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4月,随着俄乌局势演变,欧美等国对俄制裁以及俄罗斯反制裁不断传出新的动向,围绕能源的博弈进一步升级,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分化加剧。
◆在第五轮制裁中,欧盟首次将矛头指向俄罗斯能源供给,宣布对俄煤炭禁运。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宣布禁运俄罗斯煤炭。受此影响,全球煤炭供应再度紧张,各国对替代能源的争夺进一步升级。
◆俄罗斯要求“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卢布而非美元和欧元支付俄天然气费用,并于4月27日暂停向波兰和保加利亚两国供应天然气,这一举措对严重依赖俄能源的欧洲国家形成高压,并进一步加速俄罗斯摆脱美元的进程。
◆为应对目前动荡的国际能源市场,国际能源署表示,成员国将释放总量达到1.2亿桶的石油储备,其中美国将释放6000万桶,作为该国宣布的1.8亿桶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一部分。
◆地缘问题更加坚定了欧洲各国实现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决心。德国内阁批准“复活节一揽子计划”,这项被称为德国几十年来最大的能源政策改革,明确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先级,旨在推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增强能源供给的独立性。英国政府时隔十年之久推出新版能源安全战略,力争到2030年使其国内95%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
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再加码,煤炭成主要目标
自4月1日起,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放弃进口俄罗斯天然气。4月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美方将对俄最大金融机构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和俄最大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实施全面封锁制裁。其中,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拥有俄罗斯银行三分之一的资产,是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付款渠道之一。同日,英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追加制裁,包括全面冻结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和莫斯科信贷银行的资产,终止英国所有对俄投资,在今年底前全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和石油,并尽快结束天然气进口等。4月8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欧盟决定从8月起停止购买、进口或转运产自俄罗斯或从俄罗斯出口的煤炭及其他固体化石燃料,这是欧盟在对俄制裁中首次涉及能源供应领域。同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表示,日本将在确保可以找到代替供应源的前提下,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煤炭。4月15日,波兰总统杜达签署法案,规定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4月20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表示,从今年夏季开始,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减半,并在今年年内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随着俄乌局势演变,欧美等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意图通过金融制裁削弱俄罗斯获得国际融资的能力,通过出口管制降低俄罗斯获得西方技术的可能性,通过实施能源禁运扼住俄罗斯经济命脉等。
在金融领域,此前已有部分俄罗斯银行被移出SWIFT系统,美英等国近期的制裁更是将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纳入其中,直接针对俄罗斯油气贸易的支付渠道。在能源领域,此前几轮的制裁中,欧盟先后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售、供应、转让或出口特定的炼油产品和技术,并限制提供相关服务;禁止对俄罗斯能源部门进行新的投资,并对能源行业的设备、技术和服务实施全面的出口限制。最近的第五轮制裁中,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供给,宣布对俄煤炭禁运。从目前已实施的制裁来看,制裁范围从科技实体部门、到金融领域、再到能源领域,制裁措施越来越聚焦和细化,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预计后续制裁将从煤炭逐渐转向石油和天然气。据悉,目前欧盟正在准备第六轮制裁方案,措施可能包括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或对超过一定价格上限的出口产品征收关税等,但就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具体细节问题尚未达成一致。
具体到此次欧盟针对俄罗斯煤炭推出的新制裁,俄罗斯是全球煤炭资源储量大国、第三大煤炭出口国,也是欧洲主要的煤炭供给来源。一直以来,俄罗斯的煤炭供应量占欧盟进口煤炭总量的45%左右,基本与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市场的占比持平,俄罗斯也是欧盟最大的动力煤供应国,占欧盟动力煤进口份额的70%。对俄煤炭禁运实施后,欧盟将不得不寻找俄罗斯煤炭的替代资源。综观全球主要动力煤出口国,由于印度尼西亚政府煤炭出口限制令的影响,该国可供出口的煤炭数量难以保障;澳大利亚主要煤炭产区遭遇了洪水灾害,叠加新增产能投资不足和疫情导致的用工短缺,煤炭产量明显受限;南非受国内铁路运输和物流条件的限制,煤炭出口保持偏紧状态。因此,目前最有能力为欧盟国家提供额外煤炭供给的国家或许只有哥伦比亚和美国,但从历年的贸易数据来看,欧盟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煤炭总量远低于俄罗斯。此外,受欧盟煤炭禁令的冲击,欧洲、亚洲的煤炭期货价格均明显上涨,考虑到全球不断上涨的电力需求和新增煤炭供应不足等因素,煤价很有可能维持高位。业界普遍认为,欧盟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短期内很可能不得不忍受高昂的能源成本,甚至可能无煤可用,这将给欧盟的能源供应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分析指出,鉴于欧盟目前面临的能源短缺和供应紧张问题,此次煤炭禁令或将导致欧洲买家在寻求合适的替代供应方案上面临巨大的挑战,还有可能触发全球疯狂争夺煤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事实上,就在欧盟批准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之前,欧洲买家已经开始从全球各地加快购买煤炭。数据显示,3月,欧洲各国煤炭总进口量同比增长40.5%。同月,日本煤炭进口总量为1671.1万吨,同比增长15%。
“卢布结算令”反制裁西方,俄能源贸易加速“去美元化”
