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光+储”强经济性驱动,户用储能成为新能源行业继风电、光伏、电动车之后第四个高速增长的赛道。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储能”ID:weixin-gg-ess)
2021年全球户用储能需求爆发。2022年,能源危机叠加过高电价导致需求进一步激发。当前欧洲为户储最大市场,其中德国占据70%以上的新增储能市场,是欧洲户用储能的绝对主力军。而美国作为储能发展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户用储能依旧是最景气的赛道。日本、澳大利亚市场爆发力不容小觑。
2020年全球户用储能产品出货排名前五为特斯拉、派能科技、德国Sonnen、LG化学、以及中国的沃太能源。
而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户用储能领域,特斯拉凭借突出的产品实力和品牌效应,在全球户用储能市场中占比15%,其次是来自中国的企业派能科技(2.62%),占比为13%。
从户用赛道总体布局看,尽管部分地区仍以本土品牌为主,但中国宁德时代(上游供应商)、派能科技、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成为全球户用储能赛道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科陆电子、科士达、固德威、东方日升等“后浪”加速进击,也成为各国储能赛道重要增长力量。
欧洲户储高速增长,德国领跑欧洲
由于海外欧美国家等电力系统多为小电网私营性质,除大城市外,主网架结构较弱、老化严重,且电网投资不足,区域性停电事故频发。
受激进的能源转型政策、战争等影响,出力稳定的煤电、核电份额逐步被压缩,导致欧美各国电价普遍上涨,欧洲已突破200欧元/MWh。
2015-2021年,欧洲户储复合增速达63%,增长十分快速,其中德国为欧洲户储增长的最大动力。德国也是户用储能全球最大市场,光储装机渗透率全球第一。
2021年德国新增户用储能1.48GWh,同增45%,占全球的34%;累计装机3.92GWh,同增60.6%,占全球的32%。2021年德国光储渗透率为3.6%,位居全球第一。
能源危机下,电价上涨,刺激户储需求进一步高增。2022年德国部分地区居民电价可达到40欧分/kwh以上,较2021年初翻三倍。
假设德国某一典型家庭日均用电量20kWh,零售电价为40欧分/kWh。如果分有无光伏、储能等5种场景进行经济性评估,德国户用光储系统大约在3-6年收回成本,IRR高达15%-30%。
德国平均批发电价从2021年1月的52.8欧元/MWh上涨至2022年6月的最高206欧元/MWh,增长313%。德国储能系统协会(BVES)表示,随着德国居民采用储能技术获得更廉价、可再生和更可靠的能源供应,2022年德国家庭储能电池的销量将跃升67%。
电价高涨及政策补贴力是驱动户储发展最重要的原因。除德国外,欧洲市场位于户储装机规模前列的意大利、英国、奥地利等。这些国家在电价与政策推动下,每年新增户储装机规模稳步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意大利在欧洲地区户储装机量仅次于德国,2021年意大利户储装机191MWh,同增122%;截止2021年底,英国户储装机规模为81MWh,同比增长 113%。
意大利是欧洲第二大户用储能市场, 2018年初针对小规模光伏系统的税收减免政策延伸到了户用储能系统,该政策可以覆盖户用光+储系统资本开支的50%。自此,意大利市场一直增长较快。
英国是欧洲第三大户用储能市场,但由于户用光伏装机增速不高,英国户用储能市场增长较为缓慢。
奥地利早在2018年发布“2030任务”计划,包括能源系统脱碳12项重大项目,其中一项是部署100,000套屋顶光伏系统和小型储能系统,为支撑项目达成,2018年补贴从屋顶光伏延伸至户用储能。未来或许将有更大增长。
从中国企业布局来看,户用储能渗透率比较高的德国占比最高的品牌Sonnen,其次为比亚迪 。
在2022年5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德国太阳能专业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在慕尼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也掀起了中国企业“搏击”欧洲储能市场小高峰。包括华为、欣旺达、合康新能、首航新能源、固德威等多家国内企业组团亮相,加速进军欧洲户用储能市场。
美国户用储能加速明显
美国储能发展走上快车道。美国储能系统的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之联邦和各州政府的监管改革,美国储能发展迅速。2022 Q1 表前储能装机达到 747MW/2399MWh,容量同比增长283%。其中户用储能 22Q1 装机达到 145MW/334MWh,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 25%。
到2025年,美国 储能市场部署的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会增长五倍。其中,用户侧储能系统继续构成这一增长的主要部分。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储能市场。2020 年加州表前、户用、工商业储能的装机量均为全美第一。
在需求增长迅速的的美国,特斯拉市占率达73%排名第一,LG市占率12%排名第二,其次为SolarEdge、Enphase、Sonnen 等美欧品牌。
Solaredge 是美国头部户用逆变器供应商,计划进军美国户用储能市场。Solaredge 户储产品已实现欧洲市场大量出货,科士达则是 Solaredge 电池 pack 重要供应商之一。在美销售的通用 GE 户用储能产品,部分由中国公司固德威贴牌生产。美国 Fluence 公司的 Fluence Cube 储能模块主要采用宁德时代 LFP-280LC 磷酸铁锂电芯,也有部分电芯来自 LG 和三星 SDI 公司。
美国市场保护主义甚于欧洲,进入壁垒较高,本土品牌较为强势。中国企业多以上游环节参与美国储能市场。
户储产品进入美国需至少通过UL9540、IEEE1547等标准,要求较为严苛。2020年美国户储市场特斯拉市占率达73%排名第一,LG市占率12%排名第二,其次为SolarEdge、Enphase、Generac等本土品牌。
大型储能方面,Fluence等本土集成商除外采电芯外,在建设运营方面较为强势。
宁德时代为 Tesla、Fluence 主要供应商之一,受益较高;科士达为 SolarEdge 主要电池代工供应商;德业股份绑定美国经销商 Sol-Ark;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微逆)、科陆电子(电池、PCS)等均在美国有出货。日本:补贴退坡、供电不稳定、房型适宜驱动户储发展
日本户用储能渗透率较高,仅次于德国。2021年日本表后储能装机量为931MWh(同比+8%),户用储能占表后储能的90%。
日本作为多山岛国,土地面积狭小,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问题日益凸显。随着补贴的退坡,日本光伏市场开始萎缩,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数据,2016年-2018年日本新增装机分别降至8GW、7.5GW、6.5GW。预计到2023年,FIT到期的住宅用户累计会达到164万户,相当于6.7GW,为储能释放出一定的应用空间,届时住宅储能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日本市场对企业品牌、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要求严格,而其在光伏价格方面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此,近年来日本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组件、逆变器、支架厂的进入,是各类产品“争奇斗艳”的集中地。当前,阳光电源、东方日升、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东方日升、赛拉弗、华为、中信博等均针对日本市场开发相应产品,进击日本市场。其他市场:澳大利亚政策、光照与安装等驱动中国当前户储经济性不高
近年来,澳大利亚出台有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及 FiT补贴政策等,促进光储装机;光照与安装条件方面,澳洲光照资源充足,光伏发电效率高,地广人稀,住宅多为别墅型,适合安装光伏,家储系统经济性高。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澳大利亚实现户储装机206MW/494MWh,以 MWh口径计算同比增长45%。
