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统筹贯通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深入实施安全保障提升、设备质量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专业管理提升、业务模式转型、数字化转型六项行动,高质量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全力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为更好地宣传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理念,展示体系建设动态及典型做法,本报今起刊发“深化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深化设备管理变革,助推电网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扎实推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设备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提升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入快车道,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设备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公司于2021年年初印发《关于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的通知》,明确实施“三全”(全员、全寿命、全要素)管理,构建“五化”(管理精益化、队伍专业化、装备智能化、业务数字化、绩效最优化)特征的现代设备管理体系(SEMS),正式开启设备管理现代化之路。
两年来,公司各单位紧盯建设目标,聚焦重点任务,统筹贯通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深入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扎实推动重点举措落地实践,成功消除一大批缺陷隐患,高效应对各类灾害影响,圆满完成各类保电任务,守住了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设备运行绩效和关键指标持续向好。
推行“三全”管理 持续提升设备管理质效
“十三五”时期,公司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换流容量分别增长了29%、42%、132%,“十四五”时期预计分别增长49%、39%、62%以上。
国网设备部副主任窦晓军介绍,当前各级电网仍处建设高峰期,设备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存量设备体量大,传统设备管理模式与之越来越不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特高压快速发展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高”“双峰”特征日益凸显,电网结构和运行环境日趋复杂。此外,当前生产管理中也面临着“资产墙”影响日益凸显、数字化转型规模化效益不够等系列问题,必须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不断革新设备管理理念和模式,激发内生动能,以适应内外部形势发展所需。
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创新性提出“三全”管理理念,通过深化实施全员、全寿命、全要素管理,向资产要效益、向资源要潜力、向管理要效率、向改革要动力,促进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贯通融合,统筹全要素同心同向、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推动设备管理从专业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从维修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从设备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变。
全员管理,要求各环节设备管理责任清晰、全面参与,设备主人深度介入全过程管理,实现设备台台有人管,管理人人有责任;全寿命管理,要求统筹平衡安全、效能、成本,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维检修、退役报废各阶段业务高度协同,目标统一,实现成本显性管理,绩效综合最优;全要素管理,要求科学统筹技术、数据、人力、资金等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增强创新动力,激发管理活力。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落实全员责任、统筹全寿命周期成本、调动全要素资源,着眼于计划、采购、安装、维护直至退役的全过程,强调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国网能源研究院管理咨询所主任经济师何琬介绍。
聚焦重点抓落实 深入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
“三全”管理诠释了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而安全保障提升、设备质量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专业管理提升、业务模式转型、数字化转型六项行动则为体系建设明晰了工作思路和落地举措。
1月8日,福建厦门供电公司梧侣全业务运检班通过“一键顺控”开展110千伏梧山线倒闸操作,仅1分钟便完成以往需要30分钟的操作任务。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的倒闸操作,得益于该公司大力推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行动落地实践。目前,该公司已在1036座变电站应用一键顺控,在500座变电站开展远程智能巡检,节约操作时长5万余人工时、巡检时长1万余人工时。
“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是为了突破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在安全、质量、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全面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资产运营综合质效,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效能和效益。”国网设备部技术处处长王剑介绍。
为推动转型提升六项行动落地落实,公司先后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阶段性成效,交流推广典型做法,结合新形势丰富体系内涵,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营造良好建设氛围。同时,公司成立柔性工作组,构建评价体系,全力保障转型提升六项行动建设高质量推进。
2021年以来,转型提升六项行动在各省各地落地见效,创新成果、典型做法不断涌现,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作业模式转变,采用轮换式检修方式更换故障GIL气室,大幅提升抢修效率。国网山东电力强化第三方独立监督,实施新建工程技术监督“项目制”管理,推动输变电工程高质量建设。国网河北电力深化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应用,开展整站整线10~30年期LCC测算,探索实践“雄安LCC采购+建设+维修”一体化招标。国网四川电力构建变电主设备健康管理体系,推动设备健康趋势主动预警、运维检修策略联动优化。国网安徽电力扎实推进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打造“1+3+N”人才实训体系,提升班组核心业务技能水平。国网重庆电力深化“无人值班+集中监控”变电运维模式建设,提升设备监控强度和细度。国网浙江电力深化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拓展无人机带电作业、应急消防等场景应用,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紧盯目标促发展 推动设备管理能力现代化
总部统筹引领,基层落地实践。两年来,公司各单位紧盯安全稳定、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优质目标,全面加快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以守牢安全底线为根本,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为设备管理赋能赋智,大力实施模式优化、流程再造等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创新,推动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安全管控能力全面加强。成功消除一批缺陷隐患,有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电网安全“生命线”进一步守牢,保持了全球特大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长纪录。
——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设备全过程质量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创新构建“平台+专业”技术监督体系,11项新建特高压工程实现项目制管理全覆盖,输变电设备可用系数稳中向好,换流站平均能量可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设备质量更加可靠。
