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9日,湖南郴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文件,关于印发《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共包括电力支撑、算力支撑及动力支撑。其中强调,目标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持续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00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突破850万千瓦。电力系统网络不断优化,打通南北纵向第二输电通道,形成以苏耽、郴州东(水城)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点的安全可靠、分区清晰、经济高效的输配电网络。推动建设支撑性火电。充分发挥郴州煤矸石资源优势,整合全域资源和力量。积极对接国家、湖南省能源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建设指标,加快落实郴州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指标,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稳定电力支撑。
全文如下: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
(2022-2025年)》的通知
郴政办发〔2022〕2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
《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
(2022-2025年)
根据《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湘政办发〔2022〕27号),为进一步强化我市“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电网和郴电国际“两网”支撑下,全市电网稳定供应能力达到250万千瓦。鲤鱼江电厂灵活送电湖南工程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新粤浙国家天然气干线湖南段投产送气,破解了全市气源匮乏的困局,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2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比重超过50%,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居全省第一,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提升,能源绿色转型加快。算力服务能力持续升级。全市建成5G基站超过5千座,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10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已签约项目(单位)达60家、签约机架近2万个,首家运营的中国电信(云巢)东江湖大数据中心自2017年6月运行以来,受电机架超1800个,PUE值长期稳定在1.05-1.16,成为全国能耗最低的绿色大数据中心。园区正在全力争取纳入“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打造国家一体化算力体系重要节点。科创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获批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全市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28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家,省级创新平台27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获各类省级科技奖35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4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达到43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郴州市助力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郴州市助力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若干支持政策》等鼓励创新政策文件,涵盖产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等领域。
(二)发展形势。能源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在气候变化及“双碳”目标引领下,世界各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蓬勃生机。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加剧了能源格局演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外部风险明显增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省内来看,湘南地区已成为全省第二大负荷中心,是能源、电力保供重点区域。而郴州人均能源消费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仅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快速增长,全市能源消费存在较大刚性增长空间。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启动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湖南正在实施“算力”提升行动,加快推动算力建设。郴州拥有丰富独特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起步较早,大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投资。作为科教资源强市,郴州在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布局、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方面将迎来更多机遇。
(三)面临挑战。电力保障能力还需增强。能源电力仍然是郴州明显的短板和弱项,全市电力对外依存度超过4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迎峰度夏(冬)期间电力缺口达30-60万千瓦。大型稳定电源点缺乏,华润B厂(130万千瓦)直送广东,无法支撑本地电网,华润A厂(66万千瓦)仅在迎峰期间灵活供电,支撑有限。电网结构薄弱,郴州处于湖南电网末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较大。郴电国际与国家电网互联线路偏少,电网单线单变比例较高,影响供电可靠性。算力发展存在较多制约。算力的基础是服务器的综合运算能力,1000机架的硬件投入约在6-12亿元,算力效能的发挥,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数学和软件编程人员不断从事算法创新研究与优化。算力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应用场景落地推广难度较大。郴州地处三四线城市,大力发展算力,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压力。创新动力还不够强劲。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加大力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还不多,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遵循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适度超前加快电力、算力、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三力”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形成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优势,构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体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郴州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谋划、适度超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进“三力”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优先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基础设施,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最大程度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运用改革创新的举措破除制约电力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建设和运营管护的积极性,充分凝聚各方合力。
坚持耕地保护、集约用地。项目选址应尽量不占、少占耕地,不占永久基本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坚持汇聚合力、开辟通道。加强政务服务指导,厘清保障界面,简化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开辟推动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坚持注重效益、协同高效。既算“经济账”,又算“综合账”,创新“三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护模式,提高“三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三力”建设协调联动,应用有机融合,形成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绿色低碳、安全智慧。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促进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数字赋能,持续拓展新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坚持安全发展,做好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切实保障安全运行。
(三)发展目标。积极向国家、湖南省争取“三力”支撑项目建设用地、用林、消纳等要素保障。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持续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00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突破850万千瓦。电力系统网络不断优化,打通南北纵向第二输电通道,形成以苏耽、郴州东(水城)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点的安全可靠、分区清晰、经济高效的输配电网络。“获得电力”指数不断增强,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电力监测调度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运行。算力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特色鲜明、泛在高效、规模适度的算力支撑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总算力提升到2EFLOPS,数据中心总存储能力达到12EB,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100%左右,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以内。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占GDP比重达2%以上。
三、建设以新型能源为主体的电力支撑体系
