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铅酸/炭电池政策正文

贵州省:持做大台江工业园再生铅及铅酸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和岑巩工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

2022-04-29 11:27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关键词:铅酸电池动力电池电池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提出,支持天柱化工产业园创建省级化工园区,支持发展电子级、试剂级、医药级钡盐及下游产品,做强钡化工产业,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钡盐精细化工基地。支持做大台江工业园再生铅及铅酸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和岑巩工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

原文如下:

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 

黔府发〔2022〕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以下统称“黎从榕”)位于黔东南州南部,是贵州南下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的前沿阵地,是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进入贵州的第一站。为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我省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出台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强化开放引领、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大力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打造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助推全省更好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发展格局,培育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探索经验和路径。

(二)战略定位

——产业转移示范区。以“黎从榕”核心片区和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大健康示范区)、各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推动“大湾区企业+贵州资源”“大湾区市场+贵州产品”“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项目化落地,打造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分工和产业协作配套的样板。

——生态旅游康养区。充分发挥黔东南州绿色生态、民族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和良好区位优势,精准对接大湾区消费升级和游客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功能,建设面向大湾区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目的地。

——双向开放先导区。加强与大湾区开放合作,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推广复制大湾区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技术人才、金融创新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建设大湾区辐射带动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节点。

——共同富裕试验区。推动与大湾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共同建设普惠均等可及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带动“黎从榕”片区居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跨省合作推进共同富裕的试验试点,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黔东南州“黎从榕”为“桥头堡”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绿色生态优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优势进一步挖掘,供给大湾区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不断丰富,大湾区居民入黔旅游人数大幅增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黔货出山”和外贸外资取得重要突破;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大湾区人、财、物等要素在“黎从榕”片区的集聚度明显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

到2035年,黔东南州“黎从榕”与大湾区立体化互联互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重点产业紧密联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和市场体系,建成大湾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经济贡献突显,成为大湾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生态康养首选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对外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营商环境全省领先,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大进展。

