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企业正文

储能黑马丨从建筑工程“老大哥”到储能巨头 中国能建构建储能版图!

2022-06-21 08:33来源:北极星储能网作者:Mia关键词:储能项目储能技术中国能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中国能建在储能领域动作频频、备受关注,接连成立新公司、研究院,意欲何为?

五天三大储能动作

6月9日,围绕电化学储能、氢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储热、冷能等储能领域,中国能建旗下中电储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从事规划、设计、咨询、EPC 和投资运营一体化相关研究。

据了解,该研究院将密切跟踪国家储能政策,研究制定公司储能业务发展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多维度开展组合储能方案和能源管理研究,以及储能工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等。

就在研究院揭牌的一周内,中国能建还接连成立了两家储能公司。6月2日,中国能建成立了北京中能化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等,该公司由中国能建装备公司和北京众创能储科技中心、中能建数字科技公司共同持股。

6月8日,中能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在武汉揭牌成立。葛洲坝(肥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赵勇出任中能建储能科技董事长。中国能建表示,中储科技的成立对中国能建加快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北极星储能网从天眼查了解到,2022年4月26日,中国能建还成立了中能建储能科技(广西)有限公司,由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和葛洲坝能源重工分别持股65%、35%。该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展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BMS、PCS、EMS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提供储能电站开发、设计、集成、运营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这是中国能建首次踏足储能核心设备制造。天眼查信息显示,最新成立于武汉的中储科技总部疑似为中能建储能科技(广西)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此外,4月28日,中储科技广西又注资成立了云南公司。2022年1月26日中能建还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能建数字科技集团。

截至目前,中国能建以储能业务为目的企业版图已初步形成,分别位于北京、广西、云南、湖北武汉等省市。

但中国能建的储能雄心并不是今年刚显现,早在一年以前中国能建早有规划。

白皮书发布一周年

近几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进储能产业发展。央企、国企以及地方企业开始加速储能领域的布局。2021年6月,中国能建集团发布了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

白皮书中指出,中国能建将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将大力开展低碳能源电力业务,全面进军新能源及储能等相关产业,并推进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发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

而在2021年10月举办的中国能建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再一次指出,公司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开展业务转型,是“十四五”期间翻一番、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新能建的关键。宋海良要求各单位要以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等“长周期、大规模、大系统”储能项目为重点,加强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参与和推进地方储能规划。

由此可见,在储能产业上中国能建其实早有规划。而自白皮书发布到如今一周年,中能建在储能领域的动作不只是新成立了新公司那么简单,下属单位更是在储能业务上不断厮杀,斩获众多储能项目。

2022年储能布局加速

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以来,中国能建已在国内布局40个储能项目,共有22家分公司参与其中。围绕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等多个储能技术方向,开展规划、设计、EPC、投资等相关工作(详细表格见文末)。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国能建数字科技集团在储能项目布局上十分亮眼。据了解,该公司成立当日即签约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重大示范项目。还在1个月内连续签约三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由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在武汉召开项目可研评审会。

2022年1月12日,中能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朝阳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朝阳县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包括建设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同时配套建设900兆瓦风力发电、300兆瓦光伏发电、2×500牛立方米/小时的电解水制氢项目。

2022年1月20日,中能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鲁银投资签约,计划将泰安市打造为华东地区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预计近期建成2台(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远期建成6台(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央企为何频频布局储能?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布以来,储能作为能源转型不可或缺一项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据了解,在2021年底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发展储能提出了多项要求。

《通知》要求央企加大先进储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前瞻性布局力度,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推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的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深入开展抽水蓄能、先进储能、高效光伏、大容量风电、绿色氢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攻关。

中国能建从入局储能以来一直走在前列。而近年来,从储能项目的投建到储能公司的成立,到加码储能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投入,中国能建已经由往日建筑工程领域的“老大”,正逐步突破成为储能领域的黑马之一。

在各种市场政策支撑下,伴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推广,中国能建发展未来可期!

图片2.png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Mia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项目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中国能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