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煤电景气度普遍回升的2022年,居然还有发电企业出现了同比超过一倍的亏损!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日前,浙能电力(SH:600023)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61亿元到-15.10亿元。相比2021年的净亏损8.55亿元,扩大了77%至164%。
浙能电力对于亏损的解释,与去年倒是区别不大:由于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本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进一步亏损。
但实际上,由于2022年全年国内煤价控制得力,诸多发电企业业绩都有所回暖,煤价显然不足以成为浙能电力亏损翻倍的主要原因。
浙能电力的巨亏背后,是一场惊动国家能源局的电费截留事件,更深层次的则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电力改革矛盾。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 作者:刘洋)
高煤价背不起这口“锅”
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发电企业发布了自己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
以内蒙华电(SH:600863)和晋控电力(SZ:000767)为例,其中,内蒙华电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6.52亿至18.21亿元,晋控电力2022年亦实现整体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浙能电力也收获了不错的业绩表现。2022年上半年,浙能电力实现营收359.23亿元、净利润3.98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浙能电力实现营收608.84亿元、净利润4.57亿元。
以此计算,2022年第四季度,浙能电力的单季亏损就高达19.67亿至27.18亿元,与前三季度的业绩向好迹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人充满疑问。
但是,这种单季业绩突然变脸的情况,并不能用高煤价来解释。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在煤炭价格调控监管系列措施综合作用下,2022年国内煤炭市场一直保持平稳,价格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12月份,重点燃煤发电企业煤炭综合平均到厂价每吨846元,同比下降13%,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似乎也是意识到业绩突然变脸略显诡异,浙能电力除了强调高煤价,还不忘“打补丁”做了特殊解释:
“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煤价环比上涨、机组检修安排增加、费用年终集中结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参股发电企业投资收益环比下降等因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浙能电力称。
浙能电力扑朔迷离的亏损翻番,高煤价的解释显然是极其乏力的,这背后与一场电费截留事件大有关联。
只能选择“顺从”的浙江电力
发生在去年三四季度的浙江省电费截留事件,是压垮浙能电力业绩的那根“稻草”。
2022年9月19日,浙江省多家售电公司接到电网公司电话通知,要求把之前生效的结算单寄回来。这让大家颇感惊讶,部分售电公司甚至不太相信,“签字盖章的结算单说收回就收回?”
9月24日,新版结算单下发,从7月份起的电费结算中,度电收益超过3.5厘(0.0035元)的那部分收入,被直接扣除了。
对于这番操作,电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浙江省能源局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省内售电公司自愿放弃部分收益,以缓解用户的电费压力。
被动了“奶酪”的有浙江全省近70家售电公司,发电企业除了浙能电力之外,还涉及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和中核集团等。
当地政府的具体要求是,下调省内统一调度的电力中长期合同价格约3%,且追溯至2022年2月底的所有电量,并持续到当年12月底。初步估算,这些发电企业企业将合计减少电费收入25亿元!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浙能电力下属煤电厂发电量约占全省煤电发电总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其被扣除的电费也最多,合计达到13.51亿元,占比54%;其余五家被扣除的电费从0.34亿至5.08亿不等。
但由于浙能电力的实际控制人是浙江省国资委,因此,六家发电企业只有浙能电力选择了配合,其他5家央企纷纷抵制,拒绝在新结算单上签字。
电费截留背后有深层次矛盾
浙江省从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扣除收益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填补规模越滚越大的电费“窟窿”。据统计,浙江省本省发电量相对不足,有37%的电量来自外购电。而正是这一部分费用,造成了电费的“窟窿”。
2022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首次推出了省间电力现货交易,交易最高限价10元/度。浙江为了在省间交易市场抢电量,经常需要报高价,常以每度5元、7元甚至顶格10元的价格来买电,2022年7-8月,浙江从福建、山西等地买了不少高价电量。
而在2022年异常干旱的夏季,浙江经历了难耐的高温与用电需求的猛增。由于居民用电价格受到政策管控,须由工商业对其进行“交叉补贴”。多因素叠加使得全省电力市场产生了巨额亏损。仅仅七八两月,浙江省内全电力市场总体亏损规模或接近75亿元。
这个巨大的窟窿,最终需要进行“全电力市场损益清算”。但实际上,按照目前电力市场规则,电力市场损益最终由工商业用户均摊,这极大地增加浙江工商企业的用能成本。
为了改善营商环境、提振经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就出台截留电费收入的“土政策”,为工商用户“减负”。
但是,浙能电力是顺从了,几家央企集团却坚决不配合,甚至是向国家能源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最终,10月24日,浙江能源局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批示,被批评“行政干预、破坏市场规则”,要求立即整改,截留电费的行为被叫停。然而,难题并没有化解,电费窟窿怎么办?截留的电费退不退?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浙江电费截留事件背后,是电力改革的深层次矛盾。2021年以来,“煤价-发电企业盈亏-电价”这一复杂链条背后,牵涉各方利益,而单一政策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发电企业巨亏,就是电力用户反弹。
