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日前湖南省发改委发布《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指出,加快构建坚强可靠智慧、源网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特高压电网形成“2交2直”对外联络通道,主干网和配电网不断完善,长株潭配电网达到国家中心城市标准。
1.构建坚强高效主干网架。增强500千伏西电东送和南北互济输电通道,建成湘东“立体双环网”、湘南“日”字型环网、湘西北环网和湘北环网,实现500千伏电网市州全覆盖。构建形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220千伏电网,实现全省区县全覆盖,形成“分区清晰、结构典型、运行灵活”的供电格局,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和消纳能力显著增强。
2.提升配电网支撑保障能力。推动配电网向智能化、数字化、主动化方向转型。按照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全省配电网提档升级。着重提高中心城区电网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满足多元用户接入需求,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长株潭一流城市配电网。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省农村电网整体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全省电网韧性、弹性和自愈能力大幅提高,形成结构合理、绿色智能、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3.发展综合智慧的用电模式。培育新型用电模式,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在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等用电集中的区域,大力培育负荷聚合商。鼓励在增量配电网区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探索建设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智能用电设备与电网友好互动的虚拟电厂。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响应交易平台,引导用户侧可调节资源以及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示范。
4.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依托先进量测、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形成全面覆盖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全环节,及时高速感知、准确传递信息的数字化信息感知与传输系统。推动电网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电厂,加快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充分发挥全省能源大数据智慧平台作用,完善全省能源信息管理系统,支撑电力行业数字化管理,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详情如下:
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
电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路径,根据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部署,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2025年达到6000万千瓦。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2025年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十四五”重点实施的13个抽水蓄能电站今年内全部核准启动建设,到2030年全省抽水蓄能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特高压电网形成2交2直的对外联络通道,主干网和配电网不断完善,长株潭配电网达到国家中心城市标准。电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长株潭“获得电力”指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煤炭储备能力明显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基础更为夯实,以电为主的能源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电力稳定供应能力提升行动
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6000万千瓦,有力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夯实保障性电源基础。充分发挥火电调节性强、可靠性高的优势,确保华电平江电厂2022年底前投产、国能岳阳电厂2023年底前投产。加快建设长安益阳电厂、大唐华银株洲电厂、陕煤石门电厂3个煤电项目和湘投衡东燃气电厂、华电长沙燃气电厂、华能湘阴燃气电厂3个气电项目。积极争取贵州大龙电厂、鲤鱼江A厂灵活送电湖南。到2025年,全省支撑性煤电和调峰性气电装机规模达到3300万千瓦左右。
2.扩大外电送入规模。加快荆门-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投产。推动祁韶直流尽早满功率运行,争取甘肃送端配套煤电尽快建成投运。积极推动雅江直流四川送端尽快具备800万千瓦满功率送电能力,确保按50%送电能力分电湖南。加快推进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2年获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十四五”末建成投产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积极推进第三回特高压直流入湘前期工作。研究与广东电网通过背靠背直流方式加强联络,推动湖南电网由国网末端转为国网、南网互济运行的“桥头堡”。
3.提升电力应急备用能力。按照最大负荷的一定比例配置应急备用电源和调峰电源,适度提高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不可中断用户高占比地区的配置比例,到2025年全省应急备用电源达到270万千瓦以上。在有规模热(冷)负荷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空港新区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背压式燃煤热电联产项目或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积极推广用户侧分布式智慧综合能源。开展系统安全保供评估,建立煤电拆除报告制度,符合安全、环保、能效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合规煤电机组“退而不拆”,关停后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加强应急备用电源管理,研究制定支持保障政策,科学认定和退出应急备用机组,做好设备维护和燃料供应保障。完善电力应急响应体系和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扎实做好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联合演练。
4.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岳阳、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建成永耒、娄底、新化和桃江等煤炭储备基地,提升煤炭储备和应急调剂能力;鼓励省内电厂利用有利条件,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储煤基地建设。实施统调电厂迎峰度夏度冬电煤储备融资贷款计划。到2025年,煤炭储备能力明显提高,为全省保障性煤电稳发满发提供坚实保障。
5.筑牢天燃气供应保障基础。统筹推进“气化湖南工程”战略,加快建设新粤浙广西支干线,大力提升广西海气入湘的引入力度;有序建设省内输气管网,重点完善湘西、湘南、湘中地区支线管道。加快政府及城燃企业储气能力建设,提高战略性储备和应急调峰能力。到2025年,管道总里程达到4600公里,储气能力达到4.8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渠道稳定可靠,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调峰气电运行提供坚强的气源保障。
