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月1日,各家新势力的成绩单姗姗来迟,大部分品牌都出现大幅度下滑。理想用超1.5万辆的交付量夺得冠军,蔚来和小鹏分别交付8506辆和5218辆,前者环比下降46.2%,后者则直接腰斩。曾一度冲进销量榜前三的零跑汽车,1月交付量更是骤降超八成,仅有1139辆。
究其原因,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再叠加春节假期,订单、交付直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接连降价,也吸引了不少用户“倒戈”和观望。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未来汽车Daily ID:auto-time 作者:崔秋阳)
这一次的降价猛药效果显著。根据相关上险量数据显示,1月特斯拉上险车辆数共计25562辆,其中降价后首周的上险量便贡献了近一半(12600辆)。
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竞争力下滑的特斯拉来说,价格战是实现50%的年复合增长率绕不开的策略,就连马斯克也直言,“价格变化对于普通消费者影响很大”。而其底气则在于特斯拉过去几年突飞猛进的单车毛利率。
不过价格战显然不能持续。2022年第四季度,用降价换规模的特斯拉虽然赢得了订单量,但也直接导致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明显下滑。
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收入213.07亿美元,毛利为55.22亿美元,毛利率为25.9%。整体收入虽创下新高,但和2022年第一季度超过30%的毛利率相比,已经受到不小的影响。
面对今年180万辆的年度目标,特斯拉势必会继续出招,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国产新势力又将如何见招拆招?
当特斯拉打起价格战
“恐怕没有多少车企能在节后,立刻面对这么多客户。”节后复工的第三个工作日,在北京的一家热门商圈里,因为要接待五组以上同时段在店的客人,特斯拉门店的一位销售感慨完全没有喘口气的机会。
但在几百米外的小鹏门店,客人却寥寥无几。在特斯拉销售顾问需要一个人接待两组客户并讲解车辆的同时,小鹏的销售员工忙着线上联系潜在用户,到店试驾看车。
销售比客人多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新势力店内。一位销售人员介绍,每年春节后都是销售淡季,叠加今年国补退坡的因素,来店的客人就更少了。
特斯拉的价格战,让不少原本还在比较、观望的客源都倒戈。相关上险数据显示,在此次降价后的第一周,特斯拉上险量为12600辆,同期蔚来、理想和小鹏的上险量分别仅为4572辆、2963辆和1817辆。
根据车fans调研数据,特斯拉于1月6日官宣对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进行2万元-4.8万元不等的降价措施后72小时内,其店均新增真实订单数达到了110个-130个,进店量环比增长450%。
激增的进店量带来的是翻倍的订单量。马斯克在特斯拉2022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降价措施后,特斯拉收到了两倍于其产量的订单量。
市场分析师Troy Teslike曾给出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订单仅为7.4万辆,其中北美、中国的订单几乎消耗殆尽。而如今1月订单强势反弹,足以说明价格战的策略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帮助特斯拉缓解了订单荒的压力。
特斯拉通过拉低价格狂揽订单的同时,直接竞争对手无疑会受到不小的波及。
车fans数据显示,在小鹏和问界官宣降价后的72小时内,两家品牌的店均新增真实订单数均仅为1个,其中小鹏日均进店量为5-6个,与特斯拉的降价效果相去甚远。
价格战的背后,是成本战
降价对市场的刺激效果立竿见影,但对毛利率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财报显示,在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已经降至25.9%,按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从中国市场开始,又相继在全球范围内落地降价措施,能够预见的是,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订单量或能持续走高,但单车毛利率也会进一步下降。
有分析师给出预测:在不含租赁和信贷收入的情况下,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将来到20%左右(相当于其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
特斯拉CFO Zachary Kirkhorn则认为,相比起汽车业务的毛利润,保持特斯拉营业利润率的长期健康才是正事,“我们的能源业务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车辆业务(四季度能源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90%)。我们应该关注的合理指标是营业利润率。”
事实上,尽管特斯拉2022年在自动驾驶软件、储能、太阳能及保险业务的方面均有不小收获,其营业利润率的颓势依然无法止住。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特斯拉的营业利润率也与单车毛利率一同逐步下降,已经从29.1%的历史高点下降至如今的23.8%。
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和营业毛利率均呈下降趋势
来源:特斯拉2022Q4财报
长远来看,挥舞着价格屠刀的特斯拉,在杀敌一千的同时,也得通过降本增效控制自损率。
随着柏林和德州两大超级工厂相继在2022年底实现周产3000辆以上Model Y的目标,特斯拉也寄希望于尽快能够将产能爬升至每年生产25万辆汽车以上的标准,即周产5000辆,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均摊生产成本。
在特斯拉加州工厂,4680电池组的生产也在2022年年底达到周产86.8万个,即可以保证约1000辆Model Y的产量水平。
此外,得州工厂已有一条电池产线投产,三条产线处于调试和安装阶段;内华达工厂还将得到扩建以生产100GWh的电池,“长期目标是内部生产1000GWh的电池,同时继续使用其他电池供应商的电池。”
产能爬坡的同时,马斯克预计,在内部电池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后,特斯拉每季度还将收到1.5-2.5亿美元的补贴。
Zachary Kirkhorn透露,特斯拉还将从设计层面继续减少生产成本。他表示特斯拉过去在动力总成系统方面,对于某些原材料进行了数量和性能方面的过度囤积,“2023年的目标是从设计上减少这方面的成本。”
从原材料和产能方面入手,特斯拉的单车生产成本将有望进一步降低,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可以为用价格换规模的销售策略赢得更大的空间。从2017年到2022年,特斯拉车辆的平均售价已经减半,但其营运利润率持续提升。
对于特斯拉来说,价格战也是不得不打。两款主力产品已上市多年,产品急需大改换代,面对国内市场层出不穷的竞品,也只有通过价格来弥补产品力之间缩小的差距。
蔚小理如何破局?