(一)提升能源稳定供应能力。积极争取大型清洁煤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管网和电化学储能等项目建设力度,确保电力、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推动建设支撑性火电。充分发挥郴州煤矸石资源优势,整合全域资源和力量。积极对接国家、湖南省能源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建设指标,加快落实郴州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指标,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稳定电力支撑。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依托“新粤浙”国家天然气管道,加快推进桂阳-临武、桂阳-嘉禾、安仁-永兴、永兴-土桥、宜章-沙洲-汝城-桂东等市内输气管网建设,形成“一干六支”天然气管网格局。不断提高工商业、居民用气水平,加快政府及城燃企业储气能力建设,提高战略性储备和应急调峰能力。积极发展电化学储能。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自建、合建或购买储能调峰能力,引导电源侧储能规模化应用。支持和鼓励资兴电化学储能电站、郴州福冲电池储能电站、桂阳县蓉城电网侧化学储能电站等电网侧储能项目建设,优先在新能源消纳困难地区建设一批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围绕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大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探索能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机制,对于贫困地区的能源电力设施建设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源资源科学配置,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能源清洁替代。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向湖南省积极争取开发指标,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科学配置风光资源,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思路,统筹推进全市风电、光伏发展。重点考虑对全市产业发展、能源保供有突出贡献的主体,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新能源资源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规定,建立政府、电网企业、开发企业等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保障机制,积极引导新能源集中地区通过220千伏汇集站实现并网,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鼓励符合条件地区积极探索林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推进“光伏+”项目的有机开发。加快发展抽水蓄能。积极推动安仁金紫仙120万千瓦、桂阳泗洲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项目核准报批手续,力争2023年开工、2030年投产并网。有序推进“十五五”宜章麻子坪、仰天湖(宜章)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科学选定投资开发企业,做好站址保护。加快推进苏仙小溪36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在国家、省“十四五”能源规划滚动调整时积极争取纳入重点实施项目。适时开展苏仙横垅、临武黄沙坪、永兴神机冲水库、资兴清江镇烟竹坪、北湖江源水库、苏仙山河水库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发展其他清洁能源。有序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嘉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资兴煤矸石发电厂耦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鼓励生物质能的多元化开发利用。鼓励探索氢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能源储备利用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做好相关技术准备。
(三)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落实市政府和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构建坚强可靠、源网荷协调互动的郴州市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适度超前主干电网。加强500千伏电网网架,加快推进郴州东(水城)至衡阳雁城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打通南北纵向第二输电通道。扩大省际电网互联,重点依托鲤鱼江电厂500千伏送出线路通道,加快推动湘粤联网200万千瓦背靠背直流项目建设工作。优化220千伏网络结构,新建嘉禾东、资兴东、桂阳南等220千伏变电站,积极推进桂东罗霄至资兴东等22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加强电网保障和新能源送出能力。打造坚强灵活智能配网。加强配电网与城乡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积极支持城镇配电网改造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不断提高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积极适应电动汽车、5G基站、分布式电源、储能等多元用户接入需求,推动配电网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加快电网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助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四)提升电力运行调度水平。创新电力运行调度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水平。打造高效电力调度体系。完善电力调度机构工作规范,厘清内部调度权责界限,提高调度信息透明度,确保调度顺畅衔接。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调度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探索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联合调度。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监管。按照“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的要求,全面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市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全市小水电集中式管理和智能化运维,加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提升顶峰发电能力。加强迎峰度夏(冬)期间负荷监控,适时启动鲤鱼江电厂灵活送电湖南。完善电力预警机制。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同和大数据分析,编制迎峰度夏(冬)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力争有序用电负荷指标,积极做好部署安排,确保全市高峰期电力安全稳定可靠供应。根据全市电力负荷实时情况,精准开展电力运行调度,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全市电力供需平衡。
(五)提升电力服务保障效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持续推进电能替代。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终端等领域电气化和低碳化水平,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普及率。大力实施工业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继续实施“铸造行业电能替代全覆盖”专项行动,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坚强电力支撑。持续优化“获得电力”。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扎实推进“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再提升工作。优化升级“网上国网”“数字郴电”APP线上办电功能,提供报装用电全流程服务。深化“供电+能效服务”业务融合应用,为产业链重点企业提供电能质量、综合能效提升专项方案。对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任务指标进行专项考核。
(六)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和湖南省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快融入全省电力市场体系,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扩大市场主体数量,推动全市所有经营性工商业用户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完成购电。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步伐,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提高本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率。持续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基础上,按照国家、省要求,持续深化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力度,理顺增量配电网和大电网之间购售电费结算关系,做好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后的省电网与郴电国际趸售电价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按照国家、省最新政策,加快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工作推进。明确增量配电公司的电网企业地位,鼓励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等增值业务,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创新增量配电区域商业模式,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扩大园区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
(七)优化电力支撑项目审批机制。聚焦项目建设审批遇到的实际问题,完善项目审批标准化流程,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强化项目审批问题协调与政策指导,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化流程。各责任部门按照项目分类制定标准化审批流程,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优质服务环境。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对重点项目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采取特事特办方式,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审批问题协调与政策指导。针对电力支撑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问题解决,强化对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服务,进一步加强对电力建设单位相关政策的业务指导。
四、建设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算力服务支撑体系
(一)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超级计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为主体的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算力规模,提升用能效率。大力发展先进计算中心。抓住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改造升级,前瞻布局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机会,力争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启动郴州东江湖分中心建设,推动郴州发展先进计算中心,提升区域先进算力能级。加快建设新型数据中心。重点建设易信科技东江湖百旺信云数据中心、资兴城投(移动、联通)东江湖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巢)东江湖大数据中心3个新型数据中心。灵活部署边缘数据中心。构建城市内的边缘算力供给体系,支撑边缘数据的计算、存储和转发。引导城市边缘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基站、通信机房等城市基础设施协同部署。
(二)构建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着力增强算力服务体系的网络化、系统化水平。提升数据中心互联能力。加快新型数据中心集群间网络直连,促进跨网、跨地区、跨企业数据交互,支撑高频实时交互业务需求。推动边缘数据中心互联组网,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建立云资源接入和一体化算力协同机制,加快构建“云网边端”协同的泛在化算力网络。提升算力网络支撑能力。加快建设直连长沙、广州、深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光纤,打造“千兆城市”。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开放省级骨干节点的网络宽带,完善网络结算机制,降低通信成本。通过制定优惠合理算力价格,提升算力综合服务水平,为更多的应用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算力服务。提升中小城市数字服务水平。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全面集成算力资源。
