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对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型能源体系是在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础上,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能源发展高级形态。新型能源体系是以非化石能源为供能主体,以低碳零碳利用的化石能源为必要的结构性支撑,以智能高效能源互联网为枢纽平台,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为支撑,融合应用先进能源技术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依托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广泛形成能源绿色生产消费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动态平衡,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协调互济,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持续彰显,高质量、渐进式、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本质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是一个能源由传统的、不可再生的且分布不均的化石能源供给为主,逐步向新型的、可再生的、广泛存在的清洁能源供给为主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由自然资源禀赋依赖为主,向科学技术依赖为主的转变过程。
系统认识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意义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确保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是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供需总体平衡。同时,世界主要大国围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战略通道、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当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达到72%、42%左右,能源安全韧性仍显不足。在能源供应侧持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在消费侧持续提升电气化水平,实现以电能为主、电热冷气氢等多异质能源耦合、各种能源子系统之间协调规划、优化运行、源荷互动、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本途径,也是对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举措。能源活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6.6%,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相比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碳排放已经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体量大,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能源“产供储销用”全环节更好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形成非化石能源既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建设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大幅提升能源产业链先进性和自主可控能力。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三代核电、清洁高效煤电、煤炭深加工、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主流储能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全球能源产业链布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推动先进能源产业链回流,我国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新型能源体系催生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拓宽现代能源产业范围,涵盖可再生能源、核能、化石能源、能源数字化智慧化等既有产业,以及新型储能、绿色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级生态,促进高效投资,将带动研发试验、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绿色金融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深入研究新型能源体系的特征趋势和发展阶段
新型能源体系特征趋势
新型能源体系总体呈现低碳化、电气化、市场化、智慧化的特征趋势。
能源生产供应有序低碳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化石能源逐步实现清洁高效低碳零碳利用,打造多元清洁能源供应系统。能源“产供储销用”各环节灵活性资源合理配置,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能源电力消费需求。支撑我国205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新能源电量渗透率超过50%。
终端能源消费逐步电气化。用能行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协调发展,清洁电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深入实施,带动工业、建筑、交通部门和农业农村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支持实现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能低碳高效转型。支撑我国2050-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2500千瓦时/人。
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涵盖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电力辅助服务和绿电交易的统一电力市场全面形成,多元发用电主体全面参与电力交易。电力市场、各类煤炭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之间有效衔接,形成激发生产、绿色低碳、惠及民生的可靠能源电力供应。支撑构建全国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捋顺能源价格机制,实现能源资源配置全局最优。
能源电力系统高度智慧化。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智能高效能源互联网逐步发展成形,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蓬勃发展,能源流、电力流与数据流、信息流深入融合,促进能源电力供需交互响应水平大幅提升,多能耦合集成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灵活高效运行。支撑补强现代能源产业链,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形态迭代演进。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阶段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将迎来一场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随着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现有能源消费特性、能源供给结构、能源技术形态、能源体制机制、能源国际合作模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循序渐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2035年、2050年、2060年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目标时间节点,谋划“三步走”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成长转型期(当前至2035年)。新型能源体系框架建立。能源碳排放度过峰值平台期,进入稳步下降阶段。能源电力“产供储销用”体系基本建成,新增能源需求全部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化石能源的托底保障作用凸显,能源互联网发展日臻成熟,综合能效水平大幅提升,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高水平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显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8%。
成形繁荣期(2035-2050年)。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成。能源碳排放快速下降,能源消费总量达峰、稳中有降,电力消费进入饱和增长阶段,能源电力供需保持高水平动态平衡,能源互联网平台全面建成,绿色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广泛形成,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快速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大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现代化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
成熟完善期(2050-2060年)。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成熟。能源电力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支撑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应用,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成熟完善,能源电力智慧化水平达到更高层级,我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
形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多轮驱动、多能互补的绿色低碳供能新格局
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稳妥有序建设西南主要流域梯级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实施核能供暖,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升生物质能、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统筹送端和受端地区能源电力供需形势、本地支撑性电源和应急保障电源建设进展,优化黄河流域和新疆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西南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沿海核电基地以及海上风电基地等各类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送电时序,推动大电源与大电网协调发展,促进电力资源配置全局最优;加快推进东中部地区分布式能源高效开发、就近消纳,稳步推广屋顶光伏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积极推动分布式电源并网消纳,持续提升本地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能力。
持续提升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
在能源生产侧,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能力建设。完善煤炭应急保障储运机制,设置矿井弹性产能,建设一批大型全密闭煤炭应急储运中心;推动区域油气储备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海外天然气资源,保障国内用气需求,扩大天然气储气库规模,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提高灵活调节电源占比,系统推进现役和新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灵活性制造,在气源有保障、气价承受能力较强地区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气电,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具备条件的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改造,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实现多重功能价值。
