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热门、紧俏方向用人缺口愈发明显、亟待填补。
“支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高等学校加快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绿色金融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根据需要在低碳建筑、光伏、水电、风电、环保、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相关专业领域加大投入”——教育部近日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绿色低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既要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也要引导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到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领域专业布点数不少于600个。
加大培养力度的背后是需求的提升。记者注意到,该方案所涵盖的专业,无一例外均是能源行业的热门、紧俏方向。在“双碳”目标下,用人缺口愈发明显、亟待填补。
百万年薪仍难招人
求职平台猎聘网曾对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作过专门统计,今年一季度,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就是碳中和领域,同比增长达到408.26%。位居第二的新能源及电动汽车行业,亦与“双碳”目标直接相关,新发职位增长了120.09%。
“表面上看,‘双碳’人才供需两旺,现实情况却是想招人的单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从业15年之久的碳排放管理行业人士汪军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碳管理的重要性,纷纷成立专业部门或聘请专业人才,为自身碳减排早做准备、多做工作。与碳相关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公司业务激增,也在开足马力挖人。然而,招到理想的人才并不容易。“其实在‘双碳’目标提出前,这些岗位算是偏门,相关从业人员不足万人,有足够资历和经验者甚至不到千人。人才抢夺大战时时上演,薪酬水涨船高,有公司开出百万年薪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人。”
对此,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感同身受。“如今,氢能产业的火热程度不言而喻,但此前较长一段时间,行业整体并不景气,部分人才流失到其他领域,加上培养新人需要较长周期,导致存量人才偏少。氢的制储运加环节尚可从其他相关专业引入人才,但氢燃料电池这一细分领域缺人尤为严重。特别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工程类人才奇缺,他们既要懂理论、会研究,更要能将成果转化为高可靠性、批量供应、成本较低的工业产品,可以说,要求高、缺口大。”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桑树勋告诉记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也有类似状况。“缺口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人很少。另一方面,由于CCUS产业整体尚处示范工程阶段,多项关键技术、工程建设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对人员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学科建设面临诸多不易
缺口如何填补?“当然是学习!”汪军直言,要进入行业,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铺天盖地的培训课程。目前,社会上确实涌出不少与“碳”相关的培训机构,“短期教学或能满足一时需求,但我更建议系统性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未来用人才能有保障。比如,高校应建立从本科到博士的相关学科,成为向社会输出‘双碳’人才的主力。”
事实上,部分高校已经行动起来了。据桑树勋介绍,其所在的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CCUS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之一,已形成工程化煤基CCUS全流程技术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低能耗捕集、矿化利用技术等优势和特色,目前,招收和培养了30多名CCUS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再如,华北电力大学设立的全国首个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已开始招生。该专业是面向国家重大能源战略而设置,有机融合制氢、储运、氢安全、氢动力等多个模块课程,涵盖电化学、化工、材料、物理、控制等具体内容,将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研究。
“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并参与相关教学。”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向记者证实,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有21个与“双碳”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工程等细分方向;另有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名称虽不直接带有“碳”字,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却与之紧密关联,毕业后从事相关岗位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可是,企业依然招聘难,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学科建设也充满不易。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坦言,该院在全国率先展开碳排放管理人才培养,其中专门设置了一套碳交易课程体系。“没有成熟的先例,我们也是边摸索边做,每年都会结合行业最新形势,对上一年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比如,有些课程设计出来了,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跟设想的不完全一样;个别课程因师资力量不匹配,鲜有老师能够胜任。教材也是一个大问题,碳交易实践长期走在理论前面,现有课本内容明显滞后,不及时更新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想方设法把课堂搬到校外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样引发了企业关注。“高校纷纷意识到人才紧缺的问题,这是很好的态势。在开展学科建设的同时,希望也能结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付宇举例,除了专业研发人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工程化人才也很关键。“既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也要具备产品思维。说白了,东西做得再好、再先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是不行。以氢燃料电池为例,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行业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付宇提出,在学科设置中,高校应真正将产业需求考虑在内;到了教学阶段,将理论充分结合实践。“学生不能只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密切衔接才能掌握更多的一线动态,了解行业实际,将来才能快速适应从校园到企业的转变。反过来,当前全国懂燃料电池的专业人才不算多,师资力量难免紧俏。与科研院所、企业人士密切合作,通过委托、联合培养等形式,既可以充实高校教学资源,也能为企业和学生提前创造双向选择的机会。”
黄锦鹏也肯定了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比如,碳交易设计的环节多、工作细,没有实践经验很难胜任,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才储备。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前了解、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比如,我院计划设置一个‘低碳经济管理’微专业,开设课程全部与碳交易相关,并尝试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进入碳交易所开展模拟操作、进入企业参与实际业务。人才培养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桑树勋还建议:“应重点培养深厚理论基础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交叉融通能力,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及研发工具应用、工程实践、国际交流等能力,更好满足国家和企业对CCUS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全球知名商业媒体福布斯中国正式发布“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榜单。本次评选共入选40家企业,横跨超10个细分行业的多元化阵容,旨在观察中国工业企业在当前充满挑战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更加严格的全球生态保护和治理要求下的应对之道。一道新能凭借在低碳技术革新与ESG领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精准把脉储能之“痛”“为了拿下一个项目,
