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水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勇攀世界高峰的十年。
三峡集团承前启后,带动水电全产业链攻坚克难,实现了水电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重要材料的全国产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三峡特色的创新之路。今天的三峡集团,已通过建设运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原创技术“策源地”。
特色一:
接续开拓发展实现“水电引领”
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集团挥师西进,启动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面对金沙江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三峡集团联合国内水电装备设计制造企业,在水电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不断刷新纪录。
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国产机组成功实现70万千瓦向80万千瓦的跨越。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顺利投产,在引领世界水电发展征程上实现了新突破。
机组容量提升的背后,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全面研发与应用,是贯穿设计开发、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部件装配、出厂验收到机组运行维护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随着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电站相继投产,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峡集团突破并掌握了70万千瓦至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研制核心技术,目前全球大于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在三峡集团。
“三峡集团通过联合攻关、标准制定、协同研发,引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原材料的全国产化,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使我国水电装备制造技术跨入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集团原总工程师张超然这样评价水电机组国产化历程。
国产化机组装机容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我国拱坝建造也进入了“智能”时代。
在白鹤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用鼠标轻轻一点,关于大坝的全部信息就出现在大屏之上。
大坝施工期间,一个集成BIM、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的系统,通过埋设在大坝身体里的上万支监测仪器,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浇筑进度、混凝土温度、环境温度、湿度等数据,并根据大坝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大坝时刻处于最“舒适”的状态。
早在溪洛渡大坝建造时,三峡集团就创新建立了一套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仿真系统,溪洛渡大坝一旦出现“头疼脑热”,便能及时准确地“汇报病情”,为技术人员“对症下药”提供依据。
乌东德、白鹤滩在溪洛渡智能建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传统建造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三峡样板”。
特色二:
串珠成链勇当产业链“链长”
2017年4月,白鹤滩大坝的第一仓混凝土抵达仓面。1510天后,一座最大坝高289米、坝顶弧长709米的巨型建筑屹立在金沙江上。
构成这座雄伟大坝的是一种名为“低热水泥混凝土”的材料,它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提高混凝土抗裂安全能力。
虽然低热水泥混凝土优点众多,却由于国内外建造行业对它的发热规律和后续养护措施掌握不够充分,属于它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始终没有到来。直到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低热水泥混凝土才迎来了“主角”时刻。
“三峡集团率先在乌东德、白鹤滩特高拱坝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新技术,为建造包括‘无缝大坝’在内的混凝土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张超然院士介绍说。
为了建设“无缝大坝”等优质混凝土工程,三峡集团踏出了关键一步。三峡集团联合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首次制定了水工混凝土低热水泥技术标准,形成了一整套低热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法和工艺,研发出相配套的温控防裂技术,为低热水泥混凝土大规模推广运用创造了条件。
随着乌东德、白鹤滩两座大坝的建成,低热水泥混凝土的优点不断显现,与之配合的各种施工方案得到了优化和验证,开创了高拱坝大体积温控防裂的新途径,“无坝不裂”这一困扰水电行业多年的难题成为了历史。
两座巨型水电站对低热水泥混凝土的庞大需求量,带动了相关厂商原材料供应链技术发展,提升了产品质量以及供应能力。对低热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和运用,打通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低热水泥混凝土规模化应用是近年来三峡集团“研有所用”的一个缩影。在乌东德、白鹤滩建设过程中,三峡集团携手主体设计院、相关参建单位及生产厂商,实现了国产800Mpa高强钢首次大规模运用、550kV特大容量组合式变压器的核心部件——高磁感取向硅钢片国产化等重大突破。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的研发应用,三峡集团在形成大水电建造和运营核心技术的同时,带动了全产业链发展。
特色三:
深入世界水电“无人区”
“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的近19%,是长江流域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基石。”张超然这样评价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建设好、运营好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是三峡集团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在建设运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征途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世界水电“无人区”,开展全过程创新,不断夯实中国水电的世界引领地位。
金沙江下游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有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想要在这里建好四座巨型水电站,需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量足足有874万立方米,曾是已建水电站的世界之最,在不到1平方公里内有近百条洞室纵横交错。如此巨大的地下洞室在开挖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岩体开裂破坏甚至塌方,影响施工和后期运行安全。
三峡集团首创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变形控制实时监测与反馈分析系统,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用电脑来模拟岩体的应力、变形等特性,从而判断岩体当前和长期的稳定性。
在建设过程中,三峡集团提出了地下洞室开挖与支护精细化、个性化的成套施工技术和标准化工艺工法,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的应力条件,采取不同的施工手段。
“监测成果表明,溪洛渡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安全可靠。”张超然说。
针对巨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与稳定控制的成套技术,经过规模更大、地质条件更复杂的白鹤滩地下洞室群建设,得到进一步验证与提升。
近年来,传统能源行业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三峡集团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高效发挥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提供了数字化方案。
在三峡集团运营的水电站里,总能看见这样的工作场景,技术人员只需使用手机或平板,就能完成包括设备维护管理、运行调度管理、安全可靠性监测、文档管理在内的各项任务。
便捷的工作流程源于三峡集团研发的电厂运行管理信息系统(ePMS)。ePMS是一个协同、集成的电力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了在同一套应用系统里对多个电站电力生产管理活动的集中管理,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电力生产“精益运行、精心维护、精确调度”。随着ePMS的广泛运用和不断优化,三峡集团不仅保障了流域梯级枢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更是创造了人均运营5万千瓦水电装机的世界纪录。
三峡集团面向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走出了一条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解决建设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纽带,以资金等要素投入为保障,提供首台首套应用场景,最终推动重大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的三峡特色创新之路。这条创新之路结下的累累硕果,正为绿色中国带来澎湃电力,不断巩固着中国水电的世界引领地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长江电力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70.15亿元,同比增长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1亿元,同比增长30.56%;基本每股收益0.2117元,同比增长30.56%。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5年3月共有27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4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开工,2座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2座电站工程环评公示。新疆额敏抽水蓄能项目正式核准,该项目是“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并已纳入新疆服务电力系统规模控制方案,电站总装机140万千瓦。
