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蒙西于2022年6月1日启动新一轮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真正实现“单轨制”的电力市场,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市场设计、发用电计划放开、省内市场与省间市场的衔接等方面率先破局。自试运行以来,电网安全稳定,市场平稳有序,峰谷价差逐步拉大的同时基本保障了用电价格的总体稳定。试运行结果旗开得胜,充分证明了“双轨制”带来的问题不是无解题,而是先立后破的新机遇——“蒙西模板”验证了“单轨制”市场在我国电力系统落地生根的可行性,实现了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提升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
亮点1:
拉大现货市场峰谷价差,有效保障电力供应
为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蒙西电力市场规则进一步拉大了峰谷价差,上限价格5.18元/千瓦时。相较前两年部分试点试运行初期不足2元/千瓦时的天花板价,蒙西电力市场的步子迈得胆大心细。6月试运行期间,发电侧最高出清价格达1.71元/千瓦时,高峰时段平均出清电价0.567元/千瓦时,分别较燃煤基准电价上涨504.5%和100.4%,有效激励发电机组顶峰供电。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现货市场通过高电价调动机组发电积极性作用明显。较去年同期,增加机组开机容量118万千瓦;增加发电能力245万千瓦;降低非停容量356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时段实际增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相比去年同期日限电约1100万千瓦的情况,本次试运行以来未发生有序用电情况。有效验证了现货市场机制在保障存量发电能力、调动增量发电能力、减少非计划受阻方面发挥出积极引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5.18元/千瓦时的价格并未在出清过程中出现,但是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尖峰电价,有尖峰就有尖谷,较长趋近于0价的时段会中和高价,对现货均价影响不大。
亮点2:
发现不同维度电力价值,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采用节点电价发现市场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电力的价值,为市场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号,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蒙西地区新能源占比较高,现货市场价格整体受新能源出力变化影响明显,试运行期间日最大峰谷差达到了1.5元/千瓦时,准确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新能源出力情况下的市场供需形势。由于6月新能源出力整体偏小,蒙西现货市场平均电价0.413元/千瓦时,较燃煤基准价上涨46.3%,合理反映枯风季电力整体供求关系。单日来看,新能源电量占比超过35%和低于15%时,现货市场价格由度电0.2元上涨至0.73元。同时,通过节点电价引导西部成本较低的燃煤机组多发电、中东部成本较高的机组少发电,提高了西部向东部的送电能力。以7月份响布坤德断面为例,东西部送电主要断面负载率同比提高约4个百分点,西部机组平均增发电力超过100万千瓦,实现了电力供应总成本降低。
亮点3:
实现发用两侧全部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电力市场
发电侧方面,除93万千瓦扶贫及分布式新能源、74万千瓦水电、120万千瓦抽蓄和39万千瓦燃气机组外,其余发电机组全部公平、公开、公正参与现货市场,市场化机组容量6363万千瓦,占公用机组的91.3%。新能源采用“报量报价”方式无差别参与市场竞争,现货市场内未设置优先出清机制。
用户侧方面,严格落实发改办价格〔2021〕809号及发改办体改〔2022〕129号文件相关要求,秉承“简单高效、平稳起步”原则,通过月度电量典型曲线反向拟合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代理购电,居民、农业,低压用户等不具备电量分时计量条件用户参与市场的问题,推动全部用户侧主体以不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结算。市场化用户方面,参与中长期交易的2212家用户100%参与了现货交易及结算;代理购电用户与其他市场化用户无差别参与现货市场结算并承担偏差经济责任;居民、农业用户视同为市场化用户,按照现货规则清算购电成本,产生的损益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共享;外送电视同为关口处负荷(用户),同等参与省内现货市场结算。实现了用户侧全部参与现货市场,“双轨”变“单轨”,彻底消除不平衡资金风险,推动各类补贴费用、运营收入、调节成本显性化、透明化,为下一步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亮点4:
采用用户侧分区价格,引导负荷合理分布
依据蒙西电网主要断面情况,将用户侧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价区,迈出了用户侧差异化用能的第一步。6月试运行期间,东部区现货均价0.431元/千瓦时,西部区现货均价0.44元/千瓦时,市场价格信号与西部电网重大检修造成负荷接带能力明显下降的情况相一致,有效引导西部区机组多发满发,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进入7月份以来,东部区均价0.467元/千瓦时,西部区均价0.466元/千瓦时,同一时段最大价差达到1.583元/千瓦时,与蒙西地区“西部富煤多水、电源集中,东部贫煤少水,负荷集中”的电网格局相吻合。随着试运行工作的深入,区域价格信号将进一步发挥负荷侧优化引导作用,提升电力设备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承载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合理转移、科学布局。
亮点5: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保障市场化改革平稳有序开展
蒙西在国内首次尝试使用用户侧节点价格作为用户侧现货结算价格形成的依据,放弃了国内普遍采用的用户侧价格由发电侧节点电价加权形成的做法,完整还原了用户侧应承担的包含阻塞成本在内的真实购电成本,合理体现了电网结构及位置信号对于用户侧电价产生的影响,保障了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迈出了用户侧真正参与市场并承担全部市场责任的重要一步。同时,为保障改革初期市场平稳,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对用户和新能源实施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不影响市场真实价格信号形成的基础上,在结算环节增加用户价格保护机制,设置结算价格浮动上下限,确保用户侧和新能源企业不发生重大价格风险。6月试运行期间,蒙西用户侧全月结算均价0.357元/千瓦时,较中长期价格基本持平,实现了现货市场启动后用户价格“软着陆”。
亮点6:
完善市场配套机制,有效保障新能源参与市场收益