(三)完善数据治理体系。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放大数据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收集应用。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展算力应用场景。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政务、公共数据共享,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按照“管运适度分离”原则,创新运营模式,推动应用创新。加强政企数据共享,建立健全政企数据融合标准和对接机制。促进数据有序流通。研究制定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估地方标准,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流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安全有序推动数据流通应用。
(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运维和改造,推广安全绿色全闪存储、制冷系统节能、新型机房精密空调等技术,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增强数据中心绿色管理能力,深化新型数据中心绿色设计、施工、采购与运营管理,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要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五)增强算力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经济安全底线。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化解多层次安全风险隐患。强化数据资源管理,探索算力设施承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强化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加强多方安全计算等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与推广应用。积极做好各类网络数据安全协同处置,及时消减数据安全重大隐患,提升新型数据中心可靠性。对承载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影响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数据中心,增强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保护能力,强化供电、制冷等基础设施系统的可用性,提高新型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及其业务系统整体可靠性。
五、建设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动力支撑体系
(一)优化区域创新格局。加快推进郴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模式。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引导创新资源优化布局,推动创新资源向县市和园区辐射延伸,积极支持创建省级高新区、省级创新型县(市),推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创新发展能力。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培育,瞄准技术制高点抢占先发优势,争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滚动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针对清单采取竞争立项、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三)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大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坚持优环境、搭平台、重帮扶、助融资“四轮驱动”,为“创新幼苗”企业快速壮大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抓好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结对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支持科技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承担国家科技项目。
(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落实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政策,支持重点企业联合科研院所以创新联合体等协同创新模式,创建一批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进郴州市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东江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
(五)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深入贯彻落实人才新政,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注重培养本地专业人才,支持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完善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机制。采用长期聘用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编制发布高端人才指导目录和科技人才图谱,聚集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鼓励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分配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市校合作,构建与国内外技术市场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网络。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检验检测、人力资源、资产评估、技术交易等方面引进培育一批优质科技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对接、成果融资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流动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加快推进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促进技术要素全域市场化流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孵化基地。
(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着眼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战略目标,加强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优化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简化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和材料,推行项目材料网上报送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推动构建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功能叠加、政策共享。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科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和县市区有效联动。
六、环境影响与能源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依据。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规划与《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有效衔接,符合国家、省对郴州发展战略定位和主体功能定位,与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郴州等要求相符合,对支撑郴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规划实施客观上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占用、生态影响和污染排放三个方面。“三力”支撑项目建设需要消耗一定的土地、通道、能源等资源,可能涉及部分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可能对局部地区资源承载力产生影响。项目建设、运营产生的扬尘、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如未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可能会对周边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和风险防控能力,规划实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总体可控。
(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优化项目规划布局。发挥电力支撑规划的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与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土地、林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电力支撑基础设施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统筹项目环评、林地可研(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水保等工作,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严格建设运营管理。按照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基本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严格管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环境质量底线,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在项目建设期,关注地表水、地下水、取弃土场的污染;在项目建成后,及时复绿、复垦,恢复临时用地;在项目运营期,关注运输产生的大气和噪声污染,防范水环境风险。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项目设计,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节地节水水平。加强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先利用存量用地,高效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采取综合节能与效能管理措施,提高“三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实施效果跟踪评估,开展阶段性环境跟踪监测。本规划提出的项目将在前期工作阶段做好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履行环评法定程序,做好环评公示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同时充分吸纳相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并将有关环评结论作为后续建设实施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和公众生活的不良影响。
七、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协调。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强化“三力”支撑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分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抢抓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统筹各方资源,建立工作清单,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加快推进全市“三力”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本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三力”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对“三力”重大工程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在网络、电力、土地、林地、用能、能耗排放指标及市政配套等方面做好保障。建立健全支持“三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人才政策、奖补政策。
