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
提升电网弹性,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充分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通过打造网架灵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动的高弹性配电网,提升源网荷储互动能力,唤醒四侧资源。
推进嘉兴新形态配电网、绍兴多能耦合、金华微能源网等典型示范,适应分布式能源、储能、多元负荷等安全高效接入,建成城农网差距最小的省级电网,在杭州、宁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
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各类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应用创新平台和技术,持续加强网源协调能力,建成千万千瓦级灵活互动资源池,为能源电力减碳降碳构筑了坚实的物理平台。
增强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能源供给清洁化
积极做好电源并网服务和科学调度,统筹支持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支撑保障电源尽早投运,确保各类电源能并尽并。推动新能源科学布局和标准化接入,承载大规模沿海核电、海上风电、海量分布式光伏,积极争取、高效服务西南水电、宁夏风电等清洁能源接入。合理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完成浙江统调燃煤电厂60%的调峰深度改造,调节空间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通过新能源智慧调度平台,高效实现风光互补、水光互济。
融合六大领域应用,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
倡导节约用电、高效用电、用绿色电,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居民生活六大重点领域,积极拓展蒸汽、岸电、景区、物流等多维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解决传统能源消费终端深度降碳“最后一公里”难题,扩大清洁高效电能在终端能源的占比,带动传统工艺智能化改造,促进高温相变储热、高温蒸汽热泵等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升各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支持产业优化升级,落实国家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加速数智能源服务升级,带动能源利用高效化
充分发挥电能在能源转化、输送、消费过程中的核心枢纽作用,以“供电+能效服务”为主线,开展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空压机、泵和风机三大系统能效普查,制定高品质余能利用举措,推动企业开展能效提升试点。持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小时数,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调适试点,用小杠杆撬动能效大提升,推动能源结构变革。
充分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多能流向、用能变化、用能总量分析研究,通过融合税收、电力及其他能源等内外部数据,建立一套评价企业能耗及社会绿色发展质量的体系,有效支撑浙江省深化“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的改革。助力浙江省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探索多元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带动企业提升能效评级,推动产业质量和社会能效水平提升。
“六个力量”驱动创新变革
当好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
机制创新:激活绿色低碳价值,共建多元融合能源生态
坚持政策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政企联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创建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绿电积分体系,培育并满足各类用户的绿电降碳需求。持续完善市场规则,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丰富新型储能参与主体,探索建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场化交易体系。
通过建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发起生态能源碳汇基金、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等举措,构建低碳生态价值共同体,探索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多种要素与浙江生态资源融合。
落实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举措,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的上网电价规范,完成普通直接交易电量1068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1.4亿元。
模式创新:根植“双碳”数智平台,拓展绿色能源服务体系
聚焦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强化“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环保”等服务,助力国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
加速发展能源互联网新生态新业态,推动能源服务向数据应用拓展、单纯输配向交易结算转变、单一品种向综合能源发展,提高能源电力数据的价值创造力、产业带动力。
打造电碳协同大数据平台,开发“双碳”数智应用,为全国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供浙江方案。
推进“供电+能效服务”,持续优化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形式,提供适应用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建立“云储能”交易管理平台,提供电站“一站式”托管服务,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投融资成本,带动新能源应用规模化发展,服务能源电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低碳技术攻关,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引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3060”新型电力系统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围绕绿色低碳布局36个重点技术方向、100个科技项目及10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克了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电网关键断面自动提取和风险快速识别、区块链与高弹性电网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在技术攻关、重大示范、首创成果、机制创新等各领域取得了“从0到1”的创新突破,推动实现电网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
深根厚植企业社会责任
当好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
开展电力零碳试点示范,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城市层
推进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建成城市“双碳”智治平台,设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目标,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脱碳路径,率先构建城市核心区平均半径0.9千米的公共充电服务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示范,推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辆的应用;推广楼宇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光储直柔”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提升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速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开展全民低碳计划和碳普惠行动,提供“零碳城市”解决方案。
联合属地政府发布县域电力能源领域“减碳服务”目标行动纲领,落地储能及光储一体化补贴政策,服务清洁能源“容量翻番”。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加速推进充换电、岸电技术设施配套,带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建设县域零碳电网示范,提供“零碳县域”解决方案。
