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2022年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形势分析

2022-03-31 09:16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王雪辰 崔晓利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煤电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超七成

2021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629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装机4628万千瓦,并网水电、风电2349、4757万千瓦,核电34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5493万千瓦,生物质808万千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8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78.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

新增发电装机总规模连续九年过亿千瓦,2020年为历年最高水平。2018、2019年受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几乎减半,导致两年新增装机规模连续下滑。2020年,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2021年受火电、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减少18%、34%的影响,整体新增规模同比降低7.9%。

10.png

图7 2012~2021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及增速情况

11.png

图8 2015~2021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结构对比(单位:万千瓦)

2021年新增的各类型发电装机中,七成以上都是非化石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1.02亿千瓦,新增并网海上风电创历年新高,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新增分布式光伏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

●新增火电装机

2021年新增火电装机较上一年同期减少1032万千瓦。全年有多个大型火电机组并网,重点工程包括:国内最大在建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百万千万超超临界1号机组投产发电、华能集团自主研发的世界参数最高和容量最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投运、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上海漕泾电厂改造完成并网、安徽省首个厨余垃圾沼气发电项目并网、四川省首台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投运、福建罗源湾港储电一体化电厂工程1号机组投运、获得世界最高冷却塔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国能胜利电厂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等。

12.png

图9 2012~2021年火电装机和新增装机情况(单位:万千瓦)

●新增新能源装机

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为“十三五”以来年投产第二多,比第一多的2020年少投产2454万千瓦。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61%,“三北”地区占39%。由于2021年是海上风电新并网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最后一年,全国全年新增并网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创历年新高,达到1690万千瓦。我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接连开工,2021年10月中下旬近30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

2021年,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5493万千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5488万千瓦,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其中,光伏电站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发电装机约占全部光伏新增的53%,历史上首次突破50%,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户用光伏继2020年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后,2021年超过2000万千瓦。从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布局看,装机占比较高的区域为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39%、19%和15%。

13.png

图10 2012~2021年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情况(单位:万千瓦)

2021年,核电新增装机较上年增加228万千瓦。主要有“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田湾核电6号、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产。

14.png

图11 2012~2021年核电装机和新增装机情况(单位:万千瓦)

●新增水电装机

2021年,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为“十三五”以来年投产最多。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投产发电的超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已有8台机组投产发电,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5台机组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于6月实现全部12台8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全面进入运行管理新阶段。

15.png

图12 2012~2021年水电装机和新增装机情况(单位:万千瓦)

三 电力供需形势保持总体偏紧,非化石能源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

(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煤电发电量占比降低

202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8.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发电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占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并网太阳能发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2%和40.5%,风电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煤电发电量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0.0%,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仅有水电受到汛期主要流域降水偏少等因素影响导致发电量下降。

16.png

图13 2016~2021年全国发电量及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情况

2021年,受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天气、水电供应不足、煤炭价格上涨等综合性因素影响,全国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尤其是1月、6~10月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其中,6~8月,有12个省级电网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并采取有序用电措施,9~10月,有超过20个省级电网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个别地区少数时段出现限电现象。

(二)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60小时,仅水电利用小时数降低

2021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817小时,同比提高6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448小时,其中,煤电4586小时,气电2814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3622小时。核电7802小时,并网风电2232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1小时。

表4 2012~2021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单位:小时)

17.png

18.png

图14 2012~2021年不同电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变动情况

从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来看,近十年总体呈下滑之势,2015~2021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均降至4000小时以内。

2021年,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237小时,其中,煤电同比提高263小时,气电同比提高204小时。水电同比降低203小时,核电同比提高352小时,并网风电同比提高154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与上年总体持平。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继续提升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8%。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量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1%、7.9%、3.9%和2%。

全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尤其是湖南、甘肃和新疆,风电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湖南风电利用率99%、甘肃风电利用率95.9%、新疆风电利用率92.7%,同比分别提升4.5、2.3、3.0个百分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广东、广西、海南等14个省(区、市)为风电100%消纳,甘肃(95.9%)、河北(95.4%)、新疆(92.7%)、蒙西(91.1%)、青海(89.3%)五省风电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与上年基本持平。新疆、西藏等地光伏消纳水平显著提升,光伏利用率同比分别提升2.8和5.6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14个省(区、市)为光伏100%消纳。蒙西(96.5%)、青海(86.2%)、西藏(80.2%)三个地区光伏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新增风光等新能源发电装机1340万千瓦,同比增长23%,占当年新增电源装机的55%,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全年消纳新能源电量125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5%。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均达99.8%,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表5 2021年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来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约97.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弃水电量约17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149亿千瓦时。2021年上半年弃水主要发生在河南、四川两省,河南省主要发生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原因是3月份发电厂房被淹,直到6月所有机组才恢复发电;四川省弃水电量11.6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25.17亿千瓦时;其他省份弃水电量维持较低水平。

四 电网建设规模稳步扩大,增速有所放缓

“十四五”开局之年,电网建设稳步推进。重大战略性工程、特高压工程顺利完成,跨区跨省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电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电服务质效齐升。电网企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图,并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电网建设。

(一)电网投运总规模平稳增长

2021年,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共49.4亿千伏安,同比增长5.0%;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共84万千米,同比增长3.8%。

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4334万千伏安,比上年多投产2046万千伏安,同比增长9.2%;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2万千米,较上年少投产2809千米,同比减少8%;新增直流换流容量3200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000万千瓦,同比下降38.5%。

21.png

图15 2012~2021年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情况

22.png

图16 2012~2021年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情况

近五年来,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增速多数在5%~10%之间,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增速为3%~7%。新增规模中,变电设备增量波动幅度不大,近年来均在2~2.5亿千伏安,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增量大幅下降,2021年为近年来低点。


相关阅读:

四川省:推动除热电联产项目外的燃煤自备电厂有序退出

电力小程序码 (3).jpg

原标题: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形势分析(202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