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要实现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要重视基础软件的研发。在产业发展初期,应用国外软件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今,国内风电整机设计基本还在使用国外软件,这就不能适应中国风电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看来,现阶段,飞速发展的中国风电业急需把相关软件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软件代码不开源,国内企业只能被动等待
“目前,我国风电机组设计和风电场开发中使用的软件几乎都来自欧美国家,而且大多数软件程序代码不开源。”中国农机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祁和生表示,由于代码闭源,我国风电企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就无法对软件进行深度开发,机组设计研发人员不能对理论模型进行实时修正,只能被动等待软件版本更新升级。“而软件每一次的更新升级过程,实质上都包含着中国企业用户的试错验证。我们为软件的版本提升作出了很多基础性贡献。”
祁和生同时指出,对于风电整机设计中所必须的载荷仿真软件,我国企业每年都需要向国外的软件公司支付高昂的版本更新费和技术服务费。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同光指出,技术上“卡脖子”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受制于人就很难有自主性,哪一天国外企业突然切断合作,软件不给我们用了,没有自己的软件我们就束手无策。”
据记者了解,以美国OpenFAST软件为代表,虽然在风机设计软件中,也有不涉及版权问题的开源软件,但是此类软件的应用场景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用户多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风机的实证数据较少,在商用领域的适用性并不强。
资源特点不同,国外软件难以全面仿真
此外,随着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国外软件与国内风电行业的匹配度也在下降。
在风力资源特点方面,宁波大学教师杨阳表示,一般欧洲的风机软件并不能覆盖中国台风的环境仿真。“中国风电起步晚,所以在设计标准上只能参照欧洲的风况设定,而且目前欧美软件内置的动态入流模型和叶素动量理论也不具备模拟中国台风的功能。”
祁和生指出,经过20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已形成了适应低风速、低温、盐雾、台风、高原、海上等多种特殊环境的成熟产品体系。风机设计软件自然也需要适配不同风况。“比如适应低风速地区,或者丘陵、山地以及其他复杂地形的风机产品,这些工况环境在国外并不普遍,但在中国的应用却非常广。”
在风电机组的研发需求上,王同光坦言,自国家层面全面取消风电行业的财政补贴后,我国风电产业面临严峻挑战,“降本增效的压力比国外同行要大得多”。为此,国内风电行业一方面要加大风电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在风电机组的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上持续发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越来越多元。叶片越来越长、越来越轻、越来越具备柔性,塔架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风机制造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实践表明,国外软件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超大型风电机组的设计要求。”
龙头企业已有自主研发,还需各方形成合力
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已突破3亿千瓦。祁和生指出,在国内风电的庞大装机中,90%以上采用的是国产机组。不仅如此,中国风电设备已经出口到4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964万千瓦。未来,我国风电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推动风电机组的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数字化,不断提高大功率风电机组与高塔架、大叶片技术组合迭代速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风电产业链。“对于正致力于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的中国风电行业来说,急需尽快掌握软件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速软件技术的产业化。”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软件化水平。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基础软件、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
王同光坦言,在风电整机设计软件方面,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已经在努力解决国产化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科研院所,都在进行软件的开发攻关,但还需各方进一步形成合力。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内风电龙头企业已经在整机设计软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软件研发、应用的国产化进程正在显著提速。“企业自主研发的软件当然要首先服务于自身的商业用途,但龙头企业同时肩负着推动整个风电行业发展的重任,希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持续加大在风机设计、风电场设计等方面的软件研发投入。”祁和生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综合能源系统求解器之规划仿真篇作为综合能源行业的小伙伴,你是否对以下场景感到熟悉?光储充系统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风光制氢、储氢与氢燃料电池再发电综合能源系统集合了冷、热、电、气、氢等多种能源形式,承担了节能减碳的使命,如何在众多技术路线中进行优选,在经济代价与减碳效果中权衡,都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引起的“双高”特征将深刻改变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对仿真理论研究和先进仿真工具研发提出了新的需求。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动态行为均是由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起主导作用,为细致研究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控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工装备数字孪生仿真软件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招标通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9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HBZJ-BD2022Y100项目名称: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工装备数字孪生仿真软件采购项目预算
