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与其错误的石油战略不无关系。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文 | 陈湘球)
自从踏上奥匈帝国的这片土地,麦克加维从来没有担心他的第二故乡和他所热爱、尊敬的英国之间会出现关系问题。奥地利人和德国人一样,多数都是日耳曼人,他们说同一种语言,信奉同一个宗教。
正如德国军事作家弗里德里希·冯·伯恩哈迪在他的《德国与下一场战争》中写的那样,“(德国和奥地利)两个国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从亚得里亚海到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一整块紧凑的领土。
历史的渊源、民族的情节和政治的认同感让他们亲密无间,奥地利人与普鲁士人、日耳曼人并肩作战过一百多个战场,日耳曼是奥地利领土的支柱,是将(德意志)帝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纽带。两国之间就没有任何利害冲突,一个屹立在南方版图中、面朝东南部海洋(亚得里亚海),另一个坐拥在北方疆域上、面朝北部海洋(北海和波罗的海)……”
沙俄据守在奥匈帝国的东面,对巴尔干地区虎视眈眈,意大利和法国在争夺地中海对岸的北非领地,战事不断。1887年至1897年间,在德国的鼓动下,英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三国签订《地中海协议》结盟共同对抗法国和沙俄。
这一段时间正是麦克加维的奥地利石油帝国走向巅峰的时代。1892年,为了纪念与妻子海伦娜结婚25周年,麦克加维在自己的格尔利斯庄园举办了一场盛典,两顶高大的帐篷上面装饰着鲜花和古老的英国国旗,按照当时参加庆典的加拿大客人的说法,“那面古老的旗帜总是能让加拿大人心花怒放”,他的司钻工人甚至没有忘记向女王隔空敬酒。
麦克加维的奥地利石油帝国快速崛起的那段时间也是欧洲列强瓜分蚕食全球殖民地的巅峰时代。1899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达到2408.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亿;法国殖民地958.3万平方公里,5640万人口;新生的德国只抢到了259万平方公里和1470万人口。
但是作为后起之秀,德国很快在各个领域都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的第一大强国,扩大海外市场、寻求新的资源和拓展势力范围的迫切需要,都迫使当时的德国强烈主张重新划分全球殖民地。
正如时任外交大臣的比洛(后来成为了德国的首相)1897年12月6日在帝国议会发表演说时说的那样:“德意志人把领土让给这个邻邦,把海洋让给那个邻邦,而把自己留置在纯粹空谈的天空里,那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他国的主神告诉我们说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随着德国的兴起,在欧洲很快形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政治集团:大英帝国、法俄联盟以及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联盟。由于国内和巴尔干半岛的问题日益严重,迫使奥地利向俄罗斯寻求支持,这个脆弱的联盟在1906年左右开始破裂。第二年,英国与法国和俄罗斯和解,并签订了包围德国的《三国协约》,英国开始站到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对立面。
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帝国
对麦克加维来说,这是一段令人不安的时期,因为他们在奥地利、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都有重要的商业利益。除了自己在加里西亚的公司,他的一个弟弟阿尔伯特还帮助发展了罗马尼亚的工业,另外一个弟弟詹姆斯已经在俄罗斯建立了石油生意。
快速变化的政治环境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正慢慢抹去麦克加维对大英帝国原本怀揣的那份自豪与骄傲。虽然他依然努力帮助英国海军,而且愿意为英国军舰提供动力燃料,但欧洲大陆上不断演变的政治联盟让他日益感到困惑和警觉,甚至直接冲击了他的资产。
俄罗斯正处于动荡之中,外国人当然也不能幸免。在油田里,不受欢迎的外国经理经常遭到攻击和杀害,在格罗夫尼经营石油产业的詹姆斯成为了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1911年初,麦克加维接到消息,弟弟詹姆斯在家中与妻子和同事共进晚餐时被三名持枪抢劫犯杀害,抢劫犯刺伤了厨师,带走了大约100英镑现金。尽管两名抢劫犯后来被逮捕了、另外一名开枪自杀了,但是他在俄罗斯如日中天的事业却戛然而止。更加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1912年,麦克加维忠诚的合伙人和长期的朋友约翰·柏格海姆在英国伦敦的一场出租车事故中丧生。
战争的乌云罩上欧洲大陆,麦克加维似乎正在跳入自己挖的坑中。在他努力帮助英国海军,指导英国船只改造和安装燃油器的时候,奥匈帝国海军也开始推广将石油作为军舰燃料的措施。
由于国内的煤炭不适合战舰使用,实际上奥匈帝国海军的煤炭燃料大都是从英国进口的。根据其海军部的统计,从1897年到1904年,海军98%的煤炭都是从英国的矿场购买的。而英国煤矿三不五时的罢工,严重影响燃料供应。但是,当奥匈帝国海军采取措施准备勘探开发其国内能源时,却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910年麦克加维主导的奥地利石油供应商协会在奥地利政府的帮助下赢得了与洛克菲勒旗下维也纳真空石油公司的石油战争,将低价的美国石油赶出了奥匈帝国市场,而且为了消耗过剩的石油,麦克加维又鼓动政府在铁路部门全面推广石油代替燃煤作为动力燃料,强大的市场需求推高了石油价格。
