘维安当下全球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4月29日,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
日前,《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1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5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5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文如下:安徽
日前,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详情如下: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的通告为规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注册登记活动,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中心研究制定了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效服务促进企业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关于上线“碳排放配额24”的通知沪环境交〔2025〕13号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工作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于2025年4月29日(周二)起正式上线“碳排放配额24”(对应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碳排放配额24”上线后,综合价格行情样本包括“碳排放配额19-20”“碳排放配额21”“碳排放配额22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日前,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详情如下: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的通告为规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注册登记活动,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中心研究制定了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2025)上,固德威副总裁王英歌系统阐释企业战略,彰显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共享绿色能源新机遇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能源电力集团、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等多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氢能政策导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详情如下:安徽省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等1000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导读:近日,欧洲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大停电,情况如何?应对进展?究竟为何?本文先作初步分析和探讨。(来源:叶春能源作者:叶春)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18:33(欧洲中部夏令时12:33),西班牙与葡萄牙突发全国性停电,并迅速蔓延至法国南部、比利时及安道尔,影响人口超5000万。此次停电导致交通瘫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新电改十年历程中,“双碳”目标和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完成从政策培育到市场化运营的范式转变。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发的系统波动性矛盾与灵活性资源结构性短缺,催生了源网荷储协同调节的刚性需求;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多层次价格传导机
3月,全国碳市场碳价下跌。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宣布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纳入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重点排放行业。地方碳市场3月成交量及成交额持续下降。广东、深圳、天津等多个试点通知开展2024年度碳排放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3月欧盟碳价在65~72欧元/吨之间波动。英国宣布所有在其水域航行并停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全国碳市场年度进展与展望杨梦帆nbsp;林立身nbsp;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多项政策法规的发布促进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印发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