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家国有存续企业,如何成功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答案是将改革进行到底。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海油制定“三步走”改革方案,实施油公司、专业公司和基地公司“三分离”。从存续企业到组建基地集团公司,从股份制改造到登陆资本市场,经过近20年的永不懈怠和锐意改革,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通过不断整合、调整、优化,逐步走出困境,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了从“服好务、养好人”的后勤支持保障单位到技术门类全、产业链长的油气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的跨越。
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的三年来,海油发展全面持续深化改革,深耕油气增储上产主责主业,主动融入和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有力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改革专项工程,加强自有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稳步实施绿色能源转型,在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核心能力建设、激发创新动能、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多点开花,交出了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公司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87.39亿元,同比增长16.66%,利润总额19.2亿元,经营效益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巩固。
战略上布好局
关键处落好子
海油发展坚持以登陆资本市场为契机,以深化国企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公司战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司战略管理能力,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突出发展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加快做优绿色低碳产业、有效发展数字化产业和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的“1+3”产业发展战略格局。
“以战略为引领重塑核心产业是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海油发展规划计划部总经理邹华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聚焦公司战略,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0年以来,海油发展坚决摒弃片面追求规模的发展观,杜绝乱铺摊子和无序发展,明确“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大力解决交叉产业问题,把有限资源投入主营主业,做深、做强、做精产业。
2022年,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二级业务压减14%,三级业务单元压减49%,初步形成“三大产业、23个一级业务、43个二级业务、70个三级业务单元”的业务机构,产业全景图谱日益清晰,各个业务单元更加具有辨识度。
战略落地千钧力,目标引领方向清。2021年,海油发展明确11项核心能力建设重点任务,围绕服务保障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强化战略执行、深化国企改革;2022年,公司成立提高采收率等5个公司级能力提升“专班”,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能力提升战。
2022年以来,海油发展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增储上产攻坚工程,持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完井技术服务、油田化学服务均实现10%以上增长,装备运维服务业务同比增长22%;在持续保障上游增储上产供应链服务的同时,高质量完成原油协调外输和燃气、化工品销售工作,在保障油气增储上产中找准定位,贡献价值。
独立自强
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油气田开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海油发展所有科技工作者们的科研信条。
2022年7月,由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简称工程技术公司)实施的涠洲12-2油田压裂项目,作业后增油增注效果显著。围绕中国海油“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需求,该项目首创了海上平台工厂化大规模压裂施工作业模式,创造了中国海上平台压裂单井用液量最大、施工排量最高、单级泵入砂量最大等多项工艺技术记录。涠洲12-2油田压裂项目的完工,标志着海上低渗油田首次应用油井压驱技术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海油低渗油藏开发的里程碑,将在生产油田增储上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在一个月前,同样由工程技术公司实施的渤海旅大27-2油田某两口移动式注热作业进入稳定生产阶段,标志着移动式注热技术在稠油开采中取得成功应用、稠油热采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两年前,面对国内外技术空白,我们从‘零’做起,设计了一套移动式注热系统。为了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我们成立了‘热采’专班,先后攻克了高温补偿管线研制、设备改造安装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370摄氏度高温电缆、高温水泵等多项技术突破,高温电缆的井下连接、井口连接等作业均为世界首次。”工程技术公司总工程师刘敏自豪地说,“2021年,我们终于成功将稠油热采电潜泵注采一体化工艺应用在海上油田。”海油发展助力增储上产,开启了海上油田稠油热采的新篇章。这一年,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什么是“自己的事”?