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天然气“卢布结算令”正式生效。俄罗斯方面规定,要购买俄天然气,欧美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须在俄银行开设卢布账户,如果拒绝以此方式付款,将被俄方视为违约,一切后果由买方承担。4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由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导致美元和欧元可信度降低,俄罗斯将把“卢布结算令”的适用范围从天然气扩大至其他出口货物。
在俄罗斯宣布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中,除了美国、挪威等少数国家不从俄罗斯购买能源以外,其他“不友好国家和地区”都将受到卢布结算的影响。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相继表示,接受用卢布结算。4月22日,欧盟发布指导文件称,在不违反制裁规定的同时使用卢布向俄罗斯支付天然气费用是可行的。根据欧盟出台的这一指导文件,欧盟的天然气公司可以在不违反制裁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尽管这一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该文件表明欧盟可能将同意使用卢布向俄罗斯支付购买天然气的费用。同样松口的还有英国。4月22日,英国财政部发布文件称,英国已发放付款许可证,授权个人和公司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及其子公司在5月底前用卢布支付天然气款项。
4月27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表声明,宣布从当天起暂停向波兰和保加利亚供应天然气,直到其依据相关程序完成支付。这两个国家成为俄方“卢布结算令”发布后首批被“停气”的欧洲国家。截至当日收盘,卢布对美元汇率升至72.78比1,对欧元汇率升至75.2比1,不仅收复了2月24日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全部失地,而且升至2020年3月以来最高值。
其实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就多次受到西方的经济制裁。2014年至2021年,美对俄金融制裁、出口管制的清单中,能源行业始终是针对重点。为对冲制裁影响,俄罗斯动用各种资源和措施,如能源出口多元化、进口替代、贸易去美元化等。可以说,不管是国内的能源项目运营,还是对外能源出口,俄罗斯已具备了一定的缓冲能力。此次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采取了多项反制裁措施,包括采取特别经济措施阻止资本外流,制定法案规定将部分违规外企收归国有等,还在能源问题上重拳出击,如此次祭出的“卢布结算令”。
回顾俄罗斯的去美元进程。从出口贸易来看,2013年俄罗斯商品和服务出口以美元结算的比重高达79.6%,此后不断降低,截至2020年降至55.7%,而欧元的比重则提升至3成左右。从资产领域来看,2017年6月俄罗斯央行外汇和黄金资产以美元计价的比重高达46.3%,而至2021年6月,这一比重已经大幅降至16.4%。业界普遍认为,“卢布结算令”推出后,在提振卢布汇率的同时,将进一步加速俄罗斯摆脱美元的进程,并动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结算模式。此外,俄罗斯2014年后的去美元化使俄欧之间经贸投资活动转向欧元,这原本是欧元国际化的一项重大成就。但美欧制裁俄罗斯后,俄罗斯推出的“卢布结算令”同样对欧元国际化带来巨大冲击。
在对“不友好国家和地区”推出“卢布结算令”的同时,俄方表示,对于友好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持开放态度,愿意与之进行币种多样化、支付灵活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4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印两国已经实施卢布-卢比贸易支付机制,将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石油、军事装备和其他商品的贸易,加大力度摆脱以美元为基础的支付系统。4月7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以人民币出售俄罗斯石油和煤炭的协议已经具备,目前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正细化这一方式。
当然,俄罗斯的卢布结算新政不等于定价权。专家认为,“天然气卢布”无法等同“石油美元”,但可能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拐点。更多的竞争性国际货币进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更多的竞争性结算体系走上前台不可避免。尽管短期内美元的霸主地位仍难撼动,但变化已经开始。路透社指出,对美国来说,一系列制裁将迫使卢布、人民币以及其他货币在贸易中的使用日益增加,这将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对美国的借贷和融资成本产生长期影响。
多国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应对石油市场供应短缺
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未来六个月将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释放100万桶,累计释放1.8亿桶,并称这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4月1日,国际能源署31个成员国达成协议,再次向市场释放石油储备。经国际能源署理事会确认,截至4月7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已承诺释放总量达到1.2亿桶的石油储备,参与释放库存的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这是国际能源署今年第二次、历史上第五次对外释放油储。其中美国将释放6000万桶,作为该国3月31日宣布的1.8亿桶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此之后约6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预计全球释放油储总量将达到2.4亿桶,为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战略石油储备,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署成立,要求成员国至少储备本国60天所需的原油。再后来,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除能源净出口国之外,须储备本国90天所需的原油净进口量。这些石油储备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国际石油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能源署曾先后在1995年、2005年、2011年和2022年3月1日释放石油储备。其中在今年3月1日的联合行动中,国际能源署31个成员国释放了共计约6000万桶石油(包括美国承诺释放的3000万桶)。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曾经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美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高涨的油价导致美国国内通胀不断创下纪录。随着拜登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美国油价创下新高,高油价使通胀继续加剧并面临失控风险。为了平抑石油价格、压制通胀,美国分别于2021年11月23日、2022年3月1日和3月31日宣布释放5000万桶、3000万桶和1.8亿桶石油,三次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累计达到2.6亿桶。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为5.683亿桶。按照最近一次石油储备释放计划,到今年第三季度末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将降至3.883亿桶,为1984年3月以来最低。