——业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设备管理全业务、全环节数字转型全面加速,上线电网一张图,新一代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初步建成,无人机巡检、一键顺控、配电自动化等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打造4000余个数字化班组,赋能基层一线。
——资产运营绩效显著提升。资产战略管理理念全面导入,生产成本管理精益化水平不断提高,量化3245亿生产成本至单体设备,明晰3105亿“资产墙”总规模,建立以江浙沪、京津冀为中心向中西部辐射的退运设备再利用、调拨机制,输变电业务绩效进一步趋近“高服务、中成本”区间。
——供电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高质量实施农网巩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工程24万余项,城乡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全口径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0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59%。面对2022年夏季“四最”考验,加强特巡特护,确保重过载主变压器平稳运行,18条跨区直流长时间满功率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公司设备管理质效也显著提升。公司持续下沉管理重心,构建三级生产管控体系;因地制宜推进超高压设备属地化,优化县供电公司生产管理模式,全面完成设备监控职责调整,建成集控站491座、集控系统49套;打造变电“无人值班+集中监控”、输电“立体巡检+集中监控”、配网工单驱动等运维新模式,建成5967个全业务核心班组,管理效率效益显著提高。
“当前,设备管理已经进入‘无人区’,没有成熟的理论可借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需要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继承发展、主动作为。”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备部主任金炜说。国网设备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管理理论和体制机制创新,守牢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深化全过程技术监督和资产全寿命管理,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和作业模式变革,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设备精益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快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设备管理再上新台阶。(夏宗杰 韩睿 汤广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01迎峰度夏的背景和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呈现“冬夏双高峰”特征,夏季降温负荷占比达30%,部分省份甚至超过40%。2024年7月,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突破14.51亿千瓦,同比增加超1亿千瓦,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总结起来,根本矛盾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空调负荷激增:住建部数据显示,
5月1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今年首个500千伏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程——新乡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显著优化新乡区域电网架构,提升新乡地区供电能力90万千瓦,为夏季用电高峰期社会经济和民生安全可靠供电增添保障,也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更好支撑。与此同时,河南电网主网工程进入投产高峰期。预
5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的首笔蒙西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正式执行,内蒙古大草原的风电和光伏电跨越1000千米送入京津地区电网。在华北能源监管局指导下,蒙西首次参与华北省间绿电交易,标志着蒙西正式融入省间绿电交易体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在国网电商平台创新专区上架的“智能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获得国网江西电力的订单。至今,该中心在专区上架24项职工创新成果,累计销售金额超2.5亿元,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省级公司之首。“让更多创新成果‘上架变现’”,这句响亮的口号,已经不仅是他们的行动纲
电网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等特点。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扩大有效投资,1~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强化要素配置和资源保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不断完善电网结构的同时,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有力促进投资增长、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特高压建设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随着全省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今年浙江经济将持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7200亿千瓦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国网浙江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力度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6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安徽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5月15日,一场以“探秘特高压·点亮未来梦”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特高压绍兴换流站举行。来自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中心学校的20名师生走进被誉为“能源大动脉”的国家级工程—特高压绍兴换流站,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清洁能源输送背后的科技力量,见证国家电网在服务“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作
近日,陕建控股所属铁建公司承建的西安33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完成调试并顺利运转,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认定,该变电站为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与文艺路交会处。全站地上一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达6855.9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座10千伏消弧电圈及电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供电服务举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便捷、智能、绿色的供电保障。精准施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2025年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力应急力量建设。国家能源局细化明确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和研究中心建设节点、能力标准、保障要素等要求,推动建成7个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和2个研究中心并形成实战能力,不断提升跨区跨企应对重特大突发
“以前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复杂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今后一定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5月20日下午,来自国网大城县供电公司权村镇供电所的参培学员姜晓迪说道。当前,全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为深化“绿色希冀”品牌建设,优化业扩报装业务
