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备注:2020年之前不含主机厂自产LFP材料量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1月
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由年初的5.3万元每吨涨到年末的27万元每吨,且供应紧张;工业级磷酸一铵、净化磷酸等原料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
加上前驱体磷酸铁相对于LFP材料产能较低,扩产速度滞后于LFP材料扩产,造成磷酸铁涨价,助推LFP材料成本上市,进而推高LFP材料市场价格。
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头部LFP材料企业基本满产满销,量价齐升助推LFP材料企业2021年营收、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湖北万润、常州锂源、融通高科等企业的LFP材料产销量都出现大幅增长。
其中,湖南裕能LFP材料出货量行业第一,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25%,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4倍;德方纳米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增幅最高接近30倍。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约104.4万辆,同比增长136%;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87GWh,同比增长140%。
随着更多车型切换至LFP版本,带动2022年第一季度LFP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4.96GWh,同比增长242%,进而拉动LFP材料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整体来看,当前LFP材料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
1、LFP材料企业普遍产销两旺,产品量价齐升助推企业净利倍增。
受动力以及储能电池市场高速增长带动,2021年中国LFP电池出货量超160GWh,同比增长超150%,带动LFP材料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超250%,助推LFP企业出货量大幅增长。
其中,湖南裕能2021年销售LFP材料12.04万吨,同比增长284.88%;德方纳米生产、销售纳米LFP材料9.8万吨和9.1万吨,产品毛利率增长18.71%提升至28.89%。
龙蟠科技通过自行研发、股权收购、合资建设等手段迅速切入LFP材料领域,形成公司新的业务板块,子公司常州锂源2021年LFP材料生产3.11万、销售3.05万吨,毛利率为24.35%。
受原材料碳酸锂和前驱体磷酸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上述LFP材料企业在2021年都上调了其产品价格,助推企业净利润上升。
GGII数据显示,LFP材料的市场价格由年初的4.0万元/吨左右上涨至年末的10万元/吨,预计2022年或将突破12万元/吨。
进入2022年,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叠加上游原材料继续涨价,LFP材料出货保持增长态势,有望带动LFP材料企业营收净利进一步增长。
例如,德方纳米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561.88%,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402.77%,一季度营收净利已经接近其去年全年。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钛白粉/磷化工企业布局LFP产业,三元企业扎堆驶入LFP赛道。
LFP材料出货大幅增长背后,LFP材料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从LFP材料市场竞争格局看,2020年TOP5市场份额为83%, 2021年TOP5市场份额为64%,市场集中度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1月
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下滑的原因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LFP材料需求大幅增加,此前停产的LFP材料企业进行复产,并引起新的竞争者进入,导致LFP材料企业增多,行业集中度出现降低。
同时,头部LFP材料企业产能不足,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导入新的LFP材料供应商,从而挤占头部LFP材料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TWh时代带动LFP材料未来市场空间达到小型化工体量与规模,从而吸引众多上游钛白粉/磷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进军LFP产业,三元材料企业为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也在积极建设LFP材料项目。
上述企业在LFP材料的产能建设和投资规模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LFP材料企业,甚至在产业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在此情况之下,LFP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者在急速增多,或将对LFP材料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3、巨额订单接连落地,电池企业“深绑”LFP材料企业。
需求端维持高景气度,LFP材料产业链供给端却趋于紧张,产品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与此同时,上游碳酸锂涨价且供应紧张,加剧LFP材料供应紧张态势。
在此情况之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通过入股、增资、收购及合资等方式,“深绑”LFP材料企业,以加强对LFP材料的供应掌控,锁定优质产能供应,降低采购成本。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都在加强其LFP材料供应链建设,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
例如,宁德时代战略投资湖南裕能、常州锂源和江西升华,并与德方纳米成立合资公司建设云南曲靖年产2万吨和宜宾年产8万吨LFP 材料项目,锁定上述企业的巨额供货产能;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成立合资公司合建年产10万吨LFP材料产能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7日-9日,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2025)将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行业展览联盟,展会汇集了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政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德赛电池将携新一代超长寿命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科信技术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信聚力”)与韩国S客户、国内T客户、国内M客户分别签署的框架合同截至2024年底的履行进展不达预期。据了解,科信聚力是科信技术的控股子公司,定位用户侧储能市场,主要产品为家庭储能、工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亿纬锂能介绍,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及稳
近日,国际权威机构PVTech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报告。天合储能凭借优异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稳健的财务表现、全球化市场领导力以及超高的可融资性,在本次评级中实现跃升,也被提名“欧洲主要市场供应商”,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行业地位。PVTech可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大圆柱电池放量“爆发”是在2025还是在更远的未来?2020年特斯拉公布4680后,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重拾对大圆柱技术路线关注。然而,四年多时间过去,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的放量显然不及预期。业内曾判断2023年会是大圆柱电池放量“元年”,但实际的量产装车进度陷入滞后。反观2024年市场动态,大圆柱电池
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磷酸铁锂预计于12月19日启动招标,尝试开放2025半
LFP材料行业迎来洗牌。高压实磷酸铁锂正引领铁锂材料的新一轮涨价,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在日益明确的市场需求驱动下,竞争格局正加速向头部集中。终端需求加速释放高压实磷酸铁锂(通常指粉末压实密度2.6g/cm³以上,也称第四代LFP),主要通过提高活性材料在单位体积内的填充量,同时可形成更连续
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
当消费端的超快充需求凸显,而单枪电流上限承压,高压化成为大众选项。于是,各大主机厂、电池企业,开始争先恐后将“800V”当做卖点大肆宣传。极氪800V金砖电池、智己L6准900V、蜂巢能源800V短刀、广汽埃安900V高压平台......广义上的800V,指550V-900V电压区间与此同时,搭载800V电池包的车型陆续落
2月28日,第17届意大利国际可再生能源展(K.EY-TheEnergyTransitionExpo,以下简称“意大利能源展”)在意大利里米尼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欣旺达储能电芯及最新储能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再受国际客户追捧。作为地中海地区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欧洲顶尖可再生能源展览会,意大利能源展吸引了全球行业专家学
锂电池出货大幅增长带动四大主材以及六氟磷酸锂、VC、PVDF、铜箔等其它锂电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货增长,但出货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储能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带动锂电材料出货大幅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
市场需求增长叠加产品价格上涨,三元前驱体赛道“热火朝天”。(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113万吨,同比增长116%。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43万吨,同比增长80%,整体市场份额占比小幅下滑但高镍正
新能源赛道火热,锂电材料产能扩张潮汹涌,新一轮产能过剩或加速到来。(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一方面,动力电池规模扩产热情不减,对锂电材料需求水涨船高。2022年以来,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电池企业相继公布多个新建项目,仅Q1投资金额高达2091亿元
碳酸锂价格飞涨,叠加LFP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都在促使LFP电池回收成为行业“焦点”。(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高工观察)受动力以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带动,2021年中国LFP电池出货量超160GWh,同比增长超150%。2022年,LFP电池延续了去年强劲的增长态势,Q1中国动力电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400余位业内专家,以及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能源电力企业、燃料电池企业、车企、设计院、研究院、投融资企业的代表齐聚大会现场,共同探讨绿氢产业创新路径。北京明阳氢
2025年4月23日,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举办,吸引了400+业内专家、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能源电力企业、燃料电池企业、车企、设计院、研究院、投融资企业代表参会。协氢新能源受邀参会,凭借在氢能无人机和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健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企业和园区进行奖励,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