而中国储能装机主要为集中式储能,分布式储能仍处于发展初期,经济性不高,只在一些高端别墅有所释放。2021年分布式储能装机为188MW/333MWh,同比+11%/-30%,集中式储能占比超9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5月27日,安徽省安庆市高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一期)2.5MW∣5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为安庆高新吉电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设计5MW/20MWh的储能电站,总占地约8.58亩,项目先行建设2.5MW/5MWh储能电站,并预留扩建接口。本项目作为安庆高新区源网荷储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
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该项目作为同批次新能源开发中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示范项目,树立起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建设新标杆。作为四川省首个投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具备独立支撑区域电网稳定
5月16日,广东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2024年年会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总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以及由标委会归口、广东新型储能国家
5月26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与永荣(深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荣能源”)在广东清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技术与应用,在分布式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联合开发推动项目落地,共同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新格局。永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公布,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以23288.4838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582元/Wh。在此前的5月16日,该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第一中标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开标记录公布。共19家企业参与投标,有效报价共16家,报价范围0.549-0.633元/Wh,平均报价0.5798元/Wh。参与企业包括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铁建等央企基建公司,也包括中车株洲所、新源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25〕95号)。其中提到,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培育推广智能工艺分析、冷却循环系统监控、快速精准温控、高精度到位检测、电机状态预测性维护、智能仓储物流、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在136号文与394号文政策叠加影响下面临结构性变革。年初的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量入市,敦促储能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4月发布的394号文又明确2025年底前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则意味着新能源和储能都将迎来真正的市场化调整,未来收益到底增还是减,将取决于储能产品的运营
近日,中创新航为非洲最大单体独立储能系统项目——南非153MW/612MWh红沙电池储能项目提供高性能储能电芯。edSands电池储能项目位于南非北开普省乌平顿东南约100公里处,是南非首个电池储能独立发电商采购计划(BESIPPPP)的一部分。项目占地约5公顷,通过EskomGarona变电站接入电网,将重点承担电网负
5月24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在浙江杭州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签署阿拉木图州巴托盖1GW光储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阿拉木图州州长苏尔丹加济耶夫,中电工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力举行会谈并见证签约。该项目由中电工程所属能建时代新能源、新疆院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开发主体,哈萨克斯坦属地合作方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在136号文与394号文政策叠加影响下面临结构性变革。年初的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量入市,敦促储能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4月发布的394号文又明确2025年底前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则意味着新能源和储能都将迎来真正的市场化调整,未来收益到底增还是减,将取决于储能产品的运营
近日,多地密集出台政策,加快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及负荷聚合商等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具备电力、电量调节能力且具有新技术特征、新运营模式的配电环节各类资源。其中,单一技术类新型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分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据公开平台显示,铁铬液流储能企业中海储能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君恒投资、北京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投资基金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及产能扩大。历史投资人为清流资本和红杉中国、经纬中国、源码资本等。据了解,中海储能成立于2020年,瞄准规模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据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宁夏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4133.20万千瓦,占比57.84%。宁夏电网独立储能并网容量471.89万千瓦/944.12万千瓦时。注册独立储能电站32家。据介绍,独立储能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
