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年8月6日,陕西电力事业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时刻——由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和陕西地方电力公司融合设立的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力”)揭牌成立,陕西电网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掀开了新的一页,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揭牌仪式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强调,理顺陕西电力管理体制,设立新陕西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担当之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多赢之举,是凝聚多方力量的共为之举。
融合发展以来,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优势,陕西电网实现了全省电网“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国网陕西电力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立足“一张网、一盘棋”新起点,充分发挥“1+1>2”的融合效果,全面推进“管理整合、文化融合、人心聚合”,提前8个月平稳完成省市机构及人员融合任务。
坚持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在2022年初和3月份两轮突发疫情保供电中,国网陕西电力公司本部和基层单位163个党支部、19支党员服务队、2798名党员坚守抗疫保供电岗位,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在电网攻坚、春检预试、供电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实施11个专业“党建+”工程,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开展,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抗疫保电、攻坚克难的动力,融合发展优势凸显。
坚持夯基固本,提升管理。国网陕西电力今年一季度治理高损线路32条、高损台区618个,同期线损综合监测达标率98.96%,累计2个地市公司、17个县公司、35个供电所入选国网同期线损十强百强。“网上国网”月度活跃率达25.01%。大力推行“三先三后”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0.954小时/户,同比压减42.4%。“量价费损”堵漏增收3451.76万元。
坚持统筹推进,优化服务。国网陕西电力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陕西首批试点单位西安、延安、西咸克服管理模式、业务标准、系统差异等重重困难,历时11天圆满完成106.92万户营销系统接入工作,创造了“国网速度”。
强网补链,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是极富发展潜力的内陆枢纽地区。国家电网公司发挥电网重大工程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加大电网投资、加快电网建设,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共享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做好“六稳”“六保”。与陕西省政府建立电力建设领导小组定期会议机制,依托“政府挂帅、企业实施”电网建设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电力建设领导小组、推动电力外送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与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破解长期制约电网发展的落地难问题。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全力推进和大力支持下,陕西省电网项目建设落地明显加速,电力外送取得历史性突破,陕北至湖北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式投运,陕北—安徽、陕西—河南两条外送通道工程已启动预可研设计工作。750千伏陕北—关中第三通道、西安东、汉中等骨干网架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全省新能源消纳和关中负荷中心保供提供坚强保障。西安、榆林电网一批保供攻坚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历经6年施工受阻的西安西郊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空线已全线贯通,将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投运,为西安今夏用电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按照“五年规划三年完成项目前期”的要求,国网陕西电力内部建立了电网项目大前期工作体系,专门设立电网建设奖惩基金,加快推动规划项目落地,在保证全省4350万千瓦负荷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确保千万千瓦级外送基地消纳,全力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电网作为清洁能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跨区域重点输电通道的投资有利于加快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步伐。
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努力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国网陕西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双碳”行动方案,积极推动陕西“能源转型、绿色发展”,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目标,通过内强电网、外拓通道,构建电源、负荷协调发展的绿色电力新格局。陕北—湖北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投运,打通了陕西与中部省份之间的清洁能源输送“大动脉”,在优化当地电源结构的同时,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优势,将陕北能源基地电力直送湖北负荷中心,每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
今年以来,陕西省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站2215座、充电桩3.2万台,接入率达85%以上,全省电动汽车用户可以用上来自陕北的光伏、风电等清洁绿色电能,全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30万吨。
据悉,“十四五”末,陕西电力外送规模将达3967万千瓦、外送电量1700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超过6500万千瓦,实现电能替代电量240亿千瓦时,将为陕西能源转型发展,推动陕西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文件明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1日,高台华景丝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期270日历天。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容量为1200MWh,建设功率为300MW,储能电站分为储能场地区域和330kV升压站区域。储能场地区域采用户外一体舱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7月9日,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举行高标准建设启动会。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出席会议并宣布项目高标准建设启动,中国中煤首席专家王海、华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磊分别讲话、致辞。王海对宝山项目高标准建设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他
7月4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研发的源网荷储人工智能(AI)智慧保供平台上线。“高温天气下,供电设备重过载较常见。以往,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依赖人工,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现在,这一平台可智能生成多项负荷转供策略,并按优先级排序,经电力调度员确认后迅速执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杭州供电公司调控
近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数智化碳监测与协同减控实验室(以下简称“电碳实验室”)通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认定,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碳业务领域首个获得认定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电碳实验室由国网湖北电力牵头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公司、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
7月10日,东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400万千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近日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上新”的跨省事故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在保供中发挥了作用。“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相当于为电网购买了一份‘备用保险’。”国网东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健男解释,过去,国网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提高四川省电网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加快全省电网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7月7日,山西省2025年首个迎峰度夏500千伏重点电网工程——介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近日建成投运。据介绍,介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500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200万千伏安,线路81.746公里,向南接入500千伏霍州变电站,向北与500千伏晋中变电站相连。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超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33项,总投资规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220kV、330kV电网工程40项,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达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58项,总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近日,2025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光伏帮扶站配套电网工程(改造项目)竣工。据悉,该工程建设耗时60天,覆盖11个旗县(市区)、串联46座光伏帮扶电站。工程累计新建及改造10千伏输电线路173.5千米,安装柱上断路器69台、高压计量装置60套,项目投运后,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3兆瓦,与火电电站相比,预计每年
7月4日午时,武汉电网最大负荷达1704.8万千瓦,同比增长26.48%,相较于去年同水平负荷提前了20天。据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目前严格执行迎峰度夏期间值班制度,24小时不间断监控电网负荷和设备运行监控情况,超前谋划编制2025年武汉电网主网迎峰度夏运行方案,提前修订完善变电站“一站一案”事故应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今年以来,皖能集团公司以党建为舵、以作风为要、以担当为责,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筹能源保供和创新发展,交出亮眼“半年成绩单”,1至6月实现利润、投资双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0.2%。坚持能源主业,全力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当好能源安全保供省级队。加快支撑性电源建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企事业单位,学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定于7月19日至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年会围绕“引领绿色科技创新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主题,设置主要内容有: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分会场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中城环境成功中标陕西榆林垃圾焚烧技改工程设计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41亿元,选址于榆林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南侧厂区内,是一项存量资产的技改工程。据招标公告显示,榆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榆林市榆横工业园区高新区垃圾处理厂内,占地约77.57亩。该项目由榆林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2025年土壤与地下水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日前,陕投集团电力运营《匠心文化手册》《匠心文化专项理念手册》正式发布,标志着“匠心文化”建设迈入系统深化与精准落地的新阶段。《匠心文化手册》系统构建了“匠心文化”的完整框架,清晰阐释了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精神、作风五大核心理念,以及八大应用理念,深入回答了“我们为何秉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