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现货评论正文

关于现货报价策略与中长期中的变化

2022-11-14 08:28来源:淼爸评书作者:淼爸评书关键词:电力市场江苏售电市场江苏电力现货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第二批现货试点省份,江苏电力市场迎来了第三次结算试运行。看了出清的情况,结合从各方收集的信息,有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特别是一些猜猜无法理解的操作,忍不住来吐槽一下。当然,作为电力现货的萌新,水平肯定有限,还是那句话,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神拍砖。(周六日就不让小熊编辑加班了,还是毛坯上线,各位原谅这个。)

猜猜认为,想要做好现货,“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句话是必须牢记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 作者:淼爸评书)

第一个变化,发电侧在交易中的角色。

在之前的大部分中长期交易中,发电侧的角色是固定的且仅作为卖方参与。当然最近配套现货开展的分时段能量块交易,发电侧是可以选择做买方的。但角色同样是固定的,针对某天某时段选了做买方,就无法改变了。

这使得不少发电侧的市场主体,习惯性的站在卖方角度思考策略,而且容易产生“交易角色都是可选的”这种思维误区。(当然,对购电侧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听到1500元/兆瓦时的封顶价格本能的就排斥,但其实未必不能赚大钱)。

而在现货中的角色,虽然一定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不同的中长期分配策略进而选择,但实际出清时,还会受到比如竞争对手的策略变化、边界条件变化、潮流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原策略失效。

第二个变化,策略需要思考的维度。

承接上一个话题,在中长期交易中,很多在现货中需要考虑的维度,因为交易周期的拉长而被忽略了。因此,中长期交易中,考虑比较多的就是供需关系(相对长周期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生产成本、竞争对手及交易对手方的策略(同样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刚性)。而到了现货,光考虑这些维度,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合理的报价策略。

最起码还要考虑边界条件的情况(外来电、新能源短周期的变化)、自身机组的运行情况、周边线路的潮流情况等。

所以现货策略更需要一个稳定长期的团队,进行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和策略分析,原来那种交易前,开个会就定下策略的方法,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第三个变化,策略有效的周期。

策略有效期与其参与的交易执行周期也是匹配的。所以相对中长期,动辄几周一个月的有效期来说,现货的策略是更需要实时调整的。一个重要条件发生了变化,就可能会推翻前期的整个交易策略。

在此猜猜也是呼吁发电侧的兄弟们,好好利用现在的这种短周期试运行,多试验试验各种报价策略的有效性及边界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发现一个策略失效后,应该尽快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啊。

第四个变化,策略的多样性。

在中长期中,同一方向的市场主体其策略是有很大一致性的。说人话就是发电侧都想把价格顶上去,购电侧则更希望把价格打下来。但是到了现货市场中,这种情况因为前文所述的几个变化,导致不同市场主体,哪怕是同一方向的,其策略也会大相径庭。比如同样是发电侧,苏南负荷中心长协多的30万机组,和苏北远离负荷中心长协少的100万机组,其报价策略可能完全不同。换句话说,以后想要在报价策略上,“抄作业”是越来越难了。

第五个变化,发电侧与购电侧的关系。

认为发电侧与购电侧在现货中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思维定式也是错误的。相反的,在现货交易开展后,发电侧和购电侧的联系需要更为密切。因为购电侧一旦大规模进入现货结算,或者说购电侧的中长期分解曲线对发电侧的带来很大影响。那双方想要在现货中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就需要双方好好协商,共同努力实现。

现货市场的开展,市场的复杂程度陡升,对于市场主体的专业化要求越拉越高。千万不能想着“一招鲜吃遍天”。比如理论上,发电侧提高各段报价,的确会减少出清中标电量。但这是有前提的,得保证负荷需求低到不会高价调用你。如果发现虽然报了高价,但是仍然全段中标的情况,那说明你的价格还不够高,或者负荷需求真的高。那这时候如果你中长期分解电量多,自身机组又的确发不出那么多电,那就等于在用高价找别的机组替代你发电。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想办法打压现货出清价格才是真正应该做的。

在目前发电侧中长期分解的规则下,更可取的方案是,预判一下中长期分解后的负荷率,在这个负荷率范围内报低价,越低越好。因为如果你真的发了这部分电也就是按照中长期价格结算,而如果你没有发到这部分电,则会以一个更低的价格找到替代方。而一旦超过这个负荷率,才应该提升报价。逐步去探索边际价格,实现量最优解。而一旦成为边际机组,那就意味着在这个时段,拥有了价格决定权。

当然,对于集团化的发电企业,则更要充分利用好集团化的优势。有的机组是报什么价都能中的,那就尽量把这家的中长期在进入现货前就内部替代掉。煤炭分配也可以结合现货出清价格通盘考虑。

此外,对于发电侧的决策效率和决策机制,猜猜也建议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调整磨合。原来那种层层上报的机制和啥都要解释清楚因果关系的报告,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很多出清结果,都要等出清之后很久,才能大致厘清出原因)。“让听得到枪炮声的人来作决策”,显然会更有的放矢。现货对于决策时效性的要求,势必要求大部分决策是缺少充足完整信息前提下做出的,因此发电侧也需要更好的购电侧合作伙伴,来实现风险对冲。

道理说说总是简单,执行起来肯定会有很多阻力。所以现在的短周期试运行正是发电侧的磨刀石,现在试错成本是很低的,毕竟10天里结算4天,等于给了6天仿真模拟的机会啊。检验决策机制,磨练报价团队,收集运行数据,培养合作伙伴,才是现在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最后的最后,真心感叹要把这么复杂的一套机制运行起来,幕后英雄们要付出多少个日日夜夜,掉多少根头发。感谢这些大大们的辛苦付出,也希望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好。

与君共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市场查看更多>江苏售电市场查看更多>江苏电力现货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