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自201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体风能人的共同努力,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技术实力领跑各国,开发布局不断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方面的价值开始全面显现。
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一
2021 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5592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接近3.5 亿千瓦,分别是2012 年的4.3 倍和4.6 倍。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各国之首,在全球所占的份额超过50%。
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2021 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为65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正向主体能源方向迈进。同年,中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6.9%,较2012年提高近14个百分点。
科技实力处于领跑位置
机组大型化趋势凸显。过去十年,中国风电机组向着大型化方向加速发展,成为推动风电成本下降的一条主要路径。2021年,中国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叶片长度与轮毂高度分别达到16MW、123米、170米。
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近些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风电产业之中,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核心部件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目前,中国风电叶片的部分关键技术,如预埋技术的研发取得突破;叶片所用的树脂、结构胶、芯材等原材料实现本地化生产,玻纤完全国产化。轴承的非国产产品市场份额降至50% 以下。发电机、偏航/ 变桨轴承、变流器、变桨系统在2012 年之后实现了大规模国产化。
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国已经具有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由此形成的丰富机型谱系能够很好地满足低风速、高海拔、低温、高温等各种环境和风况条件的开发需求。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深远海将成为主战场,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海上风电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风电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已经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多家企业推出了样机。
2021年年底,中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
形成完善的检测认证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建成了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对加速中国新能源技术进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投资建设并运营
海上风电实现规模化开发
2021 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448.2 万千瓦,同比增长276.6%。截至2021 年年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35.2 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度电成本大幅下降
规模化开发和技术进步推动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过去十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66%,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48%。
海外出口量创新高
截至2021 年年底,中国风电机组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扩大到42 个,遍布全球的六大洲,累计容量达到964.2 万千瓦。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我国生产的风电机组,包括国际品牌在华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发电机、轮毂、塔架等铸锻件,以及叶片、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也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
企业实力迅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风电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在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五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十席。
价值开始全面显现
2021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7.5 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2%,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5 亿吨。据初步测算,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 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60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0 万吨,年节约用水约40亿立方米。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统计,2021 年全球风电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为137 万,中国的风电从业人数达到55 万。
来源:《风能》杂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青洲三项目的67台风机迎风借力、稳发尽发,单日发电量分别达到1160万千瓦、1143万千瓦等,接连创单日发电量历史新高。海上风电具有发电效率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利用小时数更高、更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优势,而深水区风能资源较浅水区优6%,青洲三项目作为全国率先开工的深水区项目,为后
1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同比增长12.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4亿千瓦,同比增长47.0%;风电装机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5.6%。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99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8小时。其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10月份共计275个风电项目获核准,总装机52667.92MW(3个未知装机量项目),总投资额4375.61亿元(104个未知投资额)。安徽11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984.79MW,投资金额68.72亿元;甘肃14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530MW,投资金额45.73亿元(9个未知投资额);贵
10月31日,恒电铭博沽源240兆瓦风电项目风机顺利完成吊装,张家口市风电装机容量随之突破2000万千瓦,装机规模全国第一。张家口域内风能资源得天独厚,规划可开发容量2400万千瓦,具备建设世界级大型风电场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全市强力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型能源业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新
10月30日上午,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三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介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了2023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2日,上海电力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06.3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5.36%,其中:煤电984.8万千瓦、占比44.64%,气电362.02万千瓦、占比16.41%,风电392.41万千瓦、占比17.79%,光伏发电467.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0日,中国能建发布《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根据公告显示,7-9月份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项目303个,合同金额为1269.79亿人民币,本年累计签约项目975个,合同金额为4033.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09%。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9日,协合新能源发布权益发电量公告。根据公告显示,9月份风力发电量为472.11GWh,同比增长9.25%,1-9月累计发电量为5,123.12GWh,同比增长24.6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0日,三峡能源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总发电量119.4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0.31%。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73.9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0.04%(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52.0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9.47%,海上风电完成发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8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7日,三峡能源发布《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8月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显示,风电完成发电量256.6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8.22%(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177.6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8.71%,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78.9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
