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如果你只能拿到最后一档的价格,基本没得赚。”一家浙江省售电公司人士说。
而发售一体的企业在当下的市场条件下,赚钱并不算困难。《能源》杂志获得了一份浙江省内发电企业的零售电价报价。35KV以下的用户,一口价为0.49836元/千瓦时,分时电价为尖峰电价1.0099元/千瓦时、高峰电价0.8095元/千瓦时、低谷电价0.1150元/千瓦时。35KV以上的用户,其峰谷价格也保持了这一水平。
“发电企业可以赚尖峰、高峰电价,在低谷电价赔钱。即便是支付了偏差费用,发售一体甚至可以实现0.4~0.5元/千瓦时的利润空间。”浙江省内知情人士透露。
被误解的售电?
尽管是第一批8个现货试点省份,但浙江省的零售市场培育时间要晚于多数省份。
2019年10月,浙江才发布第一版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2019年交易周期只有两个月(11月-12月)。2020年11月,浙江发布第二版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虽然交易周期是2020年1月-12月,但1月-11月都是进行的追溯结算。甚至2021年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全年未开市。
在2022年的市场中,一面是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件发布,大量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电力供需短缺问题严重。浙江电力市场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总体亏损。
2022年11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化交易培训会议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政府相关机构领导和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据参与本次会议的售电公司人士说,会议中提及浙江独立售电公司利润水平大约为1.6-1.7分/千瓦时。
客观来说,这一盈利水平并不算低。根据《广东电力市场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共有96家售电公司累计收益盈利,70家亏损,整体亏损面为42.2%。售电公司净收益5.1亿元,平均度电获利1.7厘/千瓦时。
不过在零售市场早期,售电公司高利润是常规现象。2017年广东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净获利12.7亿元,按照平均价差51.8厘/千瓦时和8:2的分成比例计算,售电公司的度电利润也超过1分。
“2022年浙江的高电价是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说,“售电公司的利润是一种体现,不能单纯的认定是造成高电价的原因。”
更让独立售电不解的是,兜底售电政策似乎有强化的迹象。
“在浙江电力市场化交易培训会议上,有关兜底售电的解读是已签约电力用户可以解绑,回归兜底售电。”上述售电公司人士说。
如果仅仅是兜底售电本身,并不会引起独立售电过多的情绪。“但是有关发电计划的解读中提到,宁夏煤电、皖电送浙机组依次作为电网代理购电用户及线损、兜底售电用户、批发用户和售电公司的采购电源。如果是按照这个采购顺序,电网代理用户和兜底用户的结算价可能会低于市场价,引发大量用户与售电公司解约。”
合理性与不足
兜底售电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发布之后,电力市场的用户数量激增,尤其是中小用户。客观来说,这其中大部分用户要么没有入市意愿、要么没有售电公司接盘。兜底售电尽管是用户与售电公司签约,但实际上仍由电网统购统销。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在2023年的新政出台之前,小用户的市场中也很少看到售电公司的身影。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小用户的交易成本大概率超过收益,售电公司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二是即便有微利,由于单位售电量收益的差距,售电公司也更倾向于寻觅大中用户;三是售电公司很难在市场上买到足够的电量,只能重点保障大中用户;四是市场规则对技术和资金薄弱的民营售电公司并不友好,民营售电公司无法开展差异化竞争。
缺少了售电公司的积极性,兜底售电和代理购电用户就很难走向市场,相应的,兜底售电和代理购电机制势必长期化。因此售电公司有理由抱怨,但整个市场也必须明白其背后存在的逻辑关联。
在明确兜底售电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上文提及的购电权先后顺序的问题,是市场机制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之前的浙江中长期电力市场挂牌交易中,交易对手方仅有国网一家,也即所有高于燃煤上网电价的非统调燃煤热电、气电均由国网采购,且执行原标杆上网电价。这些高昂的成本并没有进入市场,而全部由国网代理购电和兜底售电用户承担。
而如果明年正如前文中所述那样,电网代理和兜底用户又可能鲤鱼翻身。这样频繁的左右横跳,显然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不是十分有利。
所幸的是,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有关兜底售电相关的明确文件,因此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改进的可能性。
现货:独立售电出路?
