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备注:2020年之前不含主机厂自产LFP材料量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1月
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由年初的5.3万元每吨涨到年末的27万元每吨,且供应紧张;工业级磷酸一铵、净化磷酸等原料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
加上前驱体磷酸铁相对于LFP材料产能较低,扩产速度滞后于LFP材料扩产,造成磷酸铁涨价,助推LFP材料成本上市,进而推高LFP材料市场价格。
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头部LFP材料企业基本满产满销,量价齐升助推LFP材料企业2021年营收、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湖北万润、常州锂源、融通高科等企业的LFP材料产销量都出现大幅增长。
其中,湖南裕能LFP材料出货量行业第一,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25%,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4倍;德方纳米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增幅最高接近30倍。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约104.4万辆,同比增长136%;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87GWh,同比增长140%。
随着更多车型切换至LFP版本,带动2022年第一季度LFP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4.96GWh,同比增长242%,进而拉动LFP材料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整体来看,当前LFP材料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
1、LFP材料企业普遍产销两旺,产品量价齐升助推企业净利倍增。
受动力以及储能电池市场高速增长带动,2021年中国LFP电池出货量超160GWh,同比增长超150%,带动LFP材料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超250%,助推LFP企业出货量大幅增长。
其中,湖南裕能2021年销售LFP材料12.04万吨,同比增长284.88%;德方纳米生产、销售纳米LFP材料9.8万吨和9.1万吨,产品毛利率增长18.71%提升至28.89%。
龙蟠科技通过自行研发、股权收购、合资建设等手段迅速切入LFP材料领域,形成公司新的业务板块,子公司常州锂源2021年LFP材料生产3.11万、销售3.05万吨,毛利率为24.35%。
受原材料碳酸锂和前驱体磷酸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上述LFP材料企业在2021年都上调了其产品价格,助推企业净利润上升。
GGII数据显示,LFP材料的市场价格由年初的4.0万元/吨左右上涨至年末的10万元/吨,预计2022年或将突破12万元/吨。
进入2022年,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叠加上游原材料继续涨价,LFP材料出货保持增长态势,有望带动LFP材料企业营收净利进一步增长。
例如,德方纳米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561.88%,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402.77%,一季度营收净利已经接近其去年全年。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钛白粉/磷化工企业布局LFP产业,三元企业扎堆驶入LFP赛道。
LFP材料出货大幅增长背后,LFP材料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从LFP材料市场竞争格局看,2020年TOP5市场份额为83%, 2021年TOP5市场份额为64%,市场集中度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1月
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下滑的原因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LFP材料需求大幅增加,此前停产的LFP材料企业进行复产,并引起新的竞争者进入,导致LFP材料企业增多,行业集中度出现降低。
同时,头部LFP材料企业产能不足,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导入新的LFP材料供应商,从而挤占头部LFP材料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TWh时代带动LFP材料未来市场空间达到小型化工体量与规模,从而吸引众多上游钛白粉/磷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进军LFP产业,三元材料企业为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也在积极建设LFP材料项目。
上述企业在LFP材料的产能建设和投资规模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LFP材料企业,甚至在产业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在此情况之下,LFP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者在急速增多,或将对LFP材料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3、巨额订单接连落地,电池企业“深绑”LFP材料企业。
需求端维持高景气度,LFP材料产业链供给端却趋于紧张,产品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与此同时,上游碳酸锂涨价且供应紧张,加剧LFP材料供应紧张态势。
在此情况之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通过入股、增资、收购及合资等方式,“深绑”LFP材料企业,以加强对LFP材料的供应掌控,锁定优质产能供应,降低采购成本。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都在加强其LFP材料供应链建设,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
例如,宁德时代战略投资湖南裕能、常州锂源和江西升华,并与德方纳米成立合资公司建设云南曲靖年产2万吨和宜宾年产8万吨LFP 材料项目,锁定上述企业的巨额供货产能;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成立合资公司合建年产10万吨LFP材料产能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6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安徽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其中提出:鼓励EPC总包单位与组件、逆变器、储能等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组团发展。瞄准光伏电站配建新型储能市场需求,加强光伏企业与储能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500MW/2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项目首条电堆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由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聚合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100MW,可实现年产值2.9亿元人民币,纳税754万元,创造工作岗位40个。