(三)强化监督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定期调度通报进展情况;及时把握“三力”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应对,加快解决。建立健全“三力”评价指标和统计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四)强化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信息发布机制,全面解读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调动各方面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三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效,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各级宣传部门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三力”建设浓厚氛围。
附件:1.郴州市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
2.郴州市算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
3.郴州市动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
附件1
郴州市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2022-2025年)
电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路径,根据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部署和《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湘政办发〔2022〕27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指引下,紧密衔接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奋力开创郴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00万千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850万千瓦,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主干电网和配电网不断完善,电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能源供应能力提升行动
积极争取大型清洁煤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管网、电化学储能建设力度,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1.推动建设支撑性火电。充分发挥郴州煤矸石资源优势,整合全市资源和力量,积极对接国家、省能源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建设指标,加快推进郴州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落地。按照火电核准流程和事项,积极开展可行性研究、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社会安全稳定性评估等相关前期工作,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稳定电力支撑。(牵头单位:永兴县人民政府、市发改委、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2.筑牢天然气供应保障基础。依托“新粤浙”国家天然气管道,加快建设桂阳-临武、桂阳-嘉禾、安仁-永兴、土桥-永兴、宜章-沙洲-汝城-桂东等输气支线管道,形成“一干六支”的天然气管网格局。增强天然气的通达能力,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加快政府及城燃企业储气能力建设,鼓励各方通过自建、合建或购买储气服务等方式,积极履行储气责任,提高战略性储备和应急调峰能力。到2025年,实现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全覆盖”,储气能力达到1390万方左右,天然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3.积极发展电化学储能。严格遵循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别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15%、5%比例(储能时长2小时)的要求配建储能电站,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自建、合建或购买储能调峰能力,引导电源侧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资兴电化学储能电站、郴州福冲电池储能电站、桂阳县蓉城电网侧化学储能电站等电网侧储能项目建设,优先在新能源消纳困难地区的国网、郴电国际变电站周边建设一批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积极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围绕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到2025年,全市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二)实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着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不断提高全市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
1.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到2025年,力争全市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50万千瓦。向省里积极争取开发指标,科学配置风光资源,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思路,统筹推进全市风电、光伏发展。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新能源资源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规定。(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因地制宜推动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审批办理手续,落实项目用地、用林、环保、水保等建设条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积极落实市政府战略投资合作协议,三一集团等企业全力推进风电项目建设,确保纳规风电项目于2024年底前投产并网。结合农光互补和屋顶资源,全面推进光伏开发,龙源电力集团等企业全力推进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确保纳规光伏项目于2023年底前投产并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建设主体按职责分工)加强风电、光伏送出工程建设,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牵头单位: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2.加快发展抽水蓄能。大力抢抓“十四五”抽水蓄能发展契机,积极推动安仁金紫仙120万千瓦、桂阳泗洲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紧项目预可研报告编制及审查,力争2022年完成预核准、“十四五”开工建设、2030年投产并网。有序推进“十五五”宜章麻子坪、仰天湖(宜章)(“十六五”重点实施项目,提前至“十五五”实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科学选定投资开发企业,做好项目站址保护。加快推进苏仙小溪36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在国家、省“十四五”能源规划滚动调整时积极争取纳入重点实施项目。待条件成熟,适时启动东江扩机工程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安仁县人民政府、桂阳县人民政府、宜章县人民政府、苏仙区人民政府、资兴市人民政府、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3.稳步发展其他清洁能源。有序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嘉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资兴煤矸石发电厂耦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鼓励生物质能的多元化开发利用。(牵头单位:嘉禾县人民政府、资兴市人民政府、桂阳县人民政府、临武县人民政府、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三)实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行动
全面落实市政府和国网郴州供电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构建坚强可靠、源网荷协调互动的郴州市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十四五”期间国网湖南公司到郴州投资100亿元。到2025年,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035%,年均停电时间降至8小时。
1.构建适度超前主干电网。加强500千伏电网网架,加快推进郴州东(水城)~衡阳雁城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打通南北纵向第二输电通道。扩大省际电网互联,重点依托鲤鱼江电厂500千伏送出线路通道,加快推动湘粤联网200万千瓦背靠背直流项目建设工作。优化220千伏网络结构,新建嘉禾东、资兴东、桂阳南、樟木有色工业园等220千伏变电站,积极推进桂东罗霄~资兴东等22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补强新能源送出通道,构建结构清晰、安全可靠、运行灵活、覆盖全市的220千伏环形网架。到2025年,全市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安全供电能力及清洁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增强。(牵头单位:国网郴州供电公司;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打造坚强灵活智能配网。加强配电网与城乡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及滚动调整机制。市电网建设项目协调指挥部切实抓好城乡配电网建设,积极支持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和郴电国际开展城镇配电网改造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做好电力通道治理工作,不断提高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全面推动配电网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主动化方向转型,在保障用电需要的同时,积极适应电动汽车、5G基站、分布式电源、储能等多元用户接入需求。〔牵头单位: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人防办)、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加快电网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助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加快郴州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汇聚煤、电、油、水、热等相关数据,支持电力无线专网和城区电力通信光缆通道建设,为社会提供综合能源数据、通信等多样化服务,降低社会用能成本。(牵头单位: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电力运行水平提升行动
打造智慧高效电力调度体系、创新调度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现役电源稳定供应,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1.打造智慧高效电力调度体系。积极推进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探索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智慧联合调度。在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等用电集中的区域,大力培育负荷聚合商,发展综合智慧的新型用电模式。支持在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嘉禾县坦塘工业园等增量配电网区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依托郴电国际地方电网,开展郴电国际“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调度机制。积极引导用户侧可调节资源以及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示范,鼓励用户错峰用电、节约用电。到2025年,实现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侧响应能力。(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按职责分工)