自特斯拉官宣降价,摆在新势力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这场价格战?
此前,问界、小鹏、埃安都相继调整价格,2月2日,蔚来也跟进降价。一位销售表示,针对2022款ES6和ES8两款车型的库存/展车、置换、电池包、智能选配(NOMI、增强显示、NIO Pilot)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加上蔚来自掏腰包弥补上的新能源补贴,以及多款车型2-3年不等的免息政策,最高优惠幅度能达到10万元左右。
不过从新势力各家的“家底”来看,即便参与,也只能是在有限范围内降价,并非全面跟进特斯拉的降价节奏。以比亚迪、蔚小理四家车企为例,其2022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均在20%以下,更不用说,“蔚小理”整体亏损的情况仍在延续。
叠加国补退坡以及原材料价格等问题,盲目跟进降价不仅要冒着无法达到订单预期数量的风险,还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毛利率受到负面影响。问界和小鹏虽然紧跟特斯拉调价,但在1月,两家的交付量都不到5000辆。
数据来源:特斯拉、蔚小理财报
此外,蔚小理均已明确设立经营目标。理想正在为2023年的千亿营收冲刺,蔚来则立志要在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小鹏的目标则是在2025年实现经营利润转正。
对于市场的挑战,蔚小理目前给出的破局方法是从研发和产品数量上提升竞争力。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曾表示,20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会达到100亿-120亿元;蔚来总裁秦力洪则表示每季度30亿元左右的研发投入将会成为常态;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提到,在2023年之后的五年,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会超过60亿元。
从各家的规划来看,主要是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丰富产品矩阵几方面加大投入:蔚来将在今年完成“866”全系列车型向NT2.0平台的迭代,并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5款全新车型。
理想则在2023年迎来第一款五座SUV车型理想L7,和高压纯电平台的第一款车型。而小鹏也将在今年推出5款新车,包括2款全新车型,以及3款改款车型。
密集的产品攻势下,各家的目标均指向规模化。目前蔚小理三家年销量均未超过20万辆大关。参考比亚迪,在极大的规模效应影响下,2022年比亚迪的归母净利润达到160亿-170亿,同比大涨425%-458%,其单车利润约8200元,同比增长超过7倍。
正如Zachary Kirkhorn所言,长期来看单车毛利率的数据指标或许并不如营业利润率和产品规模重要。
三家新势力也都将目标瞄准20万-30万元这一市场区间。秦力洪曾表示,过去一年中20万-30万元新能源市场是增速最快的市场,“比亚迪与特斯拉既是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秦力洪表示蔚来子品牌阿尔卑斯将于2024年量产,李想也在微博上透露L6将于明年进入市场,并且将与非SUV形态的L5共同坚守20万-30万元市场。
比起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新势力们当下面对的是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内部调整与外部竞争。对它们而言,如何保持产品节奏,打出差异化,顺利迈向1-10的阶段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开年,又一艘“巨轮”宣告解体,“大而不强”的魔咒再一次在百年巨头身上上演。2025年2月4日,日本电子制造业巨头松下电器控股公司(PanasonicHoldings,以下简称“松下”)举行了决算说明会,为解决结构性、根本性的课题,会上,松下公布了集团经营改革要点。根据改革要点,作为松下核心主体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消息,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于2024年12月底竣工,7个月建设速度刷新“特斯拉速度”。2月11日上午,特斯拉计划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举行投产仪式。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日经新闻报道称,特斯拉被选中为日本一储能项目供应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项目装机量134MW/548MWh,建成以后将成为日本国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特斯拉计划提供142台Megapack储能系统。该储能项目位于日本中部滋贺县的Maibara工厂,日本金融服务集团Orix与特斯拉共同合作,计划于
北京时间1月30日凌晨,特斯拉公布了2024年Q4季度财报。开篇第一句,“汽车交付量和储能装机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成为特斯拉储能业务的高光时刻。要点:储能装机创历史新高产能受限,将在上海储能工厂投产后缓解储能系统内部构造首次公开锂材料工厂将于2025年投产2025年储能再增50%!储能成业绩引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特斯拉、小米汽车等多家车企发布电动汽车召回消息。其中特斯拉因倒车影像、转向助力功能召回两批共120.68万辆,小米汽车则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存在安全隐患,召回30931台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此外还有捷尼赛思因充电模块异常召回进口纯电动汽车542辆,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计划在春节期间暂停上海超级工厂部分生产线约三周,以进行优化升级并为新款ModelY的生产做准备。受影响的ModelY生产线将在1月22日-2月14日期间停工,而另一条生产Model3的生产线则会从1月26日-2月3日停工。报道称,该汽车制造商将利用农历新年延长停工时间升级部分生产线,以精简和
近日,宁德时代新增一条开庭公告,被告为中创新航、泉州智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案由为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上述被告方中,泉州智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小鹏汽车旗下公司,而小鹏也是宁德时代的合作伙伴之一。令人不解的是,宁德时代为何突然起诉合作伙伴?01两大电池巨头“互撕”小鹏汽车旗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增长35.7%,占全球销量比重由2023年64.8%提升至70.7%,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2024年的第四季度,特斯拉部署了11GWh的储能系统,这一数字创下了单季度装机量的最高纪录。2024年,特斯拉的储能部署量达到了31.4GWh,相较于2023年全年的15.7GWh部署量,增长了100%,创造了全新纪录。在2024年储能行业如此卷的大行情下,如此逆势的巨大增长,得益于Megapack和Powerwall的持续发展,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9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问界M8、小米YU7、特斯拉ModelY、领克900、极氪007GT、比亚迪唐L和汉L、比亚迪e7、亲LEV、吉利星愿等车型都完成了申报。据工信部公布出来的小米汽车信息显示,本批次小米推出的车型即为小米汽车官方公布新成员小米YU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特斯拉新款ModelY正式登陆特斯拉中国官网,同时上线首发版车型,预售价26.35万元起。特斯拉称,焕新ModelY是特斯拉史上续航最长的ModelY。据悉,ModelY的行驶效率和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其中百公里加速提升至最快4.3秒;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续航里程最高达719公里(CLTC预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6日,永泰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有关控股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换电设施相关业务情况。永泰能源表示,公司所属控股公司郑州裕中沃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座换电站(包括8台加载机、换电机器人系统等),由两台变压器为换电站供电,换电站加载机除具备充站内备用电池功
