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石油报道正文

油气行业十年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2022-10-24 08:32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王若曦关键词:油气油气行业油气产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和全国能源战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支撑服务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年奋进,十年辉煌。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推出“非凡十年·能源高质量发展”系列综述,记录新时代十年中,全国能源战线踔厉奋发、创新开拓、勇毅前行的生动实践,激励能源领域广大干部群众豪情满怀、锐意进取,在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推出

油气行业十年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创新提效保障国内油气核心需求

中国电力报记者 王若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油气总产量在十年间增产超过23%,全国天然气管网规模达到11.6万千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从300米深水向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

回望来路,这是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不断奋进的十年,油气领域取得了诸多耀眼成就。行业内不断挖掘勘探开发潜力,大力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管网集输、互联互通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年来,我国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油气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书写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时代答卷。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图片来源:中国海油

深层挖潜

油气产量增至3.65亿吨油当量

回首过往,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增强。油气总产量由2012年的2.96亿吨油当量增长至2021年的3.65亿吨油当量。

而油气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原油产量3年时间出现负增长的困境。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徘徊,油气企业生产环节盈利空间有限。此外我国老油田数量众多,资源品位持续下降,稳产难度逐步加大,新增储量难以有效动用。如何实现效益建产成为摆在油气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着眼保障能源安全,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决策部署。2019年5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提出石油企业要落实增储上产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

油气企业将增储上产要求落实于行,做好降本增效,实现逆势突围。在油气开发方面,我国抓住老油田硬稳定、新阵地快建产两条主线,大庆、胜利等东部油田产量总体稳定,继续创造老油田开发新纪录。“川渝气大庆”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顺利推动,助推国内天然气持续快速上产。

非常规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已实现页岩油开发快速推进、页岩气继续大幅增产的良好局面。初步明确页岩油富集区域,初步落实资源规模,发挥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强长庆庆城页岩油规模开发,努力探索适应我国陆相页岩油复杂地质条件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在重庆涪陵、四川长宁—威远等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增产稳产的基础上,加大威荣等地深层页岩气规模开发,并配套出台多项页岩气标准。

传统手段难以保障非常规油气经济高效开发,核心技术装备的创新升级实现了勘探开发的突破。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非常规油气“卡脖子”技术装备国产化和工业化应用的突破,该系统已应用于川渝、长庆等地区的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井作业。

以渤海油田为代表的新阵地加快上产,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由陆地加快向海洋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海上油气已成重要的能源增长极,2021年我国海洋原油生产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8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海洋深处蕴藏着大量油气资源,而随着水深的增长,开采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技术装备革新成为油气行业向海洋更深处迈进的驱动力。“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深水水下采油树入海的投用,为我国深水开发提供“利器”。而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的投运,成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式开启了我国海上油气开采的超深水时代。

集约输送

管网具备尖峰保供能力

今年9月底,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作为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建成投产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立方米,大幅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管输能力。这是油气管网建设的新“足迹”,而十年来管网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

作为油气产业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管网肩负着资源传输的重要任务。油气行业持续加快管道和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步伐,管网“血脉”愈加畅通,“全国一张网”布局日趋完善。

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已具备充分保障年度消费和尖峰保供需要的能力。截至2021年底,国内建成油气管网总里程累计达到18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里程约11.6万千米、占比64.44%。中俄东线南段、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川气东送二线、中俄远东管道境内段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油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夯实了资源灵活调配能力。2018年以来,我国累计投产80多项重大工程和互联互通项目,陕京四线、中俄东线(北段、中段)等一批战略性工程建成投产,建成南北中通道潜江—韶关段、东北入关通道,打通天津、舟山、深圳LNG“孤站”等管输瓶颈和“气源孤岛”。

天然气消费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储气调峰是平衡天然气供需的必要手段。我国努力形成与我国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储气能力,确定了千亿立方米的全国天然气储备规划布局,谋划了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四大百亿立方米级地下储气库群基地。截至2021年底,储气能力和最大采气量自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来均实现翻番。

此外,油气行业做好跨境基础设施联通工作,促进国际间能源合作,在更广阔范围内调配资源。我国已逐步建成并持续巩固西北、东北、西南及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不断完善稳定多元的能源进口体系,进口来源涵盖全球各主要油气资源国和出口国。

油气体制改革整合了管网资产,提升了管网集约输送和资源配置能力,为加速构建“全国一张网”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5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具体方向: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而2019年12月挂牌成立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是改革的实践成果,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的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管网集团投运以来,全面完成油气主干管网资产整合,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实现并网运行。同时,十余家省级管网公司先后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全面铺开。

低碳转型

多种能源实现协同发展

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于今年1月正式投运,到2025年,涠洲油田群将建设成为首个海上零碳供电示范油田,实现“海上风场+光伏+储能+岸电”的全新供电模式。涠洲油田群规划的从拓展新能源产业布局到多能融合发展的路径,正是油气行业意图转型的生动写照。

在能源领域经历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油气行业发展的共识。油气企业正稳步推动转型发展,提升新能源业务应用的规模及技术水平,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推进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多能融合的油气生产体系。

陆上油田熠熠生辉的蓝色光伏板,海上风机叶片随风转动,井下开发的地热资源温暖四方……油气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践成果日益增加,利用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推动“油气热电氢”协同发力,实现用能、供能清洁替代。

油气领域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限于单一能源类型,油气田多能融合区域供能系统及终端销售环节综合能源服务站成为多种能源形式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

传统业务格局的优化提升也成为油气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油气生产方面,在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封存一体化方向迈出坚实步伐,推动了增储上产与低碳发展协同共进。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百万吨级项目,恩平15-1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量超百万吨级的CCS项目,吉林、大庆油田CCUS-EOR工程都取得良好成效。

在成品油方面,质量升级工作顺利完成,全国范围内已实现国五和国六两个阶段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国家能源局以汽、柴油质量升级为着力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保障供应、强化监管”的思路,建立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机制,督促炼油企业升级改造,加强行业监管,切实保障市场供应,扎实推进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油、柴油。

油气行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实现跨界发展、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好环境效益,资源生产及利用效率得到持续提升,走出一条低碳、高效的发展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油气查看更多>油气行业查看更多>油气产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