2.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监管水平。按照“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的要求,全面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市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和郴电国际要严格落实电网运维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输电通道、供带重要负荷变电站、重过载设备等重点设备的常态化巡视巡查,提前做好隐患治理工作。建立24小时电源负荷运行监测机制,提高电力调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推动全市小水电集中式管理和智能化运维,加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提升顶峰发电能力。加强迎峰度夏(冬)期间负荷监控,适时启动鲤鱼江电厂灵活送电湖南。(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按职责分工)
3.加强风险预警和有序用电管控。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同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每日负荷精准预测和未来三天电力供需平衡情况研判,提前谋划做实电力保供各项举措。按照全省迎峰度夏(冬)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政府会同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和郴电国际提前编制全市迎峰度夏(冬)工作方案,成立有序用电工作专班,积极做好全市高峰期有序用电工作的部署安排。根据全市电力负荷实时情况,精准开展电力运行调度,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我市电力供需平衡。适时向省发展改革委和国网郴州供电公司汇报衔接,力争有序用电负荷指标,确保全市高峰期电力安全稳定可靠有序供应。(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按职责分工)
(五)实施电力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
1.持续推进电能替代。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终端等领域电气化和低碳化水平,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普及率。大力实施工业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继续实施“铸造行业电能替代全覆盖”专项行动,重点打造郴州嘉禾坦塘铸造工业园“煤改电”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强热泵、电蓄冷空调和电锅炉设备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绿色交通,发展港口岸电和机场桥电。结合“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标长株潭都市圈等省内先进城市,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居民区、公路沿线、公共停车场、旅游景区以及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在全市建成公共充电桩4000个以上。(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
2.持续优化“获得电力”。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扎实推进“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再提升工作。优化升级“网上国网”“数字郴电”APP线上办电功能,与“郴心办”APP对接集成,提供报装用电全流程服务。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推广电子证照应用,推动“刷脸办电、零证办电”,全力推广线上缴费渠道。深入开展提升“获得电力”服务专项行动,为产业链重点企业提供电能质量、综合能效提升专项方案,保障省级以上产业园区高质量供电。深化“供电+能效服务”业务融合应用,支持郴州高新区、嘉禾县坦塘工业园打造综合能源示范区,大力推广综合能源服务。坚决执行《郴州市“获得电力”指标体系考核方案》,对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任务指标进行专项考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
(六)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深化行动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快融入全省电力市场体系,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扩大市场主体数量,推动全市所有经营性工商业用户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完成购电。充分发挥中长期市场“压舱石”作用,提高全市工商业用户中长期合同签约比例和履约质量。积极推动火电、储能、抽水蓄能、可中断负荷等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省内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步伐,鼓励本地区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当地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电力消纳责任主体签订长期购电协议,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率。(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各电力市场主体按职责分工)
2.持续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按照国家、省里要求,持续深化水电、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气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支持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自发自用和就近利用的电价机制。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进一步完善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增量配电网和大电网之间购售电费结算关系。保障最新峰谷分时电价制度有效执行,做好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后的省电网与郴电国际趸售电价改革工作。(市发改委、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湖南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电力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
3.进一步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按照国家、省里最新政策,明确增量配电公司的电网企业地位,保障增量配电网购电权力。完善增量配电区域划分、存量资产处置、配电网接入(电网互联)、电源接入、调度关系、公平交易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增量配电网行业标准体系。鼓励增量配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等增值业务,创新商业模式。推进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增量配电试点工作,建设公平、开放、有序的增量配电市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扩大园区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牵头单位:资兴市政府、湖南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电力有限公司;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国网郴州供电公司)
(七)实施项目审批机制优化行动
聚焦项目建设审批遇到的实际问题,完善项目审批标准化流程,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强化项目审批问题协调与政策指导,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1.优化项目审批标准化流程。各责任部门按照新能源项目分类制定标准化审批流程,公开全流程中各办理事项、条件标准及其相关材料、承接科室、联系方式等,实行阳光政务工程,创造优质服务环境。加快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项目审批材料提供及使用坚持“一次提交、全市有效”的原则,各级政府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不再索要”,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
2.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符合国家、省里政策、环保准入条件的前提下,简化优化电力支撑项目在用地、规划等领域的审批流程,采取特事特办方式,完善“一张表、一次办”服务,进一步加快我市电力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效率。推动建立风电、光伏等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接网流程及办理手续,加快电网发展建设,优化新能源接入条件,确保新能源项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同步投运,保障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
3.强化项目审批问题协调与政策指导。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协调推动机制和合力,针对电力支撑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部门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问题解决,加强对各单位解决审批问题的督查督办,对拒不执行或影响电力支撑项目工作任务开展的单位及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定期开展本行业专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政务服务能力及水平,为电力项目审批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强对法规政策的宣传服务,通过现场服务、业务培训、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电力建设单位相关政策的业务指导。(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发改委负责牵头我市“电力支撑”工作,以市电网建设项目协调指挥部为基础组建工作专班。各县市区政府负主体责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各地各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明确的任务分工抓紧制定实施计划,形成“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点评”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工作任务顺利推进落实。
(二)加大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对电力支撑行动相关项目细化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简化相关手续的办理流程,优化能源建设、用电报装及电力接入工程审批程序。加大用地、用林、环保、水保等要素的保障供给力度,持续优化建设环境,加快推动项目建设。
(三)强化建设管控。建立电力项目建设承诺制,经核准在建和新增的火电、抽蓄、风电、光伏发电等电力项目承诺开工及建成投产日期,对逾期项目实施扣除违约金、纳入失信企业名单等惩罚措施。要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推动电力领域安全生产。
(四)严格监督考核。将“电力支撑”工作纳入市直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园区年度绩效考核评估内容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加强对各单位执行落实工作部署和协调事项的督查督办。
附件:1-1.郴州市电力支撑行动重大项目表
附件2