4月12日,俄罗斯能源部下属的燃料和能源行业中央调度办公室发出一份书面通知,称自4月8日起无限期停止提供石油生产和出口的统计数据。但根据国际能源署此前的预测,俄罗斯4月的石油产量将下降四分之一,全球石油供应将出现每天300万桶的缺口。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有助于在短期缓解供应不足。从3月初到4月7日,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其他成员国,宣布向市场释放的石油储备总量高达3亿桶。从市场的即时反应来看,就在美国宣布1.8亿桶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当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54美元,收于每桶100.28美元,跌幅为6.99%;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4美元,收于每桶107.91美元,跌幅为4.88%。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除导致近期油价下跌外,如此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将影响美国和国际原油生产形势,中东产油国面临的增产压力可能减轻,油价回落则可能打压美国页岩油企业增产积极性,这将在明后年给油价带来上涨压力,此外库存也需要在将来再次填满,后期填补库存的需求预计也将对油价构成支撑。从长远来看,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不能解决多年投资不足和全球石油需求复苏带来的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
德国政府批准能源政策改革方案
继今年2月底德国政府提出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之后,4月6日,德国内阁批准“复活节一揽子计划”(Easter package),这项被称为德国几十年来最大的能源政策改革,包括可再生能源法(EEG)、海上风电法、能源行业法和加快输电网建设立法等改革草案,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可再生能源法案。新法案对风电和太阳能发展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且与2月底提出的政策草案相比,这些目标又有所提升。到2030年,德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应达到115吉瓦,海上风电至少达到30吉瓦,光伏装机容量则要达到215吉瓦。此外,政府希望简化规划和审批程序,推进电网扩建。据悉,该一揽子计划将提交议会,并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获得通过。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德国摆脱进口化石燃料的迫切需求凸显。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季,德国的天然气批发价格已经上涨了20倍以上,电价也增长了8倍,如果欧盟切断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德国的天然气价及电价水平将进一步上涨。尽管从短期来看,德国依然无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但地缘问题已彻底激化其实现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决心。德国内阁此次通过的“复活节一揽子计划”,旨在推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增强能源供给的独立性,为此,政府将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尤其是大幅提高本土风电发展目标。在批准的政策法案中,德国政府首次承认使用可再生能源符合公众安全利益。为扫清陆上风电大规模扩张面临的障碍,德国政府还明确表示可再生能源扩张的优先级将高于自然保护相关法规,这也是近十年来德国首次将其他事项凌驾于环保法规之上。业界普遍分析认为,随着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先级的提升,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流程将有所缩短。
英国政府推出新版能源安全战略
4月7日,英国政府推出新版能源安全战略,旨在促进长期能源独立、安全和繁荣,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计划在核能、海上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加大投资,力争到2030年使其国内95%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根据新的能源安全战略,英国核能发电装机容量到2050年将从现在的7吉瓦增加到24吉瓦,满足英国四分之一的电力需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从目前的40吉瓦提高到50吉瓦,其中5吉瓦以上来自浮式风电场;低碳氢能发电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达到10吉瓦,其中至少一半来自于绿氢。
英国上一个版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发布于2012年11月,在此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英国政府始终未对能源安全战略进行重大修订。结合去年以来的欧洲能源危机和今年以来的俄乌冲突,此时推出的新战略无疑表明了英国能源在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新战略中核能的发展规划,英国政府认为,作为补充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发电来源,核能是唯一一种可靠、低碳的发电形式。但几十年来,历届英国政府都未能对核能进行必要的投资,2021年,由于核反应堆的退役和停运,英国的核能发电量更是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今英国拟加速开发核能设施,以恢复在民用核电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在未来30年内通过规模效应实现降本,为此,政府计划于2050年前建造多达8座核反应堆,并将设立一个1.2亿英镑的核能启用基金,还将与其他国家合作,加快先进核技术研发,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先进模块化反应堆。
此外,英国新版能源安全战略在支持核能、海上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了传统能源。根据新战略,英国政府将在近期内支持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授权能源企业进一步开发北海石油和天然气田,以便在较短期内平抑能源价格,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将于今年秋季启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虽然港口煤价指数在春节过后连续三天持平,但实际上当时的市场煤价就已经松动。元宵节刚过,产地煤价继续下跌之旅,大有崩盘之势。本周,港口动力煤市场持续低迷,煤价跌势依旧。环渤海港口加快垒库,直逼历史最高点,而锚地下锚船稀少,市场各热值煤种报价普遍下浮。终端需求疲软,且库存较高,压价采
