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之愈远,则思之愈深。
随着研讨与实践的深入,能源行业已经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挑战必须直面: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消纳,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最优兼顾?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作者:程洪瑾 张越月)
绿色、安全和经济,三者兼得难度巨大。在稳住经济大盘的重大任务中,业界需要更加精准有效的策略和行动。
我们当然相信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像等待戈多一样期待颠覆性技术突然降临,显然不是一种务实选择——能源科技创新虽屡有斩获,但理想的“终极解决方案”却始终需要时间。以新能源发展所必需的“辅助”——储能为例,其技术路线目前已经超过30种,但连业内人士都承认,尚无一种技术可以满足稳定效率超过85%、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全部要求。
6月,《能源评论》两次通过视频方式举办学术沙龙,征询业内实践者、研究者的最新观点。为了找到更有穿透力的建议,我们向与会者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能源转型要兼顾绿色与安全,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是什么?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能源基金会、国网华北分部、国网西北分部的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了我们答案。而国网新疆(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外送基地)、国网冀北(新能源前沿技术集成试验场)和国网福建(东部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三个省级电力公司,则为我们组合出前沿的实践图景。
诚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命题,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拆解”的智慧,需要“知与行”协同迭代的韧性。研讨中,一位专家引用了德鲁克的一句话:“剧变时期,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我们深以为然,并认为,立足当前的技术和资源条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兼顾好“绿色”和“安全”,可期且可行。为此,本期封面策划将为您详解如下“新逻辑”:
——坚持多元供应,尤其要正视煤电的托底功能和崭新角色;
——构建共赢机制,清晰界定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边界,让政策更精准、市场更有效;
——升级绿色共识,以新型理念引导共创共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有更多资源、更强动能。
坚持多元,也要动态调整
有人曾在知乎上提问:如何打破收入焦虑?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也有投资收益等其他收入。言下之意,就是用多元化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多元化同样可以帮助能源行业破除焦虑。6月初,九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规划》的解读中,其以“风光大基地”为例,指出要“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无独有偶,5月中旬,欧盟公布了转型计划《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方案》(RE Power EU,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一如既往地强调要“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但也明确了对“过渡性化石燃料”的支持——在《方案》总额高达3000亿欧元的转型预算中,除了有860亿欧元投向可再生能源,还有120亿欧元用于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和新能源相比,化石能源自带储能属性,这是实现稳定供应的基础。多年来,社会已经适应了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电力供应体系。但在储能技术受限、尚难担当保安全大任的前提下,单一能源在系统中占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安全。要保证安全,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必须的。
动态调整能源供应各部分的比例也是必要的。2021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量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3.9%和2%,占比依然相对较低。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逐步提升,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具备更强的灵活调节能力。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建议,化石能源不仅要能减下来,还要有快速调节的能力,能在不同时间尺度、向上向下两个方向进行灵活调节。
做到动态调整,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不同,新能源在当地的发展模式也应有所区分,除了“双碳”等顶层规划,各省份都需要更多精细化的政策设计。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莉认为,不能仅仅按照宏观路径、场景、计算进行规划,而应更多结合各省的电源情况、能源使用情况、负荷情况进行规划,同时要留有尝试和修正的空间。
构建机制,激活兜底能量
如果把能源行业比作一个软件系统,那么,各种机制就像不断更新的补丁。当漏洞或风险被发现时,只有及时形成机制、修复漏洞,才能保证系统安全。
这也是能源业内人士的共识之一。“双碳”目标提出后,新能源“跃升发展”已经是行业共识,要安全消纳新能源,亟须构建各类机制。
过去一年中,针对新能源消纳的机制探索已经开始,并在不少地区取得成效。
在华北,结合本地的热力资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研究利用热网惯性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试点推动供热机组在晚间用电高峰阶段减少供热或通过蓄热设施供热,提升机组冬季电力保障能力。同时,结合北京市热力改造的需要,该公司研究现有燃气锅炉房实施燃气-电锅炉改造的可行性,以及绿电供热输配电价疏导机制和域外绿电供热的实施方案,并在具备条件的位置开展燃气-电锅炉改造和集中蓄热式电供热示范工程,助力北京热网重构。
在西北,利用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创新推出水电-新能源联动柔性调节机制,实现水量调度指令在周期内根据电网运行需要分日优化灵活执行,有效应对新能源日发电量跨日大幅波动对电网平衡的影响,实现“水新资源互补”,为应对新能源发电出力跨日波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打下基础。
除了实践中的消纳机制,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也被认为是激发火电、储能“兜底”潜能的关键,应加快构建。
袁家海认为,推行容量补偿机制将改变煤电的地位。“煤电短期运行,火电厂每发一度电亏两三毛钱,所以大家把机组停了,长期如此,就会出现长期市场内可靠容量不足以及严重资源充裕度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话,长期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是没有保障的。”他说。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也认同这个观点。她认为,应尽快建立储能服务的成本疏导机制和储能价格机制。秉持“同工同酬”的原则,能够提供抽蓄、燃机、火电等资源同等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新型储能,应该享受同等的容量电价补偿和储能价格机制。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副主任李庆海以“鸭形曲线”(日内净负荷曲线)为例建议,可构建动态的峰平谷电价机制,在“鸭形曲线”底部即新能源大发时段,应该执行低谷电价,鼓励用电,助力新能源消纳。在新能源资源较好的地区,这种机制已经帮助部分高耗能用户降低了全年电费支出。
同时他也指出,机制并不是建好就可以了,还要做很多技术准备、达成许多共识,如用技术手段帮助用户进行实时测算、促请当地政府进行监督等。
升级共识,引导共创共为
100多年前,为尽快运出开平矿务局日产量高达300吨的煤矿,清政府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这条铁路的诞生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出版于1924年的《中国铁路史》这样记载:由于对火车功能认识的不足,加上“朝廷禁驶机车”,修建唐胥铁路的奏请最初一度没能通过。直到有人想到了一个“以骡马托载火车”的建议,才让修建铁路的奏请得以获准。
这段看似荒诞的轶事却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认识误区或观念固化,初衷很好的改革无法实现,一道道“玻璃门”会成为转型道路上的障碍。当下,能源绿色转型面临类似的问题。只有挪开“玻璃门”,“绿色”“安全”之间的矛盾才有望得到破解。
