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统筹贯通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深入实施安全保障提升、设备质量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专业管理提升、业务模式转型、数字化转型六项行动,高质量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全力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为更好地宣传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理念,展示体系建设动态及典型做法,本报今起刊发“深化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深化设备管理变革,助推电网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扎实推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设备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提升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入快车道,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设备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公司于2021年年初印发《关于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的通知》,明确实施“三全”(全员、全寿命、全要素)管理,构建“五化”(管理精益化、队伍专业化、装备智能化、业务数字化、绩效最优化)特征的现代设备管理体系(SEMS),正式开启设备管理现代化之路。
两年来,公司各单位紧盯建设目标,聚焦重点任务,统筹贯通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深入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扎实推动重点举措落地实践,成功消除一大批缺陷隐患,高效应对各类灾害影响,圆满完成各类保电任务,守住了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设备运行绩效和关键指标持续向好。
推行“三全”管理 持续提升设备管理质效
“十三五”时期,公司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换流容量分别增长了29%、42%、132%,“十四五”时期预计分别增长49%、39%、62%以上。
国网设备部副主任窦晓军介绍,当前各级电网仍处建设高峰期,设备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存量设备体量大,传统设备管理模式与之越来越不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特高压快速发展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高”“双峰”特征日益凸显,电网结构和运行环境日趋复杂。此外,当前生产管理中也面临着“资产墙”影响日益凸显、数字化转型规模化效益不够等系列问题,必须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不断革新设备管理理念和模式,激发内生动能,以适应内外部形势发展所需。
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创新性提出“三全”管理理念,通过深化实施全员、全寿命、全要素管理,向资产要效益、向资源要潜力、向管理要效率、向改革要动力,促进设备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贯通融合,统筹全要素同心同向、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推动设备管理从专业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从维修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从设备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变。
全员管理,要求各环节设备管理责任清晰、全面参与,设备主人深度介入全过程管理,实现设备台台有人管,管理人人有责任;全寿命管理,要求统筹平衡安全、效能、成本,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维检修、退役报废各阶段业务高度协同,目标统一,实现成本显性管理,绩效综合最优;全要素管理,要求科学统筹技术、数据、人力、资金等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增强创新动力,激发管理活力。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落实全员责任、统筹全寿命周期成本、调动全要素资源,着眼于计划、采购、安装、维护直至退役的全过程,强调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国网能源研究院管理咨询所主任经济师何琬介绍。
聚焦重点抓落实 深入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
“三全”管理诠释了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而安全保障提升、设备质量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专业管理提升、业务模式转型、数字化转型六项行动则为体系建设明晰了工作思路和落地举措。
1月8日,福建厦门供电公司梧侣全业务运检班通过“一键顺控”开展110千伏梧山线倒闸操作,仅1分钟便完成以往需要30分钟的操作任务。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的倒闸操作,得益于该公司大力推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行动落地实践。目前,该公司已在1036座变电站应用一键顺控,在500座变电站开展远程智能巡检,节约操作时长5万余人工时、巡检时长1万余人工时。
“实施转型提升六项行动是为了突破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在安全、质量、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全面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资产运营综合质效,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效能和效益。”国网设备部技术处处长王剑介绍。
为推动转型提升六项行动落地落实,公司先后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阶段性成效,交流推广典型做法,结合新形势丰富体系内涵,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营造良好建设氛围。同时,公司成立柔性工作组,构建评价体系,全力保障转型提升六项行动建设高质量推进。
2021年以来,转型提升六项行动在各省各地落地见效,创新成果、典型做法不断涌现,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作业模式转变,采用轮换式检修方式更换故障GIL气室,大幅提升抢修效率。国网山东电力强化第三方独立监督,实施新建工程技术监督“项目制”管理,推动输变电工程高质量建设。国网河北电力深化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应用,开展整站整线10~30年期LCC测算,探索实践“雄安LCC采购+建设+维修”一体化招标。国网四川电力构建变电主设备健康管理体系,推动设备健康趋势主动预警、运维检修策略联动优化。国网安徽电力扎实推进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打造“1+3+N”人才实训体系,提升班组核心业务技能水平。国网重庆电力深化“无人值班+集中监控”变电运维模式建设,提升设备监控强度和细度。国网浙江电力深化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拓展无人机带电作业、应急消防等场景应用,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紧盯目标促发展 推动设备管理能力现代化
总部统筹引领,基层落地实践。两年来,公司各单位紧盯安全稳定、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优质目标,全面加快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以守牢安全底线为根本,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为设备管理赋能赋智,大力实施模式优化、流程再造等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创新,推动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安全管控能力全面加强。成功消除一批缺陷隐患,有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电网安全“生命线”进一步守牢,保持了全球特大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长纪录。
——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设备全过程质量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创新构建“平台+专业”技术监督体系,11项新建特高压工程实现项目制管理全覆盖,输变电设备可用系数稳中向好,换流站平均能量可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设备质量更加可靠。