(二)大力实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2025年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2030年达到2000万千瓦,助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1.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在风光资源禀赋较好、具备建设条件的地区,探索布局一批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思路,推动省内风电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光伏+”模式,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林光互补、渔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支持分布式光伏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推进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的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增量配网、工业园区、公共机构、商场等分布式光伏和屋顶光伏开发,鼓励分布式光伏与交通、建筑、新基建融合发展。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2.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加快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2025年投产1台机组、2026年全部投产。推动安化等13项已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十四五”重点实施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研究常规水电站梯级融合改造技术,探索新建混合式抽水蓄能可行性。积极发展电化学储能,优先在新能源消纳困难地区建设一批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引导电源侧储能规模化应用,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发展,围绕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
3.积极推动水电深度挖潜和其它清洁能源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鼓励有条件的水电站扩机增容,重点推动五强溪水电扩机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持续推进老旧电站设备改造与技术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继续做好桃花江、小墨山核电厂址保护工作。到2025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左右。
4.积极推动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全面梳理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水平,结合不同煤耗水平煤电机组实际情况,探索多种技术改造方式,分类提出改造实施方案。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或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鼓励现有具备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开展供热改造,替代并关停采暖和工业供汽小锅炉。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优先改造新能源外送和就地消纳调峰需求大的地区的煤电机组。积极探索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的一体化开发、运行模式。到2025年,争取全省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至300克/千瓦时以内,火电综合调节能力达到60%以上。
(三)大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行动
加快构建坚强可靠智慧、源网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特高压电网形成“2交2直”对外联络通道,主干网和配电网不断完善,长株潭配电网达到国家中心城市标准。
1.构建坚强高效主干网架。增强500千伏西电东送和南北互济输电通道,建成湘东“立体双环网”、湘南“日”字型环网、湘西北环网和湘北环网,实现500千伏电网市州全覆盖。构建形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220千伏电网,实现全省区县全覆盖,形成“分区清晰、结构典型、运行灵活”的供电格局,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和消纳能力显著增强。
2.提升配电网支撑保障能力。推动配电网向智能化、数字化、主动化方向转型。按照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全省配电网提档升级。着重提高中心城区电网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满足多元用户接入需求,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长株潭一流城市配电网。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省农村电网整体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全省电网韧性、弹性和自愈能力大幅提高,形成结构合理、绿色智能、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3.发展综合智慧的用电模式。培育新型用电模式,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在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等用电集中的区域,大力培育负荷聚合商。鼓励在增量配电网区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探索建设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智能用电设备与电网友好互动的虚拟电厂。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响应交易平台,引导用户侧可调节资源以及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示范。
4.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依托先进量测、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形成全面覆盖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全环节,及时高速感知、准确传递信息的数字化信息感知与传输系统。推动电网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电厂,加快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充分发挥全省能源大数据智慧平台作用,完善全省能源信息管理系统,支撑电力行业数字化管理,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大力实施电力运行水平提升行动