1909年初石油价格曾经跌至每100公斤0.80克朗,政府采取行动后,同年6月回升到每100公斤1.20克朗,到1911年,一年的时间内,从每100公斤2.84克朗,迅速攀升到100公斤4.20克朗。海军部的专家在比较煤炭和石油的“热值”时发现,当石油每100公斤成本为3.40克朗时,石油和煤炭的成本效益是一样的。但是此时的石油却不再廉价,甚至变成一种奢侈的动力和照明燃料,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除了政府采购以外,民用市场也开始萎缩,从1909年到1911年,加里西亚的产量下降了58%,这进一步推高了石油的价格。
从海军的角度来看,产量下降导致的价格上涨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将石油从开采地运输到使用地的高昂成本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将加里西亚的石油运抵设在里雅斯特和波拉的海军基地需要穿过整个奥匈帝国。
1900年至1904年担任奥匈帝国奥地利总理的欧内斯特·冯·科伯曾试图通过提出一项大规模的运河和铁路建设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将阿尔卑斯地区的陶恩铁路、卡尔瓦旺克斯铁路、沃彻纳铁路、皮尔恩铁路和韦彻塞尔铁路连接起来,建设通往里雅斯特的第二条铁路。
农业协会担心其他国家的廉价粮食将通过运河运送到奥地利,抵制运河建设;石油供应商协会担心其他国家的廉价石油将借助铁路运送到奥地利,抵制铁路建设。各方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对这两个项目争论不休,直到1914年战争爆发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科伯的运河和铁路计划潜在的战略意义。
昂贵的石油价格让海军军部放弃了与麦克加维主导的奥地利石油供应商协会成员的供油合同,但是奥匈帝国并没有因为加里西亚的石油昂贵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1910年12艘110吨的鱼雷艇开始使用石油作动力燃油,从斐迪南·马克思大公号铁甲舰开始,所有奥匈帝国的战舰都陆续配备了烧油的装备。1909年1月位于波拉的潜艇站正式启用。1909年8月,奥匈帝国第一艘燃油潜艇SM-U 4号投入使用,它由两台300马力的石油发动机提供燃料,到1914年,陆续有6艘潜艇投用,都需要石油作燃料。
懊悔的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军军部放弃加里西亚的石油后,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设在里雅斯特东南面80公里左右的里耶卡港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隶属于匈牙利,现在隶属于克罗地亚)的炼油厂签订了供油合同,使里耶卡炼油厂一举获得了奥匈帝国海军军部成品油产品的垄断供货地位。
这个炼油厂曾经是欧洲大陆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炼油厂,早在1884年年初,炼油厂一天的煤油与其他油料产量就达二十节油罐车,这些油料经由南方铁道往北运到莱巴赫与维也纳、布拉格与布达佩斯,而这条铁路的股权绝大多数也掌握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手里。
里耶卡炼油厂起初处理的是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但不久便改用巴库的原油。罗斯柴尔德的巴黎银行先前已经收购总部在高加索的巴统炼油与贸易公司,而且资助铺设巴库到巴统的铁路,此外还跟马库斯·塞缪尔合作建立油轮船队以运输煤油。
原油很快就从里海海岸沿着铁路运送,穿过高加索山区,然后从巴统以油轮转运,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亚得里亚海北部。这些原油在这里提炼成煤油,再经由铁路运送出去,最远可以送到萨尔茨堡。麦克加维打败了洛克菲勒家族,却拱手把市场让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
与奥匈帝国海军不一样,英国海军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石油供应的原则:“保持现有的供应来源的独立性和竞争性”,挫败“建立全球性的石油垄断”,保证“海军部不致依赖任何单一的联合企业”。正如丘吉尔在给议会的声明中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只依赖一种质量、一种加工方法、一个国家、经由一条路线和一个油田的石油”。
1914年6月17日,丘吉尔向下议院递交了保证海军石油供应的议案:收购英波石油公司5l%的股权,与英波石油公司签订20年的海军部燃油合同。1914年6月28日,议会批准丘吉尔议案。十一天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作为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站到了奥匈帝国的对立面。
虽然阿巴丹炼出的石油质量不佳,战时又缺少设备,但在军事需求的强力驱动下,一个庞大的工业企业仍然在波斯扎下了根。在1912年和1918年间,波斯的石油产量增长了十倍以上——从每天一千六百桶增加到一万八千桶。到1916年后期,英波公司满足了英国海军全部石油需要的五分之一,尽管协约国80%的石油来自美国,但是英波石油公司的石油确实保证了英国海军“现有(石油)的供应来源的独立性和竞争性”。
奥匈帝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到1914年9月中旬,来自俄罗斯前线的坏消息迫使海军军部重新考虑从加利西亚获得石油的可能性。海军基地发给军部的报告说,“鉴于目前的情况,运送这种燃料似乎是绝对必要的,而这也是海军最迫切需要的”。于是海军决定从任何可能的炼油厂购买石油,没有人再关心价格了,只要有油就行。但一切已经太晚了。
