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国能常州发电:抗疫前线再现军人本色

2022-04-12 09:31来源: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作者:薛春莉关键词:国能常州发电疫情防控企业文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2年3月,按照市滨开区防疫指挥部要求,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实行全面封控管理。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保障部服役8年、党龄近20年的常州公司后勤主管王思义发扬退役不褪色、军人当先行的优秀品格,坚守“疫”线、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硬核”新形象。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

3月16日,由于疫情发生得突然,一时间,所有工作犹如排山倒海般向王思义涌来。对外,他要与企业所属滨开区防疫办沟通协调,安排727名驻厂人员的每日核酸检测、情况汇总上报、突发情况人员外出;对内,他要解决所有人员临时住宿和饮食难题,要紧急采购床垫、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更要紧盯公司3个出入大门和码头,掌握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信息,筑牢公司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为应对疫情,公司成立了8个专门工作小组,王思义加入了其中协调监督、信息管控、物料保障等3个小组。但实际上,现场支持、生产管控、码头管控、流调工作、情绪疏导等工作小组也离不开他,大家遇到问题还是会习惯性地询问他。就这样,他身兼数职连轴转,像个陀螺似的,总是从清晨忙到深夜。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胡子都没时间刮,回家老婆都快不认识我了”,王思义大笑着“抱怨”,但洪亮的嗓音只听得出坚定与信念。

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

平时,食堂25名工作人员每天只需负责约600人次的餐饮工作;封控管理后,18名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承担约2200人次的餐饮任务。

现在回想起来,王思义都觉得压力山大!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吃不好大家怎么能全力抗疫,如何能安心工作?可是,公司餐饮团队是外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受常州公司直接管理,再加上封控的因素,员工数量减少而工作量却连翻几番,怎样安抚他们焦虑甚至有些对抗的情绪、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成了摆在王思义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那段时间,他经常驻扎在食堂后厨工作间,不知道跟厨师长沟通了多少回,组织召开了多少次会,与情绪有波动的工作人员谈过多少心,同时他也不知道制订了多少个奖惩措施,想了多少个激励办法,受了多少次委屈。好在,努力总会有收获。即使磕磕绊绊、偶有摩擦,但食堂总能安全、准时地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所有驻厂人员的手中。

没想到的是,刚捋顺了食堂方方面面的关系,又有一个突发事件让王思义头疼不已。3月23日,听闻市凌家塘蔬果批发市场即将封闭,他当即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协商采购与储存的问题,再根据供应商提供的食品清单,与厨师长一起调整菜单,为此他又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费了多少口舌。特殊时期物资紧张,数量少、品类也少,有限的条件下,还得让大家吃饱吃好,又是让他动了好一番脑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王思义始终坚持“无米之炊也得想方设法做”!

24小时“为民服务热线”

“思义,室友打呼太厉害了,我都睡不着,能不能帮我换一间宿舍啊。”

“思义,我好像看到两个黑影从临建区那边蹿过去了,你要不要来看看。”

“思义,我的降压药吃完了,你得帮我买啊。”

“思义,外委单位有个员工严重皮肤过敏,得去医院看看,你想想办法啊。”

……

封控管理期间,王思义每天都会接到无数个电话,除了工作电话,还有各种求助电话和“报警”电话,有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情,也有只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总之,他的电话就是常发“为民服务热线”,还是涵盖了“110”“120”所有业务的那种。为此,他的手机24小时随时保持畅通,生怕遗漏了任何一通电话。

“我也经常嫌烦,可是一想到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又觉得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王思义说得很真诚,也很实在。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的,那一餐餐并不算美味的普通盒饭,质量并不算上乘的化纤薄被,感觉按部就班又枯燥乏闷的封闭生活,却是很多像王思义一样的抗疫战士克服了种种困难、冲破了重重阻碍,努力支撑、默默付出的结果。

虽然退役多年,但是王思义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他奋战的疆场。他用忠诚守卫筑牢坚固的抗疫堡垒,用奉献担当把危险与黑暗阻挡在远方。


作者: 薛春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能常州发电查看更多>疫情防控查看更多>企业文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