打造智慧高效电力调度体系、创新调度运行的工作机制,确保现役电源稳定供应,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1.打造智慧高效电力调度体系。完善市场环境下电力调度机构工作规范,确保电力调度机构公正中立。加强信息发布,保障调度机构透明度。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条件下,进一步深化节能调度。厘清大电网调度与微电网、增量配电网内部调度的权责界限,确保调度顺畅衔接。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提高调度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探索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智慧联合调度,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智能化运行水平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2.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监管水平。建立完善煤电项目驻厂联络员机制,现场调度火电企业燃料购买、运输、存储及进耗平衡等情况,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督促企业自行检修计划、做好设备消缺。完善政企联动储煤机制,提高电厂储煤积极性,确保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电煤储备水平在30天以上,确保电厂稳发满发。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推动火电全电量入市交易,及时疏导发电成本,推动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小水电集中式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托管,提升负荷高峰时段小水电的顶峰能力。加强全省风电、光伏发电的出力预测管理,开展风电场抗冰改造,提升风电、光伏发电的电力支撑能力。
3.完善电力供需平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当前及未来三年的电力供需平衡风险预警机制,滚动更新电力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项目格局。密切跟踪气象及电力需求变化,加强电煤储备、发电燃气供应和储备、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有序用电等保障措施,提前谋划电厂设备消缺、水库蓄水和应急方案等工作。建立全省24小时各类电源和负荷运行监测机制,提高电力调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同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每日负荷精准预测、用电特性精准分析,开展未来三天电力电量平衡情况研判,提前做实电力保供各项措施。
(五)大力实施电力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强省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
1.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拓宽电能替代领域,推进“电能替代+综合能源服务”,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工业制造、交通出行、建筑用能、农业生产、生活消费各领域电气化水平。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印刷、造纸、食品等工业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开展老旧溴化锂中央空调机组及燃煤、燃油、生物质锅炉改造,促进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展。在公共交通、短途物流和机场服务等交通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车,引导居民优先购置新能源汽车,持续推进省内千吨级港口泊位岸电设施建设与优化运营。在粮食、蔬果、制茶、制烟、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领域加大电气化技术的宣传推广,提高电气化水平。推广智能家电,实施电炊具替代,提高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
2.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推广实现居民用户、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以下简称“三零”)服务、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力、省时、省钱”(以下简称“三省”)服务。将低压、20千伏及以下高压电力接入工程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5个、10个工作日以内。将居民用户、实施“三零”服务的非居民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分别压减至5个、15个工作日以内。加快推进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政企协同办电,实行行政审批申请“一窗受理”,实现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大幅提升办电便利度,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供电接入工程投资界面应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让办电更省钱。加强配电网和农网的建设力度,强化计划检修管理,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减少计划停电时间和次数,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到2025年,长株潭“获得电力”指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城市停电时间减少到1小时以内,农村停电时间较“十三五”末再下降40%以上。
3.加快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充(换)电网络全覆盖,因地制宜布局换电站,切实提升公共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换)电网络。对既有老旧小区实现配电网增容改造,加快推进居民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鼓励开展储能和充电桩一体化项目试点示范。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充电运营企业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与跨平台、多渠道支付结算,提升充电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4.支撑强省会战略落地落实。强化长沙电力保供能力,加快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电化学储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合理布局风能、太阳能,探索发展氢能产业,打造智慧能源创新区,提升城市供电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实施长沙电网建设“七大行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新长沙智慧电网,力争到2025年长沙电网供电能力达到1500万千瓦,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电力营商环境国际一流,电网智能化水平、运行管理水平、装备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率先建成新型电力系统“长沙样板”。支持长沙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到2026年全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万个左右。
5.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农村“户用光伏+储能”,支持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消除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建设支撑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消纳和乡村电气化水平提升的城乡配电网。引导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大力实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行动