俄罗斯军队于9月6日占领加里西亚,加里西亚的油田、管道、油井和水库都在其控制之下,国家炼油厂也停止了运营。在失去加里西亚油田后不久,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应对不可避免的石油危机。铁道部要求禁止所有石油产品的出口,评估国内需求,并与现有供应进行比较。在充分收集相关信息予以综合分析之后,采取措施确保军队、国家机关和铁路的供油。
1916年10月,奥匈帝国成立了石油交易所来管理石油的分配,但是却未能保证陆军部充足的石油供应,甚至也无力阻止石油价格的上涨。由于对君主国的所有油田都没有管辖权、对石油集中控制的缺乏,注定这个交易所形同虚设。
1914年10月5日,一项更广泛的禁令开始实施,除了德国以外,石油被完全禁止出口。11月下旬,军事当局征用了所有成品油库存,限制向平民和私营公司销售,直到满足军方的需求。煤油的短缺影响了奥匈帝国所有的城市,尤其是在1914-1915年寒冬的漫长黑夜里,煤油成为绝对的奢侈品,其价格在奥地利达到了62克朗,在匈牙利达到了90克朗。
战争的破坏力
1915年5月,奥匈帝国收复了加里西亚,开始对被俄罗斯占领后的油田进行损失评估,俄罗斯士兵烧毁了319个井架中的229个(绝大多数是木制的),摧毁了该地区所有的灭火设备和装置。但是在鲍里斯拉夫的主要油区,一口井都没有被点燃,更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让大多数炼油厂和转运站受到干扰,油田似乎并不是俄罗斯侵略的主要目标,油田所有者预期的大规模破坏也没有发生,奥匈帝国战争部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是俄罗斯人进入加里西亚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超出了帝国预料,成千上万的加里西亚人不愿忍受俄罗斯军队的虐待,选择离开家园,道路上挤满了难民,鲍里斯拉夫油区的复产进展十分缓慢,甚至陷入停顿。
根据艾莉森·弗利格·弗兰克在她的《石油帝国:奥地利加里西亚的繁荣景象》一书中的记载,到1917年12月,油区熟练工人的数量已经下降到192人,其中126人是钻井工人,仅够维持油井的运转。到1918年9月,人数骤降至75人,没有人、没有水、更没有燃料来运转各种发动机,这意味着运转中的300多口井无法正常产出。
鲍里斯拉夫的年产量在1917年下降到48380吨。1917年12月22日,波拉海军基地的舰队突击队通过电报向维也纳的海军总部报告说,“波拉基地燃油库存为2632吨,里雅斯特基地的库存为66吨,其中1093吨是柴油,如果不补充新的油品,那么两个港口的鱼雷和潜艇部队将在20天内失去动力。”
更为严峻的是,俄罗斯占领军的政策与战前维也纳政府通过支持乌克兰文化发展在东加里西亚赢得朋友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加里西亚被俄罗斯官方认为是“回归祖国的俄罗斯省份”,并成为密集的俄罗斯化计划的推行地点,波兰人和鲁塞尼亚人都被征服。波兰和鲁塞尼亚的学校被关闭;只允许俄语教学。尽管俄罗斯军队只占领了这个地区八个月,却为这个地区的百年纠纷埋下了伏笔。
麦克加维平生第一次发现自己无法掌控他的生意和未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打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战争改变了一切。尽管他仍然为身为一个忠诚的英国臣民而自豪,但是当发现自己生活在英国对战国的时候,他感到心碎。
奥匈当局不再把他视为奥地利石油大王,而是把他当成了忠诚于英国海军的彻头彻尾的英国人严密监视起来,几年后,加拿大的著名新闻杂志《麦克林》发表了一篇文章给麦克加维的多面人生盖棺定论,文章说:“一直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麦克加维,在他71岁生日的那天,突发中风去世。他最后几天是在维也纳一座豪华住宅里、在当局的监视中度过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他的祖国加拿大,似乎也多少受到了媒体的嘲笑,人们说他是在与德国威廉二世的战争中牺牲了自己和自己一生的声誉”。
战争结束了,奥匈帝国解体了,西南边的巴尔干地区疆土已经不在奥匈帝国的版图上了,1918年10月31日在帝国和皇家奥匈帝国海军的旗舰上,哈布斯堡海军的红白军旗从旗杆上飘扬下来,奥地利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不再需要海军了;东北边,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独立了,但是波兰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对遥远的加里西亚的争夺却远远没有结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正式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在此次修订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路径首次以完整链条形式被系统纳入,为我国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金融支撑。在新版目录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被列为第1.5.1条,涵盖捕集、运输、利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7月18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2024年-2026年光伏支架(二级物资)集中采购(新增)中标结果公示,新增10家企业,包括天津君诚管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九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特变电工集团(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景新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提升,城市普遍面临暴雨期间雨水渗入量越来越少的问题。