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评论正文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绑定“结婚” 何以生出诸多事端?

2022-05-05 08:36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谌运关键词:售电公司电力用户购售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绑定“结婚”,何以生出诸多事端?

——论售电公司在购售电交易中违约救济与违约风险

一、何谓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绑定“结婚”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帷幕,近些年来,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电力用户共同分享电改红利,进一步刺激加速电力市场化改革。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此次电价市场化改革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扩大为20%,用电多的高耗能行业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另外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全部工商业企业将采取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或代理购电形式购买电力,电价高低交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决定,真正建立起“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100%的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交易市场,意味着售电公司市场机会将爆发式增大,但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与风险。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文|谌运阳光时代商事争议解决业务部律师)

目前,根据各省能源局(包括电力交易中心)出台的中长期电力交易规则,比较普遍的规则是电力用户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可以直接与发电企业进行交易,也可以选择售电公司代理交易,但一旦选定售电公司代理交易,需要到当地电力交易中心系统进行绑定备案,同时一年内不得变更代理关系,即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绑定“结婚”。

二、“结婚”看是喜事,但要“结成婚”似乎没那么容易

国家能源局设计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的“结婚”规则本意是培育多主体参与,实现电力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自由结合、自由竞争,但电力市场实务中,问题却频频产生,导致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参与主体在人为构建电力交易市场生存中颇有“险象环生”的味道。比如:电力用户与售电公司签署完购售电合同后,又经不住更大力度的优惠而与另外售电公司签署购售电合同(简称“一女二嫁”现象);电力用户与售电公司签署完购售电合同后,迟迟不去电力交易中心绑定注册,甚至超过绑定截止期限都未完成绑定,导致电力用户丧失当年度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简称“先上车不补票”现象);电力用户与售电公司签署完购售电合同,并完成绑定注册,但年度期限未到,电力用户依据委托性质可随时单方解除委托代理关系(简称“随时离婚”现象);等等。

三、不同现象的司法实务判例

(一)“一女二嫁”后,原售电公司违约救济该如何主张?

案情简要:2017年6月27日,售电公司某能源公司与电力用户某森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约定自2017年6月27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双方进行电力交易期,某森公司委托某能源公司购电,每年购电量约4342万千瓦时;双方同意上述约定电量中的3000万千瓦时按现行目录电价的基础上下降3分/千瓦时(含税)的价格进行电力交易,此价差与某森公司现行的目录电价联动,长协其余收益为某能源公司所有;本协议签订后,某森公司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得与其他市场主体再次签订购电协议,违反此约定的,某森公司将按合同法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2017年10月20日,某能源公司与东莞某发电厂签订《购售电合同》,约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某能源公司向东莞某发电厂购买长协电量40000万千瓦时,长协电量优惠价差为在东莞某发电厂现行上网电价的基础上下降0.076元/千瓦时(含税)。

2017年10月,某森公司与案外人签订购售电合同,并在电力交易平台进行了注册和绑定。

一审、二审、再审法院认为:电力用户某森公司在与售电公司某能源公司《购售电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的情况下,与案外人签订购售电合同,并在电力交易平台进行了注册和绑定,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应向某能源公司支付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根据某森公司违约的情节、合同约定的内容以及某森公司向某能源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所显示的用电量,某能源公司主张某森公司向其支付一年的预期长协收益损失138万元,有事实及法律依据,应予以支持。特别是对于违约金计算方法问题,一审以某森公司支付一年的预期长协收益损失计,亦为综合考虑本案实际及合同目的,对守约方损失予以酌情考量,并无不当。

本案所涉违约损失/可获得利益算法:(1)按照双方签署长协保底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年×(电力用户从案外人处获取的优惠部分电价6.5分/千万时-电力用户从某能源公司可获取的优惠部分电价3分/千瓦时)=105万(违约方获利可作为守约方损失参考);(2)按照双方签署长协保底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年×(某能源公司从电厂处获取的总优惠部分电价7.5分/千万时-某能源公司应优惠给电力用户电价3分/千瓦时)=138万(守约方可遇见获利计算;同时法院考虑虽然双方合同服务期为5年度,但综合只考虑近一年的可获利)。

备注:案例引自(2018)粤03民终18276号。

(二)“先上车不补票”后,原售电公司的违约责任该如何承担?