加快推进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效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电价形成机制,推动各类电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提升配售电业务市场活力。
1.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强与国家市场、区域市场的协同运行。规范完善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提升交易灵活性和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质量。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用户侧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建立健全调峰、调频、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推动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用户可调节负荷资源等参与辅助服务。明确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支持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推动经营性用户用电计划全面放开,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赋予增量配网、地方电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交易资格。做好优先发电制度与市场机制的衔接,逐步建立与电力现货市场相适应的优先发购电机制。统筹优化电力市场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做好市场化交易与调度运行的高效衔接。
2.持续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水电、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气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支持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自发自用和就近利用的电价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应急备用电源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完善支持煤电灵活性改造的价格政策。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提升输配电价机制灵活性,进一步完善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居民、农业用户外的其他用户进入电力市场,建立健全与市场电价水平动态联动的保底供电价格机制。完善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电价政策。
3.进一步深化配售电业务改革。完善售电主体信用监督体系,规范电力零售市场秩序,健全售电主体注册和退出机制,推动售电主体参与各类市场交易。明确增量配电企业的电网企业地位,完善配电区域划分、存量资产处置、配电网接入(电网互联)、电源接入、调度关系、公平交易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增量配电网行业标准体系。鼓励增量配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等增值业务。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工作专班。各市州、县市区对本地电力支撑行动实施工作负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明确的任务分工抓紧制定实施计划,加强地区、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对电力支撑行动相关项目细化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简化相关手续的办理流程,优化能源建设、用电报装及电力接入工程审批程序。按照依法依规、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并行办理,加大用地、用林、用水等要素的保障供给力度,持续优化建设环境,加快推动项目建设。
(三)强化建设管控。建立电力项目建设承诺制,经核准在建和新增的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电力项目承诺开工及建成投产发电日期,保障性火电要签订“项目所在市州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电网企业”三方目标责任状。对逾期项目实施扣除违约金、纳入失信企业名单等惩罚措施。对事关电力保供的重点项目实施按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委派专人进驻现场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期投运。
(四)强化宣传考核。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电力支撑行动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推动电力支撑相关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要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工作部署、责任分解、督查问效、整改落实的闭环链条,将电力支撑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对具体行动进行监测评估。强化日常监管和责任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推动电力领域安全生产。
附件:1—1.电力支撑行动重大项目表
1—2.电力支撑三大标志性工程
一、引进外电提升工程。我省一次能源资源严重匮乏、整体处于全国能源流向末端,提升外电送入规模是保障我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举措。重点推进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的9大重点跨省输电通道之一,也是湘宁两省(区)深化能源领域“一线一园一基地”合作的重要组成。工程起于宁夏中宁县,止于湖南衡南县,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4省(市、区),线路全长1560千米,总投资260亿元。目前,湖南段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核准支持性文件已全部获取,正按照今年6月核准并开工建设的目标加快推进,计划2025年投产。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为我省提供稳定供应能力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省用电的五分之一。同时,积极推进荆门—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确保年内投产;积极推动祁韶、雅江直流送电能力提升,争取祁韶、雅湖直流尽早满功率运行,并确保雅江直流按50%送电能力分电湖南;积极谋划第三回特高压直流入湘前期工作,积极加强与南网联络。确保全省外电送入能力稳步提升,到2025年全省外电送入规模达2176万千瓦左右。
二、支撑电源建设工程。火电具有调节性强、可靠性高等优势,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电源。重点推进华电平江电厂,工程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余坪镇,本期建设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超低排放环保设施,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总投资73.79亿元。2020年12月5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确保2022年内正式投产。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为全省提供200万千瓦稳定供应能力,是打赢2022年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任务的重点工程。同时,加快国能岳阳电厂建设,争取2023年底前投产。积极推进长安益阳电厂、大唐华银株洲电厂、陕煤石门电厂3个煤电项目和湘投衡东燃气电厂、华电长沙燃气电厂、华能湘阴燃气电厂3个气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2022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十四五”全部建成投产,确保2025年全省支撑性煤电和调峰性气电装机规模达到3300万千瓦左右。