雨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会冲刷并携带地表各种污染物汇入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在某些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大量雨水汇入使得下水道会造成溢流污染,严重影响自然水体。在极端天气多发的今天,这是造成自然水体污染的重要因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中国海油近年来持续加大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7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勇担职责使命,在供给提档、转化提速、产业提质、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中国海油近年来持续加大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为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根据7月15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2025年7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电力生产情况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5.4亿千瓦时。1—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历史上,地缘冲突对油价影响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供应中断造成的滞胀,另一种是供应没有发生中断,油价最终随经济周期波动。2025年下半年油价可能如何表现?需要密切跟踪以上两种逻辑。(来源:能源新媒文/瞿新荣)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突然空袭伊朗,北京时间上午七点左右,国际原油开盘就上涨近8%,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平稳增长。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增速比5月份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04万吨。1—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原
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区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焦炭、天然气价格小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一、煤炭6月份,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10.54元/吨,与5月份相比(下称环比)略涨0.16%,与2024年6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16.45%。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28.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根据7月15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2025年7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红海”搏杀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在国际市场
第三章nbsp;石油行业发展(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原油供需01原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7.64亿吨,同比下降1.0%。2024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建立常态化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分批次推介收益水平适中、建设条件成熟的投资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高铁、风电
6月18日,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一,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孔小强,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杜予斌,许继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涛等出席仪式。张庆一在致辞中向各位嘉宾长期以来对
第一章nbsp;能源发展综述本章作者nbsp;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宏观经济形势0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