郴州市算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2022-2025年)
根据《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湘政办发〔2022〕27号,为加强郴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算力支撑能力,努力打造全国最绿色节能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基地、国家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东数西算”重要算力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东江湖分中心和华南绿色数据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底,全市机架规模达4万个,算力达到2.0EFLOPS以上,其中先进算力超0.1EFLOPS,数据中心算力达1.9EFLOPS,算力能力达到全省的20%以上;数据中心总存储能力达12EB以上;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100%左右,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以内;努力建设全国最绿色节能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基地和先进绿色算力枢纽节点。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大力推进先进计算中心建设。抓住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主机系统升级机遇,积极主动对接,推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东江湖分中心布局与建设,打造区域共享超级计算平台,推动构建区域级先进算力体系。超级计算算力达到100PFLOPS。(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通管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力开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抓好易信科技东江湖百旺信云数据中心、资兴城投(移动、联通)东江湖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巢)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到2025年底,确保数据中心利用率不低于65%,推进数据中心由存储型向计算型转变。(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灵活部署边缘数据中心。积极构建城市内的边缘算力供给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工业园区建设满足极低时延和新型业务应用需求的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鼓励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工业数据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源网荷储”项目建设,提升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电力保障能力和绿电比例,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支持周边小水电直供园区增量配电网政策,积极争取省能源局出台支持增量配电园区地面光伏项目建设政策;三是加快增量配电工程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电体系;四是加大园区人才公寓和创投大厦建设推进力度,创造栓心留人和创业兴业环境。(市发改委牵头,资兴市人民政府,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建设行动
1.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互联组网。推动新型数据中心之间,新型数据中心与计算中心建立直联网络,促进跨网、跨地区、跨企业数据交互和算力调度。推动边缘数据中心间,边缘数据中心与新型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的组网互联,基于业务场景,匹配相应边缘数据中心计算和存储能力,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数字郴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算力网络支撑能力。推动直连长沙、广州、深圳国家互联网骨干节点建设,促进5G网络和千兆宽带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新型IP城域网、光传送网络(OTN)、5G承载网、云专网等,打造“千兆城市”。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对非运营商自有边缘数据中心开放省级骨干节点的网络带宽,建立合理的省内网络结算机制,降低传输通信和带宽使用成本。(数字郴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县市云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提升公众用户端到端网络访问体验,有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低时延、大带宽、本地计算、安全承载、降本增效等需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牵头,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数据治理体系建设行动
1.丰富数据资源。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地理信息、智慧应急、智慧文旅、社会治理、智慧教育等优势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算力应用场景,丰富应用类型和场景,壮大算力网络应用生态,不断拓展数据资源。(数字郴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全市政务和公共数据有序汇聚、规范治理、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按照“管运适度分离”原则,创新政务、公共数据运营模式,推动政务、公共数据应用创新。促进政企数据对接融合。鼓励开放对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出台政企数据对接融合管理办法,探索形成政企数据融合的标准规范和对接长效机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发改委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数据有序流通。推动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流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安全有序推动数据流通应用,促进数据要素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支持社会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优秀数据服务商。(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大力实施算力设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
1.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大安全绿色的全闪存储技术使用,推广制冷系统节能技术,推动高密度集成高效IT设备、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余热回收利用等高效辅助系统技术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引导新型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通管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提升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燃气分布式供能等配套系统,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绿色管理能力。强化节能降耗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要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以内,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资兴市人民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力实施算力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牵头,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加强算力设施承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建设,落实行业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安全共享、算法规制、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公安局牵头,市通管办、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可靠性。对承载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影响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数据中心,结合业务系统的部署模式,增强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保护能力,强化供电、制冷等基础设施系统的可用性,提高新型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及业务系统整体可靠性。(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通管办、国网郴州供电公司、郴电国际、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郴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郴州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数字郴州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算力发展的重大事项。由数字郴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同配合的算力支撑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要制定算力支撑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落实责任分工。
(二)加强政策支持。加快研究制定算力提升相关支持政策,在土地、网络、电力、能耗指标及市政配套建设、人才引进、奖补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全市算力提升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上市融资。
(三)强化调度推进。聚焦算力资源、算力资源利用率、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等,加强对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落实,定期调度通报。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推进算力支撑工作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加快提升算力支撑能力的良好氛围。
附件:2-1.算力支撑项目表
附件3
郴州市动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2022-2025年)
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十大重点”工作,强化科技创新动力支撑,加快推进郴州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占GDP比重达2%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区域创新跃升行动
1.推进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主题,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推动创新资源向县市和园区辐射延伸,到2025年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模式。(市科技局牵头)