截至2025年4月30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50816家,其中发电企业1927家,售电公司232家,分布式聚合商34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21家,电力用户148556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8515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安徽世嘉合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GWh储能系统建设项目研发楼顺利封顶,该项目占地128亩,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经济开发区。据了解,世嘉合利年产5GWh锂电池储能系统生产线项目位于安徽淮南,计划总投资13.6亿元,规划用地约128亩。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GWh锂电池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卧龙新能披露重组报告书,公司拟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转让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2.2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本次交易前,卧龙新能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矿产贸易业务和
为促进天津市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推动形成新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的良好格局,按照《天津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津发改能源[2023]209号)文件要求,现将已在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登记的独立共享储能企业信息公布如下,供天津市新能源企业参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安徽合肥发布征集合肥高新区创新应用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的通知,提到,围绕高新区“5+2”产业体系,鼓励下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头部企业释放场景机会。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合肥高新区创新应用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的通知区内各单位:为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储能企业(2025年第二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朔州市平鲁区中电储能有限公司1家储能企业的省内交易入市申请,并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05月21日至2025年05月27日。
文/武魏楠2025年5月26日,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6月份集中竞价交易结果:此次交易总成交量为48.83亿千瓦时,成交价格为312.8元/兆瓦时。以江苏0.391元/兆瓦时的燃煤基准电价计算,312.8元/兆瓦时的价格已经触及1439号文中规定的中长期价格浮动下限(下浮20%)。该成交价格与2025年5月相比,环比降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消息,青海省发改委及省能源局召开“能企直通车”座谈会,提到,介绍《青海省发挥绿电优势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背景,重点说明了优化绿电供应模式、提升储能调峰能力、提高绿电消费认证水平、健全绿电市场机制、开展碳排放核算、推进产业出口转型
5月27日,北京绿电荷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旗下芜湖荷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芜湖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50MW/10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建设规模约50MW/100MWh,招标范围包括完成本项目所有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前期合法合规手续、初步设计报告、设计、施工
5月16日,广东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2024年年会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总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以及由标委会归口、广东新型储能国家
5月27日晚,中成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同步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标志着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公告,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价格确定为11.19元/股,较公司最新收盘价1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消息,江苏常州市将继续拓展园区及工业企业等一批微电网示范场景建设,年内再建成示范项目20个。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微电网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供能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共建设1.61兆瓦分布式光伏、6035千瓦/10660千瓦时储能,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两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
据不完全统计,光储星球整理了2025年4月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陕西省、海南省、福建省、山西省的储能备案数据。2025年4月广东省储能相关备案数量达116个(有公开披露装机规模的项目),以下为广东省4月储能备案清单。2025年4月江苏省储能相关备案数量达275个(有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双边交易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坚持分步稳妥推进。分阶段推进现货市场双边交易机制建设,2025年6月推进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纳入现货市场出清:同时加快技术支持系统改造,力争2025年9月底前具
近日,江苏省海安金银工业有限公司1.99MW/4.66MWh储能项目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作为南通市用户侧储能领域的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设计,为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项目设计:高标准布局,实现高效并网项目位于海安市经济开发
2025年5月20日,由浙江云基慧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基慧储能”)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扬州祖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成功并网。项目规模3.7MW/7.955MWh,采用“光储一体化”模式,有效提升绿电消纳能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助力江苏工商业储能规模化发展。此次并网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