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兼顾传统火电与新能源 深化发电可靠性管理

2022-08-19 12:19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熊凯关键词:电力可靠性新能源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对电源侧生产、经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发电企业可靠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的施行,结合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际情况,持续完善传统火电新能源发电企业设备管理体系,强化技术监督体系和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融合与协同,以及抓牢抓细抓实各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将是新形势下深化发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熊凯)

新形势和新挑战

当前,国际上复杂多变的政治、经贸环境,直接影响到我国能源安全。在国内,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持续较长时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的提出,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随机性新能源并网比例将逐步提高,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发电企业也面临着这些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

火电经营承压,大部分火电厂亏损严重。受前端煤价、气价持续高企、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压力、能源保供社会责任、节能降碳改造以及发电成本疏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传统火电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承压,燃用低品质煤,设备更新改造资金投入有限,给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

火电功能定位逐步转变,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的逐步提升,未来煤电的角色定位将从主力电源过渡到调节性电源,承担保供兜底和灵活性调峰的角色。同时,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广东省内火电机组已经全部市场化运营。频繁启停机、深度调峰等非常规工况已成常态,大型火电机组特别是老旧机组,频繁在非常规工况运行,直接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可靠性,如近年广东省内某66万千瓦和33万千瓦机组的汽包在定期检验中发现的裂纹缺陷与机组频繁启停产生的热应力有很大关系。

新能源高速发展衍生新问题。近年来,各发电企业全力拓展和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且普遍采用自建和收并购等方式,部分收并购项目设备安全隐患多,部分自建项目受“抢装潮”影响,留下较多质量问题。此外,国产风机变桨系统、大参数齿轮箱等关键设备技术不成熟、质量不稳定,海上风电项目受天气影响无法及时处理缺陷,以及运维人员技能与经验不足,都将影响新能源项目投产后的安全可靠运行。

发电企业可靠性管理现状

对发电设备可靠性的认识不全面。一是设备可靠性问题往往也是设备安全风险和隐患问题,将给应急处理、紧急抢修作业带来人身安全风险,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二是设备可靠性管理影响发电企业在当前电力市场下的生存能力,机组频繁故障停运或限负荷将面临市场交易规则、“两个细则”的处罚,并失去在竞争激烈的电力现货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设备可靠性关系保电大局,关系民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社会责任。

技术监督体系和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两种体系下开展的工作相互独立,技术监督工作未能有效融入到相应设备的预防性管理工作中,未形成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导致技术监督体系与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新能源项目运维模式不统一。在考虑风光电价补贴政策调整前提下,为提高盈利水平,收并购和自建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运维模式采取了项目直接管控、区域集中管控、外委运维等多种方式,而不同的管理模式造成技术监督与设备预防性管理方式的差异,以及管理重心的不同,不利于设备可靠性管理。

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不足。新能源大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企业快速发展,人员更替、流动频繁,加上部分企业生产技术类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工作开展不力,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不连续,新上任的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体系不了解,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仅仅停留在日常工作的机械执行层面。

深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有关要求

建立健全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发电企业可靠性管理创新、成果应用以及培训交流。对发电机组开展可靠性评估,加强关键部件监测,确保调峰安全裕度。建立发电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并推动设备状态管理,动态调整设备维护大纲,定期评估影响机组可靠性的风险因素,从而指导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维护工作。

全面、科学、合理做好设备计划检修管理

一是秉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全面做好检修策划,采用科学有效的点检定修制,并根据设备状况及日常积累的成熟经验逐步扩大状态检修比例,但对于状态监测手段不完备、诊断技术不成熟的设备应坚持以计划检修为主。二是合理设定检修间隔,不受电力市场等经营因素影响而随意压缩或拉长检修间隔。三是合理确定检修等级组合方式,高度重视大修前期准备工作,并明确小修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大修项目做准备。四是规范、科学确定各等级检修的标准项目计划,建立健全标准项目库的日常更新完善管理机制。五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积累的经验定期更换零部件、易损件和电子元器件等,并严格把关新产品质量。六是合理制定公用系统滚动检修计划,尽量结合机组检修一并安排。七是结合设备实际性能指标,综合考虑设备超寿命前的更新改造,合理编制相应的特殊修理和技改项目计划。八是不断完善检修作业文件,严格监督执行,严控检修质量。

强化技术监督体系和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的融合与协同

由于传统火电与新能源发电行业的特点、功能定位等方面不同,两者在技术监督体系与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的融合与协同路径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对于传统火电行业,一是要将技术监督体系中监督检查、检测、试验等固定周期性工作按照设备预防性管理中设备的类别和级别,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中制定相应的预防性维护工单(PM工单),并通过跟踪、检查工单执行情况,对工单的完成率以及完成质量进行评价考核。二是将分析设备故障、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等得出的防范措施输入到预防性维护项目库,防患于未然,杜绝同类事件发生。

对于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应结合有别于传统火电行业的运维管理模式,立足当前设备实际情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预期,以经济运营为前提,积极研究探索运用大数据智慧区域集中运营手段,逐步健全新能源发电设备管理体系,提高技术监督及设备预防性管理水平。

强化可靠性绩效考核,严控非计划停运事件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倒逼企业落实可靠性管理主体责任,严控机组非计划停运,特别是杜绝重复的、人为原因导致的非停事件。

结合《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各发电类型相关可靠性评价规程以及标准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可靠性绩效考核,特别是非计划停运的严格考核,既要对标自身,还要对标国内同行先进水平,找差距、补短板。

坚决杜绝重复的、人为原因导致的非停事件,非停事件的原因分析不能只讲设备问题,而不深入分析管理问题,不从人的方面找原因。实际上大部分重复的、人为原因导致的非停事件,其原因在于相关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与不足,可通过及时弥补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手段快速杜绝。

高度重视锅炉“四管”爆漏事件。一是定期开展锅炉“四管”防泄漏技术研讨会议,从设备、运行、技术、管理、更新改造等方面开展综合治理、专项治理。二是要建立健全锅炉“四管”隐患排查考核激励制度,做到逢机组停运,能查必查。三是详细策划金属检测方案,制订滚动检查计划,建立健全金属监督台账。

全面开展二十五项反措专项查评和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查评工作

二十五项反措专项查评工作有利于提升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电力生产事故预防措施,提高生产设备可靠性。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一是要编制适用于各发电类型并涵盖相关专业的二十五项反措专项查评实施细则,各条文要分别评分量化。二是采用分阶段开展电厂自查自评、集团专项抽查、整改复查方式进行专项查评,并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和内部专家组成查评工作组,对所有电厂进行全面、客观普查,充分暴露问题。三是分类梳理查评发现的重点问题,由上级单位发文督办,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设备预防性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效能体现了一个电厂设备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此项工作的开展应基于本企业编制的《设备预防性评价办法》,组织开展相关学习培训以及专项抽查工作,摸清各电厂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遇到的难点、痛点,统一解决共性问题。

重视技术人才管理,重视生产技能传承

建立专业技术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在重大方案的制定、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设备复杂问题的分析诊断和处理上,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组的智囊作用。

生产技能的传、帮、带对新员工及转岗员工与设备、环境的本质匹配起着关键作用,电厂要建立部门内部技能培训奖惩机制,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师傅带着徒弟边干边学的方式,逐步完成生产技能的传承和衔接,避免技能人才断层。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07期,作者供职于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监管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可靠性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