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面临的海量仿真需求,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率先在行业内将电力仿真软件上线调度云平台,仿真计算速度从3小时缩短至30秒,提速360倍,有效解决了传统硬件上电力仿真软件“跑不动”的问题。仿真计算分析软件对电网的科学规划、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力输电线路暴露在
6月5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系统模型(PSModel)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完成1万个三相节点、24个换流站的仿真规模,完整地仿真出蒙西电网、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等区域级电网,提前一年超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要求规模,在精度、规模及建模速度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PSModel全
也许,你读过《格林威治CFD如何提升风场发电量》一文,已经了解了CFD软件对提升风电场效益影响的关键作用。其实,风电场风流仿真技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经过了一系列迭代进化。现在,我们就追本溯源,一起来看看风电场风流CFD仿真软件进化史。从历史回顾来看,CFD软件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
7月8日上午,攀枝花学院与云南华远电力集团共建电力系统仿真联合实验室在分析测试中心11楼正式揭牌。副校长刘立新、云南华远电力集团董事长段太军共同为实验室揭牌。电信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据悉,该实验室由攀枝花学院电信学院与云南华远电力集团共建完成。双方前期成功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和毕业
招标编号:SEPRI-ZB-2014120所属行业:机械电子电器,能源化工标讯类别:国内招标资金来源:自筹所属地区:广东一、招标相关信息1、招标方: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2、项目名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仿真软件项目3、项目地点:广州4、实施时间: 2016 年 6 月底通过招标方组织的验收二、招标内容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仿真软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微电网典型电源/负荷模型研究与模块开发;2、微电网场景模型研究与模块开发;3、微电网能量管理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与模块开发;4、微电网能量管理仿真结果评价方法研究与模块开发;5、微电网
备受瞩目的“ANSYS中国技术大会”再次来袭,5月21-23日,以“聚•变”为主题的“2014 ANSYS中国技术大会”将在美丽的园林城市——苏州隆重举办,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出席此次CAE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由ANSYS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ANSYS 中国技术大会”,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行业盛事。近年来,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
ANSYS连续第三年荣获大奖,彰显其独特工具的强大实力,能帮助有效改进和简化电子设计进程。ANSYS的PathFinder-D技术荣获DesignCon 2014 集成电路(IC)设计工具类别的DesignVision大奖。PathFinder是一款综合全面、基于版图的静电放电(ESD)完整性解决方案,能帮助设计人员发现版图或电路设计中存在的可能导致ESD故障的薄弱区域,对于定制IC设计人员而言至关重要。电子组件往往会遇到ESD故障或电气短路问题,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推广使用、产品几何尺寸的缩小、数字模拟集成度的提高以及高级电子封装设计的采用,这种故障开
近日,由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主编的《风电机组优化效果评估方法》(NB/T11298-2023)行业标准经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将于2024年4月1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风电机组优化效果评估的相关标准空白。该标准聚焦并网运行风电机组优化、技改以及大部件更换后机组发电性能、可靠性的优化效果评估,从风电
究竟什么是数字化?风电行业数字化现状如何?本期“工程师说”将从风机运维阶段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详述数字化工具如何助力风机运维。“数字化”作为近几年经常被提及的词,对于风电行业而言,其重点在于如何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风电项目的规划、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本文,我
11月8日上午,由中交海峰风电投建的国内首艘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在马尾造船厂举行交船仪式。中交海峰风电总经理助理黄国福,福建船政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等单位领导出席并见证交付仪式。黄国福表示,“海峰3001”研发配置了先进的海上风电运维成套
近日,由粤新海工旗下子公司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岭洲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4+4两型风电运维船的第一艘“岭洲801”顺利完成试航,还有7艘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陆续完成试航工作。本船总长38米,入级CCS,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速风电运维船,船体为钢铝混合结构,本船采用快速性兼顾耐波性双模式,
近日,龙源电力浙江公司所属临海括苍山风电场33台麦康NM43-600kW机组正式取得当地能源主管部门延寿许可批复,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延寿批准的风电项目。该批机组于1998年6月并网投运,是国家“双加”工程项目,机组运行至今已超过25年。自投运以来,该公司以严标准开展高质量设备维护,完成多项技术升级改
10月31日,中交海峰风电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在马尾船厂举行完工四方见证仪式。中交海峰风电、福州海事局、CCS福州分社、福建马尾船厂四方代表共同出席,并签署了四方见证的相关文件。“海峰3001”船长75米,型宽17.25米,型深8米,定员50人,具备DP-2定位能力。此次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