三、抽水蓄能规模化建设工程。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建设以新型能源为主体的电力支撑体系的内在要求。重点推进安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益阳市安化县仙溪镇,装机容量为240(8×30)万千瓦,总投资154亿元。目前,工程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正按照2022年6月份完成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的目标加快推进,计划2029年建成投产。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全省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同时,加快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2025年投产1台机组、2026年全部投产。积极推进已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十四五”重点实施的攸县广寒坪、炎陵罗萍江、桃源木旺溪、汨罗等12个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内全部核准启动建设,到2030年全省抽水蓄能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的省级子公司,肩负着保障首都重要输电通道安全,服务河北省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五市经济社会用电,促进区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河北省建设新型能源强省部署,以争创“两个标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
11月19日,西藏山南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清洁能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送审稿),其中指出,支持输配电网建设、电网老旧设备更新,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电网接入新能源的能力。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建立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
“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
11月12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简称“物联网化FTU”)在青海西宁试点应用。该产品基于智芯公司双系统核心板和“枢纽”实时操作系统打造,可安全、并行支撑电力系统Ⅰ、Ⅳ区业务同步开展。同时,该产品采用“硬件平台化”设计理念,通过模块化扩展方式,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迅猛发展,分布式光伏正在成为新能源装机增量和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破解电网消纳难题或创造更多负荷消纳场景,还是提升分布式光伏助力乡村振兴力度,均亟需分布式光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高雨禾、相楠)在此背
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湖南省增量配电网、地方电网企业绿证核发涉及数据归集工作的通知》,明确数据归集工作流程、归集责任和时限要求,进一步加快增量配电网、地方电网企业绿证核发涉及数据归集工作进度。截至2024年11月8日,全省范围内共归集3家地方电网企业、9家增量配电企业项目
分时电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广义上的分时电价,泛指同样的一件商品,只要是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价格,就可以说是分时电价。在批发侧的现货市场上,交易周期可能是15分钟一次,那么每个交易周期出清的价格都是不同的,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分时电价的体现。狭义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碳排放问题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构建以光伏为基础的新型配电网系统是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措施。然而,分布式光伏电源发电呈现显著的波动性、间歇性,大规模光伏接入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电压越限、网损增加、运行风险增大等一系列危害。因此,合理规划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与容量是当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也在向配电系统转变。今年以来,涉及配电网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成为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当前配电网建设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存在哪些需要攻克的难题?近日,本刊记者就如何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采访了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国正大力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结构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转型加速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三年有余,进展如何
2024年,涉及配电网的国家政策密集发力,引发市场关注。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配电网连接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深入,为配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浙江绍兴,量子技术助力实现供电故障数秒内精准判断隔离,并快速恢复故障区段外其他线路供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11月12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简称“物联网化FTU”)在青海西宁试点应用。该产品基于智芯公司双系统核心板和“枢纽”实时操作系统打造,可安全、并行支撑电力系统Ⅰ、Ⅳ区业务同步开展。同时,该产品采用“硬件平台化”设计理念,通过模块化扩展方式,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电科院牵头的“促进绿色能源发展的新型智能传感技术研发”项目正式通过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验收,并顺利完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不确定度等指标的通过性测试。该项目研发出了世界首套非侵入电压和电流芯片感存算通一体化小型终端。据悉,该项目已突破厘米级微型非侵入10千伏~400伏通用型
1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试行开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市监质函[2024]492号),其中指出要求申报单位具备开展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所需的设施、设备、资金、人力等相关资源;在相关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科
前,由云南电网公司首创的彩云数字应用超市已实现260个典型数字工具和应用在基层一线落地。据了解,彩云数字应用超市可根据不同工作场景需求,选取典型数字工具应用,解决对应工作场景质效难题。其中,在财务凭证审核方面,可通过凭证智能审核工具的应用,大幅减少以往人工目视审核导致的标准不一、审