4月15日,从长江电力202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获悉,长江电力一季度安全生产态势良好,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一利五率”整体向好。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9.4%,成功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今年以来,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单位的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4月8日,三峡集团召开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国务院国资委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审议相关议题。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伟平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领导、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出席会议。会议强调,以习近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首仓混凝土正式浇筑,创下两项行业纪录:全国首座小粒径堆石混凝土大坝,破解洞室小粒径开挖料难以作为堆石料利用的难题,填补技术标准空白;全国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堆石混凝土主坝,推动水电工程1级挡水建筑物坝型创新。随着浇筑命令
近日,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在海勃湾水利枢纽公司2号机组上部署国内首台(套)水轮机转轮室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转轮室多维度健康状态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诊断。针对现场复杂环境下的信号传输距离远、延时及干扰问题,该院技术团队基于机组转轮室实际结构,采用5G传输技术和新型数据滤波算法,设
12月26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印发《关于第八届潘家铮奖奖励的决定》。文件指出,根据《潘家铮奖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水电奖励办公室形审、水电专家委员会评审、水电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理事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覃大清、李昇、刘学山、常晓林4名同志潘家铮
11月29日,广东粤水电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就“布尔津县电化学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采购”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项目位于新疆省布尔津县,项目采购200MW/8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包含但不限于:磷酸铁锂电池、变流器(PCS)、变压器(如有)、交直流汇流设备、电池管理系统
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主机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型央国企主机装备企业之一,东方电气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在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与核心部件研发奋勇当先,引领行业技术发展。2024年北京风能展期间,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国家卓越工程师”、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首席专家贺
9月25日,广东建工关于签订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犁市镇398MW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日,广东建工(联合体牵头人)与全资子公司广东粤水电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与韶关市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项目业主”)在韶关市签订《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
9月25日,广东建工发布公告称,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与全资子公司广东粤水电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韶关市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签订《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犁市镇398MW(20个)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16.34亿元,项目总工期12个月。公告表示,由于项目业主为公司合并报表
9月13日,广东建工发布公告,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广东粤水电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犁市镇476MW(24个)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预招标项目”,中标综合单价为3.5095元/W(直流侧),中标价下浮率0.0142%,合同金额约19.71亿元。广东建工负责项目设计任务及施工任务
9月1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其中包括乐眉宜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的通知川经信规划函〔2024〕539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含负责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四川省先进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其中名单包括四川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成德眉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攀西钒钛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的通知川经信规划函〔2024〕539号各市(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2日,河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新型工业化的中国动力之旅—电力装备创新发展推广应用优秀案例的通知。文件提出,面向电力装备研制与用户企业,征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发展与推广应用优秀案例。主要征集方向包括储能装备:物理储能、电化学储
8月6日,新疆粤水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锂电池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采购需求为100MW/200MWH锂电池储能系统。新疆粤水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锂电池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公告编号:C202408060014公告日期:2024.8.6我单位拟对新疆粤水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4月15日,从长江电力202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获悉,长江电力一季度安全生产态势良好,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一利五率”整体向好。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9.4%,成功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今年以来,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单位的
记者从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获悉,今年一季度,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以下简称“大走廊”)安全精益运行,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20亿立方米,完成生态调度3次,累计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4%,创历史同期新高,大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强化对水利、交通、能源、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
在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的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梯级水电站因厂制宜,锚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赋能水电行业提质增效。三峡小微特开设“大走廊新活力”专栏。近日,三峡电源电站X1号机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启动试
截至3月31日9时15分,三峡集团年度发电量达1000亿千瓦时,首次在一季度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强劲支撑。统筹发力系统化管理保障电力供应三峡集团党组坚决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目标-过程”双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四大实验室成功入选优化重整后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序列,分别是氢电转换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低碳热转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能源装备工控网络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氢电转换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三峡集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部署,充分发挥水电、新能源、火电等多种能源优势,通过梯级调度优化、风光场站智能运维、发电设备精益运维、火电机组高效运行,织密能源保供网络。水电:清洁能源走廊精准调度梯级电站稳发保供作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管理者,三峡集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2日,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暨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与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合作协议、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将联手打造四川首个跨区域源网荷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