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能源替代评论正文

五方面入手 加快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2022-03-22 08:46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清洁低碳能源转型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用能质量,实现农村能源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对照《意见》要求,应从惠民利民、因地制宜、合作共赢、示范引领、数据驱动五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坚持惠民利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当前,我国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农民是农村能源需求的主体,农村能源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农村能源解决方案是不是合适,都要以农民接不接受、满不满意作为判断标准。

应以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重点工作,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热情,让农民从农村能源发展过程中获得收益,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需要、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和路径。

我国农村土地广袤,各地在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源消费习惯、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各地需要、具有本地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例如我国东部和西北地区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较高,可重点发展集中式或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基地;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沼气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项目;西南地区的水力、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水力发电、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等。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因地制宜,必须深入研究各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两个地区即使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完全相同,如果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也未必能形成一样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和路径。

坚持合作共赢,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农村能源设施建设,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农村能源建设投资规模大、回本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单个主体不具备承担全部风险的能力。很多项目、工程在建设及运营初期盈利空间不显著,难以吸引纯市场化运作企业和机构参与。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协同推进机制,合理分担和降低农村能源在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成本和风险。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能源国企的责任担当作用,鼓励其继续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农民、村集体、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村能源建设,探索形成以市场化运营为主、政府加强政策支持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户、村集体通过自建或与市场主体合作方式参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示范引领,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经济可行的商业模式。

农村能源领域的示范项目、工程在典型地区的试点应用不只是为了展示项目、工程的技术先进性,更重要的是验证项目、工程的经济可行性,为后续市场推广做好准备。

在这方面,目前地方电网企业面对某些特定农村地区临时性、季节性用电负荷大幅增长问题,探索实施了设备租赁等商业模式,即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运维移动式储能等临时性电源,再通过与农民签订租赁合同等模式来保证农民用能经济可靠和电网企业获得投资回报。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以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为目标,在各方之间合理分配成本和收益,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

坚持数据驱动,健全农村能源统计体系,提升农村能源数据的收集水平和质量。

现阶段,我国主要针对商品能源开展能源的统计、监测,而我国农村地区非商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占相当高的比重。例如在一些农业大省,仍有很多农民把秸秆和薪柴作为燃料。非商品能源类数据的缺失导致我国农村能源数据的全面性、系统性、精准性不足。

建议开展农村能源基础数据摸底调查。采用入户采集、发放调查表等多种方式全面普查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健全完善农村能源统计体系,充分考虑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尽快明确并完善能源生产统计分类、能源品种统计范围和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全品类能源数据支撑。建设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融合经济、气象、地理、水文等多元大数据开展对比分析,对农村能源基础数据进行佐证和辅助预测,提升农村能源数据的收集水平和质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低碳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