案情简要:2017年11月18日,某海公司(甲方、委托方)与某售电有限公司(乙方、受托方)签订《*售电有限公司委托代理合同》,约定某海公司委托某售电有限公司代理其参与电力交易、代理购售电,由某售电有限公司在电力交易市场组织优质电量出售给某海公司;某售电有限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和月度集中竞价交易以及挂牌交易;全年预计电量为5500千瓦;委托代理期限为1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代理期限到期前一个月双方可以签署补充协议或重新签署《委托代理合同》;某海公司实际电量超过成交电量的部分,按照某海公司原执行目录电价结算,电价差利润=成交电量×电价差,某海公司实际电量低于成交电量,电价差利润=实际电量×电价差;电价差利润甲乙双方按甲方80%(含税)、乙方20%(含税)的比例进行分配;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金额%(原文如此)的违约金,由此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予以赔偿。

同日,某海公司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某售电有限公司作为某海公司在年度内唯一代理方在某海公司全部用电量范围内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

合同签订后,某售电有限公司和若干家电厂沟通,确实买不到电,故未到交易中心进行绑定备案。某海公司经考虑,同意不备案,但后又通知某售电有限公司尽快备案,但最终某售电有限公司未完成在电力交易中心的绑定备案。

一审、二审法院认为:某海公司、某售电有限公司签订的《*售电有限公司委托代理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本案中,某海公司与某售电有限公司仅是委托代理关系,且是无偿的,因此,某售电有限公司不应承担违约损失赔偿责任,具体:首先,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中,某售电有限公司仅为代理沟通,而未承诺会成功购电;其次,某售电有限公司收取代理费是附条件的,在购电成功之前,某售电有限公司为无偿代理,购电成功之后,某售电有限公司为有偿代理,即在签订合同时,某海公司与某售电有限公司双方对不能成功购电的可能性都有预测。某售电有限公司未成功购电,并未能构成违约,最后,某售电有限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的目的是为获取代理费,如果在有电可购的情况下,其自应会积极完成委托事项,取得委托报酬,所以尚没有证据证明某售电有限公司购不到电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因此,某海公司主张某售电有限公司赔偿因违约给某海公司造成的购电差价损失500500元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再审法院认为:《*售电有限公司委托代理合同》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电价差利润按再审申请人80%,被申请人20%的比例进行分配,故该合同明显系有偿的委托代理合同。对于某售电有限公司在履约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再审法院认为,根据辽宁省能源局或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相关交易规则或交易通知,可以看出,某售电有限公司作为再审申请人某海公司在2017年度全部用电量范围内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的唯一代理方,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的要求及时将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向辽宁电力交易中心报备,备案后方能参与正常的电力市场交易,否则被申请人不具备交易资格。本案中,被申请人显然未将委托代理合同备案,明显被申请人存在过错。因此,某售电有限公司应当对因其违约造成某海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且该损失应为某海公司实际购电花费的金额与委托交易电量按照优惠价格购买后的差额扣除某海公司应给予某售电有限公司的报酬。

本案所涉违约损失计算:2017年度目录电价与优惠电价差额按照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的计算方式,即目录电价与成交价格加上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附加值之和的差额[0.5286-(0.3571+0.1327+0.0287)]元/千瓦时×5500万千瓦时=55.55万元。再结合双方在《委托代理合同》中约定电价差利润按再审申请人80%、被申请人20%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双方在《补充协议》中约定:被申请人承诺《合同》项下2017年度双边协商交易的成交价格较先行辽宁省执行的“目录电价”至少低0.008元/千瓦时,低于0.008元/千瓦时部分的金额,甲乙双方按照5:5比例分成,假设在购电成功的情况下,某售电有限公司应分得收益为(0.01-0.008)元/千瓦时×50%×5500万千瓦时+0.008元/千瓦时×20%×5500万千瓦时=14.3万元。因此,某海公司的损失应为55.55万元-14.3万元=41.25万元。

备注:案例引自(2020)辽02民再118号

四、阳光所总结提醒

通过上述司法实务判例,我们特别建议电力市场参与主体:

1.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购售电合同》应当约定“若电力用户在合作期限内不得与其他售电公司再签署购电协议,否则应承担根本性违约责任”或者“若售电公司未在电力交易中心规定的绑定截止期限前完成绑定的,应承担根本性违约责任”条款。其实根据各省能源局的电力交易规则,即电力用户在年度期限内只能选择一家售电公司进行绑定,电力用户一旦再签署其他购售电协议或者售电公司过期到电力交易中心进行注册绑定备案的,应当认定为根本性违约行为,依据《民法典》第563条,可主张法定解除合同,但为减少法院理解负担或轻松化解法院认知盲区,建议增加此类条款为宜。

2.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购售电合同》应当进一步明确违约损失的计算方法或标准。目前,常见的《购售电合同》模板对于违约责任规定都比较原则,司法实务中对于违约责任的认定争议性比较大,特别是法官确实有依法结合违约主观恶意性、可遇见损失规则等的自有裁量权,故特别建议《购售电合同》至少应当明确违约损失的计算公式。

3. 电力用户任性而为或任意解除《购售电合同》,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虽然大部分省能源局出台的交易规则,对于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采用的“代理”交易措辞,但即使是委托关系,也应区分与民事上一般委托授权规则。因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签署的本质上是“有偿的委托合同”,委托人(即电力用户)仍要对受托人(售电公司)损失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注:本文为投稿 文中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

(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谌运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公司查看更多>电力用户查看更多>购售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