——业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设备管理全业务、全环节数字转型全面加速,上线电网一张图,新一代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初步建成,无人机巡检、一键顺控、配电自动化等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打造4000余个数字化班组,赋能基层一线。
——资产运营绩效显著提升。资产战略管理理念全面导入,生产成本管理精益化水平不断提高,量化3245亿生产成本至单体设备,明晰3105亿“资产墙”总规模,建立以江浙沪、京津冀为中心向中西部辐射的退运设备再利用、调拨机制,输变电业务绩效进一步趋近“高服务、中成本”区间。
——供电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高质量实施农网巩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工程24万余项,城乡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全口径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0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59%。面对2022年夏季“四最”考验,加强特巡特护,确保重过载主变压器平稳运行,18条跨区直流长时间满功率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公司设备管理质效也显著提升。公司持续下沉管理重心,构建三级生产管控体系;因地制宜推进超高压设备属地化,优化县供电公司生产管理模式,全面完成设备监控职责调整,建成集控站491座、集控系统49套;打造变电“无人值班+集中监控”、输电“立体巡检+集中监控”、配网工单驱动等运维新模式,建成5967个全业务核心班组,管理效率效益显著提高。
“当前,设备管理已经进入‘无人区’,没有成熟的理论可借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需要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继承发展、主动作为。”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备部主任金炜说。国网设备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管理理论和体制机制创新,守牢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深化全过程技术监督和资产全寿命管理,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和作业模式变革,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设备精益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快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设备管理再上新台阶。(夏宗杰 韩睿 汤广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直流中心换流站技术处处长赵峥代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为民作题为《大规模远海风电安全高效消纳技术方案》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公司法治企业建设各项部署,结合公司开展“合规管理提升年”相关要求,以“共治共保强化合规,依法治企护航发展”为切
3月24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工作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支撑能源低碳转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明确了创新基地2023年国际标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公司牵头承建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电网)是我国能源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技术标准创
3月26日至29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赴澳大利亚,与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能源部长克里斯·鲍恩、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机构董事会主席德鲁·克拉克、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举行会谈。辛保安在会谈时表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澳大利亚稳健运营两个大型能源
截至3月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换流站油色谱装置隐患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在国网设备部指导下,国网直流中心共治理54座换流站936台油色谱装置的12类隐患,提升了装置运行稳定性和源数据报送准确率,实现误报警数由每日数十条降至每日数条,将装置在线率由日均80%提升至日均99.4%,提高了换流变压器运行状
3月23日,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召开“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研究”课题座谈会,就课题已取得研究成果进行研讨。中心主任黄汉权同志指出,储能产业发展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打通储能发展中的堵点和卡点,建立完善储能成本补偿机制,
3月2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机械化施工现场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公司“两会”及建设物资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机械化施工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进一步聚共识、激动能、促落实,推动基建“六精四化”走深走实,助力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会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次入选。本次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选,突出遴选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产业链完整、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链主企业,共有11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组织评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旨在贯彻落
近期,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巴西控股的上市公司——国网巴西CPFL公司(简称“CPFL公司”)SUL2输电项目和国网巴西控股公司(简称“巴控公司”)路易斯安纳变电站扩建项目相继投运。两个项目分别为公司在巴西的重点经营区域——南大河州和巴西利亚首都联邦区供电,对提升地区供电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第二十一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二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招标编号:0711-23OTL03511013本次招标全面落实工信部等三部委《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工信厅联节〔2020〕69号)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新版国家强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
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将对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融通资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公司法治企业建设各项部署,结合公司开展“合规管理提升年”相关要求,以“共治共保强化合规,依法治企护航发展”为切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截至目前,山西省首个配电网“双环双链”网架在太原市晋源区晋阳湖东岸商住圈已建成半年,晋阳湖东岸供电可靠性已由99.915%提升至99.999%,自动化覆盖率由70.56%提升至100%。据悉,“双环”是指从220千伏长风、110千伏奥林变电站各引出1条10千伏线路,相互联络,形成2个环网。“双
今年1—2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速与2022年四季度增速基本接近,总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3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外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回升,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今年1—2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9%,高于上年
3月24日凌晨,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运维班组织人员对35千伏工业变电站内变电设备和站内母线、导线上有没有悬挂物进行巡视检查。这是太康县公司针对近日的降温和大风扬沙恶劣天气开展设备特巡的一个镜头。近日,太康县境内出现强降温和大风扬沙恶劣天气,特别是3月23日晚上到夜间风力达八级以上。面对恶劣
