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2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表2 关键影响因素及相关设定
2030年前,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到峰值的4.5×109t左右,经历34年平台期后快速下降,2060年前实现电力零碳排放。我国发电量结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2030年,我国总发电量为1.18×1013kW·h,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和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分别为49%和26%。2060年,总发电量达到1.57×1013kW·h,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0%,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64%,电力装机达7×109kW,其中新能源装机超过5×109kW。
2. 终端电气化水平的发展趋势
(1)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持续降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效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约为3.5×109tce,工业、建筑、交通和其他部门用能占比分别为61%、22%、14%和3%。随着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并趋于稳定,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减少,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未来终端能源的消耗主体,工业用能占比不断降低,建筑和交通部门用能占比稳步提高,预计到206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2.2×109tce,工业、建筑、交通和其他部门用能占比分别为49%、27%、22%和2%。
(2)电能成为终端消费的主要能源,终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一半以上,随着低碳转型的深度推进,必须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清洁、高效、便捷的电能满足更多用能需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预计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在工业领域,推广工业电炉、高温蒸汽热泵等电能装备应用,深度拓展工业电气化,提高综合能效和绿色用能水平。在建筑领域,应积极推进建筑供冷供暖电气化,健全市场化改造机制,鼓励利用建筑屋顶、墙壁发展分布式光储系统。在交通领域,未来应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轨道交通、港口岸电等,形成交通综合能源系统。预计到2030年,工业、建筑、交通电气化率分别为40%、51%和10%,到2060年分别达71%、81%和54%。
图3 我国发电量结构
图4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3)在难以实现直接电气化的领域,主要通过绿氢、生物质等低碳能源以及“化石能源+CCS/CCUS”等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在燃料方面,对于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用能领域,电能较难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在工业领域,长流程炼钢过程中高炉炼铁、烧结、焦化等工艺环节较难使用电能,水泥煅烧的燃煤窑炉尚不能采用电窑炉进行替代,化工行业中纯碱、烧碱、合成氨等产品制备的热力需求难以全部用电锅炉满足,其他的大部分轻工产业所需要的热力、动力均可实现电气化。在建筑领域,从技术层面看,除严寒地区的供暖难以利用电能外,其他用能领域均可全面推进电气化。在交通领域,尽管电动重卡、电动船舶已有应用,电动飞机也在研发中,但预计主要用于短途运输,长距离重载公路货运、远洋船舶、远程航空等方面仍较难实现电气化。在原料方面,工业原料带来的碳排放无法通过电气化移除,需要发展低碳原料实现减排。到2060年,电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10%,含P2H的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超过80%。
(五)综合效益
(1)再电气化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消费侧,电力设备效率远高于其他用能设备,工业领域的电窑炉效率可达85%,燃煤窑炉效率仅为30%;建筑供暖的热泵能效比(COP)为35,传统的燃煤锅炉效率通常不足80%;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约为20 kW·h,同类型燃油车百公里油耗为6~8 L,热值约为5070 kW·h,考虑发电过程损失后,在诸多应用领域提高电气化率具有节能效益。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不断提升,若按照电热当量法进行折算,再电气化对于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2)再电气化是规模化利用非化石能源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实现集中控碳脱碳,推动实现碳中和。在能源生产侧,电力是能源互联集成的枢纽、清洁能源体系的核心,是唯一可以与其他能源直接大规模转换的能源;在能源消费侧,通过绿色电力替代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费,改变传统行业用能方式,是降低终端碳排放和污染物的有效手段。2020年,我国能源领域相关碳排放量约为9.9×109t、终端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量为5.7×109t,通过电力系统清洁化、终端用能电气化,加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再电气化将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80%以上的碳减排。
(3)再电气化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产业、就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电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保障,也将带动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再电气化还将减少极端气候事件、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类健康水平,从而改善劳动力供应水平,提高民生福祉,减少医疗支出和社会总体碳成本,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2020—2060年,预计再电气化相关投资规模累计将达到百万亿元级,有力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动,带动装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2060年,再电气化将带来就业岗位增量达千万个,由于减排改善了碳排放的负外部性,环境效益估值有望达十万亿元,在产业优化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再电气化水平提升等共同推动下,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20年下降80%和92%以上。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本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提出了再电气化的内涵,包括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在传统电气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电气化评价指标,体现电能促进绿色发展、作为能源系统转换枢纽的作用。
(2)开展了我国再电气化进程定量研究,以碳中和为目标,设定了情景参数研究我国再电气化路径。到2060年,我国能源系统将实现“70/80/90”目标,即终端电能消费比重达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80%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达90%以上。
(3)能源生产侧将大规模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由于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将对电力系统安全产生巨大挑战,预计我国能源结构仍需要维持一定的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机组实现应急备用、兜底保供和调峰调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等技术移除。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成为关键路径,2060年,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电能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71%、81%和54%,形成以电能为中心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4)再电气化将有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能效提升、碳排放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再电气化仍面临经济、技术、市场、体制等多方面挑战,需要各地区、各行业协同努力,合力推进清洁低碳发展与电能替代技术攻关,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
(二)对策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
统筹协调各行业碳减排预算,特别是需综合考虑电能替代其他能源引起的碳排放转移,进一步明确电力行业碳预算。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统筹清洁发展和能源安全,短期内我国煤电仍是电力供应的重要保障,中长期煤电占比大幅下降、发挥灵活调节作用,应针对不同时期制定相适应、彼此衔接的政策,保障煤电实现功能定位转变。充分利用多元化清洁能源、需求侧资源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在规划层面,应合理考虑新能源容量置信度,以科学合理方式参与电力平衡,发挥多元化清洁能源、需求侧资源和传统火电作用,全方位保障电力平衡。充分发挥电网的能源转换枢纽和基础平台作用,加快完善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着力打造可靠性高、互动友好、经济高效的主动配电网。
2. 坚持节能优先,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强化节能提效,既要优化产业结构,又要大力推广电气化等高能效技术。加快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严控“双高”产业无序扩张,压减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在工业领域广泛推广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工业电炉应用;在建筑领域深化建筑节能改造、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发展建筑分布式能源,实现低碳发展;在交通领域加快构建节能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智慧车联网平台建设,推动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3. 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整体布局