在能源消费侧,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进一步完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细则,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配套市场机制,开展区域级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大数据中心、用户侧储能、车网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支持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系统运行调节;拓展以电能为主要供能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推动电热冷气氢多元聚合互动,推动园区等典型应用场景能源梯级利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升综合能效水平。
加快重大前沿能源技术研发应用
推动实现新型储能技术跨越式发展。集中攻关高能量比、高安全性和超高循环寿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液流型钠硫电池技术、锂硫电池技术,提高关键部件国产化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储氢、储热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积极开展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小型空气储能等短时间尺度储能技术攻关,带动新型储能关联产业核心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升级。部署储能设施本体的安全预警、检测、评价、优化技术、梯次利用技术研究及控制平台开发。发挥储能示范工程引领作用,推广共享储能模式。
扩大氢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氢气长距离输送、液氢生产和输送技术研发力度。碱性电解水(ALK)制氢方面,开发长寿命、高效电极、复合隔膜材料及高性能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制氢方面,针对规模化应用开展膜电极与重金属催化剂等核心材料设备、系统集成、耦合宽功率波动等技术研发,开展10兆瓦等级及以上示范应用。结合各类制氢技术应用场景,同步实施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各类型氢储运技术推广应用,为低成本、安全稳定储运氢气创造条件。加大混氢天然气技术创新应用力度,加快形成商业化应用产业链。
大力研发高效低能耗的碳捕集工艺和碳循环利用技术。结合资源禀赋特色和技术进步,加强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研发,降低二氧化碳捕集能耗水平,重点突破低能耗、大规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积极推进一批石化化工、煤电机组、大型油气田应用低成本、全流程碳捕集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加快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布局,加快推进规模化应用、完善技术链条、加快利用与封存项目示范。
建设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推动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推动用能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指导价格向市场价格转变,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企业节能增效的引导作用。加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与用能权交易市场的衔接,提升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积极性。促进用能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协调发展,探索三个市场间的协同运行机制,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合理收益,支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经济发展。
积极发挥碳市场低成本减碳作用。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分步有序推动其他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分阶段引入CCER、碳汇等交易产品进入全国碳市场,引导社会投资,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深入开展企业碳资产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发电企业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破省间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丰富市场主体和交易品种,推动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加快培育合格售电主体,稳步推进市场准入标准放开。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发电容量补偿机制,逐步向容量市场机制过渡。推动各类电源全面进入市场,鼓励支持增量配电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独立参与电力交易。落实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削峰填谷,做好市场交易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
推动能源产业链数字转型和智慧升级
发挥能源全产业链数据的关键生产要素作用,构建能源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为能源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提供决策支持。持续推进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提高能源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强化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超强感知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
积极探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与生态环境保护、新型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满足各类用户多元化用能需求。推动能源电力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控制技术实现耦合发展,培育新型商业模式,促进能源“产供储销用”全环节智慧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能源智慧发展新业态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能源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专业人才梯队
加强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之间的衔接,加快培养适应新型能源体系要求的专业人才。依托高等院校设立前沿能源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能源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领域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能源互联网、能源市场、智慧能源、碳管理与碳金融等领域紧缺人才,突破传统能源学科专业壁垒,支持多学科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健全完善新型能源体系相关职业(工种)标准,加快新兴能源产业相关职业标准建设。加快新职业(工种)申报进度,畅通综合能源工程师、电力市场交易员、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人才成长通道。丰富能源转型重点领域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新兴能源产业人才培训评价,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能源人才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全局意识、能投身全球能源治理的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
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上午,集中(共享)式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签约落户湖北省天门市,投资方为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计划2025年12月前建成投产,项目的落地将极大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和送出水平。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龙源电力广西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横州一体化200MW配套共享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本工程拟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20kV平马升压站旁建设1座容量为200MW/400MWh的配套共享储能电站,为横州10个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
11月25日,宁夏电力国能灵武200MW400MWH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二期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国能灵武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期建设100MW/200MWh储能电站,拟通过至少4回35kV集电线路(每回长度约为5.5km)接入光伏项目配套建设的1座330kV变电站35kV间隔(接入方式待定,以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4-2030年)》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在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布局包含两个项目,小站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模500MW/2GWh,白塘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
11月18日,航天京安(安平县)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建设航天京安共享储能电站项目EPC招标计划发布,项目位于河北省安平县东黄城镇东北黄城村村东,项目占地约123亩,建设200兆瓦/8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1座,建设220千伏升压站(升压站包括220千伏配电装置及配套设备、站用电系统、综合楼、配电楼等)。项目招
11月11日,在宁夏吴忠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人员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密切监控相关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和储能电池温度等数据。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相当于将分散的储能电站现场运行值班任务“搬”到了调度控制中心监控大厅。通过该系统,1名值班员可同时监控6座储能电站的数据。截至10月
11月15日,位于河南安阳市北关区的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开启EPC招标。项目总投资约60000万元(含税),相当于单价约1.5元/Wh。采购范围包括站址勘察、接入电网方案设计及接入批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等全部设备材料采购、及安装调试工程施工,系统调试到试运行。原文如下:鹏辉力赫(安