2.推进省级高新区、省级创新型县市创建。积极支持创建省级高新区、省级创新型县(市),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创新发展能力。(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重点科技攻关行动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战略性优势领域,锻造技术长板,加快制定实施郴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滚动编制“卡脖子”技术清单和进口替代清单,针对清单采取竞争立项、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重大专项统筹协调。强化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等多部门的协同联动,围绕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共同凝练和设计项目,推进市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统筹,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市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市科技局牵头,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抓好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结对合作。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支持科技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建设,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强投融资对接服务,落实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补贴、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扶持政策,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覆盖市、县(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激励科技型企业积极“升高”。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600家。(市科技局牵头)
4.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围绕优势产业链遴选产业领军企业,根据财政贡献、创新绩效等情况给予财政奖励。支持产业领军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场景应用创新中心、创新社区等,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科技设施平台、数据、技术验证环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联动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
1.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政策,支持重点企业联合科研院所以创新联合体等协同创新模式,创建一批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在郴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市科技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工信局、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各县市区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新中心、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科技局牵头)
(五)实施引智育才行动
1.加强人才汇聚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等人才汇聚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类主体依托产业园区、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龙头企业等建设创客空间和创客服务平台等新型人才汇聚平台,加快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挑战拼搏的创新人才队伍。(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紧贴建设郴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迫切需求,深入推进“人才新政”,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注重培养本地专业人才,支持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郴州市重点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在郴高校布局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围绕郴州产业发展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机制和紧缺高层次人才清单制度,面向国内外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以建设离岸创新基地、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国内外院士、重点院校专家、行业顶级研发人才、科研团队带头人等顶尖人才。探索“人才飞地”“带土移植”等多元化人才柔性引进模式。鼓励和引导郴州籍院士专家返乡,通过兼职、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投资项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返郴创新创业。筹建郴州籍院士专家产学研园区,支持联合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分配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完善引进人才关爱机制,建立经认定的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解决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安置、住房保障等需求。(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1.大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推动创业服务中心、湘南学院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提质升级。鼓励发展创新工场、虚拟创新社区等新型孵化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活动,着力优化郴州市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市发改委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类型主体,加强科研设施开放共享,逐步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围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体。加强与广东佛山的区域创新合作,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依托“广交会”“深交会”“沪洽周”“港洽周”,对接引进先进地区创新资源,推进产业联合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市校合作,构建与国内外技术市场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网络。支持省内外高校在郴州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基地、孵化器、众创空间或创新院等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进长沙中南大学(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大湾区(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吸引当地技术成果来郴开展中试转化工作。(市科技局牵头)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与对接,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对接、成果融资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流动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加快推进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促进技术要素全域市场化流动。加强国家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检验检测、人力资源、资产评估、技术交易等方面引进培育一批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推动中试基地和项目建设。打造“3+2”公共中试基地,建立以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的郴州高新区公共服务中试基地,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为重点的郴州经开区公共服务中试基地,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湘南学院中试基地,以及建立永兴县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中试基地、宜章县氟化工中试基地。征集入库培育中试项目20个以上。(市科技局牵头,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湘南学院、永兴县、宜章县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成立专班,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点评、年终一考核”的调度机制。
(二)强化财政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持,积极帮助企业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甘肃是我国清洁能源示范省,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5.6亿千瓦、95亿千瓦,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河西走廊能源资源富集、地形交通便利,腾格里、巴丹吉林、库木塔格大型风光电基地纳入国家布局方案,具备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新能源高比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煤电行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煤电项目的有序建设和改造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启动了煤电建设规划专项监管工作。此次专项监管工作将围绕煤电项目的规划、建设、改造及运营等关键环节,加强对煤电项
近日,大唐集团发布(河南公司)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灵活性调峰改造E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该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2647万元。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灵活性调峰改造EPC总承包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项目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
国源电力花园电厂#3机组20%灵活性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花园电厂#3机组20%灵活性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40010694,招标人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花园电厂,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
近日,长春第三热电分公司电极锅炉灵活性二期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并网验收。作为长春市城市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和城市供热主要热源,该公司肩负着保障城市西南区域电力热力供应的政治使命和民生重任。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该公司按照创建“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要求,构建完善的质
9月26日,京能电力蒙西区域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消纳1018MW新能源项目开工仪式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隆重举行。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方泽,察右后旗旗委书记崔勇,京能集团副总经理、京能电力董事长张凤阳,京能电力党委书记张伟等乌兰察布市政府、京能集团、京能电力相关人员以及