2025年7月3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创维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创维光伏公司董事长范瑞武,携手创维数字总裁兼创维储能董事长赫旋等,双方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该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以强强联手之姿,正式开启光伏与储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深度合作!创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签约。项目由国沄鸿达(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规划装机400MW/800MWh,选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聚焦储能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项目落地后,将依托先进储能技术,为区域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支撑,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不仅象征着中泰两国“亲如一家”的深厚友谊,也为两国在能源、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创维光伏于7月2日至4日亮相在曼谷举办的(ASEAN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携多款核心产品及智能光储解决方案精彩登场,以技术实力回应
广西能源集团党委在国企改革中坚持“抓好党建、办好能源”理念,深入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主题活动,创新推行“书记领办项目”工作机制,以“一个项目、一名书记、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全周期管理模式,对照“书记统领推动、党组织攻坚克难、党员先锋模范、群众满意度”四个突出,领衔解决一批基层
近日,东方锅炉成功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900兆瓦核能供热工程、新疆伊吾基泰LNG解吸气利用和印尼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核能综合利用、荒煤气利用和国际海水淡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中标既是东方锅炉技术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市场技术联动、培
7月2日下午,东方电气集团(以下简称“东方电气”)党组书记、董事长罗乾宜同来访的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就“双碳”目标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罗乾宜简要介绍了东方电气的业务开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东方电气大力实施“领先战略”和“11256”发展战
2025年的4月28日,西班牙电网在短短的5秒之内失去了超过15吉瓦的电力。这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大停电,让5000万人的生活停摆,居民通讯中断、医疗系统停滞、公共交通瘫痪。突如其来的大停电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能源转型的思考#x2014;#x2014;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大量接入、设备老化等一系列情况下,电网如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有一个关键节点如同闪耀的灯塔,照亮了金友集团前行的方向,那便是2010年4月27日。这一天,金友集团成功获得了国内第一张光伏电缆认证证书,正式踏入光伏领域,开启了一段充满创新与突破的非凡征程。破局:首张证书,开辟新航道2010年,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这是记者25日从“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我国的“3060”目标,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内涵、基本路径和重点任务,“双碳”工作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工作,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为重要。碳排放核算是碳管理、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型,研发提出
AI大模型时代,我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AI智能体(Agent)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应用落地的关键。生成式AI的发展是划时代的,堪比50年前个人电脑的出现和3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未来10年从个人生活方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会被颠覆或者重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售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和电力市场改革深化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这一电力行业的新业态,正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大脑”,虚拟电厂通过高效聚合与优化配置分布式能源资源,正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虚拟电厂已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6月19日,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对庄军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企业自主碳核查和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的政策扶持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聚焦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制定出台《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我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建设任务。制定《常州市近
6月13日,中国中煤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海南海口拜会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并见证签约。海南省领导倪强、赵峰,中国中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士岗,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参加活动。王树东对海南省委、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7月2日,2025泰国可再生能源展览会(ASl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xB7;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平台,展会汇聚了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企业。首航新能源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光储创新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赢得了业界高
近日,马尔代夫可可尼岛(Cocoonlsland))366千瓦屋顶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全部采用正泰新能ASTRON7系列组件,预计每年可产生约700兆瓦时的清洁电力,为当地度假酒店提供稳定、环保的能源供应,同时大幅减少碳排放,助力马尔代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项目由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企业WindForce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7月2日,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ASEW2025)在曼谷盛大举办。面对“2050年碳中和”和“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泰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天合储能携行业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以卓越实力助力泰国加速实现低碳能源转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加大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创新和供给力度,实施支撑工业和信息化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准体系。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产品绿色设计等绿色制造
近日,为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
7月1日,在党的104岁生日这一特殊时刻,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有机垃圾为原料绿色甲醇产品在富岛公司装车启运,实现商业化交付。过去,公司甲醇、液氨主要应用于化工领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在航运业,绿色甲醇、绿氨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未来,LNG、绿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一)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制造端除硅片环节占比较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基本持平或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近日,在广西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集团大力支持下,广西能源集团顺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至100亿元!广西能源集团资本实力、综合能力、行业影响力进一步跃升!近年来,广西能源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