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绿色电力交易特指以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电力中长期交易,是电力中长期市场体系中的全新交易品种。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是为了将新能源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打包进行交易,以实现新能源“证电合一”的市场化交易模式,满足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出售、购买、消费绿色电力的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共识,激发供需两侧潜力,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预计到2022年末,西北电网将成为国家电网经营区首个新能源装机为第一大电源的区域电网,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84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7%。西北电网作为跨区外送的主力军之一,新能源装机容量、上网电量占比及外送电量逐年提高。为促进新能源良性发展、推动电力消费结构优化、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需加快推进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绿色电力交易制度。本文梳理西北地区绿色电力交易现状,分析绿色电力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交易提出相关建议。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李强等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4期,作者李强供职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作者刘瑞丰、刘静供职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作者魏博远供职于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
绿色电力交易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制定建立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并于2021年9月7日启动了绿色电力试点交易,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有效传播了绿色低碳理念。为积极落实绿色电力交易,西北各省区在试点工作方案的基本原则之下,研究并出台了省(区)内绿色电力交易相关政策和交易规则。甘肃省在《2022年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中明确,设立独立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2月印发《关于调整2022年电力直接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并规范绿色电力交易准入主体、交易组织、电费结算等相关事宜。
2022年一季度,西北相关省(区)通过统一交易平台探索开展了省间及省内绿色电力交易,形成了实践经验。
省间绿色电力交易情况
2022年一季度,西北电网通过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开展省间绿色电力交易2.14亿千瓦时,根据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发布的结果:甘肃省送出0.27亿千瓦时、青海省送出0.29亿千瓦时、宁夏回族自治区送出1.59亿千瓦时。按电源类型统计,光伏企业送出1.94亿千瓦时,占比近91%;风电企业送出0.20亿千瓦时,占比9%。按落地省统计,西北电网送出的绿色电力全部由华东地区购入,其中浙江省购入2.16亿千瓦时,上海市购入0.88亿千瓦时。
省内绿色电力交易情况
2022年一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完成省内绿色电力交易2.71亿千瓦时,成交均价高于燃煤火电基准价93.14元/千瓦时;陕西省完成省内绿色电力交易0.02亿千瓦时,成交均价高于燃煤火电基准价30.00元/兆瓦时。
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发现,西北地区一季度省间省内绿色电力交易整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绿电交易溢价较高;二是成交电量总体偏少。反映出绿色电力交易面临的问题。
绿色电力交易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的绿色价值未充分体现
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的初衷是为了体现新能源的绿色价值。但当下电力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主要动力源自于政府引导与价格信号,导致2022年一季度省间省内绿色电力交易成交量总体偏少。
从西北电网完成的2022年一季度省间绿色电力交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成交量源自于政府引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税收、碳市场、金融市场等其他相关领域,促进电力用户消费绿色能源的配套政策和整体设计还有所欠缺,导致电力用户对新能源绿色价值的关注度不高。经与华东地区部分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出口型电力用户了解,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后,较高的溢价无形之中为企业增加了经营成本,但是在减免关税等方面尚未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或者政策力度不够,导致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已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用户,大部分也只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履行推动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并非以获取新能源的绿色价值为出发点参与交易。
从省内绿色电力交易情况来看,电力用户对绿色电力成交价格的关注度远高于新能源的绿色价值。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参与交易的电力用户均为高耗能用户,非高耗能用户没有参与交易。究其原因是按照1439号文件相关要求,宁夏火电与高耗能用户交易价格较燃煤基准电价上浮接近50%,而绿色电力的成交价格略低于火电的成交价格,因此高耗能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可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对于非高耗能用户而言,绿色电力的成交价格要高于火电的成交价格,就导致非高耗能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意愿较低。
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新能源规模受限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绿色电力交易优先组织“无补贴的新能源”电量参与交易,已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政策范围内的新能源作为补充。“带补贴的新能源”电量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时,交易电量不计入其合理利用小时数,不领取补贴。因此,在更多地以价格信号为导向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中,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主要以平价项目为主,以及少量的补贴较低的竞价项目;而“带补贴的新能源”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溢价空间有限,降低了其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积极性,导致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新能源规模有限。
绿色能源消费激励政策未能有效贯通
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明确各省级行政区域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协同承担消纳责任。但是,大多数省份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还停留在省(区)级总量完成层面,暂未细化各电力用户需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具体配额,也暂未明确用于各电力用户未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时的考核标准,导致电力用户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积极性不强。
促进绿色电力交易的相关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为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电力消费共识,还需通过健全新能源参与市场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价格体系、完善绿色电力消费激励政策、贯彻落实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碳市场的衔接机制等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鼓励新能源企业及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健全新能源参与市场机制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第22次会议指出,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
西北五省(区)的新能源装机占比普遍较高,新能源市场化电量占新能源上网电量比重较大。西北各省(区)应继续加强新能源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机制研究,推动中长期市场逐步实现连续运营,逐步建立适合新能源的分时段、带曲线交易,实现新能源绿色电力交易等交易品种由电量向电力转变。同时,建立高比例新能源情景下反映电力供需时段特征的分时价格信号,持续拉大峰谷价差,切实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新能源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完善电力市场价格体系