对技术人员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里,独自钻进专业领域,不解决难题不罢休;对运维人员来说,就是面对海上装备故障,不论难易,都要第一时间抢修完成……
透平(又称“涡轮”)及内燃机发电机组是海上发电的唯一来源,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油田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目前,中国海油共拥有透平机组近200台套,实际发电量超过90%。而超90%的机组维修处于国外厂家垄断状态。
海油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践行匠人匠心,花了5年的时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终于全面掌握SOLARCentaur40(以下简称“C40”)燃气轮机国产化大修技术。2021年,他们成功实施3台C40透平自主大修,机组维修效果达到原厂水平,首台机组已稳定运行超过4000小时。海油发展已成为国内唯一具备C40透平大修能力的专业技术公司,成功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
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3”正式投产,国内首个海洋能源地理信息系统在渤海海上风电资源分析实现应用,自主开发的升级版智能注水工具试验成功,国内首个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仓储中心全面投用,国内首个海洋石油产业自动驾驶项目开启常态化运营……海油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动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创新技术攻关,三大产业协同发力,改革见行见效。
增活力强动力
改革硬碰硬
海油发展下属的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院”)和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院”)是我国首批入选“科改示范行动”的国有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是科改示范企业的头号任务。改革3年来,常州院和天津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一次次“舒经活血”的自我革命,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天津院基于“分子工程”理念开发的全球首套柴油吸附分离技术成功应用,顺利实现油品向化学品高效转变,真正实现了科研“变现”,改写了我国芳烃、烯烃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天津院大刀阔斧搞改革,在138家科改示范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2021年“标杆”企业。
常州院不断在服务国家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保障能力上狠下功夫,成功攻克特种核电、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等涂层防护领域30余项高端技术,实现关键核心原材料国产化。
是什么激活了海油发展科技创新的神经末梢?
2021年,海油发展发布《科技人员精准激励指导意见》,明确每年对符合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励条件的团队,给予超额利润5%-10%的动态激励,额度高达1000万元。
“近年来,海油发展已出台多项制度文件,目的就是要发挥重大科技成果在塑造核心产业方面的引领作用,让创新目标与发展生产力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劳动与收入分配对接,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海油发展科创与数字化部总经理韦龙贵表示,“特别是从2021年开始,海油发展科技奖励的奖金总额增幅达到了96%,大幅提升了对科技成果核心贡献人员的激励力度。”
三项制度改革,动了真格,出了成果。
贺海波和刘元都是起重工技师,原为海油发展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外包服务人员。2021年,他们代表海油发展参加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了起重工决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根据海油发展优秀外包服务人员招聘政策,两人凭着技能竞赛中出色的成绩和平日工作的良好表现,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核和岗位能力评价,正式被吸纳为物流公司直签员工。物流公司党委还根据专项奖励管理办法,对两人进行了即时奖励。
改革以来,海油发展坚持广纳贤才不动摇,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着力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提升“识人选材”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努力提高人才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推动形成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新局面。
“原”动力激活“新”引擎,改革的红利显著释放。
从黑色革命到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加力
积极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对能源化工行业既是重大责任,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加大低碳环保研发力度,完善绿色产业服务链条,打造绿色用能技术服务和绿色产品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海油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做出战略部署。
2021年初,海油发展挂牌成立清洁能源分公司,加速培育海上风电、光伏运维等清洁能源技术服务,积极探索锂电池、分布式能源、地热、氢能等新能源业务,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1年12月,清洁能源分公司下属的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首个兆瓦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绿电”,这不仅为南海气田开发注入了绿色动能,还为全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力保障贡献了力量。该项目标志着海油发展绿色低碳战略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2年4月,由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分公司研发的“柴油机节能减排一体化系统”对海上平台中柴油机尾气一氧化碳与颗粒物脱除率高达95%以上,实现柴油机综合节油率达到3.1%。
海油发展常州院以环保政策法规为纲,以标准化工作为领,牵头制定发布了GB/T38597-2020《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引领性国家标准,推动我国涂料与工业防护领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未来,海油发展仍将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在油气增储上产、“卡脖子”技术攻关、绿色能源转型上取得新的进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不懈奋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今日,中国石油多家企业上半年生产经营成绩单相继出炉,各油气田在稳油增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炼化、销售等企业相关业务加速发展,超计划完成,创同期新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快来一起看看吧。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深入抓好油田发展“三件大事”,聚焦“原油要稳中
7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自2025年7月8日起,张传江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张传江将任职至公司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召开之日,且将有资格于该股东周年大会上参与重选。张传江先生简历生于1968年,张先生是教授
7月2日,渤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一个月民生用气,与此同时,渤海油田投产以来天然气总产量达520亿立方米,日产、累产双突破!年初以来,锚定上产4000万吨目标,有限天津分公司精益管理成效显著,压实原油产量基本盘,坚持油气并举、强化产能建设,打造渤西作业公司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在里约热内卢会见了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代理局长卡塞利,双方就深化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等进行会谈。戴厚良表示,中国石油愿与巴方继续保持密切交流沟通,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推进合作,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在深海油气开发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巴
7月7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2024年-2026年光伏支架(二级物资)集中采购(新增)中标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共计10家,加之去年已公布15家企业入围,共计25家企业入围。具体来看:今年新增入围企业包括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九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5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声明说,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
