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021号提案。其中提到,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能够反映电力供需的电力分时价格,拉大峰谷电价,通过电价信号引导煤电逐步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变,2021年10月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并多次组织开展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情况监测,严格跟踪监测各地政策执行情况。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燃煤发电机组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电量占燃煤发电机组全部交易电量的62.8%,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现代能源市场建设,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推动各类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积极配合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完善燃煤发电上网价格有关政策,不断加强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监管。
详情如下: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021号(经济发展类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能提规划〔2022〕41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布局 系统优化“双碳”目标实践路径的提案》收悉。该提案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系统优化“双碳”目标实践路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能源规划政策研究制订。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系统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目标任务。一方面,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进生物质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海洋能等。另一方面,提升化石能源供应能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好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和生产结构,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同时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印发了能源领域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推动重点行业转变用能方式等任务举措。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有力有效落地实施,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是完善能源转型体制机制。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储能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完善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近年来,持续推进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能够反映电力供需的电力分时价格,拉大峰谷电价,通过电价信号引导煤电逐步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变,2021年10月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并多次组织开展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情况监测,严格跟踪监测各地政策执行情况。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燃煤发电机组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电量占燃煤发电机组全部交易电量的62.8%,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现代能源市场建设,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推动各类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积极配合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完善燃煤发电上网价格有关政策,不断加强燃煤发电市场化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监管。
三是着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多措并举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达约97%和98%。为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围绕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具体举措。会同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部署了储能技术相关的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任务,明确了技术路线图。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系统布局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大力推动相关规划政策落地落实,加快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协调组织相关单位加快推进输电通道前期工作,推动纳入规划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尽快投产运行,推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结合当前新型储能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新型储能分类示范工作,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关于建立碳减排先行示范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一是加快绿色产业体系整体规划布局。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政策协同配合,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发布《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等,遴选发布一批工业节能提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部署,要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试点建设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加大汽车领域新能源推广应用力度,鼓励新能源汽车用新能源电。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有力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推动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能源行业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能源供需衔接,持续优化能源开发利用布局,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有力推动各地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西北部地区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截至2022年7月,第一批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印发了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将有助于相关地区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布局,加快形成内生动力。积极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2021年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推动分布式光伏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一大亮点。2021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2900万千瓦,累计分布式光伏突破1亿千瓦大关。下一步,将继续支持西部地区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本地区能源资源优势,重点建设“风光水(储)”“风光火(储)”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支持中东部地区提升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沿海核电、海上风电等,推动能源“从身边来”与“从远方来”并重,提升本地能源自给能力。支持按照集约布局、先扩建后新建原则,持续完善沿海重点地区LNG储运体系,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
三、关于建立能源供需预警及保供应急体系
建立能源供需预警及保供应急体系是增强能源系统平稳运行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扎实开展能源监测预测工作,组织各省能源主管部门和主要能源央企,建立了能源监测预测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分析能源供需形势。2022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多项有力措施,扎实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电力保障方面,持续加强电力供需的监测和分析,与气象部门做好协调联动,与各地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企业及行业协会做好对接会商,研判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应对,指导各地和有关企业做细做实电力保供的应对方案。同时,推动重大电力项目建设投产,提升发电燃料的保障和运行出力水平。煤炭保障方面,与各产煤省区签订了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压实煤炭增产的保供责任;加快先进产能投产,稳定煤炭保供政策,充分释放先进产能;坚持全国煤炭产量调度,及时掌握全国煤炭生产动态;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保障发电用煤正常供应。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健全完善能源监测预测机制,提升形势预研预判能力。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化解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矛盾。加快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提升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增强区域间协调互济能力;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重点推进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
四、关于建立能源产业一体化生态圈
加强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保障。国家能源局会同科技部已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健全能源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完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开放合作、共创共享创新生态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健全能源领域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优化能源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激发能源行业创新活力。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加快碳减排领域人才培养;深化能源领域产教融合,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首批3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相关规划任务举措落地实施,完善能源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能源产业发展规律,依托重大能源工程、能源创新平台,加速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在能源关键技术领域,支持能源企业引进储备高层次技术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在研发机构和能源高新企业双向流动。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2年8月9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印发《华中区域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华中区域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办法》文件精神,结合华中区域电力运行实际,就发电机组和独立新型储能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的流程、时限、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粮油加工企业初加工用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粮油加工企业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分别包括小麦原粮进仓、清理、风选、配麦、润麦、烘干用电;稻谷、谷子原粮进仓、清理、烘干、砻谷、碾米、抛光、色选用电;玉米筛选、脱皮、烘干用电;荞麦、高粱等谷