产地国有大矿保持正常生产,民营煤矿全面复工复产,整体煤炭供应水平稳步回升。在产煤矿销售情况一般,坑口价格继续承压运行。但市场需求恢复偏缓,下游用户采购积极性不佳,终端电厂以拉运长协为主,非电行业保持零星刚需采购。贸易商及煤厂观望情绪又起,操作心态谨慎,市场煤需求冷清。(来源:鄂尔
2月14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锡林郭勒盟委书记张佰成、盟长郭玉峰,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企地合作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赵荣哲,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秘书长杨立,副盟长赵飞鹏参加会见。王树东对张佰成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锡
2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锡林郭勒盟委书记张佰成会谈,就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进行交流。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行署盟长郭玉峰,盟委委员、秘书长杨立参加会谈。张佰成对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国家电投集团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
煤矿复产后,出货缓慢,库存增加,煤价下调,少数矿降幅扩大。短期内,需求支撑不强,煤价仍有下跌压力。虽然下游工业企业陆续复工,但“买涨不买跌”心态下,需求释放持续受到束缚。此外,产地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低价货运集港数量在上升,进一步推动港口高库存上升。(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
2月11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煤炭企业座谈会,推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参会企业交流煤炭生产、销售和价格有关情况,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维护市场经营秩序进行政策宣贯和提醒告诫,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就煤矿项目建设
2024年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发布
本周,随着煤矿开工率上升,供给压力不断加大,坑口库存稳中有增,产地煤价稳中有降,供需延续宽松化。环渤海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受港口库存持续上升和市场看跌情绪扩散影响,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单周下跌了10元/吨。春季,是一年市场最平淡的时候,预计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份,煤价保持震荡下行
2月13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朔州市委书记王帅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企地合作、推进资源开发、加快项目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朔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何向荣,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亮参加会见。王树东对王帅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朔州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9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95.0元/吨,与上期相比不变;普通混煤(4500大卡)5
煤电:兜底保障稳根基统筹推进转型升级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王睿佳2024的脚步仍似回声未尽,2025的卷轴已然铺展开来。回首上一年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煤电的贡献举足轻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能源工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9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上海电网天然气发电机组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完成了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上海电网天然气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认定和考核情况等信息的计算和汇总,具体信息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可于2025年2月
2月16日,我国最大深层储气库——塔里木牙哈储气库项目地面工程(集注站)正式开工。作为战略型储气库,塔里木牙哈储气库采用边建设边运行的生产模式,一期工程承担南疆五地州季节调峰、应急供气任务,二期工程保障西气东输管网调峰和战略应急供气。该项目新建集注站1座,注气规模为1500万立方米/日;
2月14日清晨,香港长洲南锚地海风轻拂、波光粼粼,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昆仑能源有限公司LNG加注船缓缓地靠近,“以星海蓝石”号(ZIMAQUAMARINE)集装箱船,两船精准对接,2200吨超低温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先进的加注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以星海蓝石”号中,全过程约7小时。今年1月10日,香港《
2月14日,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市合作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推动中央企业与重庆开展更高水平、更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将制定整个联邦政府的能源政策,并帮助动员石油、天然气、电力和其他资源的许可、生产和分销,还将通过减少各项手续、加强私营部门投资,以及创新来强化美国的能源主导地位。特朗普当天表示,美国的石油和
2月16日,重庆燃气公告表示,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气收费问题调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此,公司诚恳接受调查处理意见,深刻反思,并向广大用户致以深深的歉意!针对此前通报的问题,已派驻整改督导专班。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此前,重庆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9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130.0元/吨,比上期上涨0.7%;液化石油气(LPG)49