为丰富“绿色希冀”品牌服务内涵,5月20日,国网大城县供电公司组织各供电所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服务,全力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用电,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随着业务的拓展,我们新上了几条生产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河北中森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供电公司能主
“家里就我们两个老人,这灯突然不亮了我们真着急,多亏有你们过来帮忙!”5月19日,国网固安县供电公司牛驼镇供电所杨文友接到辖区内孔雀城客户的报修电话后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为客户复电。这是该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希冀”品牌的缩影。据悉,为切实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该公司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供电
小满催耕忙,沃野吐新绿。眼下正值农业灌溉时期,在田间地头,一抹抹“电力蓝”穿梭在麦田与菜地之间,为农业灌溉提供坚实保障,点亮乡村振兴的“绿色希冀”。在三河市高楼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几台自动化灌溉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一股股清水顺着管道缓缓流入田间,滋润着新播下的希望。为保障春耕用电稳定,
孟夏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王官营镇供电所党员服务队穿梭于阡陌之间,为辖区农户夏灌用电保驾护航。他们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通过科技赋能、服务升级、隐患排查等举措,确保夏季灌溉电力供应稳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力动能。护航夏灌保丰收“今年刚开春,供
施釉、搬运、装窑、自动注浆……5月16日,在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达卫浴)的卫生陶瓷4号生产线,喷圈下釉机器人、自洁机器人、自动擦底机等一系列智能生产设备正在有序运行。在企业的配电室内,国网唐山供电公司黄各庄镇供电所客户经理兰绍志正在协助企业动力部部长侯鑫查看开关、线路的运行情
“喀嗒喀嗒……”5月12日,在唐山市路北区110千伏甄北隧道内,一台搭载智能巡检模块的四足式机器人在隧道内中灵活穿梭,配合机械臂上的多维感知系统,对电缆设备进行全面扫描,检测数据实时回传高压电缆智能管控平台,及时发现电缆线路运行隐患,为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提供有力支持。这是冀北地区电缆
“过去巡检要翻山越岭,现在坐在控制台就能掌握设备健康情况,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啊!”5月13日,国网唐山市遵化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工作人员刘子健来到堡子店供电所无人机机巢进行现场调试,所内运维检修负责人王金刚感叹道。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国网唐山市遵化供电公司积极将电网安全保障向数字化转
“喀嗒喀嗒……”5月12日,在唐山市路北区110千伏甄北隧道内,一台搭载智能巡检模块的四足式机器人在隧道内中灵活穿梭,配合机械臂上的多维感知系统,对电缆设备进行全面扫描,检测数据实时回传高压电缆智能管控平台,及时发现电缆线路运行隐患,为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提供有力支持。这是冀北地区电缆
5月16日上午,唐山迁安电磁产业园区内,机械穿梭工人忙碌,来自唐山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员马安全、赵利再次来到园区内的瑞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巡视检查用电情况,了解园区用电需求。装备制造业被喻为“制造业之母”,而现代装备制造业则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随着我国高取向电工钢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
5月16日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经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溯源评估判定国产化率达100%。国网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开发平台。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研发团队依托该平台,突破配电终端设
5月1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10千伏王洪线抢修作业现场,抢修人员在县调的科学精准指挥下,仅用25分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咸宁试点开展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后,国网咸宁供电公司配电网线路平均故障复电时长同比下降32.86%,平均故障停电时户数同比下降63.22%。随着分布
5月14日,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人员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项目——客户侧10千伏华电上中路、放鹤路光伏电站运行平衡。该项目于4月30日并网,是将交通设施与光伏电站融合的创新性示范项目,为城市存量空间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报告中涉及营商环境的59个测评点中,上海有包含供电可靠性在内的22项指标达全球最优水平。报告显示,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上海企业填报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均为0次,达全球最优水平。企业调查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方法论的一部分,供电可靠性是其
5月7日,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二批物资类专项公开招标。招标范围:集中式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综合数据网设备、35kV固定式高压开关柜、调度数据网设备、铁塔构架高空防坠落装置等物资。详情如下: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二批物资类专项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项目编号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0700062002040051)1.采购条件本采购项目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采购人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2.
4月23日,在吉林长春供电公司汽开区供电中心,运检计划技术专责司宇航应用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为制订线路特巡特护计划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该平台是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推进配网运维管理数智化转型、提升供电服务协同指挥能力而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2024年以来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推出“新时代大国工匠”系列人物报道,突出呈现各行业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故事,彰显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采。4月28日,首期报道聚焦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班班长张霁明的匠心故事。张霁明,扎根电网一线25年。他带领团队深耕技术攻关,先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近日,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后备电源全息感知与智能预警系统在安徽滁州供电公司、淮南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试点上线应用。该系统采用了混合超容和在线监测技术,可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电压、电流、温度、健康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可靠性。据介绍,后备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