7月2日,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13套5MW移动储能变流升压一体舱框架协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范围为13套5MW移动储能变流升压一体舱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PCS、变压器、通讯动力柜、高压配电室、辅助变压器、箱体及附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设备采用一体舱形式,一套5MW移动储能变
7月3日,在大庆市银浪牧场明水泡南岸,中国石油单机容量最大、高度最高、叶片直径最大的分散式风电工程——南五110千伏变电站分散式风电工程首台风机完成机舱吊装,正式进入轮毂及叶片吊装的关键环节。南五110千伏变电站分散式风电工程,选用5台风机叶片直径为204米、钢混塔架轮毂高160米、单机容量达6
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42150943.4元。据悉,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2015年巴黎峰会上,各国达成里程碑式的气候协定,提出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内的目标。并且提出为了实现该目标,各国应致力于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峰值,以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气候中和。虽然最近10年来非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全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盐城市副市长、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出席并见证签约。晶澳智慧能源BG总裁施俊代表企业方签约。(图
7月酷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热浪蒸腾。在这片中国第二大沙漠上,正泰新能ASTRON5光伏组件正以卓越性能经受着极端环境的考验。正泰新能独家供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华电13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木垒25万千瓦光伏部分)全部组件,将茫茫沙漠改造成清洁能源绿洲。木垒25万千瓦(交流侧装机)光伏项目年均发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5日至6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受邀出席在甘肃兰州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在2025年甘肃省与中央企业融合发展恳谈会上作交流发言,与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共同见证中国中煤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甘肃省领导程
7月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驻浙企业调研。刘明胜听取了浙江公司、国核浙能工作汇报,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征求一线职工对集团系统党员、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建议,对企业近年来在经营、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刘明胜强调要立足浙江资源禀赋,结合省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白音华自备电厂全额自发自用50MW风电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节点——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标志着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首台10MW风电机组顺利实现并网运行。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后续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筑牢了根基,也为白音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古尔图镇下双河村的1G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据了解,乌苏市1GW光伏发电项目占地3万7千亩,总投资30.2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GW,并配置150mw/300mwh的储能系统。该项目创新采用“兵地共建”模式,通过共享沙漠资源,为兵团第七师
7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科改行动”“双百行动”2024年度专项考核结果。南方电网公司所属14户“科改”“双百”企业,获评“9标杆、5优秀”,进一步擦亮南方电网公司改革“示范田”品牌,2024年这些企业取得了哪些改革发展成绩?一起来看!7户“科改企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4日,氢枫与中国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学城投”)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化学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中化学城投副总经济师、中化学新能源投资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段新颖,氢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沛军、投资副总裁罗世春等出席了签约仪式。中化学
7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自2025年7月8日起,张传江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张传江将任职至公司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召开之日,且将有资格于该股东周年大会上参与重选。张传江先生简历生于1968年,张先生是教授
记者3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全面投用。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结构绿色化具有重要
7月1日,在党的104岁生日这一特殊时刻,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有机垃圾为原料绿色甲醇产品在富岛公司装车启运,实现商业化交付。过去,公司甲醇、液氨主要应用于化工领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在航运业,绿色甲醇、绿氨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未来,LNG、绿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6月23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511”高速风电运维船在广东阳江交付,标志着中国海油海上风电运维能力迈上新台阶。这也是中国海油首艘高速海上风电运维船。“海洋石油511”采用双体设计,可提供更好的平稳性和载重能力,船舶总长36.2米、宽10.4米,具备在2.5米有义波高下安全顶靠风机桩柱的能
6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CNOOCHongKongHoldingLimited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Zhylyoi区块油气勘探与生产合同。Zhylyoi区块部分位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部分位于里海哈萨克斯坦海域,面积约958平方公里。根据合同规定,该区块勘探期第一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
2025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密集调整领导班子。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更换董事长,华能集团、华电集团调整副总经理、董事等。北极星电力网将最新领导班子以及变动情况梳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现任领导班子: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2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领导一栏已更新,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党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6月18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赴有限公司工作调研,与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措及2025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工作要求。张传江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积极应对困难挑
6月6日,经中央组织部宣布,张传江正式调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6月18日,履新不足半月,张传江赴集团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后,他对有限公司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他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