要想化解难题,最终还是需要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角度,对电力市场进行全盘化、体系化改革。解题思路的高度复杂化,需要中央高层领导推动的第三次新电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3日,浙能电力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参股设立中广核苍南第二核电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核能发展有限公司、苍南县海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广核苍南第二核电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
2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2月14日收到张育政女士、浙能电力的通知,张育政女士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浙能电力转让105,745,70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70%)事宜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本次交易完成后,浙能电力将持有公司股份105,745,704股
在煤电景气度普遍回升的2022年,居然还有发电企业出现了同比超过一倍的亏损!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日前,浙能电力(SH:600023)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61亿元到-15.10亿元。相比2021年的净亏损8.55亿元,扩大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浙能电力日前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61亿元到-15.10亿元。公告称,2022年,公司全力担好国企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保障民生和企业用电需求,发电机组应开尽开,能发尽发。由于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本年归属于上市
1月19日,浙能电力发布公告称,2023年1月18日,浙能电力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反执二审查决定〔2023〕35号),决定对浙能电力收购中来股份股权案不实施进一步审查。浙能电力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据悉,2022年11月10日浙能电力与中来股份控
1月3日,浙能电力股份公司收到《浙江省国资委关于同意收购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的批复》(浙国资产权〔2022〕53号),该批复原则同意收购中来股份控制权方案。此次收购将有力推动浙能集团全面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通上游新能源原材料、中游高端装备制造到下游新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浙能电力12月6日召开董事会,同意聘任施小华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施小华,男,1965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历任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浙能北海水力发电公司总经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浙能电力12月7日公告称,董事会近期收到公司总经理助理柳哲明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原因,柳哲明辞去公司总经理助理职务。上述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11月8日晚,中来股份公告显示,当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通知,获悉其正筹划通过向交易对手方协议转让其持有的部分股份及委托表决权等方式实现控制权变更事项。11月10日晚,浙能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
11月10日,浙能电力发布公告,称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张育政持有的中来股份105745704股股份(约占中来股份总股本的9.70%),受让价格为每股17.18元,合计受让金额1816711194.72元;同时拟取得林建伟持有的中来股份10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持续增加,为了保供电、促消纳,电力现货市场成为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为了通过价格发现管理现货价格风险,中长期交易金融化与连续滚动开市也成为了大势所趋。电力现货市场中的交易品种日趋丰富、交易频次日渐增多,也使得电力商品交易与普通大宗商品越来越相似。(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继续执行电压等级不满1千伏的工商业用户,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不承担辅助服务、成本补偿等市场分摊费用的政策,执行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电力交易中心,国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能力建设思路之能力组成框架上世纪90年代股市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改革的红利,只要敢进入市场,有基本的股票操盘认知,散户随便买入一支股票都大概率会挣钱。电力现货市场刚刚开始时也一样,只要交易员能理解市场规则、结算逻辑,就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因此这种情况与早期的散户炒股