3月23日,太康县龙曲镇潮坡村村民张正伟正忙着在麦田里抗旱,看着清澈的井水欢快地流向田间,滋润着干旱的麦苗,张正伟的心里乐开了花。“小麦喝上返青水后,就能分蘖、拔节了,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这多亏了机井通电工程和你们的好服务啊”。张正伟对前来维护机井供电设备的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焦裕禄
3月23日,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集中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消缺,这是该公司开展隐患排查,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供电的一个缩影。为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未雨绸缪,于3月中旬起组织开展迎峰度夏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活动。组织运维检修人员对各变电站的输配电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山西电网设备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典型的外送型电网,当前山西省110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长度突破4.72万千米,特别是跨区的特高压线路,更是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近年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运维管理赋能,实现电网迭代升级,加快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夯实
“刚才带领大家学习了国网安委办下发的春检期间典型事故案例,为我们现场安全施工再次敲响了警钟,下面我带领大家再明确今天施工作业内容和安全防护措施,大家一定要牢记于心。”3月20日,在嘉兴伍子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现场施工班组站班会上,监理项目部总监杨访华带领参建人员学事故、
最近,从国际质量科学院(IAQ)获悉,盐城响水供电公司“响亮”代表团队的“应用QFD的多目智能视觉感知的高效电力设备检测系统研发”项目荣获“国际质量促可持续发展奖”,成为本次评选中唯一一支获奖的中国队伍,也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次荣获该项荣誉,实现历史性突破。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我们知道
3月21日,公司建设部开展《电网设备技术标准差异条款统一意见》培训,国网天津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技术人员受邀授课。据了解,由于工程前期、设计、建设、生产运行各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不同,指导各阶段的技术标准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保障在电网安全的前提下不损失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各阶段已经形成的
3月20日,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集中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消缺,这是该公司开展隐患排查,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可靠供电的一个缩影。为确保电网安全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未雨绸缪,于3月中旬起组织开展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活动。组织运维检修人员对各变电站的输配电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
3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授予重庆北碚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示范区为国网公司级“5市10县”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标志着西南首个国网公司级配网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在重庆北碚正式建成投运,重庆低压配电网进入“可观、可测、可控”发展新阶段,用户将获得更可靠的供电保障和优质的供电服务。近几年,重庆配电自
2023年,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紧扣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核心任务,提升配电网建设运营质效。持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新建及改造配变197台、线路1661公里,绝缘化率提升至44.6%,着力解决农网“卡脖子”、低电压和市区配电网重过载等问题。加快配电网装备升级改造,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提升12个百分点
春天,凝聚奋进的力量。自宣布启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至今已有5年光景。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已徐徐铺展。今日的海南正奋楫扬帆,处处涌动着雄心壮志。环岛行走,一项项重大电网工程施工正酣、一批批能源项目火热推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的通知。文件提出,在获得电力领域。持续推进电力报装简审批、降成本,全面推广“三零”“三省”服务,获得电力领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落实电网投资界面延伸到建筑区划红线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高压普通用
3月17日,安徽涡阳县供电公司35千伏大曹变全站检修,4条10千伏配电线路利用“一键顺控”顺利完成负荷的转移,平均用时20秒。这是该公司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具体实践。传统的人工负荷转移从发起申请到操作执行完毕,单条线路用时在4分钟左右。而且,完整的转移流程必须由2组人员参与,遇到雨、
截至2月底,广西电网公司已完成地市局主站自愈功能及管理流程配套功能建设,地市局配电主站远程运维功能实现全覆盖,广西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线路超6700条、投运配网自愈线路4000条。近年来,广西电网公司强化数字电网建设,大力推进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和配网自愈技术应用,提升电能质量,实现用户停电
3月16日,随着四川成都供电公司配网调控员远程遥控完成线路送电操作,10千伏灯颐线建祥路1号环网柜投运。这标志着成都供电公司在四川省内首次完成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一二次设备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在以往配电网改造工作中,供电员工需要在一次设备更换投运完成后,再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图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首批两个县域配电自动化远程工作站建成,提高了该公司的县域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一直以来,石家庄供电公司由于缺乏县域配电自动化监控管理手段,县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操作控制、运行状态监控和故障快速处理等受到一定影响。为此,2022年下半年,该公司全面推进配电自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入选十大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随着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用电量在加速增长。“注重补齐农村电网的薄弱环
2022年以来,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供电局主动扛起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责任,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持续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为美丽乡村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近一年以来,随着桂林供电网区新电力县域电网集约工作的步伐加快,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配网检修和方式调整越发频繁,调控员所承担的运行操
2月24日,山西省首条电压时间型就地自愈配网线路在临汾侯马市10千伏呈王线与货场线投运,标志着临汾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压时间型就地自愈是指供电线路发生故障后,配电融合终端通过“停电跳闸,带电延时合闸”的逻辑开展故障判别及非故障区段自动复电。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系统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