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石油国际正文

新周期内美国及全球油气格局分析

2025-04-22 17:48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济民关键词:油气油气市场特朗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5年以来,随着美国国内政局的变更,能源行业大洗牌的时代似乎来临了。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美国进口的多国商品加征关税,旨在通过加征关税吸引海外产业、资本回流以振兴美国制造业继而拉动就业及促进经济增长。

(来源:能源新媒 文/济民)

由于近一段时期关税政策在特朗普的言辞中出境频率极高,特朗普一度被称为“关税总统”。但是在当前美国连续数轮降息、通胀风险有回升抬头趋势下,加征关税可是有风险的,因为高关税拉升了物价。此形势下美国需要借助低成本大宗商品供应稳定物价以抵消通胀风险。作为油气大国,增强美国国内油气供应能力、稳定油价便成了特朗普首当其冲的政策之选。

特朗普对此利用也可谓及时,宣布美国进入能源紧急状态,出台系列“能源新政”旨在推动美国国内油气等大宗能源商品产量增长。美国是全球油气大国,“能源新政”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对世界油气供需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能源新政”究竟想干什么

能源新政是自1月20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开始的,以促进油气行业发展及美国版增储上产为核心。众所周知,页岩革命之后美国油气产量一直领先全球,国内供应充分且大量出口,各项指标保持增长。好端端的油气大国,富的流油,突然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也从另一方面凸显出特朗普寄希望于通过油气产量跃升支撑其政治抱负的强烈愿望。

特朗普“能源新政”的核心是油气,手段之一是“解禁”,拜登时期被禁止油气开采的美国外大陆架区域、阿拉斯加油气部分资源潜力较大区域现在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油气开采了。上述地区之前受禁令或因环保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大面积开发。若将油气解禁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系起来可以发现,特朗普总统的这些举措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手段之二是建设基础设施。美国的油气基础设施从存量看在世界上是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仅国内州际管网里程就高达数十万英里程。但在油气产业大发展以及页岩油气革命持续背景下,油气基础设施也出现了一些与油气市场流向不匹配以及设施老化现象,此次特朗普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注点,意在进一步优化国内资源产供储销系统,提高本土油气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同时利于出口。新政提出加速液化天然气、管道和出口设施项目审批,促进能源出口战略意图明显。“能源新政”出台后,美国能源部长、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激进主义者克里斯·赖特、财政部长等要员屡屡发声,声称美国能源产业即将步入黄金时代,表示美国将采取积极行动增加能源供应,降低能源价格。

“能源新政”下世界油气格局总体趋向宽松

1.实施“能源新政”将强化美国世界油气产量增长“引擎”功能,进一步增加全球油气资源供给。

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能源政策落地,将显著增加美国的油气资源供给,且新增油气产量将大量出口,这个基本上已成事实。同时,特朗普上任前和上任后多次呼吁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以降低油价,对此欧佩克给予了必要的正面回应。。2025年4月起,欧佩克成员国计划每月增产12万桶/日,到2026年7月,恢复稳定供给210万桶/日。当前及今后几年全球油气资源供应将进一步充分起来。据IEA预测,2025年油气市场将面临95-14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

2.“经济新政”或将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继而抑制石油需求、打压油价。

能源新政导致油气供应增长的同时,关税加征将削弱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全球油气需求将因经济增长乏力表现疲软,使得世界油气总体呈供大于求趋势。特朗普上一任期对自中国等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发起了“中美贸易战”。目前的特朗普2.0版本关税政策行动比2018-2019年期间的“第一次贸易战”要更加激进。据世界银行预测,在美国实施10%的全面关税的情景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会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2.4%。问题就在于特朗普对钢铝的关税加征远不止10%,而是25%。“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冲击将进一步拖累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这是基本面的问题。若贸易战继续升级将进一步抑制油气需求增长,油价会进一步下行。

3.油气供应量增长使得美国在外交博弈中主动性增强,这也是特朗普总统所期待的。

特朗普出台“能源新政”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油气增产确立美国在能源市场中的支配地位,掌握能源定价权,做低油价。美国通过做低油价可兵不血刃地对油气资源国政府实施打压。美国油气产量增长、影响国际油价力量足够大之后,美国在与俄罗斯、欧佩克的谈判中会更加主动。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奥巴马时期的美国油气政策也大致有这样的内在逻辑。每当油价上扬之时,美国总是通过国内页岩油气产量增长、动用石油储备等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市场干预,害了俄罗斯,苦了欧佩克。如今有了国内油气大产量的的底气,特朗普无需担心俄乌冲突加剧带来的油价波动影响到美国的既定外交和经济目标。