随着中长期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启动,火电、新能源、水电等不同成本电源全部参与交易。不同电源类型可以参与不同交易品种,如新能源企业可以参加省间外送交易、省内电力直接交易、自备替代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等,各交易品种间市场空间和交易价格相互耦合、互相影响。同时,按照1439号文件要求,电力用户又需分为高耗能用户和非高耗能用户,用户侧的价格亦呈现多样性特征。因此,应当认真分析各类型电源发电成本,加快完善市场价格体系,合理应用分电源、分用户类别的分场交易,适时推动同台交易,全面反映新能源电能量和绿色价值。
完善绿色电力消费激励政策
为提高电力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积极性,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应出台更加完备的绿色电力消费激励政策体系,明确电力用户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电量不纳入电力用户能耗消费总量,鼓励用户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贯彻落实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
2019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风电、光伏正式进入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同时明确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为逐步扩大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新能源规模,应加快推进平价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引导新建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鼓励“带补贴的新能源”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更好地体现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
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碳市场的衔接机制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碳交易市场中的参与者主要为控排企业,而新能源企业可通过开发和出售碳减排资产(CCER)参与其中,因此绿色电力交易与碳市场具有共同的市场主体。为促进电力用户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助力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快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碳市场的有效衔接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电力用户购买可追溯、可评估、可认证的绿色电力产品,在碳排放履约中核减相应的碳排放量,降低电力用户在碳市场的履约成本,从而鼓励各行各业消费绿色电力,形成良性的绿色能源消费循环经济体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56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绿色金融和国际交流平台,增强澳门全球绿色经济影响力,答复文件明确,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方面,我国高度重视碳市场建设,将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澳门具有成熟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导语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作为我国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障用户平稳进入市场的创新机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跟随电改进程不断发展演变。值此电改十年之际,本文将从代理购电的起源着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李峰)起源:作为电改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连续21年和7个任期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投运陇东—山东特高压等一批重点工程,充分释放电网在保供电、扩投资、促转型等方面的价值;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特高压直流、省间清洁能源、省
当前,东北电网电源结构正由以火电为主体的常规电源结构向以风电为主体的新型电源结构转变。近日获悉,截至6月底,东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2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7.46%,新能源发电量达1100.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3.16%。面对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的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多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常态化开展“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有“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绿电交易需求的用户,在参加常规绿电交易后,确定“电-碳-金融”部分电量规模(不得超过常规绿电交易规模,常规绿电交易规模由电力交易中心确认),协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其中提出,以就地、就近消纳为原则,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园区绿电按照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分布式自发自用和虚拟电厂等模式规模化发展。发展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因地制宜
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
进入7月,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依托省间电力市场密集联络外省开展省间小时级绿电交易。截至7月17日,该公司共开展省间小时级绿电交易30余次,交易时段覆盖全天24小时,成交电量约9800万千瓦时。此前,国网上海电力省间电力交易以全月分时段电量为颗粒度。小时级绿电交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对“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电力领域的生动实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在2025年实现初步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实施细则》制定背景、制定依据和过程、主要内容等方面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模式,是构建新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注册情况,包括103家电力用户、7家售电公司。按照《2025年上海市电力直接交易年度工作方案》(沪经信运〔2024〕904号)文件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将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注册情况予以公布,具体如下:2025年二季度电力用户注册
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提到,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交易是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通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消息,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蒙东(通辽)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打造绿色算力中心中提出,鼓励算力中心部署高效IDC设备,推广模块化UPS,支持算力企业探索利用共享储能、储氢、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作为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优化算力中心能源、水资源、土
在我国持续推进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电力中长期交易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最初的“厂网分开”起步阶段,到当前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攻坚期,中长期交易经历了从简单电量分配到面临各类复杂风险的职能演变。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独特路径——不同于欧美国家先建立现货市场,后发展金融衍
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3%,同比提高0.5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4%,同比提高0.6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46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4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一、市场主体注册情况截至2024年底,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共注册经营主体13851家。其中,发电企业783家,注册装机规模12232万千瓦;售电公司275家,其中首注地为本地的售电公司113家,注册地为其他的售电公司162家;电力用户(含电网代理用户)12776家,其中,批发用户16家,零售用户12408家,电网代理用户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