11月14日,中能国云安丘市官庄镇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勘察-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中能国云恒泰(安丘)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本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50MW/300M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2MW/8MWh空气压缩储能。本期建设100MW/200MWh,储能场地内新建220kV升压站1座,升压站内
11月14日,清河县睿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清河睿储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清河县睿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地点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本工程建设规模100MW/200MWh,直流部分共采用40套5MWh系列储能集装箱,交流部分采用20套5MW升压变流一体舱方案,由多个
11月5日,河北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支持新能源体系建设若干政策(2024年修订版)》(唐政办字〔2024〕69号),其中指出,鼓励建设共享型储能电站,新能源发电企业采用购买或租赁方式获得共享储能电站服务。鼓励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以共同建设、租赁容量的模式实现配置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12日,山东新锐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项目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招标范围为工程总承包(EPC),包括但不限于与本项目有关的前期工程勘察、初步设计、规划方案、初步概算、工程施工、材料设备采购与竣工验收、备案、移交和工程缺陷责任期内的缺陷修复、保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新型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光伏项目,鼓励风光氢储、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开发,鼓励低成本、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兴源环境发布关于股份转让事项取得宁波国资委批复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55亿股股份转让给宁波锦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转让完成后,锦奉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2.6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7.03%。公司控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披露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内容提示,公司股票价格于2024年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公司于2024年11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敬请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并指出,上海能源需求大、用电负荷高,发展新型储能至关重要。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动新型储能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发电运行管理提升迎峰度冬和极端天气保供能力的通知。文件提出,强化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电力调度机构要认真落实监管各项要求,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调度机制,统筹协调好燃煤火电、新能源以及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发电运行管理,做好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4-2030年)》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在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布局包含两个项目,小站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模500MW/2GWh,白塘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发展氢能、氨能、新型储能、生物质能,前瞻布局先进核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实施聚变能商业应用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电子材料、高性能复
初冬时节,河南信阳,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随风转动,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绿色电能。信阳市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是大别山精神的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信阳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副总经济师、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委员会主席吴映明见证签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安乐与宁德时代
11月20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完成2024年度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集中工作。据了解,本次集中工作历时近一个月,电科院支撑公司调控中心主要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新型储能利用分析及配置测算、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等三个专题工作,同时配合华北网调完成新能源预测误差分析及日前平衡风险评估专题工作。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安徽省光储办关于征集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应用示范案例的通知,其中明确新型储能征集方向,聚焦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备电侧等储能领域,围绕发电站+储能、电网+储能、工业园区+储能、信息通信+储能、交通+储能、共享储能等场景,征集独立储能电站、共享储能电站
11月22日,华润电力深汕公司30MW储能辅助调频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该项目由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润电力深汕公司联合推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该项目由维科技术投资、承建及运营,3个月内完成30MWh储能辅助调频系统建设任务,并将该系统成功接入电厂电网,与火电机组开展AGC调频业务,
混合储能充分利用了不同储能技术的长处,通过能量型和功率型的结合、长时和短时储能的互补,提升系统性能,实现了“1+1>2”的效果。6月29日,江苏华电灌云200MW/400MWh储能项目顺利并网,标志着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混合储能项目正式投运。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灌西盐场东北圩境内,作为江苏省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悦达投资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对于2025年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方向等问题做出了回答。2025年公司发展方向如何?2025年,悦达投资将坚持实施“两新一智”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不断深化“风光氢储”产业拓展升级
专利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更是企业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高质量的专利或专利组合,企业可以展示出其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市场优势。从公开数据看,近年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晶科能源、海博思创、比亚迪、亿纬锂能、大连融科、上海电气、北京普能、中科海钠、卫蓝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润建能源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华景节能等签署合伙协议,拟共同投资华景(天津)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景碳中和基金募集规模为5.02亿元,润建能源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亿元,出资比例为19.92%,其中,首期募集金额为10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并指出,上海能源需求大、用电负荷高,发展新型储能至关重要。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动新型储能规
作者:李岳峰1,2,徐卫潘1,2,韦银涛1,2,丁纬达1,2,孙勇1,2,项峰1,2,吕游1,2,伍家祥1,2,夏艳1,2单位:1.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引用:李岳峰,徐卫潘,韦银涛,等.储能锂电池包浸没式液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0):3534-3544.DOI:10.
作者:周睿,洪剑锋,曹君慈,秦伟,赵卓越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引用:周睿,洪剑锋,曹君慈,等.竖井式重力储能发电效率及功率稳定策略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0):3556-3565.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304本文亮点:1.对竖井重力储能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2.提出了系统输出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发展氢能、氨能、新型储能、生物质能,前瞻布局先进核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实施聚变能商业应用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电子材料、高性能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2日,西子洁能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活动记录表,对公司的发展方和储能项目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西子洁能表示,公司未来主要有三大战略发展方向。其中,新能源市场主要是依托熔盐储能核心技术,拓展其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等更多能源利用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1日,金鑫新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钠储能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提案。据了解,新公司名称为中誉宸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晓红。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电池制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