从其他省份的经验来看,中长期市场中的独立售电公司势必会经历大规模的洗牌。这与发电市场力无关,而是由市场本质决定的。
从电改的宏观角度来看,独立售电公司能够大范围出现,得益于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所产生的红利。在电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之后,独立售电公司的立身之本可谓是雪崩般的丧失,急需要找到新的利润点。
在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这一概念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用户与批发市场之间,即承担了批发市场中的风险,又能够利用技术代差和信息不对称实现压力。
而中长期市场中,电力的时间属性被极大地削弱了,导致用电量小、用能不稳定的中小用户被“抛弃”。
所谓发售一体或者发电集团的强大市场里,其实也更多建立在缺乏时间尺度的中长期市场里。在现货市场条件下,发电市场力无疑会被极大削弱,发售一体的优势也会极大缩小。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证明电力市场需要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一系列市场的结合,才足以称得上成熟。
对于独立售电公司来说,除了在既定政策下努力开拓市场,也必须开始积累技术实力,迎接现货市场的到来。
在现货条件下,发电侧市场力会被极大削弱,同时海量中小用户的缺点缩小,优势放大。在技术实力和风控管理的作用下,独立售电公司可以赢得更多市场空间。
改革的趋势不可阻挡,改革的道路十分明确。如果不提前做好技术积累,即便不是“赚快钱”的售电公司,也必然会在下一轮淘汰赛中出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2月),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华北能源监管局紧密围绕政策执行时间节点(5月31日、4月30日),开展新能源项目抢装及并网情况监测,强化过程监管与服务意识,
作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的重要手段,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装备,以及融入电力“源网荷储”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环节,储能产业发展已迈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装机规模达5869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2025年,“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之年,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随着峰谷差价政策调整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工商业储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驶入增长“快车道”。4月16日,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杭州隆重举办了以“聚势储能新机遇,共建绿色生态圈”
2025年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以下简称结算细则)。相较2024年,新版结算细则全面优化结算机制,涵盖发电侧、用电侧、新型储能及资金管理四大领域,为四川电力市场结算提供制度保障。(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新疆能监办《关于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通知(新监能市场[2025]24号)。文件明确,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电力市场监管,其中涉及跨省跨区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新疆能源监管办对电力市场成员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管:(一)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结算操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本指引适用于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交易结算工作,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执行政府定价的优先发电电量视为厂网间双边交易电量,纳入中长期管理;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市场化采购电量部分与发电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的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公告编号:TJ2025SD5)。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的要求,天津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准入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售电公司注销的公告。宁夏太阳山京智综合能源(售电)有限公司因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现强制注销在宁夏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的市场注册。现将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注销自动生效。公示期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6日,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增开2025年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的通知。文件明确,结合近期相关市场主体诉求,现增开2025年5-12月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满足发用两侧增量交易需求。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增开2025年火电与用户双边协商交易的通知宁夏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截止2025年2月底首注地为浙江的16家售电公司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详见附件)。依据规定,对这些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规范注册入市的通知。文件明确,原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为“发电企业”类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注册为“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应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根据电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强化虚拟电厂运行管理。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虚拟电厂按月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可调节资源清单和变更申请,月内原则上不得随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电力改造后,原来私拉乱接形成的‘蜘蛛网’都不见了。村里出租房比较多,以前空调多开一台就跳闸,夏天我们的租客终于可以放心使用空调了。”2024年夏天,义乌市东莲塘村书记任春茂兴奋地说。(来源:浙电e家作者:金华公司胡建平杨学君融媒体中心张悦)东莲塘村是较早提出临时用电转正改造需求的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