二、促进与大湾区融合发展

(一)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1.发展现代医药制造产业。支持黔东南州中药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提取、配方颗粒等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全省中医药产业重点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稳妥推进新冠肺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业化项目,引进核酸试剂生产检测、生物制药技术研发、仓储冷链物流等项目,做大生物制药产业。支持黔东南州符合要求的苗侗等民族医药申报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支持黔东南高新区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2.提质升级基础材料产业。支持开展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加大对铝、重晶石、石英砂、高岭土、页岩气等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氧化铝项目扩能技改,建设再生铝及铝精深加工项目,推进铝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天柱化工产业园创建省级化工园区,支持发展电子级、试剂级、医药级钡盐及下游产品,做强钡化工产业,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钡盐精细化工基地。支持做大台江工业园再生铅及铅酸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和岑巩工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3.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依托黔东南州丰富的木材资源,借助大湾区产业优势,采取“一园多区”模式,以榕江为重点,支持榕江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提升打造锦屏经济开发区,辐射带动黎平、从江、锦屏等林业大县发展家具和泛家居产业,打造全省泛家居产业集群和木材交易集散中心。支持贵州炉碧经开区加快发展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玻璃、玻璃纤维等,推进玻璃产业升级发展。支持与大湾区合作共建陶瓷产业园,在碧波产业园打造承接陶瓷产业转移样板园区。4.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建设都柳江、清水江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积极有序推进剑河岑广、从江小平彦、锦屏彦洞平秋等抽水蓄能项目。5.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羽毛球运动装备制造、服装服饰、打火机、白酒等轻工业。做优酸汤、油茶、茶叶、蓝莓、石斛、百香果、生态肉制品等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支持大健康示范区与大湾区共建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支持黎平经济开发区建设绿色轻工产业集聚区。6.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大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在黔东南州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支持黔东南州建设凯里酸汤、米酒、玻璃等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平台。支持黔东南州筹建贵州发酵酸性食品(酸性调味料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黔东南州从大湾区引进转化的科技成果,优先给予支持。支持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企业在黔东南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提供工业设计、产业改造升级、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林业局、省乡村振兴局、省药品监管局、省中医药局、省投资促进局、省大数据局,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福地。1.加快建设“黎从榕”锦黔边城市带。支持“黎从榕”三县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设计,更好展现生态文明形象和民族文化特色。支持从江县城等实施避险搬迁,推进县城东扩。支持榕江县区域性支点城市建设。支持黎平、榕江、锦屏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支持忠诚、下江、黎平大型水库建设。引进大湾区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城市开发。2.打造凯里区域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凯(里)都(匀)一体化发展,打造黔中城市群重要增长极。支持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麻江、台江、丹寨、雷山一体化发展。支持凯里新城建设,实施主城区更新行动,建设首位度更高、带动力更强的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宣威水库、BRT快速公交、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建设。3.推动黔东片区协同发展。支持凯里至镇远、镇远至三穗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完善黔东片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镇远、三穗、岑巩协同发展。支持天柱节点城市加快发展。4.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支持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城市管网改造。优先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支持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支持大健康示范区规划建设1家三级医养康养特色医院。支持黔东南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支持黔东南州创建健康养老示范州,建设凯里市、黎平县、榕江县和从江县等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机构)。统筹协调省级或广东医疗机构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相关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支持黔东南州引进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就业帮扶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支持实施国培计划、特岗计划。推动与国家民委共建凯里学院。支持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支持黔东南技师学院升格为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在教师、医务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民宗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三)建设面向大湾区的生态农林产品基地。1.建设大湾区绿色“菜篮子”基地。与大湾区合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大湾区农业龙头企业到黔东南州建立直采直供基地,发展“首店经济”。支持黔东南州建设低海拔冬春蔬菜优势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特色家禽产业带,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建设。支持黔东南州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对成功申报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经营主体给予支持。推动黔东南州与大湾区城市建立“菜篮子”城际合作机制、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机制。支持建设从江(洛香)农产品集散中心,打通绿色优质农产品专供渠道,常态化开行大湾区蔬菜直通车。支持提升“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2.建设林特产品供应基地。支持黔东南州创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林菌、林药、林蜂、林禽等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食药同源中药材重要种植基地和加工贸易基地。支持建设省级中药材交易中心和茶油储备中心。支持黔东南州加大国家储备林建设力度,加快低效林改造,支持率先开展马尾松、杉木等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支持实行采伐限额县际调剂使用和类型互用。3.提升农林产业基础设施。支持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创新山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农业、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支持完善坝区产业路、灌溉排水、冷藏保鲜、冷链物流、产品溯源、电商配送等配套体系建设。加快林区运输通道、消防通道、管护通道等建设。支持黔东南州银田物流园建成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大健康示范区建设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产品集散中心、面向大湾区的“菜篮子”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乡村振兴局、省投资促进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四)供给大湾区游客高品质的旅游康养服务。1.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支持苗侗村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支持苗侗族服饰、苗族姊妹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黎平肇兴为核心,支持肇兴、三宝、岜沙、占里、大利、黄岗、文斗等民族村寨规划建设,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好民族节庆活动牌,支持创建以民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大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力度,整体完善提升连片木质房屋村寨消防安全设施。支持苗绣、贵银、蜡染、蓝染等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全省重要的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和交易平台。支持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镇远古城、隆里古城、黄平旧州、丹寨万达小镇等景区做优做强。支持榕江打造民族特色餐饮之都。2.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以大健康示范区为核心,支持规划建设康养型、休闲型、商务型中高端民宿产业带。支持围绕发展康养旅游、健康医疗、医药制造、户外运动、文化演艺等产业,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支持举办环雷公山马拉松、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等精品赛事和月亮山山地户外大会,建设锦屏羽毛球小镇及下司体育康养小镇,支持榕江申报创建中国体操之乡,培育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县,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培育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创建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一批中医药、苗侗医药康养旅游基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3.支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发挥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等国家级爱国主题教育基地功能作用,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联动大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以及中小学生到黔东南州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或革命传统教育活动。4.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规划设计串联与大湾区的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黔东南州联合省内、湘西、桂北以及贵广高铁沿线主要旅游景区,打造跨市州跨省区无障碍旅游线路。加强与大湾区合作,打造高铁高速“一程多站”旅游和跨区域自驾游线路。支持与深圳、佛山共建新媒体创意产业园。5.提升全域旅游配套功能。支持黔东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凯里和大健康示范区建成大湾区进入贵州的旅游集散中心。加快黔东南州5G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景区数字化场景建设。支持开通服务大湾区的旅游包机和专列。(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民宗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中医药局,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五)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支持黔东南州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实施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等防洪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鱼洞河流域煤矿废水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持续支持“黎从榕”实施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支持黔东南州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地灾避险搬迁。支持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凯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等扩能工程和三穗、黎平飞灰利用处置示范工程,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推进赤泥、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应急厅、省卫生健康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三、加强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六)加快铁路互联。加快实施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推动黔东南州境内沿线地区快捷融入大湾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启动凯里至都匀铁路建设,实现贵广高铁、贵南高铁与沪昆高铁互联互通。适时启动兴(义)永(州)郴(州)赣(州)以及涪陵至柳州等铁路项目(贵州段)前期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