蒙西是全国首个新能源无差别参与现货市场的试点地区,通过优化市场规则,现货市场运行后不仅有力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同时也有效保障了新能源在参与市场后的合理收益。受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导,6月燃煤机组申报最低负荷率降至47%,累计深调电量约3856万千瓦时。同时,为适应新能源发电特性,蒙西市场中长期交易机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交易周期由10天缩短至5天,为新能源主体提供灵活调整中长期持仓的机会;考虑光伏出力曲线相对固定,在分配居民、农业用户对应的保障性收购电量时,优先按照光伏典型曲线进行分解;鼓励新能源自主参与市场,允许保量保价的新能源放弃保障性收购电量。当新能源企业认为保障性收购的电力曲线与自身发电曲线存在较大偏差可能产生市场风险时,可以选择放弃保障性收购方式,通过自主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形成合约出力曲线。
亮点7:
破解新能源超短期预测难题,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
针对场站上报超短期预测偏差大、稳定性低的问题,蒙西调度创新提出了适用于实时市场的主站发电能力预测技术,在国内首次大胆尝试了用主站预测替代场站预测。实践证明,新主站预测方法大大提升了预测准确性,场站预测偏差绝对值累计值日均减少约90万千瓦,避免了单个场站预测准确率低造成弃电的问题。此外,针对新能源出力波动频率高的问题,通过改进出清算法,将实时市场出清时间由提前30分钟缩短至提前10分钟,将滚动周期由15分钟缩短至5分钟,并研究分钟级的发电空间转移与回收技术,在保证市场成员出清结果全部执行、电网断面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单体新能源波动让出的空闲发电空间,保障了新能源总量最大化消纳。
亮点8:创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思路,组织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20余名市场成员代表成立电力现货市场工作专班,建立公开透明的专班研讨机制,调度、交易机构列席参与、非主导,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市场设计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市场主体,在碰撞讨论中最大程度寻求各方利益均衡点,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并将为持续完善蒙西电力市场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已持续运行2个月,并顺利完成了首月结算工作。作为我国首个没有“不平衡资金”的电力市场,蒙西在市场设计中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维护了市场设计“技术中立”这一基本原则。市场建设牵头单位在推动用户侧参与市场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市场运营机构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充分表现出开放的心态,吸引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市场建设,以最大限度获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证明,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确保市场平稳起步,虽然需要采取一定的过渡措施,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解“双轨制”带来的问题,厘清市场中的经济关系、释放正确的价格信号、发挥现货市场保供的作用。蒙西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作者:内蒙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专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提到,参与现货市场申报的电源类型可为燃煤、燃气、风光新能源、生物质发电及其它新型主体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拟定于2025年5月7日至6月7日,5月7日为首个申报日,5月8日至6月7日为运行日。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函,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5月7日至6月7日,5月7日为首个申报日,5月8日至6月7日为运行日。详情如下:
4月30日,江苏分时电价新政颁布。靴子落地,一时让整个工商业储能圈躁动。最大争论在于,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虽然有征求意见稿“打预防针”,但正式落地让“收回成命”的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称“机制电价”),实行“多退少补”场外结算。(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根据136号文件,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将按照现行价格政策执行,各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一、市场供需情况1、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装机占比接近一半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不含新型储能)23652.55万千瓦,其中水电406.86万千瓦,占比1.72%;火电12094.18万千瓦,占比51.13%;核电418.40万千瓦,占比1.77%;风电2668.78万千瓦,占比11.26%;太阳能发电8064.33万千瓦,占比34.0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024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是由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售电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一年的电力市场全面情况,报告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成效,第二部分各省(区市)电力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电力市场趋势与展望,第四部分发电量、用电量及装机量,第五部分电力集团20
2025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10年。10年来,我国构建起了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初步建成省、区域、省间高效协同,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已经形成,中长期交易实现常态化开市,电力现货市场建
蒙西月内交易机会提醒根据天气预测,短期内(1-4天),风速和太阳辐射的预测置信度较高,短期内预计风速呈波动回升的趋势,风电预测出力相比12-14日有所回升;太阳辐射方面,随着近期降雨降雪的结束,太阳辐射恢复,对应光伏预测出力的回升。(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Lambda)预测电