2月12日11时58分,随着天然气调压站总阀缓缓开启,国能肇庆电厂二期燃气项目天然气管道专线正式通气,项目完成又一重大里程碑节点,为机组点火吹管创造有利条件。作为该厂二期2台50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配套管线,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国能肇庆专线于2024年6月1日开工建设,管线起自西气东输二线干
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尼日尔11日在阿首都阿尔及尔签署协议,推动实施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项目。上述协议是在当天举行的该项目指导委员会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期间签署的。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产部长穆罕默德·阿尔卡卜表示,该项目体现了“在非洲和世界之间建立战略桥梁的共同愿景”,更新可行性研究将有助
对上游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是低价高质扩张的好机遇。(来源:能源新媒文/王渝华作者供职于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天然气销售中心)“双碳”战略当前在我国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其有效地带动了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社会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低碳能源天然气将在能源转型中起到桥梁和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分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运行,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增储上产、能源保供等各项工作,1月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3%,实现开门红。该公司紧盯各项年度任务目标,聚焦拓资源、增储量,持续加强地震研究攻关,推进勘探突破,加快培育规模增储阵地,全力推进高质量勘探。聚焦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
2月14日,辽宁石油与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辽港集团)在大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携手在强化港口综合能源加注及配套功能、探索开发新能源业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本次签约对合作双方意义重大,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还是双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中国石油单体规模最大风电场——吉林油田昂格风电场上网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据了解,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于2024年9月30日正式投产运行,是中国石油和吉林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上网风电项目,所产绿电全部外送。
日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伊建民等任免职的通知》。其中,免去张亚志的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职务,免职时间2025年1月24日;免去闫镇海的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职务,免职时间2025年1月24日,退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伊建民等任免职的通知黑政干〔2025〕4号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省政府决定:伊
美国能源信息署汇总的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中国炼油厂加工的原油量减少,与2023年创下的纪录相比,原油进口量也有所下降。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在2024年每天进口1110万桶原油,低于2023年的1130万桶/日,总进口量下降了约2%。(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分公司与四川石化及四川石化园区运营公司正式签署工业氢气专供管输合同,标志着该公司在四川地区首个氢气管输业务全面启动。这也是西北销售继玉门管输氢气业务后,布局的第二个氢气管输业务。去年,西北销售抢抓氢能产业发展的契机,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市场调研
2月14日清晨,香港长洲南锚地海风轻拂、波光粼粼,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昆仑能源有限公司LNG加注船缓缓地靠近,“以星海蓝石”号(ZIMAQUAMARINE)集装箱船,两船精准对接,2200吨超低温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先进的加注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以星海蓝石”号中,全过程约7小时。今年1月10日,香港《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将制定整个联邦政府的能源政策,并帮助动员石油、天然气、电力和其他资源的许可、生产和分销,还将通过减少各项手续、加强私营部门投资,以及创新来强化美国的能源主导地位。特朗普当天表示,美国的石油和
记者1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2024年中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钻完井专家李中表示,去年中国海油钻井日效率、生产时效、故障时间等关键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海上钻完井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技术的“三高”特点。“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钻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9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130.0元/吨,比上期上涨0.7%;液化石油气(LPG)49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国石油各企业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开足马力、奋勇争先,1月份生产经营全线飘红,实现首月“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大庆油田去年12月初,大庆油田组织启动为期50天的夺油上产会战,目前已成功实施各类施工27462井次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李勇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李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