当下,最典型的“玻璃门”是对新能源绿色价值的误解。
新能源绿色价值有一个更让人耳熟能详的名称——绿色溢价。2021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一书中,把这个概念解释为“与当前高碳技术的生产成本相比,使用零碳技术的成本提升的比例”。
近两年,由于新能源组件价格走低,清洁能源综合发电成本在部分地区已低于火电,于是不少人就此认为,绿色溢价已为负。但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李庆海认为,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决定了新能源消纳需要常规电源为其调节,增加了系统的调节成本。新增调节资源如抽蓄、储能的建设需要成本,运行也要增加成本,如果加上这些成本,其实绿电并不便宜。计算绿色溢价不能只看发电成本,其他相关的成本也要算入其中,让人们认识到绿电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仅从发电一个环节来评判,产生“绿色电力很便宜”的误解。
另一扇“玻璃门”是对于节能关注不足。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全球多国的共同经验。但一直以来,我国能源转型更偏重在供能端实现绿色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发展部副主任李付强认为,当前的能源转型,更多是供给侧推动的转型,还是一种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内生动力不足是最大隐患,后续可持续性的能源转型需要在能源需求侧下更大的力气,推动需求侧持续性的变革,为能源转型提供内生动力。
当下,能源行业已经把节能与煤炭、石油包括天然气、水力、核能四大能源相提并论,称其为第五能源。在行动上,不少能源企业通过研发和服务等手段提高能效——国网华北电力等电网企业开展需求侧调节资源开发潜力研究,对电动汽车、电采暖、钢铁行业可调节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研究、评估,支撑后续调节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协鑫等能源企业也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通过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提升终端用能效率。
与轰轰烈烈的发电端转型相比,用能端的“动静”还不算大。李付强认为,“双碳”目标是全社会各行业共同的任务,不能局限于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可以是转型的牵头行业,但不应承担全部任务。尤其是碳中和,单纯依靠能源行业无法完成。一次能源的清洁化、能源需求侧的清洁化,甚至能源输送、储存、运行过程中的清洁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能源以外的行业去实现。
正确的认知下,机制构建将会更为顺利,结构优化也会更为科学,三方合力,或将成为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做好华北区域“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华北能源监管局在前期召开推动会议基础上,加强组织协调,跟踪项目进展,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工作。近日,华北能源监管局统筹安排线上协调会和现场座谈会,按照“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管网”分行业、分批次与33家能源企业
受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委托,中电联牵头开展《“十五五”电力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编制研究工作。11月12日,中电联在北京组织召开编制研究工作推进会。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阎秀文副司长到会并讲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安排。推进会上,华北监管局、中国电科院、国网国调中心、南网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越来越频繁。如何迎战新型电力系统下变化无常的供需关系,是浙江迎峰度冬面临的新难题。从电力账户看,35万户高压、441万户低压非居民电力客户散落各地,构成了浙江的工商业版图。今年上半年,浙江全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超8成。近距离观察浙江企业,潜藏在负
近日,位于新疆南疆的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进行投运前的验收消缺工作。眼下,电力工人奋战在工程一线,有序进行地面和高空作业。该工程所处的南疆片区是国家电网确立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三个地区级示范区之一,工程建成投运后将有效支撑南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
11月12日,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技术论坛在京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发展链筑产业未来”为主题,围绕融通内外、畅通供需,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更好推进能源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出
近年来,我国能源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稳妥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供给显著增长,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和美丽中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党中央
11月13日,南网总调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措施研究项目招标。招标范围包括完成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措施研究,具体包括:任务1:南方五省区灵活调节能力调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1)灵活调节能力的定义、需求与场景根据灵活调节能力的根本作用和电网运行要求,明确灵活
11月7日,在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里,一组组仿真机、上位机全速运行,实验人员专注地测算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各类参数。“目前,我们的新能源发电场站实测建模率已达到了80%,提前近两个月实现了年度目标。”该实验室技术带头人、河北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磊说。确保电力系统安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开创性、系统性工程,也必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管理及商业模式变革。(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邹磊)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路径。我国能源和工业活动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能源供给量增质升,结构持续优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我国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x2022;首席能源观”nbsp;作者:王伟特约撰稿人陈光贾雪枫)如今,能源行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8月公
11月10日,国网天津电科院技术人员作为能源电力领域专家,参加完成天津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天津市高层次专家和田行”人才服务活动,通过能源电力学术交流和实地技术指导,为和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电力支撑。据悉,和田地区的总电源装机515万千瓦,包括火电、光伏、水电、储能等多种电源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痛点”。2023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99%和41.11%,凸显出国家能源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为了提升能源安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2024年煤电规划建设,确保我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安排,山西能源监管办于10月下旬赴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对纳入监管的2个外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和2个支撑性保障性电煤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组摸清了项目的投资建设现状和拟投产计划,分析了项目投产滞后的原因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陈敏曦)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能源规划第三章能源开发利用第四章能源市场体系第五章能源储备和应急第六章能源科技创新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