9月20日,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模块化熔盐储能项目在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成功商运,标志着我国在耦合大规模储能、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该示范项目建设12个储热单元,总储热量为18万千瓦时,运行可选择直供汽和最大调峰运行两种模式,具备5
9月14日,内蒙古华电火电灵活性改造察右中旗27.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装机规模27.8万千瓦,其中风电容量18.8万千瓦,光伏容量9万千瓦,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察右中旗土城子乡和铁沙盖镇境内。项目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高新能源整体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电联近日发布《2024年煤电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技术改造典型案例》,详情如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宁夏电力石嘴山有限#3机组灵活性改造EPC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详情如下:标段(包)编号:CEZB240407254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万元):3030.000000第二中标候选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万元)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底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2万千瓦。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大数据、制氢等产业和清洁供暖、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
近日,三峡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配套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前期工程“三通”E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价格24450883.35元。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基地项目规划建设6×660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关于哈尔滨中龙热电有限公司1号燃煤机组延寿意见的复函,详情如下:关于哈尔滨中龙热电有限公司1号燃煤机组延寿意见的复函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征求哈尔滨中龙热电有限公司1号燃煤机组延寿意见的函》收悉,现函复如下:我厅按照《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煤电机
11月12日,双辽公司1×660MW煤电机组扩建项目取得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该项目符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配套风电绿色发展等产业政策,扩建厂址条件优越。建成后,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电源支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属于吉
11月13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关于淄博、枣庄市2024年已关停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名单的公示,共4台机组,详情如下:山东省能源局关于淄博、枣庄市2024年已关停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名单的公示按照全省关于关停淘汰30万千瓦以下低效燃煤机组相关工作要求,现将淄博、枣庄市2024年已关停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名单进行
近日,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热电厂供热增容改造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为区域提升供热能力、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保障。哈密煤电公司负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部片区供热,由于现有机组和管网无法满足需求,供热增容项目刻不容缓。该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9月底全线贯通,总投资1.8亿元。项目包括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10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完成了2024年10月上海电网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和认定情况、容量电费考核结果、免于考核情况等信息的计算和汇总,具体信息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可于2024年11月12日17:30前向国
近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谋划储备我区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的通知,其中提到,请于11月14日17时前将各盟市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的统计表和任务落实情况报送我委,要求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数据可靠。报送内容包括:一是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改革创新推进情况
11月10日、11日,准大电厂2×100万千瓦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1号机组主厂房结构和烟囱结构先后顺利封顶,为项目年内提前实现“四个到顶、一个封闭”的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1号机组主厂房纵向共19跨,轴距总长为188.5米,高度为47.5米,自2024年2月24日土方开挖,建至BC列到顶共历时257天,较“里程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7日,三峡能源在业绩说明会对南疆新能源基地项目做了进一步介绍,三峡能源表示预计整体工程建设期3-4年,其中新能源与储能项目建设将根据煤电项目、外送通道建设进度适时调整。此外,三峡能源还介绍了其抽水蓄能和新能源业务情况,以及对未来成本和电价预测。据悉,10月30日,三
能源法出台使中国能源转型“如虎添翼”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4年11月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后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能源转型的一个里程碑。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能源领域的立法工作,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强调,
11月13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能江西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5亿人民币增至23亿人民币,增幅约53%。国能江西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华,经营范围含电气安装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随着陕西神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大保当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11月1日并网投运,榆林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11.325万千瓦,占电厂装机总规模的5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845.755万千瓦,占全市新能源总装机的42%,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165.57万千瓦,占全市新能源总装机的58%,新能源装机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云南能投11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10月属云南的丰水期、小风季。根据公司相关部门初步统计,2024年10月公司新能源发电量总计1.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73亿千瓦时,电价0.17067元/千瓦时。
在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于海宇说,今年3月,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目前,新能源装机已达到1.1亿千瓦,到年底将达到1.3亿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目标。于海宇介绍,内蒙古完善绿电就近消纳机制,优化六类市场化消纳新能源政策,分盟市
11月13日,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黑连沟灰场光伏项目225kW组串式逆变器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第一中标候选人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黑连沟灰场区域,规划直流侧装机容量23.8056MW,容配比约1.1965,配套建设一座35kV开关站,开
近日,三峡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配套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前期工程“三通”E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价格24450883.35元。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基地项目规划建设6×660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我国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0月呼伦贝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330.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5%,占全部发电量的12.0%,较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中,风力发电量3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9%;太阳能发电量6.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生物质发电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鲁山县首创静脉产业园供电3亿多千瓦时,能节约煤炭18万吨。自2021年投用以来,该项目已生产“绿电”7亿多千瓦时。除垃圾废物生产“绿电”外,鲁山县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总规模目前接近200MW,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超360MW。到2027年,总投资86.77亿元的鲁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将并
从“红船精神”到“四千精神”,再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先”和“实”是浙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今年以来,我们激昂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两个示范”建设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奋进正当时,今天,浙电e家推出「勇立潮头#xB7;奋进时」衢州篇系列报道,看浙西山区如何
11月14日,山西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框架协议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布,第一中标候选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4760万元,单价3.119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河南省同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7580万元,单价3.1895元/W。山西公司山西新能源400MW(预计容量)分布式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