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碳市场自试点起步,十余年的实践证明:碳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值此一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全国碳市场首年度在推动控排企业减排降碳、经济社会形成低碳发展意识、“双碳”要素资产化和有序流动方面的成效,分析全国碳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化发展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效与经验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主管部门、参与主体在市场交易、碳金融创新、能力建设、自愿碳市场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市场成效显著,并验证了基于全国碳市场的减排降碳路径是切实可行的。
一是碳市场建设从区域试点迈向全国统一是稳妥、可行的。自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升,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支撑了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正常运行。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3亿吨,累计成交额84.63亿元,成交均价为43.74元/吨,相较于市场启动首日开盘价和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收盘价,碳价保持稳中有升。这不仅充分证明从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统一碳市场逐步过渡的建设安排稳妥、可行,也充分证明我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而确立的制度体系、总量控制与分配、交易、履约管理等碳市场各环节机制安排科学、有效。
二是碳金融创新推动“双碳”要素资产化和有序流动。依托于健康平稳运行的碳市场,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推出碳基金、碳债券、碳质押融资等各类创新业务,多地商业银行自发开启了配额担保类贷款业务探索;部分央企或集团企业充分挖掘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开展基于配额的回购融资;“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现货综合价格指数”“上海清算所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等多个碳指数产品也争相发布。未来,在碳资产登记确权机制建立的前提下,环境权益的价值属性将进一步得到彰显,这将促进生态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大市场机制下有序流通。
三是多渠道、多层次的碳市场宣教工作提升了经济社会对于低碳发展的共识。过去的一年里,围绕全国碳市场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引导社会形成了正面、积极的“双碳”舆论氛围,碳市场成为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凝聚全社会“双碳”发展共识的良好渠道。
四是自愿减排机制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全国碳市场在首个履约周期内便启用了CCER抵消机制,同时积极开展了全国碳配额在大型活动自愿碳中和方面的探索。可以认为,大力发展CCER市场和碳普惠机制是广泛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双碳”进程、扩大碳市场减排外延并加速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有益探索。
从减排降碳成效来看,碳市场推动碳减排成效初步显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全国碳市场以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达到99.5%。经粗略统计,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履约的发电行业企业2020年排放总量较2019年有所下降。履约清缴工作的圆满收官,侧面印证了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激励企业自主减排的效应。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八大行业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化手段所形成的激励约束机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减排进程,助力我国形成更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面临的挑战
一是碳市场法律层级不足,碳排放权法律属性尚不明确。作为强制性、政策性市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稳妥运行高度依赖法律法规的政策保障。全国碳市场现行上位法为2020年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受限于法律层级,《办法》并未对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予以明确,该问题进一步引起碳排放权担保适用性、碳交易纳税适用性、司法冻结执行等诸多具体实践争议。
二是交易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结构呈现出三个“单一”:首先是市场参与人单一,由于尚未引入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全国碳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企业一类交易主体,同类主体对经济、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反应呈现高度趋同性,这无形中将放大外部因素对碳市场的冲击。其次是市场供需结构单一,现阶段企业多以完成履约为交易动机,具有高度相似的交易策略和持仓结构,容易形成惜售、抛售等“一边倒”式供需格局。最后是交易方式单一,目前全国碳市场仅有一种交易产品,仅提供现货、全额的交易方式,缺乏风险对冲渠道,难以支撑企业采取更为多元的交易策略和更加灵活的履约避险安排。上述三个“单一”或将导致整个市场缺乏灵活性、自我调节和抗风险能力不足。
三是定价机制有待完善,投融资引导作用亟需加强。价格发现是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投融资的落脚点,完善、丰富的碳定价机制是气候投融资工作开展的基石。现阶段全国碳市场仅有二级市场一个定价层次,受制于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碳价信号的有效性不足,碳资产的估值体系不完善,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不强,制约了气候投融资等相关工作的展开。
四是碳金融创新业务规范性欠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碳质押、碳回购等创新业务规范,也缺乏对碳远期、碳期权、碳债券等碳金融衍生品的政策指引,碳金融创新存在标准和监管缺位的风险。以碳质押贷款为例,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各地涌现出广泛的业务需求,由于碳排放权抵质押适用性尚未明确、相关业务规则暂未出台,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暂无法受理该类业务,部分当事人转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登记,导致登记权属不明晰,存在多头登记等风险隐患。
五是碳排放权交易税务适用性问题尚未解决,企业交易成本上升。根据财政部2019年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购入配额记入“碳排放权资产”科目,并在“其他流动资产”列示。按照此会计处理,配额购入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定下,非特殊情况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不予公开,买方无法向卖方索要增值税发票;同时增值税发票开具不支持代开代缴,也不能由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代扣代缴,导致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交易时的税务问题暂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发展建议
为更好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好这一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并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对全国碳市场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上位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条例中对碳排放配额的法律属性予以定性,明确碳排放权的担保适用性,并对履约清缴等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事项和相关方权责划分等内容加以明确。
二是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定价机制。兼顾行业公平的原则,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降低非履约企业入市门槛,引入多层次市场参与主体,提升市场整体活跃度和流动性,切实巩固价格发现机制的根基;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增值税及发票管理规定,可对碳交易免征增值税、不要求开具发票,或借鉴对股票交易的增值税处理方案,由卖方按照买卖差额缴纳增值税、不要求开具发票,从而切实解决碳交易税务问题、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适时探索有偿分配,建立一级市场定价体系,形成对现有碳价的有效补充;进一步鼓励开发碳指数等辅助碳定价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把握供需及价格变化提供权威指标,为金融机构准确进行碳资产价值评估提供参考,为气候投融资创新业务发展提供基础。
三是完善CCER顶层设计,逐步拓展碳交易相关产品种类。一方面,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抵消机制使用,原有市场存量CCER项目已被大量消纳;另一方面,自愿碳市场作为强制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可以发挥对非履约主体在碳减排方面的激励作用,推动经济社会以能源结构为首的系统性转变。因此,为保证第二个履约周期抵消机制有序运行,激励经济社会各类主体减排,应尽快完善自愿减排机制顶层设计,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配套技术标准,适时重启CCER项目签发,形成自愿减排市场和强制配额市场的有效联动,丰富碳交易产品类型。
四是构建气候投融资减排效益识别评价机制,引导碳金融规范发展。通过整合现有排放数据资源,开发适用于国内的行业排放基准值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等,形成依托全国碳市场的气候投融资减排效益评价和统一登记体系,协助金融机构识别气候风险资产,引导社会资本向真正具有减排效益和气候友好型的项目倾斜;配合出台碳质押、碳债券等碳金融业务指引和实施细则,推动碳金融创新规范、有序发展,从而切实发挥碳市场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要素激活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12月31日发布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其中包含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移出清单、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变更清单两部分。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纳入名录,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陕环排管函〔2024〕82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务院《碳排放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46053吨,总成交额18113576584.2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20吨,成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第一个履约周期,江苏省针对缺口企业多、履约时间短、配额价格高、处罚力度大等诸多因素,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一是提前分析研判。根据年度核查数据,提前开展配额分配分析预测,对缺口比较