(七)推进公路互通。加快雷山至榕江、剑河至黎平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榕江至融安(黔桂界)高速,大力推进天柱至会同(湘黔界)、玉屏(大龙)至天柱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打通出省“断头路”。支持玉屏至镇远、黄平至镇远(扩容)、瓮安至黄平等高速公路纳入省综合交通规划。争取将G653线路“垫江—凯里”调整为“垫江—凯里—都匀”。支持黔东南州境内普通国道提升改造、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深化“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

(八)开辟空中走廊。推动黎平机场改扩建项目。支持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开通、加密至大湾区航班航线。加快推动凯里、榕江、岑巩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支持黔东南州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工程建设,填补贵州东南区域空中应急救援空白。(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民航贵州监管局、省应急厅等)

(九)打通水运通道。加快建设清水江流域旁海、平寨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航道工程。支持新建清水江施洞、廖洞航电枢纽工程,支持都柳江红岩、永福和清水江城景、三板溪、挂治通航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都柳江下游梅林、洋溪航电项目实施。支持天柱港区、锦屏港区、榕江港区和从江港区等地方区域港口建设。支持推进清水江龙里至下司旅游航道项目建设、㵲阳河旅游航道工程建设,打通东出长江、南达珠江的水运通道。(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等)

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十)发展开放型经济。支持大健康示范区建设保税监管场所。支持黔东南州建设国际货物集疏运物流节点,推动实施海运提单和铁路运单互认,实现铁海联运进出口货物“一票到底”,推动电子口岸建设,探索与广东沿海港口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支持创建跨境电商试验区。支持在大湾区建立“贵荟馆”省外仓,推动优质“黔货入湾”。支持建设外贸进出口基地。支持省内企业在“黎从榕”建设划拨中心。(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大数据局、贵阳海关等)

(十一)深化绿色创新合作。支持黔东南州全域申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探索开展森林碳汇确权、认证、测算、交易,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支持率先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积极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支持探索开展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将GEP纳入省对黔东南州综合绩效考核。(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统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等)

(十二)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黔东南州倾斜,并结合地区实际针对产业发展等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贷款贴息等配套措施。支持黔东南州“引金入州”“险资入州”。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黎从榕”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对大湾区结算业务。鼓励引导省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黔东南州担保业务的倾斜力度。加强对州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指导,对符合条件的担保业务进行分险。(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银保监局等)

(十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支持“黎从榕”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政务数字化为突破,围绕项目审批、企业开办、政策兑现等市场主体关注的事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打造营商环境建设新高地。(责任单位:省投资促进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政务服务中心等)

五、增强要素保障能力

(十四)加大财税支持。省“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安排对“桥头堡”项目给予倾斜。省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用于支持“桥头堡”建设。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黔东南州落实化债责任和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的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加大对融入大湾区重大建设项目、旅游产业化项目等的支持力度,支持黔东南州储备一批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的优质项目。支持黔东南州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贯彻落实民族自治地方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提高黔东南州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上对黔东南州给予倾斜。继续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医疗卫生、就业和教育等领域转移支付分配时给予倾斜,将民族地区因素纳入转移支付算账,支持黔东南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卫生健康、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等)

(十五)加强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给予黔东南州用地、用电、用气、能耗等支持。支持申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支持黔东南州在试点地区有序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新模式。优先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园地、灌木林等恢复为耕地,新增耕地用于占补平衡,支持州内节余指标跨区域调剂。支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约束性指标。支持“黎从榕”在重大建设项目落地难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时申请省级统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支持黔东南州增强城镇及园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产业项目用能给予积极支持。(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十六)创新科技人才政策。允许黔东南州区域内高校、医院、科研机构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从大湾区柔性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一事一议”支持力度,加大省级“蓄水池”人才的支持和倾斜力度。引导和支持大湾区各类人才到黔东南州创业就业。推动与大湾区干部培训互动,争取选派领导干部到大湾区交流学习,推动招商引资引智。争取选派干部到大湾区挂职锻炼。支持黔东南州高校、职业院校等与大湾区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贵州科学院,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等)

六、强化组织实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黔东南州党委、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十八)建立合作机制。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高铁经济带合作平台,统筹黔粤两地东西部协作资源,推动建立贵州与广东省际协商机制。建立黔东南州及所辖县(市)与大湾区各县(市)多层次合作机制,推动相关合作事项落实。

(十九)细化政策落实。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支持政策措施,加大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力度,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指导黔东南州编制“桥头堡”建设规划和产业行动方案。黔东南州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十)强化督导问效。领导小组适时对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定期听取省有关单位和黔东南州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适时将重大事项提请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及时总结、提炼、宣传、推广“桥头堡”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有益经验。

贵州省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1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铅酸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池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