同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依然表现强劲,但是也面临中美加征关税、碳酸锂价格波动等外部挑战。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随着产品提价的执行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以及新产品销量的不断扩大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供电服务举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便捷、智能、绿色的供电保障。精准施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大圆柱电池放量“爆发”是在2025还是在更远的未来?2020年特斯拉公布4680后,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重拾对大圆柱技术路线关注。然而,四年多时间过去,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的放量显然不及预期。业内曾判断2023年会是大圆柱电池放量“元年”,但实际的量产装车进度陷入滞后。反观2024年市场动态,大圆柱电池
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磷酸铁锂预计于12月19日启动招标,尝试开放2025半
LFP材料行业迎来洗牌。高压实磷酸铁锂正引领铁锂材料的新一轮涨价,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在日益明确的市场需求驱动下,竞争格局正加速向头部集中。终端需求加速释放高压实磷酸铁锂(通常指粉末压实密度2.6g/cm³以上,也称第四代LFP),主要通过提高活性材料在单位体积内的填充量,同时可形成更连续
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
当消费端的超快充需求凸显,而单枪电流上限承压,高压化成为大众选项。于是,各大主机厂、电池企业,开始争先恐后将“800V”当做卖点大肆宣传。极氪800V金砖电池、智己L6准900V、蜂巢能源800V短刀、广汽埃安900V高压平台......广义上的800V,指550V-900V电压区间与此同时,搭载800V电池包的车型陆续落
2月28日,第17届意大利国际可再生能源展(K.EY-TheEnergyTransitionExpo,以下简称“意大利能源展”)在意大利里米尼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欣旺达储能电芯及最新储能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再受国际客户追捧。作为地中海地区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欧洲顶尖可再生能源展览会,意大利能源展吸引了全球行业专家学
锂电池出货大幅增长带动四大主材以及六氟磷酸锂、VC、PVDF、铜箔等其它锂电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货增长,但出货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储能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带动锂电材料出货大幅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
市场需求增长叠加产品价格上涨,三元前驱体赛道“热火朝天”。(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113万吨,同比增长116%。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43万吨,同比增长80%,整体市场份额占比小幅下滑但高镍正
新能源赛道火热,锂电材料产能扩张潮汹涌,新一轮产能过剩或加速到来。(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一方面,动力电池规模扩产热情不减,对锂电材料需求水涨船高。2022年以来,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电池企业相继公布多个新建项目,仅Q1投资金额高达2091亿元
碳酸锂价格飞涨,叠加LFP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都在促使LFP电池回收成为行业“焦点”。(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高工观察)受动力以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带动,2021年中国LFP电池出货量超160GWh,同比增长超150%。2022年,LFP电池延续了去年强劲的增长态势,Q1中国动力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1-4月锂电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达123个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2025年锂电池产业链扩产又迎来一波小高潮。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1-4月,锂电池产业链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具体到环节来看,锂电池、锂电池回收环节扩产项目分别有35个、23个,占整体规划扩产项目的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2025年,全球最重磅的IPO当属宁德时代。据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在5月12日-5月15日开启招股,拟发行1.18亿股H股,发行价格上限为263港元/股(折合人民币约244.8元/股)。截至5月14日,宁德时代已获得机构下单超50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607亿元,剔除基石认购部分,已经超额认购30倍。值
5月13日,聆达股份收到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林志煌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林志煌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职务,同时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其原定任期届满日为第六届董事会届满之日(2026年5月21日),辞去上述职务后,林
2025IntersolarEurope于当地时间5月6日至9日盛大举行,主要厂家仍是展示N型TOPCon、HJT产品、以及BC产品,与去年相比产品面向略有调整。因西班牙断电事件反思,今年光+储能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市场趋势与政策背景本次实地调研,欧洲今年需求相比去年维持或许出现缩减,主要国家支撑来自法国、意大利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液流电池企业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获得兴湘资本的数千万元投资方,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原材料采购等。据悉,银峰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研发、制造与应用,目前在长沙设有总部研发中心,另外在宜春、商洛、古丈、娄底等地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