Dr.MatthewSlavin在RenewableEnergyWorld发表文章,讨论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简称IRA)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经济和政治因素,探讨了IRA被废除的可能性。(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背景:•自2022年拜登总统签署IRA以来,美国
11月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上海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市场部部长金孝龙参加会谈。邹磊对上海电气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大唐的
截至11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疆煤出区年累总量完成2006万吨,同比增加792万吨、增幅65%,年发运总量3年跨越式增长两倍,一举跨入两千万吨级规模化运输新阶段,能源保供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扎实践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全面落实疆煤出区战略布局,锚定月均200万吨高标
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和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主持发布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能源节约和科技装
10月2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2024年第八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主持,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外部董事徐平、吴伟章、邹正平、刘跃珍、王义栋出席会议。王益华、王利民、李向良、郝金玉、司为国等公司领导列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
10月24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总部会见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汤保国参加会见。双方围绕煤炭供需、项目推进等情况以及下一步合作思路深入交换意见,表示将聚焦保障上海能源安全,开展能源领域全方位合作,加大煤炭供应力度,
从“红船精神”到“四千精神”,再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先”和“实”是浙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今年以来,我们激昂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两个示范”建设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奋进正当时,今天,浙电e家推出「勇立潮头#xB7;奋进时」衢州篇系列报道,看浙西山区如何
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内蒙古,正在打造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于海宇介绍,内蒙古统筹新能源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布局,坚持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为重点,坚持链式思维和集群配套发展,持续加强产品协作配套和链
消纳问题从何而来?如何解开?(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武魏楠))10月15日,经历近1000天的实践检验,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这一从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起步的省间交易模式,从2022年1月开始试运行,有力地促进了省间电力互济、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从中国开始大规模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绿电消纳工作项目比选公告发布,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为:北京积水潭医院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用电量预估2100万度(具体用电量以实际为准),其中绿电需求为642万度,服务商应根据交易规则,协助我院完成电力市场化交易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合同履行期限
日前,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4125.23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39%,已超过火电(33.83%)、水电(31.78%)装机容量占比,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湖北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含绿量”不断提升。今年夏季,湖北省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
11月6日,江苏省首个市级绿电绿证服务平台在宿迁建成。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绿电就地消纳,促进绿电平价销售,打造绿色营商环境,探索绿电鉴证新路径。宿迁绿电绿证平台采用“一体两翼”布局,下设宿迁绿电绿证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总牵头部门,统筹平台组建和运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对强化电网稳定管理、加强分部功能建设、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了部署。国网华东分部坚决落实会议精神,扛牢新形势下公司党组赋予分部的新使命、新责任,奋力开拓创新,科学应对挑战,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分部在强化电网稳
11月8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10月,西北电网储能类电源月度调节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达到12.41亿千瓦时,提高当月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实现了电力保供能力和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双提升。西北电网作为国内首个以新能源为装机主体的区域电网,目前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2.6亿千瓦,占
仅仅两年,“鸭子曲线”渐成新常态。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调整分时电价政策。从最新的分时电价看,江苏、湖南、山东、山西、宁夏、安徽等多地每天15:00至21:00,特别是18:00至20:00,为负荷高峰时段,而传统的午间高峰已变为低谷。近年来,随着光伏应用规模的迅速扩大,电力
截至11月5日,西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33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4%;今年已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超过去年全年新能源电量消纳总量。西南地区是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基地。西南电网是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区域电网,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
今年以来,重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能源发展号召,全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9月底,实现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42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占全市发购电量的41.4%,为全市能源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内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同比显著增长截至9月底,市内可再生能源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