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工作将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节能减排文件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统计、核算,优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提供保障。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白泉)
文件明确了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可再生能源类型
(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优化节能考核的大方向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要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各地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有序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这些文件精神,都为优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明了方向,《通知》是落实上述文件精神的实施细则。
(二)明确了不纳入考核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类型
《通知》指出,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现阶段考虑的主要是相对容易计量、容易统计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前一阶段,社会上比较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其他利用形态是否能在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予以减免,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热力,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热泵采暖等环境能源的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损耗等与可再生能源储存相关的能源损失等。目前,上述这些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考核中暂未考虑。
(三)明确了是“不考核”,而不是“不统计”
《通知》指出,以各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社会上一些人误以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未来就不需要统计可再生能源,只统计消费的化石能源就够了。统计是统计,考核是考核,二者功能不同,生效的对象也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文件和《通知》强调的是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而不是不统计。从理论上看,只有建立了科学、准确、历史可溯的计量和统计制度,才能为优化考核制度奠定基础。因此,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统计制度,也是《通知》强调的重点内容。
绿证被视为核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的基本凭证
(一)电力用户持有的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核算依据
《通知》指出,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省各类型电力用户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是我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的重要节能制度。按这一制度要求,国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主要是指需要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进行优化。《通知》的发布,有助于鼓励能源消费者更多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通知》指出,企业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企业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这一条主要适用于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考核。根据我国2018年修订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将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分解到重点用能单位,对重点用能单位分级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考核评价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进展时,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多消费可再生能源。
(二)只有电力用户持有的绿证,才能在考核时减免
《通知》指出,绿证原则上可转让,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省各类型电力用户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企业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企业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理论上讲,绿证可以转让,意味着金融机构、投资者允许购买一部分绿证,并在价格合适时出售给有需求的电力用户。如果到了年底,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手中的一部分绿证没能及时出售给电力用户,则这部分绿证就无法被省级人民政府或企业在核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时所使用。留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手中上一年的绿证,也可能在第二年作废。这一点值得省级人民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注意。
(三)绿电与绿证、与重大项目单列关系等细节问题值得关注
《通知》指出,当年度的绿证是核算工作的基础。绿证是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按照项目所发电量核发相应绿证,这意味着绿证的数量是按发电量计算的。绿色电力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损失,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储能设备也会导致绿色电力出现损失。正常情况下,绿色电力的发电量会大于绿色电力的消费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和绿证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此外,绿色电力的跨区域输送和绿证的跨区域交易,也可能导致各省绿证之和与全国的绿证总量略有差异。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核算制度加以妥善处理。
此外,我国“十四五”时期的节能考核中将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以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国家布局的重大项目与各省的能耗强度和总量目标紧密相关,重大项目使用的电力也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和绿证紧密相关。在评估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时,分析清楚单列项目的绿证和省级人民政府考核相关内容的绿证,也是统计核算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将对重大项目单列省份的节能目标责任确定带来重要影响。
各方责任和年度时间安排进一步明确
(一)国家层面的数据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分别负责
《通知》提出,国家能源局依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和电力交易机构数据核算全国和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能源局负责核定全国和各地区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数据。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负责牵头,并分别开展存量和增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的核定工作。
(二)省级层面由各省节能主管部门负责统筹
《通知》提出,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根据“十四五”国家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新增可再生能源扣减等因素,科学确定本地区“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并做好组织实施。这意味着各省节能主管部门不仅要负责节能工作,也要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的沟通和协调,并按照最新的进展安排好五年和年度节能工作进度。
(三)数据分三次报送并最终完成核算
《通知》要求,每年1月底,国家能源局向国家统计局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初步数,4月底前,提供最终数,6月底前,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能源局最终核定各地区上一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数据。“初步数”“最终数”“最终核定数”的数据报送方法,为科学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妥善解决各省数据之和不等于全国、绿色电力传输损耗在各省之间的分担、交易数据报送滞后等细节问题,预留了足够的时间。
《通知》的出台,将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的各项要求,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加速布局,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用户和产业园区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化机制有效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同时,江苏省支持企业用户建设“微电网+储能”系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等领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粤电力A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252.9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32%;其中煤电完成180.5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71%,气电完成47.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9%,风电完成13.3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79%,光伏完成8.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00%,水
2025年4月15日,标普全球(SPGlobal)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东方日升凭借卓越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成功入选年鉴,并成为中国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仅5家获此认证的企业之一。标普全球CSA评估是全球历史悠久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评价体系之一,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对企
近日,PV-Tech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出炉,隆基连续第21次荣膺AAA最高评级。连续21次获得AAA评级,不仅是隆基在技术创新、产品价值、经营水平等多维度卓越表现的有力证明,还凸显了权威机构对隆基企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信心。实力加冕PV-Tech可融资性评级体系是业内权威的分析工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近日,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已批准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NESO)提出的改革建议,旨在清理电网接入排队中的“僵尸项目”,优先为清洁能源项目释放容量。这一改革预计将使超过65GW的光伏项目获得确定的并网承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39GW,已接近英国《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中设定的69.4GW光伏装机上限
近日,全国首单水电公募REITs,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电建清源REIT)亮相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能源环保REITs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与资本市场高质量融合,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了电建智慧和力量。本次业绩说明会是公募REITs落实规范管理、积极回应投
日前,针对民众对于为什么要不断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问题,山东省蒙阴县发改局作了回复。蒙阴县发改局表示,主要是三个方面促成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一)山东省电力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历史上山东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底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市场供需博弈激烈。自年初以来,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实际交易价格仅为670元/吨,较春节期间下跌了91元/吨,较年初下降了100元/吨。这一趋势主要受电煤消费淡季、主产区发运积极等因素影响,社会库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分时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全省需求侧移峰填谷,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电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铁塔巍然耸立,源源不断的绿电通过大电网送向千家万户。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电力市场机制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创新突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多品种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