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历时一年,中国第一份新能源长期购电合同(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简称“PPA”)终于尘埃落定。
3月22日,国家电投与巴斯夫签署一份长达25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协议,为巴斯夫位于广东湛江的新一体化基地后续装置供应可再生能源电力。根据这份协议,双方交易的绿电以广东供应为主,以国家电投就近绿电资源为后备,主要为海上风电及光伏。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关注电改的)
目前,国家电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这也使得它首当其冲地需要直面中国绿电消纳与交易的时代新课题。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能见」,这份协议的签署,对国家电投及巴斯夫均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产业跨界合作、优势互补、互相赋能、互利共赢的突破性示范案例。
协议的另一方巴斯夫也将之视为公司加速转型的重要机遇。
该公司将“湛江一体化基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从2030年提前至2025年。“得益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很欣喜能比预期更早地加快实现基地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到那时,巴斯夫将能够以最小化的碳足迹将所有‘湛江制造’产品推向市场,造福客户和社区。”巴斯夫亚洲大型项目总裁魏尔士表示。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凯礼也提出:“随着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计划的落实,巴斯夫正朝着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
这份足以被载入中国绿电交易史册的协议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一方面,从今年起,海上风电取消国家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全电量入市进入倒计时。而在市场化改革试点省份内,部分电量进入市场交易已经是进行时。
“新能源市场化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合同才能发展起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能见」表示。
如前所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已进入倒计时。而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价格会受供求影响而上下波动。这与过去近2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标杆电价、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运行机制遵循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我们可以以二十年前煤价市场化改革作类比。2002年,受中国加入WTO影响,政府取消电煤指导价格,煤炭行业全面市场化。此后二十余年,我们见证了煤炭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煤老板群体的跌宕起伏。“煤老板”也一度成为中国能源界投机者的代名词。
中国新能源行业也正面临着投资者向投机者转化的风险。而新能源在成本构成上与煤炭的巨大差异,或将进一步强化这种风险。
燃煤机组的主要成本是变动成本,煤炭价格与电价之间可以实现联动。但新能源却呈现出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边际成本几乎为0的特点,投资商需要在项目之初就投入绝大部分资金。这使得新能源领域的实业投资者相比化石能源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且长期的价格预期。否则,未来收入的高度不确定性只会让追求稳定而较低回报的投资者变成高风险中博取高收益的投机者。而风险本身就是资金最重要的计价因素,当风险构成的高昂资金成本成为可再生能源主要成本成分,能源转型的整体社会成本将会高昂到无法承受。更糟糕的是,当高收益也无法预期,在市场上交足学费的投资者黯然退场,新能源也将从门庭若市变为门可罗雀的冷门行业。
诚然,一个成熟市场既需要投资者也需要投机者,但当下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比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更需要在市场条件下引导和保障投资者而非投机者的成长壮大。如果新能源行业真的遭遇如前所述的冷却,那将会对“30·60”双碳目标产生灾难性的打击。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政策层面都在力争最大程度上降低可再生能源资产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政府规定的固定电价上网机制(FiT)、差价合约机制,以及国电投和巴斯夫本次形成的PPA机制,都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最原初、最基本的投资经济规律,驱动着各个国家,各大企业去追寻类同的解决方案。
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既定方向,以及政府补贴退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这一发展的新阶段,决定了我们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未来只能在市场波动价格条件下,而不是实质由政府财政背书的保量保价收购条件下去寻求低风险的稳定收入,有且仅有长期购电合同(PPA)形式的商业模式成为主流,才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未来必须的大规模投资创造可行的条件。
“从第一性的投资原理的角度去理解本次国电投与巴斯夫签订的PPA合约,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而如果类似这样的合约后来不能大范围的迅速推广,成为绝响,我们也会认识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失败。” 这位业内人士对「能见」感慨道。
凭借长期购电合同,新能源如果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从幼年到成年的转变,将对中国的整个“双碳”事业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先立后破,“先立”是关键。市场化改革是为了倒逼新能源行业早日走向成熟,而非将之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无论是新能源企业还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都需要认清现实,并给予新能源长期购电合同更高的重视。
新能源长期购电合同,既需要市场主体提高认识水平,更需要政府方面科学有力的引导。
过去数十年中国电力市场运行机制下,发电企业与用电客户长期脱节,双方都只需面对电网企业这一个中间商。因此,在签订绿电长期合同的过程中,至少在初期政府应当发挥“拉郎配”的牵头作用,为协议的签订与履行提供背书,从而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发电企业和有绿色用电需求的大型电力用户,都需要尽快将自己的认知从依赖国家包产包销,转变到在市场规则下寻求替代解决方案的新领域中来。这也是双碳目标下政府与市场两轮驱动的应有之义。
国家有关能源及市场主管部门,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完成,例如PPA合约的标准化,价格的指导和监管,PPA本身作为一个可交易品的市场建设等等。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快引导绿电供需双方产生更多的PPA并为其执行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完善新的历史阶段下新能源发展所需的市场建设。
相信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这样的长期合同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并终将成为新能源在新发展阶段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电投与巴斯夫的这份长期购电合同,不仅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最大的一笔绿电交易,也为中国新能源在市场条件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了一座新的航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日,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走访天合光能,就稳外贸工作及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调研。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陪同调研并汇报有关情况。方伟详细了解天合光能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当了解到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电解槽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重大工程进展标志着兰州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为项目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项目预期6月30日启动试运行,投产后将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为确保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励重点产业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后进一步约定互保结算条款,互保结算价格由协议双方自主协商形成,可由协议双方自行结算,也可在交易机构备案后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份,省间中长期市场按日连续运营,共达成4月月内及5月月度交易222笔,交易规模344亿千瓦时。01达成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等大水电增送交易24亿千瓦时。02达成庆东、灵绍、天中、陕武、鲁固等直流配套电源及阳城电厂增送交易58亿千瓦时。03达成华北、东北、西北等富余电力送华东、华中、西南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在传统认知中,电力必须实际发出,才能获得收益。以往我们听说过发电企业通过中长期-现货市场套利,达成零发电却有结算收益的结果。但最近了解到一个更有趣的案例:非市场化的分布式电源,也能在“零发电”的情况下获得收益。案例分享:春节期间“零发电”也能赚钱?前几天,一位朋友分享了他们在H省的
2025年5月月度交易近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开展5月的绝对价格月度交易。交易品种有双边协商、集中竞争交易、发电侧合同转让、绿电双边协商、绿电集中交易、跨省外送电交易等;5月份总用电需求电报电量为345.79亿千瓦时,月度交易需求为113.15亿千瓦时,占总申报需求电量的32.72%。交易简概1双边协商交易
记者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4日,宁夏顺利完成首笔绿电进京交易,宁夏37家发电企业与北京10家售电公司成交省间绿电交易电量0.18亿千瓦时,实现了宁夏市场化绿电首次进京,促进了宁夏新能源外送消纳。据介绍,宁夏与北京签订了为期3年的政府间送受电协议。本次交易创新采用“日间光伏+夜间风电”组合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我国持续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近期,“430”“531”两组数值在互联网上引发热搜。那么什么是“430”,什么又是“531”呢?小e为您划重点:政策连发,新能源行业面临新变局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已达3.7亿千瓦,占全国光伏总装机的42%。随着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消纳矛盾日益凸显,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此前文件指出,钢铁、石化、数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绿证市场活力及需求等事项。总体上看,2024年绿证核发范围全面拓展。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超28倍,其中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8省(自治区)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自2024年7月,哈密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在中心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占地不足200平方米的服务站,便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撬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正通过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戈壁滩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截至今年4月15日,服务站累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