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系列消息表明,无人驾驶氢能汽车产业化进程有所加快。为何业界纷纷将目光瞄向无人驾驶氢能汽车?当前发展无人驾驶氢能汽车面临哪些挑战,究竟何时能够展开示范运营?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 ID:weixin-gg-fcev 作者:辛友)
热度明显升温
氢能汽车风口期已经到来,而无人驾驶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当中。如果能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帮助氢能汽车省去驾驶员的人力成本,使其全生命周期具备经济性,无人驾驶氢能汽车也就具备了落地的条件。今年以来,一些企业在项目合作、新品发布等方面频频传来新动态。
4月22日,新氢动力发布了“氢+5G无人3T级叉车”、“氢+5G无人5T无人输送车”;6月17日,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展示了我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ET504-H;同样在6月,易控智驾联合陕西同力重工、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同研发的首台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氢燃料电池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正式在内蒙古宝利煤矿落地测试运营。
7月22日,格罗夫与清杉科技公司签订联合研发、生产制造200台无人驾驶氢能重卡和氢能矿卡的合作框架协议;同样在7月,神华北电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重型矿用自卸卡车研制与应用项目招标公告。
8月30日,Robotruck创企卡睿智行宣布参与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干线物流专线道路“酒泉至明水绿色数字专用公路”建设,预计从明年开始到2025年左右建成,建成后将投入商业运营,首批将投入600台全无人驾驶的氢能重卡。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氢能汽车在运行线路相对固定的区域,如厂区、矿区、物流园等特定区域示范运营居多。这些区域既适合建设加氢基础设施,方便氢能汽车实现快速补充能源。同时,这些区域道路相对封闭,车辆行驶路线比较简单,行驶速度低,交叉干扰少,降低了无人驾驶落地的难度,从而让无人驾驶氢能汽车应用具备了可行性。
上述地区采用无人驾驶氢能汽车有很多优势。神华北电的招标文件就指出,目前大型矿卡均使用柴油动力系统,污染大、油耗高,纯电动矿卡由于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体积大重量重等弊端,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极寒下依旧能正常启动的无人驾驶氢能汽车,可有效应对矿区环境恶劣、运输安全、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目前部分燃料电池企业正在尝试研发配套无人驾驶氢能汽车,一些车企也看好其未来。一家大型车企的技术规划部部长向高工氢电表示,氢能和自动驾驶两项技术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现在做无人驾驶氢能汽车项目,不为盈利,而是为了未来率先占道。未来一旦规模化推广,对产业拉动作用很大,整个氢燃料汽车产业链都将受益。
挑战依然很大
需注意的是,当前企业布局无人驾驶氢能汽车项目,仅有样车/概念车展示,相关项目也并未真正落地,商业化前景究竟如何,仍有待探索。
高工氢电了解到,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已经进入到L4自动驾驶测试运营阶段,可以在封闭区域实现无人驾驶。然而对于该项技术,市场最为关注的还是以其现有的技术能力能否保证车辆安全、可靠行驶。
比如L4自动驾驶在封闭园区场景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缺少行业统一标准,市场比较分散,定制化工作较为复杂;一些工作场景作业精度要求达到厘米级,但存在物理干扰定位、恶劣天气影响等不利因素,从而对无人驾驶设备提出更高要求;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场景缺乏运营标准而且面临监管障碍。
在氢能汽车方面,相关技术同样不够成熟,加之高昂的推广成本及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其商业化进展并不顺利。
以氢能重卡为例,现阶段一辆49吨氢能重卡的购置成本大约在150万元左右,是柴油重卡价格的3倍以上,比同样身为新能源车的纯电(换电)重卡贵上约50万元左右。受氢气价格影响,使得氢能汽车在全寿命周期内,相比于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也要贵很多。此外,企业还要考虑建设加氢站的巨额费用。
另据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历年销量为629辆、1527辆、2737辆、1177辆、1556辆。2022年上半年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1031辆,相比于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260万辆的销量,氢燃料电池汽车仍是小众新能源汽车产品。
缺少加氢设施也限制了氢能汽车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然而实际运营加氢站数量仍偏少,一些地区氢能车辆面临无氢可用的困局。
如果再将高昂价格的无人驾驶设备安装的氢能汽车上,在短期内很难让终端市场所接受。比如曾经某企业曾入局自动驾驶的氢能重卡领域,然而受到技术、成本和法规等因素限制,已黯然退出了该领域。
面对市场上对无人驾驶氢能褒贬不一的声音,一家正在布局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或许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驾驶氢能汽车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只有技术过硬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当前行业内企业应该务实发展,脚踏实地完善技术,而不是趁着热点炒作概念、博取眼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市内公共交通路网,打通中心城区“八横七纵九联络”快速路网。加力解决轨道交通便捷换乘问题,实施轨道交通成网计划。高质量推进山城步道、自行车立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征求《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打造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氢能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完善氢能标准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8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本函针对于关于“在成渝主轴布局建设加氢站”的建议和关于“统筹布局氢能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议做出回复。原文如下: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8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管理规范》大连市地方标准。本文件规定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人员管理、场站要求、车辆要求、车辆运行管理、车辆维修保养、车辆报废、安全与应急、监督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运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一家名为江苏中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鉴氢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阿克苏市清能中鉴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清洁能源的未来迈进。2025年1月14日中国最大生产能力绿氢液氢工厂获批,年绿氢液氢规划年产能5万吨、液氧45万吨,该项目已进入建设设计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新氢能与昌吉市国控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落地新疆昌吉市综合能源站建设(一期)项目,助力新疆绿色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合资公司将依托中新氢能在综合能源站建设、运营管理及氢能装备制造方面的成熟经验,结合昌吉市国控集团的本地资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今年上半年,雄韬股份、氢璞创能、国氢科技、捷氢科技、鲲华科技、协氢新能源、未势能源、玉柴集团、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明天氢能、锋源氢能、氢沄(河南)新能源等13家燃料电池企业收获“捷报”如下:来源:高工氢电1、雄韬股份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4月,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在氢能重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海工业所属天海氢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签订国内首个8-450L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百台级批量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大容积车载Ⅳ型瓶储氢技术商业化的空白,更将助力合作方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迈入提质增速新阶段——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主论坛观察近年来,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以其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等特征,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加速以“未来能源”的身份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
近日,在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集团”)环境评价攻坚工作中,重钢集团旗下重庆钢铁集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运输公司”)联合渝鸿创能,部署50辆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重卡,构建起覆盖钢渣、钢材等工业物资的清洁运输网络。该批次氢能重卡的运输范围辐射重庆长寿
6月1日,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竣工,HTWO广州总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85亿元,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是现代汽车在海外建设的首个燃料电池综合型基地,包含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
10月24日,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将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检测线和研发中心,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并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发工作,预计明年落成并正式投产。10月25日,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25日,恒运集团与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简称“HTWO广州”)、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文远知行”)签订氢能无人驾驶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积极在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环卫车等工程车辆及网约车领域创造需求,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