近日,广东江村区域仓库(以下简称江村仓)智能化改造项目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成为具备“检储配”集成能力的绿色智能标杆仓库。江村仓是南方电网首个中国仓储配送协会五星级仓库,也是全网供应量最大的区域仓,承担了广东省(深圳除外)60%业扩配网集中储备物资的供应任务,常规储备物资周转率是全网平均周
对于电网领域而言,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往往在于通过赋能设备与人,让设备更安全可靠,让运维更高效灵活,最终达到与应用场景的“完美”契合。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到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要围绕供电能力、
11月7日,广东电网公司在北京发布了电力企业全国首个针对组织类评估的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弥补了电力企业针对组织类评估的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空白。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是构建网络安全能力度量体系的核心要素。据了解,尽管国内工控领域已发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成熟度模型,但评估对象为
近日,广东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三大“电鸿”全域综合示范区完成基线版场景验收。在珠海横琴“电鸿”示范区,澳门新街坊小区改造后的电表均显示了“电鸿”字样。工作人员对着电表一扫一碰,电表的信息就传送到了手机端。1300多户澳门“新横琴人”只需在“南网在线”APP上动动手指,便可获取丰
11月8日,国网天津蓟州公司、国网北京平谷公司、国网冀北廊坊公司供电服务“跨域办”签约仪式在北京平谷举行,会议上,三方签订《京津冀区域北京平谷—天津蓟州—冀北廊坊供电服务“跨域办”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三方就本地区基本情况和“跨域办”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根据协议议定,三方
11月8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会见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总裁帕拉梭佐,共同签署促进研究建设印尼大型电网推动能源转型合作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金炜参加活动。张智刚欢迎帕拉梭佐一行到访国家电网公司。他表示,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
11月7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研院”)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南网数研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育权,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闫军、白凤英,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刘育权对内蒙古电力集团长期以来给予的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1624AC)
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湖南省增量配电网、地方电网企业绿证核发涉及数据归集工作的通知》,明确数据归集工作流程、归集责任和时限要求,进一步加快增量配电网、地方电网企业绿证核发涉及数据归集工作进度。截至2024年11月8日,全省范围内共归集3家地方电网企业、9家增量配电企业项目
截至11月13日,国能湖南新能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达8.0321亿千瓦时,突破8亿千瓦时大关,生产运营态势良好。一直以来,该公司持续贯彻集团公司工作部署,严格落实湖南公司风电设备可靠性提升三年行动,围绕企业绿色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一区域一集控”的集中优势,不断提升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水平,全力
截至11月5日,国能湖南新能源公司芙蓉山风电场年累计发电量达2.0458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达2045.77小时,突破2000小时大关,以实际行动延续会战精神,有力保障年度发电任务的完成。今年以来,该风电场认真贯彻集团公司“41663”总体工作方针,聚焦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牢固树立“度电必争,颗粒归
截至10月31日,国能湖南新能源公司风电年累计发电量达4.0205亿千瓦时,突破4亿千瓦时,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夯实现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着力加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
11月20日,湖南邵阳邵阳南(敏州)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8个电网项目核准获批。一、核准依据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第八条、《湖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
11月18日下午,湖南茶陵县召开年产300万件针织衫项目和300MW农(茶)光互补项目签约会议。会上,茶陵县人民政府和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300MW农(茶)光互补乡村振兴光伏发电项目,由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12亿元,年纳税额约3000万,项目建设期解决就业人口约45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19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发改局公示了该县2024年四季度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该县分布式光伏最大可开放容量为25688kW,现已并网分布式光伏容量4335.515kW,剩余可开放容量21352.485kW。详情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湖南宁乡经开区发布污水处理厂(一厂、二厂)光伏储能项目设计采购公告。项目主要在污水处理一厂、二厂的生化池、生物池等建筑物楼顶铺设光伏面板,功率为2.14MWP,其中一厂1.3MWp、二厂0.84MWp,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同时在在污水处理一厂、二厂的空地上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30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09号提案的答复。文件提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推动全省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着力推进有色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依托湖南在钨、铋、锑、锡等稀有金属领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3日下午,临湘市与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氢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能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签署《生物质+绿电制氢+氨+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临湘市与5家企业在氢能领域深度合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