如何有效应对美国的能源新政冲击

1.正视挑战与困难,努力做好中美油气合作“文章”,打造稳固的中美油气利益纽带。

尽管目前中美经贸关系矛盾突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反制且加征自美进口LNG关税,但应正视中国作为全球油气大买家、美国作为油气大卖家导致的中美油气合作潜力与必然趋势。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中美双方有利的经济交往一定有可能、有空间。对于目前的关税障碍以及美国优先的对华投资政策需辩证看待。宜进一步加强与中美政界、油气行业沟通交流,争取双方必要时的政策调整,实现油气合作对双方利好的双赢格局。在美国油气资源日益过剩产生的对华出口需求的背景下,发挥好油气贸易在稳定中美经贸合作中的作用对美国更有利。必要时也可考虑争取在美建设石化项目机会,利用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长带来的油气原料价格红利,利用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要素供给优势赋能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石化产业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美国对华投资审查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2020年《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管辖权,对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因CFIUS调查而被迫终止或出售的对美国投资领域主要涵盖《中国制造2025》以及美国《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所强调的科技制造、信息数据、新能源等产业。然而,并非所有中资参与的投资交易都会被CFIUS否决,只要CFIUS认定该项投资没有国家安全风险,一般均会批准交易。例如,2022年2月,CFIUS批准了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小型休闲车制造商IconAircraft公司的投资,2023年3月,CFIUS批准了中国生物制药对纳斯达克上市的英国生物科技公司F-starTherapeutics的收购。美国近期举办“中国制造2025——谁会赢?”的在线听证会,参会人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中美无人机、航天和生物技术方面竞争方面。参会者出于保护美国竞争优势考虑,提出了加强自主研发、限制关键技术出口、联合盟友抵制中国产品等政策主张。但是对于无风险行业则主张对中国放开投资机会,认为美国需要避免盲目自给自足,应继续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进行贸易以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在无安全隐患的领域(如光伏面板)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2.利用美国油气增产及国际油气价格中低位运行红利,加强优化国内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我国油气进口多元化格局。

基于当前全球油价进入下行区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美国与俄罗斯关于俄乌冲突的谈判结果未卜、美国对伊朗、俄罗斯制裁仍有实施可能继而影响到中国的油气进口的现实,我方要保持战略定力,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稳定、多元,继续深化与欧佩克产油国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海合会、金砖国家组织等合作机制的运行,挖掘国际能源合作潜力,增强与重点资源国的能源投资合作,坚持多元化策略,着力增强抗外部风险韧性。基于世界油气供应充分的现实,适度超前开展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根据经济区域分布合理布局资产硬件,通过加强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及区域之间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油气保障能力。通过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多样化油气合作。全力保障油气跨境运输的安全性。通过项目合作、利益共享等方式,加强与海上航线毗邻国以及陆上管道过境国的合作,深化各方在能源领域的利益交融,进一步提升跨境油气运输的安全保障水平。

3.全面深化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新一轮贸易战背景下,宜稳定中俄油气贸易作为进一步夯实与俄罗斯能源贸易合作,保持推进合作的积极心态。随着欧盟进口俄罗斯油气数量的逐渐下降,俄罗斯油气市场东移的力度将逐渐加大,中国是全球油气大买家,中俄油气合作潜力广阔。事实上过去几年中俄油气合作力度日渐加大。宜再次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中俄新的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探索本币结算的油气贸易方式。在扩大中俄经济交往基本面基础上巩固中俄油气交易本币结算体系,增强交易主动性。结合双方经贸合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建立专项结算等经贸合作模式,夯实中俄油气合作基础。在油气贸易基础上,依托陆上邻国地缘优势,探索中国企业在俄油气投资发展机会。聚焦俄罗斯远东、东西伯利亚、北极与我国东北协同开发,围绕油气勘探开发、油气贸易、LNG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在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进行联合油气勘探,为油气产业链的全面合作打好基础。

原标题:新周期内美国及全球油气格局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油气查看更多>油气市场查看更多>特朗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