近日,北京绿交所发布了《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公告》最即将开展的CCER交易细则进行了公布。相关内容中,最值得说的就是交易初期只允许挂牌交易。关于交易方式,其实在CCER交易机构确定之初就一直有人向我打听。因为不同的交易方式将决定投资者、开发者及项目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其中发电行业30家,非电行业40家。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编制上海碳价格指数,并于2024年12月19日起发布上海碳价格指数,为市场提供多元化价格基准(指数编制方案详见下文)。上海碳价格指数从上海试点碳市场各交易产品中,选取具有上海特色且交易稳定的产品作为指数样本,根据历史成交量加权,综合反映上海碳市场中
这份成绩单,亮眼!12月20日,中国大唐所属重点排放单位,100%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连续三个周期提前完成履约。10月1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配额分配及清缴通知后,面对紧迫的履约期限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大唐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在第一、第二履约期工作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碳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2月18日公布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排放单位名录,北京市共有14家发电企业(天然气发电机组)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与上一年度相比无变化,应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及配额清缴工作。7家石化、钢铁、建材、民航(机场)等部分重点行业企业纳入
12月19日,广东能源集团所属22家控排企业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履约期(2023年)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标志着集团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集团克服履约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提前谋
通过艰难磋商,COP29最终达成了涉及资金、适应和减缓等一揽子内容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并取得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实施细则等成果,为“迷雾中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来源:能源评论#x2022;首席能源观文/柴麒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
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发布《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建设〔2024〕6号),详情如下: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印发《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二十条措施,推动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详情如下: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
浙江省桐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月27日印发《桐乡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桐建〔2024〕125号),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六大领域,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六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30日,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储能、能源互联与供需互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负碳与碳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北京市财政局12月30日于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京财资环〔2024〕1779号),制定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等措施,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
12月24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全省共有108项技术、装备、产品入选。关于公布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湘工信节能〔2024〕481号各市州工信局,有关企业:为加快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实施八大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天河区目标为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文如下: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天府〔2024〕8号
龙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龙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龙岩市生态环境局12月24日印发《龙岩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龙工信〔2024〕69号),目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合布局进一步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
为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有关要求,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市生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4年度“零碳”工厂试点培育名单,联想创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选。关于公布2024年度“零碳”工厂试点培育名单的通知各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动工业领域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发挥绿色低碳标杆的引领带动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12月13日发布《全省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实施意见》(苏市监〔2024〕227号),目标建立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体系,加快形成一批效益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及应用典型案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服务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顺利结束,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1.89亿吨,年度成交额181.14亿元,创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成交额新高。交易价格总体平稳上扬,收盘价于4月24日首次破百。12月31日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2021年7月16日首日开市价上涨103%。截至2024年末,全国碳排放权交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全部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公司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据悉,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5种类型,涉
1月7日获悉,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挥电网平台作用,结合辽宁地区实际和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以“一个牵引、两轮驱动、双向发力”为主脉络,具有碳数融合特色的碳业务体系。国网辽宁电力以构建电力碳排放核算体系为牵引,发挥业务资源优势,推进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电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2月2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型升级。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障规划实施与生态保护要求相一致,强化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完善交通运输装
工厂和园区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召开的会议进一步提出,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有3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5年度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4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4年度非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明确25个省市包含48个试点地区,试点产品包括光伏产品、锂电池、钢铁、电子电器(变压器)等。原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征求意见稿),本指南适用于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的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本指南对核查的原则、依据、内容与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其他未纳入全
1月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环气候〔2024〕91号),提出按照“急用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同步开展碳足迹因子研究和测算工作,确保实现2027年前100项和2030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