11月17日,第七届丝博会横山分团自主活动方案——横山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顺利召开。期间,榆神煤电公司副总经理、西南热电公司总经理呼延斌应邀出席,并与横山区政府签署了《榆能横山60MW风电项目协议书》。榆能横山60MW风电项目总投资约3.4亿元,是榆能榆神西南热电公司“风光
近日,第三届汕尾发展大会上,专题“投资兴业·我给力”环节共有30个投资项目进行签约,计划投资总额为457.57亿元。在海上风电开发项目方面,共签约4个。分别为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汕尾红海湾三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红海湾五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据悉,汕尾红海湾四海上
11月7日,内蒙古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约2亿千瓦在建待建新能源尽早并网,推动“十四五”后三年每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约3000万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发电量接近6000亿千瓦时。通知指出,内蒙古将推动“十四
11月6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山西省2023年竞争性配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公示显示,2023年山西省竞争性配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评审优选出保障性并网项目146个、规模总计15.07GW,其中光伏7.37GW,风电7.7GW。其中,国电投及下属公司所获规模最大,高达2.26GW;其次为大唐集团,也
日前,丹麦风电开发巨头rsted(沃旭能源)首席执行官Nipper否定了重新开发美国OceanWind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能性,并警告称rsted也可能退出Skipjack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Skipjack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外的大西洋海域,最初由DeepwaterWind开发。2018年11月,rsted通过收购DeepwaterWind成为项目新业主。项目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三一重能对外投资成立2家新能源发电公司,分别为哈密湘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托里湘庆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均为: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其中,哈密湘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26日,托里湘
日前,中国中车披露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0.35亿元,同比增长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48亿元,同比增长17.20%。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国中车全面发力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
11月1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再次征求《关于加强风电、光伏发电储备类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函。《征求意见稿》指出,除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国家批复项目外,今后纳入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的项目均须从省级储备项目库转出。同时,按照“统筹设计、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
10月30日上午,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三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介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了2023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中国中车董事会通过决议:拟将其子公司中车戚所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不影响中国中车的股权结构,本次分拆完成后,中国中车仍然是中车戚所的控股股东。中车戚所始建于1959年,位于江苏常州,是中国中车旗下首家制造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为国
近日,搭载中船风电自主研发风储协同控制系统的白旗二期风电场顺利通过CNAS权威机构专业认证,认定中船风电风储一体化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22年以来,中船风电科研团队瞄准清洁能源领域“弃光限电”、电力输出波动等重点难点问题,以白旗二期风电项目为技术应用示范对象,全力开展风储一体化关
“与其说中国风电的全球贡献,不如说中国风电正加速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即便一切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减碳承诺全部兑现,在最乐观的情景下,顺利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目标的机会也只有14%。”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刚刚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
在2023年EP电力展,施耐德电气携手新能源电器联盟,发布《寻迹隐形冠军-新能源产业微洞察与实践》行业洞察报告,聚焦光伏、储能、风电和数字化四大应用场景,以敏锐视角,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并深挖化解之道,破局因新能源快速发展而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多重挑战。今天小编带您聚焦#风电#篇,贯
2023年11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其中提到,2023年上半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227座、总功率7.41GW、总能量14.71GWh,超过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统计数据提到,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投运规模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是:山东、宁夏、内蒙
随着中小型风电系统的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竞争力会越来越高,小风电也能撬起大市场。在大兆瓦风机、超长叶片成为风电行业主流的当下,中小风电还有发展空间吗?未来的发展潜力又在哪里?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近年来中小风电行业发展规模萎缩,但由于中小风电应用场景多样,机遇还是颇多。随着中小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如果要给阳光风能在发展中选三个关键词,我认为应该是‘深耕、创新、突破’这三个关键词。”2023年风能展上,阳光电源风能事业部总裁汪令祥这样总结阳光电源在风电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汪令祥看来,这三个关键词的背后都有其对应的深意。阳光电源在风能行业深耕近20年,学习、跟
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特别邀请到“现代风电产业之父”HenrikStiesdal。他在1976年建造了第一台试验风电机组;1978年成功推出第一台商用机型,后担任西门子风电首席技术官多年,获得650多项与风力发电技术相关的专利。2014年创立StiesdalA/S公司,并设计了新一代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当前,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正面临“成长的烦恼”:虽然多国都提出了最新海上风电发展目标,项目投资收益率却逐步走低,不少国家海上风电装机甚至趋于停滞。近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880万千瓦,是有史以来海上风
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于近期召开。围绕提升风机可靠性、构筑稳定产业链、引领全球风电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大会期间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在田庆军看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风电已经步入“无人区”,在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