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政策正文

江苏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支持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2023-01-28 10:54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综合能源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着力推进共同富裕,更富成效打造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进低收入人口保障扩围,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健康江苏建设水平,加快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四)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更高标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先立后破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更大力度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面加强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全域建设幸福河湖,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沿海湿地和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切实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

(五)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用好江苏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组织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好凝聚人心、汇聚民智。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成一批全域全国文明城市群,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富有江苏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不断提高江苏在国际国内的知晓度、美誉度。

(六)着力促进安全发展,更加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高质量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加强安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快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深入抓好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工作,完善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时刻聚焦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务实工作举措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各领域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总目标总要求,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江苏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江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把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既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又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推动改革和发展高效联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更深层次改革、更大力度创新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赋能增效。要把加强统筹协调作为重要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全面落实“六个更好统筹”重大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确保江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将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融入团结奋斗全过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努力交出不负总书记重托、不负江苏人民期待的新时代答卷!

三、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充分展现江苏“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基本稳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经济持续回稳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提振消费市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打响“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水韵江苏”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品牌,着力推动住宿餐饮、商业零售等消费回暖,支持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培育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医疗健康、健身休闲等消费新热点。完善消费信贷等支持政策,营造便利消费的环境条件。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商圈”集聚效应,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延伸。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加快提振住房消费的“景气指数”。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持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补短板投资,系统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突出抓好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化与大型央企、民营头部企业和外企合作,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江苏。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持续推动国家和我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针对困难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需所盼,及时制定实施一批助企纾困的增量政策,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发展有更强牵引力。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制定落实重点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方案,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传统产业焕新等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高标准建好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推动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集群加快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有重点、分梯次推动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加快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331”工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产业链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支持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5万亿元。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更多国家级智能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无锡国家车联网先导区、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建设,办好2023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更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以上,抢占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节点,让“小块头”释放出大能量。强化金融支撑和能源电力保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先立后改”大型煤电装机在我省布局,远近结合提升煤炭储备能力,推进沿海沿江LNG布局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建设省外综合能源基地,确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正常供给,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三)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中职“领航计划”和高职“卓越计划”,加强新一轮“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建设应用型高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紫金山、太湖、钟山实验室承担更多战略任务,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载体。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打造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推动“科创+产业+产品”融合发展。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统筹推进8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支持,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和企业科技创新税前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快建设人才发展高地。实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和产业链人才攻坚计划,发挥人才攻关联合体作用,打造“宁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实施更高水平的全球引才聚才计划,持续推进海外人才来苏工作便利化,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四)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优先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20万亩、改造提升20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00万亩以上,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打好种业振兴行动组合拳,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强粮食收储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多渠道挖掘大豆油料扩种潜力,加快推进80万亩“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稳定能繁母猪存栏120万头左右,确保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加快培育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4条超千亿级的省级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积极完善覆盖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大力培育江苏精品农业品牌,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再上新台阶。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档升级,实施1.5万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改造600座危桥,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200公里,新增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15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改善10万户农房,创建1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建200个绿美村庄,加快打造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五)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中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加快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推动沿海港口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协同推进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共同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合力种好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试验田”,加快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强化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争取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促进江苏中轴崛起。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积极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支持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深入实施新一轮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更好激发陆地活力、海洋潜力。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共建。做好全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统筹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大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推进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交通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南沿江城际铁路以及宁淮、沪苏湖、通苏嘉甬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上元门铁路过江隧道、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北接线、锡宜高速改扩建等项目,积极推动盐泰锡常宜铁路、常泰铁路开工建设。提升运输机场保障能力,支持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淮安机场等环沪机场群改建扩容,加快南京土山机场迁建,打造南京临空国际开放枢纽。统筹推进城乡互联互通现代水网建设,优化提升内河水运设施网络,加快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宿连航道二期工程,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治理服务能力,加快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完善“苏服办”“苏企通”等平台,巩固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效,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感受到在江苏创新创业的高效便捷。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快培育一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和标杆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1+5+13”营商环境系列政策,完善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拓展和完善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积极拓展出口多元化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好用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最大程度便利商务人员往来,持续开展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等载体建设,支持徐州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完善中欧班列沿线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对标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进各类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办好两岸企业家峰会、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中欧班列合作论坛,集聚更多高端资源、高端要素。

(七)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全面推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快500千伏过江通道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降低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支持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巩固扩大岸线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跟踪做好长江水生态监测评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水平,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集群化精细化治理,扩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范围,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加强重要江河湖库氮磷污染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开展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扎实开展我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建立全过程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生态修复示范点建设,严格落实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负面清单,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积极推进“国家山水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推进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试点省合作,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规范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点“绿”成“金”、增值变现的水平。加强污水处理、危废处置利用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绿岛”项目布点和建设规模。

(八)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全省人民享有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新时代江苏文化标识。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打响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系列会展品牌。加强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快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讲好在江苏发生的中国故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效,推动建设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双千计划”“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深化“书香江苏”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办好紫金文化艺术节、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系列文化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不断发展壮大“文艺苏军”人才队伍。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模,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开展小剧场建设、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等文旅融合实践,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魅力的江苏文化旅游体验。

(九)持续做好民生保障改善工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统筹好财力,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积极促进增收富民。制定出台推动共同富裕实施意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支持苏南等地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制定实施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开发更多政策性岗位,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着力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加快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用心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构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努力实现幼有所育、不负所托。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发展,提高基层首诊率。强化儿科、传染、精神等薄弱专科建设,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杭州亚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升异地就医结算水平,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今年我们安排了13类55件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节点化调度,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十)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聚焦风险易发高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重大风险应对处置能力,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全面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统筹做好房地产领域、建筑行业、大型企业、政府性债务等风险排查化解工作,坚决防止各类风险叠加碰头,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整治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纵深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加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现代化治理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拥军支前保障机制,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人民防空工作,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进一步优化防控政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稳妥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加强疫情监测研判、药物和试剂供应、重症患者救治、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加大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力度,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医疗救治,有效应对疫情高峰,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适应时代之变、顺应时代之需、回应时代之问,更好地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勇于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让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大力推进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三个务必”谆谆教导,始终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在涉及旗帜、道路、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眼睛特别明亮、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确保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

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断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完善一体联动、高效运行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严格落实省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加快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努力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聚焦政治过硬、专业过硬、担当过硬、斗争过硬、纪律过硬,增强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切实用“宽肩膀”“铁肩膀”挑起事业发展的“重担子”。

大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扛起政府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有效堵塞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蝇贪”,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江苏。

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始终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作为铁规矩、硬杠杠,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勤俭节约、节用裕民,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确保有限财力真正用到关键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察实情、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狠抓工作落实,对作出的决策、定下的事情,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激励政府工作人员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各位代表,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敢为善为、勇毅前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综合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