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评论正文

煤矿智能化催生用人“新课题”

2022-06-16 09:03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关键词:煤炭煤矿煤矿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心阅读

智能化减人、机器人代人已成趋势,但不同于上一轮煤炭“去产能”,煤矿减的是冗余劳动力,推行智能化最终目的不只在于减人,更是要提高矿井运行效率,智能化、复合型人才反而更加紧俏。

鼓励职工离岗创业、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在产煤大省山西,矿工兄弟们又多了新保障。

山西省人社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妥善安置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提出了一系列兜底措施。例如,对离岗职工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每年不超过2000元的场地租赁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按照每带动1人就业给予不超过1000元、总额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真金白银的支持可谓诚意满满,引发关注。

“随着智能化建设加速,越来越多矿井走上减人提效的道路。效率高了、岗位减了,富余下来的职工何去何从?就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记者展开采访。

先减艰苦危险岗位、临时性人员

“过去上夜班,常常一两个月才能倒一次,连续熬夜太磨人了。自己休息不好,还没啥时间陪家人,现在大不一样。”华亭煤业公司东峡煤矿冲击地压防治队井下电工胡海江感慨,自从去年6月不上夜班以来,从工作到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在东峡煤矿,“少人则安、少时则安”首先减的是井下夜班岗位,传统“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模式不再,取而代之是更高效的生产检修一体化。“取消夜班之前,矿上多次征求大家意见,及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计划,还修订了新的作业规程。”胡海江告诉记者,提前周密安排,加上智能化设备、自动化工作面等支持,共同确保了正常生产秩序。“原本干夜班的人员,优化补充到早班和中班,减班不减产、减时不减量,收入并没有因此减少。”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电工班长游弋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近年走过多地,倾听了大量一线矿工心声。“上过夜班的人都有体会,困得难受不说,一犯迷糊还怕出问题,神经时时绷着。不少兄弟宁愿不要夜班津贴,也盼着不上夜班。”他表示,智能化工作面多了,让艰苦、危险岗位减员成为现实。“此外,劳务派遣、外包队伍也是主要清退对象。说白了就是临时工,多的时候一个矿能占半数以上,不少问题就是这样‘托管’出来的。把这部分人减了,既是国家明文规定,也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部分煤矿存在违规转包、包而不管等现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监管执行难度比较大。尤其在井下采掘一线岗位,非法使用劳务派遣工安全隐患重重。”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徐亮也称,在“减人”进程中,临时人员少了恰恰是好事。

想方设法增强职工转岗适应能力

智能化减人、机器人代人已成趋势,井下一线人员因此过剩了吗?记者了解到,实际并非如此。

“在采掘等核心环节,人员不是富余,而是结构性短缺。”开滦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田福民坦言。不同于上一轮煤炭“去产能”,煤矿减的是冗余劳动力,推行智能化最终目的不只在于减人,更是要提高矿井运行效率。“为了适应新形势,大家都需要智能化、复合型人才。替换下来的采掘一线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再充实到新的岗位。“

田福民举例,智能装备升级换代快、先进性高,与之相匹配的安装、检修等人员必须跟上。“目前,急缺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优秀操作员工以及管技人员,懂原理、会操作、能维护、提效率。我们开设了自己的实训基地,定期拟派人到煤机装备厂家、中国矿业大学学习实践。既是为了满足矿井智能化发展需要,也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转岗要求。”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亦是《意见》强调的方向。在山西,围绕煤矿智能化建设技能人才需求,选派有意愿的职工参加一年以上的学制教育,享受全日制学生政策,企业可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补贴。对职工参加转岗职业技能培训后转岗率达到80%的企业,可参照订单式、项目制培训补贴标准,给予不超过4000元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着力增强职工就业创业和转岗适应能力。

“角色不转变、技能不提升,往后真的不中了。”游弋进一步证实,即便是河南部分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智能化进程相对缓慢的矿井,对一线人员要求也在提高。“矿井更了解自身条件及学员情况,自己首先要加强对培训的重视,做得更细更深更精,才能帮助人员有效转岗。”

多渠道分流、妥善安置其他人群

值得肯定的是,多个矿井已加速行动。就在6月5日,神东教育培训中心、大柳塔煤矿与中煤科工联合打造的智慧培训中心建成,通过VR/AR虚拟现实、裸眼3D、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复杂的煤矿技能知识被转换成沉浸式、交互式、游戏式的体验教育,获得学员们好评不断。

“我们的实训基地位于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矿井——钱家营矿,设有智能集中控制实训室、智能综采三机设备实训区等多个功能区,重点围绕基本功能、控制原理、操作方法、日常维护、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培训,对照实物现场实战教学。”田福民介绍,转岗人员基础、素质不一,基地配备了60多位大师“手把手”“传帮带”,避免出现“深了听不懂、浅了学不会”等情况。

记者还从部分矿井获悉,除了充实智能化岗位,其余人员还可分流至焦化、煤机制造等非煤生产岗位,或派驻至外省煤矿进行支援。“少量一线职工距退休不足5年,岁数大了,确实较难胜任新岗位,自己也有意愿退下来。我们有离岗等退、离岗携保等政策,同样给予充分保障。”在陕北某矿负责人力资源的唐某告诉记者。

《意见》还拿出多项鼓励措施:对无法内部安置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工龄满3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小微企业吸纳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人员就业,年度内新吸纳100人以下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每吸纳1人按2000元标准给予补助;100人(含)以上按每人3000元补助。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免费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人员成功介绍就业的,每成功介绍1人,按照在县内、县外省内、省外就业分别给予600元、1000元、1600元补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