科学规划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鲁海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催生发展新动能的途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能源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青海、云南、新疆等地新能源市场化比例超50%。但各省在新能源是否参与现货市场上表现不一。2021年吉林首次提出生物质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的部分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2023年初,新疆明确将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能力建设思路之电力交易的优化逻辑我国当前还处于电力现货市场的早期,市场主体的对电力现货交易的认知也还在探索形成期,很多交易员都是来自其它岗位,传统能源企业的交易员更是批量来自火电、新能源与电网公司的生产领域。在开展电力交易时,市场主体与交易员的行为模式还带有比较浓
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挥其绿色、低碳属性助力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选择。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的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河北南部电网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模拟试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本次模拟试运行主要开展省内现货市场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交易组织、出清及结果发布,交易结果不调电、不实际结算;省间市场(省间现货、华北调峰)纳入省内现货交易组织流程,仅考
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看点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01概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能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伴随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正式发布,我国2023年能源工作发展格局初现。回首2022年,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能力建设思路之二站在交易者角度重新认识电力现货市场由于电力市场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期,大家对它的理解一般都是从市场设计者角度进行的,关注的更多是出清、定价、结算等内容。但是站在交易者角度看,关注点与设计者存在明显的不同,更侧重如何应对,如何报价实操。本文将从交易
核心阅读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代表——锂电储能显现出良好的产业前景。在山东枣庄,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集中共享式电化学储能调峰项目,华电滕州储能项目实现应急启动和顶峰发电,为保障区域电网稳定作出贡献。截至去年底,华电滕州储能项目累计充电6200万千瓦时,放电5000万千瓦时。电力富余时充
3月14日,浙江电网全社会光伏出力达到1528万千瓦,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入春以来,浙江各地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太阳辐照度增强,促使全省新能源电力持续大发。3月14日12时13分,浙江电网光伏出力达到1528万千瓦,同时率58.54%,占当时全社会用电负荷的20.85%。“光伏出力达到1528万千瓦,意味着仅靠光伏
2023年3月浙江电力市场月度参考价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3月浙江电力市场批发侧市场化交易合同电量总计264.14亿瓦时,均价497.68元/兆瓦时。详情如下:
2023年1月浙江省首次启用零售套餐模式结算,零售用户电费清单有了不少新的变化,有不少小伙伴表示越来越看不明白了。别急,今天小e带着大家伙一起来看看~(来源:微信公众号“浙电e家”作者:融媒体中心)零售用户的电费清单乍一看挺复杂,其实与我们的工资单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不信,你看——用户总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精神及《浙江省电力条例》《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浙江能源监管办关于印发2023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的通知》(浙江发改能源〔2022〕302号)、《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全面清算操作细则》等
2023年1月浙江电力市场批发侧购电结算均价情况如下:
浙江2023年1月售电公司代理用户到户均价情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嘉兴市人民政府印发嘉兴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持续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制度,坚决取缔“两高”项目不合理的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入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推动能源要
2月14日获悉,2023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全力强化现代能源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实现全社会全年节约电力58.09万千瓦、节约电量17.15亿千瓦时的目标,推动金属、印染行业余能再利用资源普查和示范落地,具备最大用电负荷30%的负荷管理能力,将夏冬两季空调负荷需求响应能力分别提升至300万千瓦和250
近日,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该公司稳步拓展绿电交易市场,常态化开展绿电交易,全年累计交易电量25.76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611.21%。2022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的电力交易
2月7日,浙江省8.8万户在浙江电力零售交易平台参与市场交易的零售用户收到“网上国网”APP推送的1月份电费账单。这标志着浙江电力零售交易市场套餐结算模式正式落地实施。浙江省的工商业企业数量较多。自2022年浙江全省实施电价市场化后,工商业客户通过与售电公司签约参与市场交易的热度不断上涨,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