“中发9号文”印发以来,我国以电力中长期合约起步,逐步放开发电侧和用户侧的直接交易,市场交易规模稳步增长,但是在这个时期,发电调度及结算环节并未发生本质变化。直至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后,绝大部分试点已形成现货全电量优化,中长期财务合同避险的机制,即现货出清结果决定机组发电计划,中长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发改委近期发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85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出,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做好售电市场监管工作。一是规范售电公司每月向代理用户告知交易相关信息,推动企业比价选择优质售电公司。二是督促各市加大对属地售电公司的监管并通过信用评价等机制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发改委近期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出,2022年,全省企业平均电价0.7935元/千瓦时,较上半年0.795元/千瓦时下降0.0035元/千瓦时,完成了省政府绿色低碳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力争2022年企业电价较上半年有所下降”目标任务。2022年售
12月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发电机组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燃煤发电机组按我省当月代理购电市场化采购平均价执行。核电、省内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鉴于这些机组当前尚未或较少参与电力市场,其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暂按商业运行期的批复上网电价执行。详情如下:广东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5日,皖能电力公告,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电价终归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安徽省用电量、电力负荷增速有较大增长空间,本轮支撑性电源建设落地还需时间,外来电输送能力接近饱和,电价没有下降的基础。基于今年煤电行业的煤炭成本有所改善的情况,公司会传导一部分成本红利给用户
01今日行情(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本月批发侧交易共计6轮,此版块展示的数据为本轮市场水风光交易数据及环比上轮成交均价的涨跌幅度。环比为红色则代表环比上轮成交均价上涨,绿色则代表环比上轮成交均价下跌。特别说明:批发市场成交均价并不代表最终到户电价,仅为到户电价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有关情况温馨提示。自2024年1月1日起,我省煤电机组发电价格将由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容量电价(每千瓦每年100元)由全体工商业用户按每月用电量分摊。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12月份山东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工商业用户电价表,详情如下:
近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满两周年!两年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市场电量合计约1074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4711亿千瓦时)其中现货电量437亿千瓦时日前现货均价为0.519元/千瓦时两年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成功应对了电力供需余缺急转台风天气等多场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电力交易中心12月8日发布2024年江苏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公告。其中提出,年度协商交易。由各发电企业在电力交易平台上申报双边协商交易电量电价,一类用户和售电公司确认无误后提交生成协商交易意向。交易时间为2023年12月12日9:00-15日16:00本次双边协商交易分三个交易序列进行,
开放共赢构建我国能源监管发展新格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变革深入推进。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机制,携手推动能源绿色清洁发展。中
市场主体注册情况11月,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注册的市场主体共146家。累计注册市场主体共11186家。
11月17日,河南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2023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河南电力市场健康发展。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国网河南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庆,河南省发改委、河南能监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今年以来,市场管委会在省发改委、河南能监办领导下,主动适应改革攻
2023年以来,河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市场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电力市场+大数据”技术应用,构建了常态化电力市场运营分析工作体系。一是汇集“全市场、全链条”数据,实现市场注册、交易、结算、电网运行、电力供需、煤炭供应、天气情况等数据的统一管理,助力全方位、多角度的市场运营分析。二是构建电
11月份陕西电网发电情况2023年11月,陕西电网最大发电出力41287兆瓦(11月30日);最小发电出力22596兆瓦(11月5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2023版)》的通知。规则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工商业用户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原则上全部放开,.最高用电电压等级为35千伏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2024年新疆电网优先购电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出,2024年新疆电网优先购电计划电量558.69亿千瓦时,其中:居民及公益性用户用电量170.82亿千瓦时;农业用电量155.56亿千瓦时;纺织服装工业企业和南疆四地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电量76.34亿千瓦时;国网新
近期,为进一步规范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效能,切实加强电力交易监管,保障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71号文件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开展三省一区2024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审查评估工作。东北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12月江苏电力市场月内连续挂牌交易公告,本交易以连续挂牌交易方式开展。预留安全校核时间后,在12月12日至28日每个未安排其他交易及未安排分月计划确认、优先成交电量上报、预计发电空间上报(12月发电企业月内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及2024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
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长期从事配电系统与微电网技术研究,在配电系统结构优化、微电网控制系统与装备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开放共赢构建我国能源监管发展新格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变革深入推进。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机制,携手推动能源绿色清洁发展。中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和增量配网业务,政策出台后,贵州能源监管办积极推进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为符合标准的5家企业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近日,为压紧压实持证增量配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日前,海拉尔区工信局联合华能蒙东能源销售公司组织召开“优化用电成本,增强市场活力”——海拉尔区工商业企业优化用电成本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宗旨在于有效为企业降本增效,降低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四十余家海拉尔区工商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此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工作要求,南方能源监管局推动区域现货市场于2023年10月启动今年第四轮调电试运行,同时首次开展部分省份(含对应的省间送电)结算试运行,在广东起步基础上有序扩大区域现货市场覆盖范围,标志着区域市场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确保本轮区域现货市场试运行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雅安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雅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完善和落实有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电价政策。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深化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分论坛三——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来自国内外能源(电力)监管机构、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围绕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关键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交流,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副局长余保东主持并组织论坛讨论。提问1:2021年3月,国
2021年2月,美国得州发生冰暴事件,暴风雪导致发电设备大面积故障,ERCOT德州电力市场现货电价暴涨到9000美元/兆瓦时;2019年,英国个别电厂进行投机,在关键时段故意缩减输出,现货电价出现异常波动和价格峰值;2011年3月,日本东北电力市场在“311大地震”后出现停电,地震导致核电站事故及输电系统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广东深圳举行。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报告》。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宋宏坤就《报告》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报告》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首次对20年能源监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公开向社会发布,首次对中国能源监管理念进行系统阐释,首次向亚太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适应煤电功能转型需要,建立煤电两部制电价机制,通过电量电价灵敏反映电力供需、燃料成本变化,通过容量电价体现煤电容量支撑调节价值。这是“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
电力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能源安全的基础行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