园区层面
建设能承载高比例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智能微网,采用新型能量路由器和集群调控手段,提升负荷聚集、柔性调节能力。推动完善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价格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就地消纳。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主动规划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开展深度电能替代带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氢光储多能互补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应用,持续降低园区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为各类园区提供“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乡村层面
建设适合农村电网特点的高弹性配电网示范区,综合规划风光水储资源,建设多能互补能源汇集站,探索氢电耦合技术应用,推广电气化智慧农业大棚、地源热泵,发展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开展屋顶光伏行动,推广电气厨房、全电民居、电气化农产品加工,加快农村公共充电站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乡村产业参与需求侧响应,带动农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未来乡村”模式,提供“零碳乡村”解决方案。
挖掘全过程节能降碳潜力,实现高效利用零废弃
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研究编制碳管理制度规范及配套细则,开展综合性碳指标体系测算,全面自查碳排现状,构建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深入挖掘自身节能降碳潜力,形成全过程管理、全价值链协同、全员践行参与的工作局面,尽早实现自身运营过程和价值链碳中和。
开展“双碳”特色实践,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
着力构建横向对标、纵向协同、政企学研合作的减碳服务工作机制,组建能源发展研究中心、节能减碳创新实验室、碳电数字化实验室等十余个支撑团队及平台,调动各方力量与各级资源,共同研究减碳服务管理重大战略问题,统筹推进减碳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谋划相关重大社会活动,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形成关键问题共同研究、合作成果共享的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文件明确,2024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降低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取得良好成效,2025年相关降电价举措能延尽延。指导粮食仓储企业申报本市本年度“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高速+光伏”建设规划,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按程序审定后印发实施。光伏发电设施建设不要形成光污染,不要影响景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江苏能监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强化并网接入过程管控。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应组织开展并网验收工作,确保一、二次设备及各类系统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85号,以下简称《通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1.为什么要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我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自1992年起执行,期间多次结合用电特性对分时时段、浮动比例等进行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峰平谷时段分别为:春秋季(3-6、10、11月):高峰时段:10:00-12:00、17:00-22:00;平段:8:00-10:00、12:00-17: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夏季(7-9月):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了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设置,优化了峰谷浮动比例,通知自2025年6月1日起执行。1、优化工商业用户分时时段设置,增设午间谷时段工商业用户可选择两种方案中的一种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指出,本通知所指多年期购电协议包括在交易平台通过双边协商或集中挂牌达成的多年期绿电交易合同、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外签订的多年期绿电交易合约、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
为主动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精准对接用户多元化需求,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江苏省近期创新推出优化版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新政策以“市场导向、用户为本”为核心,通过动态电价机制引导供需双侧高效互动,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此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励重点产业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后进一步约定互保结算条款,互保结算价格由协议双方自主协商形成,可由协议双方自行结算,也可在交易机构备案后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份,省间中长期市场按日连续运营,共达成4月月内及5月月度交易222笔,交易规模344亿千瓦时。01达成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等大水电增送交易24亿千瓦时。02达成庆东、灵绍、天中、陕武、鲁固等直流配套电源及阳城电厂增送交易58亿千瓦时。03达成华北、东北、西北等富余电力送华东、华中、西南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东阳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政策》指出,全年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85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1.8亿方左右。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0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46.4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按月依据《虚拟电厂等级评定标准》将虚拟电厂评定为A#x2B;至D档,并更新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数字能力证书内容包含主体信息、调节能力、等级评定等信息。
4月17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杭州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方案提出,当出现短时、突发性缺电情况,按照排定的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2025年全市共安排69.4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当出现连续性电源性缺电情况,全市采用A-F级有序用电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截止2025年2月底首注地为浙江的16家售电公司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详见附件)。依据规定,对这些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规范注册入市的通知。文件明确,原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为“发电企业”类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注册为“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应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根据电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