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宣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连续结算试运行32个月后,于2025年2月24日转入正式运行,成为国内第五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标志着蒙西电力市场建设迈入全新发
历经32个月长周期试运行与迎峰保供、新能源消纳等一系列困难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于2025年2月24日成功“转正”,成为我国第5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正所谓新年新气象,蒙西电力市场伴随着“转正”也将展露出新的面貌。(来源:微信公众号“飔合科技”作者:李昊明)新主体:多元协同,促进能源消纳
2月24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再传捷报——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历经32个月的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后转入正式运行。至此,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继山西、广东、山东、甘肃之后,我国第5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将对优化内蒙古电力资源配置
在《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当下,电力市场生态或将迎来重构!136号文明确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并且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
全文共2397字,阅读全文需要7分钟(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叶停停)一、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正背景2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自2022年6月起,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内能源电力字〔2025〕84号),正式宣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于2月24日转入正式运行。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自2022年6月1日启动长周期不间断结算试运行以来,历经迎峰保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136号文”),提出了新能源全面入市、以实时市场为主导、建立收益保障机制等关键改革方向。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
北极星储能网讯:2月24日,华北能监局、内蒙古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正式宣布蒙西成为我国第5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的储能商业模式就此全面激活。内蒙古的储能蓝海据内蒙古能源局发布,累计202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国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励重点产业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后进一步约定互保结算条款,互保结算价格由协议双方自主协商形成,可由协议双方自行结算,也可在交易机构备案后
2024全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8亿千瓦时、放电量6.6亿千瓦时。而2025年一季度,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达6.2亿千瓦时、放电量5.3亿千瓦时,转换效率达85.4%,实现了新突破。近日,在自治区储能企业座谈会上,9家企业共话储能产业发展新商机。会上,内蒙古电力集团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储
为进一步做好绿电交易服务,打通主体间信息壁垒,有效促成绿色电力签约,4月16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组织召开多年期绿电购电协议(PowerPurchaseAgreement,PPA)意向洽谈会。会议聚近40家发用电企业代表,就签订多年期绿电PPA展开磋商和探讨,共同助力电力市场绿色健康发展。会上,各发、用电主体表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及各成员单位委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对过去一年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对2025年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上,市场运营机构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规则体系优化调整情况,通报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3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
4月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展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数据集”,成功通过了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的审核与公示,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电力行业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圆满完成。这是内蒙古电力集团继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后的又一新突破,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蒙电样本”。该数据集整合了内蒙古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北疆的四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内蒙古电网光伏发电再传捷报。4月2日11时25分,内蒙古电网光伏实时发电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从零开始到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网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而实现10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跨越,仅用了2年!这一突破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