2月5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在渝国网充电站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23.6万余车次,比去年增长约10%;充电量超570万千瓦时,比去年增长超13%,充电次数、充电量均创新高。春节假期,市民驾驶新能源汽车外出活动增多。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春节假期的充电需求,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3日,港股恒大汽车公告称,公司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帮助缓解本集团流动资金问题并推进本集团适当重组的战略投资者买家,这意味着恒大汽车的自救行动又一次失败。回顾恒大汽车发展历程,2019年1月25日、注资20亿美元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调入局,2020年12月立下“到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日收到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限于保密要求,无法披露其名称,以下简称“客户”)的定点通知,公司将为该客户两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集成制动控制模块(IBSonebox)产品。根据客户规划,上述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将于2026年一季度开始量产,生命周期销售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6日,先惠技术披露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宣布公司募投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汽车动力总成装配线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建设项目”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拟将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予以结项。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结合实
新春伊始,绿地集团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将依托进博会资源,构建国际化经营体系,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助力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平台首个出口订单成功签约,将以全球热门车型为主,销往西亚、中东等地区,共计5000辆,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这是绿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与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Honda)的合并终止。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以及三菱联合召开发布会,其中本田和日产官宣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并打造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透露,小米SU7Ultra将于本月底发布,有5种颜色,目标销量1万辆。据了解,小米SU7Ultra量产车预售价为81.49万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天津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温州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2000万元人民币、2000万元人民币、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股东信息显示,上述公司均由宁德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充电桩充电站,以及打造一批零碳园区等众多领域。新能源储能相关的要点如下: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坚持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销量大考,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从比亚迪的稳健增长,到新势力品牌的激烈角逐,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比亚迪以30.05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行业前列,其在商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巩固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销量大考,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从比亚迪的稳健增长,到新势力品牌的激烈角逐,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比亚迪以30.05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行业前列,其在商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巩固了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增长35.7%,占全球销量比重由2023年64.8%提升至70.7%,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明年汽车整体市场稳重有进,预计2025年销量3200万辆左右,其中国内市场2600万辆左右,增速3%。乐观估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概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由碳系或非碳系材料等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辊压而成,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锂电池负极材料可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系负极材料两大类。锂电池负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三季度,随着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强,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加之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特别是终端零售市场持续走强,“金九”效应继续显现。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态势、贡献显著。2024年9月,新能源汽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迎来高温休假,产销节奏有所放缓,整体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环比同比均呈现下降。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环比同比双降,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8月1日,赛力斯发布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达42,176辆,同比增长508.25%;今年1-7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43,125辆,同比增长369.9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了6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据李超介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广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质量硬、技术水平高、用户体验好的车型。2023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4月,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延续扩张,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加快、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我国汽车产销环比下降,同比呈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表示,去年我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郑栅洁指出,今年的经济形势,形势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形”的方面,“稳”“进”“好”特征突出,主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