电力减排路径设计要充分考虑技术突破前瞻性,加强科技战略引领,制定/修订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加强碳中和、再电气化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为产业化提供激励政策。提前布局重大技术研发,力争颠覆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商业化应用。推动低碳清洁能源生产 ‒ 分配 ‒ 流通 ‒ 消费全环节技术进步,高效低成本储能、CCUS、氢能、终端高效用电等关键技术成熟度将对再电气化推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深刻影响,应提前布局,尽早实现商业化。
4. 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电力市场、碳市场等政策体系
制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顶层设计方案和实施路线图,从发电侧、用电侧双向发力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扩大市场范围,通过市场机制充分激发发/用电两侧消纳新能源的潜能,形成“源荷互动”的良好消纳格局。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下,对现有超额消纳量与自愿认购绿色证书进行优化整合,依托绿色电力交易建立统一的绿色消费认证体系。做好消纳责任权重、碳配额、碳税等相关政策的统筹衔接,促进碳市场、绿电市场和绿证市场的目标协同、机制协同,形成同向合力。积极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支持政策,通过出台政策和制度使企业或项目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绿色金融中的作用,激发相关产业参与绿色信贷的活力与积极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调研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认真其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样板作用,对该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国网江苏电力工作的认可,更凸显了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勇立潮头的
最近,在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舞台上,作为会议巡展的重要环节,位于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的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吸引了400余名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参观,得到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JoCops的连连点赞。读来笔者生出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两大电力央企同时“换帅”,至此近三年,五大发电集团“一把手”已全部换新。而“掌舵者”的更换,又将给各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能源转型重点之新能源战略带来哪些变数呢?全部“换新”“十四五”时期,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我国电力装机的绝对中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4日,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一行会谈。在简要介绍湖南能源电力发展情况时,毛伟明说,近年来,湖南着力强化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加快能源
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储能产业穿越周期的刚性需求。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等专家在内多次公开呼吁,在现阶段,储能应该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标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对于储能产业来说,“高可靠不是拍胸脯的承诺,需要扎实的理论模型、真实的数据支撑和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来源:跟着风行走)这份报告内容很详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中电联官网看看,我认为这份报告对于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人来说很值得读一读。有几点信息比较重要,我摘要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
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便包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25年1月7日,中核集团子公司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在雄安新区完成了注册,成为了2025年首批进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在中核华辉注册的同日,另一家电力央企国家电投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书记;陈国平当选党委副书记;舒印彪、陈国平、吴小辰、李向良、苟伟、吴敬凯、刘丰、王昕伟、陈梅、胡锐、欧阳昌裕当选党委委员;欧阳昌裕兼任纪检委员。1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2月28日,全国首台(套)防波堤风电项目——华能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50MW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据悉,该项目由华能华北分公司清能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实现了陆域国产大型风机防腐防盐雾技术在防波堤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重力扩展基础与海上高桩承台基础之间的场
春涌瓯越,万象更新。2025年2月11日,正泰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2025中国区新春营销工作会议于温州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质聚能融合创变”为主题,汇聚正泰集团领导、营销骨干及战略合作伙伴,遵循集团“强化变革创新、促进开放融合”的年度总体思路,以创新变革抢抓市场发展新机,以融合融通构筑坚韧
12月12日,内蒙古电力集团经营区域日电量达到10.13亿千瓦时,日电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坚持发、用两侧双轮驱动,深挖电网保供能力,丰富增供扩销手段,尤其进入岁末收关关键阶段,坚定“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全力以赴增供扩销,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协同并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主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11月8日,酝酿近20年中国首部《能源法》正式通过,强调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
剖析数智赋能,探讨产业转型。10月19日,数智电力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作为2024瓯江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聚焦数智电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主题,邀请400多位院士专家、知名院校教授、行业头部企业领袖等齐聚瓯江之畔,共探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助推电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10月12~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在京举办。年会围绕“求实奋进九十载,创新电靓新时代”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院士专家论坛、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等30项学术活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此次年会上专家学者和各方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电网技术创新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10月13日,在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上,电网头条记者就电网创新技术相关内容采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教授。电网头条:您认为电网技术创新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电网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康重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过程中,统筹推进能源消费侧和生产端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考虑从工业、交通、建筑等三大主要用能领域控制终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把握改革方向,释放改革红利。从深入推进发用电计
日前,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项目意向投资单位的公告。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区绿化市容局”)计划在崇明区港沿镇北端固废园区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6日下午,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与来访的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卡瑞姆·阿明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能源技术协同、系统集成创新及全球市场协同等话题深入交换意见。吴磊表示,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上海电气正加速优化产业布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下午,港青能源与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100MW/200MWh电化学混合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港青能源将充分发挥其在金融科技和双碳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全力保障该大型储能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与高效运营,积极推动峨边新能源产业建圈强链,赋能峨边经济社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