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另一方面,国内动力市场格局固化趋势也已经非常明显——从国内TOP10厂商所分食的整个市场份额来看,这一数据已经在逐年增长,2022年,装机量TOP10的厂商们占据了整个市场95%的份额。
而TOP10榜单上,许多玩家早已经常年霸榜,留给后面的厂商们的机会并不多了。
动力电池业务的“刹车”,让锂电企业们在储能业务上开始了新的角力。
近期,咨询机构InfoLink公布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情况。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 GWh,同比2021年出货量46.9 GWh大幅增长了204.3%。国内方面,GGII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30GWh,同比增长170.8%。
市场大盘看涨,而具体到企业方面,其储能业务的增速也非常亮眼。
据高工产研公布数据,2022年储能出货量增速排名第一的国内企业是海辰储能,其增速达到了40倍以上;而以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鹏辉能源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增速达到了5~10倍左右;第三梯队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电、中创新航等老牌锂电企业的增速也在3~5倍;而第四档的玩家们也能达到1~3倍的增速。
从出货量排名来看,2022年TOP10榜单中,宁德时代延续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强势,依旧稳坐第一把交椅;瑞浦兰钧则表现得比较亮眼,能够拿到第二名的位置;而在前十榜单中,仅有海辰储能、鹏辉能源是专注储能业务的企业,其余的玩家中均为当前主攻动力电池的电池厂商。
从细分赛道来看,2022年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最大达92GWh,占比70.8%,户用储能电池占比19.2%,通信储能电池出货量9GWh,占比6.9%。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4GWh,占比3.1%。
其中,电力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明显。户用储能出货量增长最快,增速超3.5倍,电力储能、便携式储能增速均超2倍。
实际上,从2021年以来,受全球能源形势、光伏装机量不断加大等影响,越来越多锂电池企业已经将户用储能作为重点开拓的市场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储能市场的火爆,引来了不少跨界玩家。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出现了超20起跨界进入储能赛道的案例,其中不乏教育、食品、互联网、家电等赛道的A股公司。
02密集布局储能项目 大容量电芯成研发风向
今年以来,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在储能业务上开始密集扩产项目。
据悉,亿纬锂能今年分别在曲靖、荆门、简阳三地投资建设了23GWh、60GWh和20GWh储能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赣锋锂业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广东省东莞市投建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建设内容为磷酸铁锂、半固态电芯、轻型动力电池、户外便携储能电源、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系统等研发基地及生产线。
不久前,比亚迪参股40%的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宣布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储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聚焦储能技术服务等业务。
除此之外,据电池中国统计,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孚能科技、瑞浦兰钧、蜂巢能源、欣旺达、力神电池等动力电池厂商也进行了大型储能电池项目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的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达26个,产能超过800GWh。
另一方面,大容量电芯也成为了储能电池行业内一个极为重要的研发方向。
2020年,宁德时代量产了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开启了业内大容量电芯的升级之路。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超过10家电芯企业能够量产销售280Ah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
就在去年10月,亿纬锂能发布了全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容量达到了560Ah,单只电池可储存1.792kWh能量,循环寿命超过12000次,进一步满足了储能市场降本的需求。
其在计划今年启动建设的湖北荆门60GWh工厂,也将量产该储能电池LF560K。
去年12月,蜂巢能源推出L5储能专用叠片电芯。该款电芯单体容量高达325Ah,常规循环寿命8000次、长循环寿命超12000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容量电芯优势在于能最大程度满足降本需求。首先,大容量电芯意味着电芯到簇、和簇到系统层级的零部件精简,相比目前主流的280Ah储能电芯,蜂巢能源新品可实现PACK级降本10%以上。
据蜂巢能源透露,该产品将于今年量产下线,未来,蜂巢能源还计划利用叠片生产技术将储能电芯容量做到600Ah以上。
03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下游需求增长明显
储能业务爆发,产业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国内的储能电池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发电端、电网端、用电端,后市场为电池回收。
上游方面,随着储能电池需求上涨,原材料厂商们迎来增长小高峰。
据不完全统计,上游各环节中关键厂商2022年预盈利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天赐材料净利同比增长了1.5~1.6倍,不少厂商预盈利都在数十亿元区间。
从市场整体来看,正极材料方面,2022年市场总出货量达190万吨,同比增长68%;负极市场出货量137万吨,同比增长90%;电解液出货84万吨,同比增长接近70%;隔膜出货量124亿平米,同比增长59%。
下游方面,发电、电网、用户储能市场需求均出现快速增长。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分析,国内当下快速增长的储能装机需求主要源于政策对新能源装机的要求。
国内各地政府对于新能源装机要求强制配置一定百分比的储能装置。
其中,湖南省要求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必须配置不低于15%的储能装置,上海要求海上风电的储能配置不低于20%,其他各省市对于新能源装机的储能配置要求在2%-20%不等。
此前,发改委也对电力央企做出强制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量不得低于50%。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政策强制要求之下的B端市场的储能需求的增长将会是稳定且最大的增长点。
C端方面,虽然当前的户用储能市场需求量相对而言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行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赛道未来增长潜力仍有极大空间。
据相关统计,近十年全球累计光伏配储比例逐年上升,2021年光伏配储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7%,目前全球仅有意大利和德国等欧洲地区渗透率达到了10%以上,其中德国的渗透率超过了20%。
国内方面,据工信部消息,2022年国内光伏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稳步提升,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87GW;全年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12亿美元,光伏组件出口超过153GW。
04储能将成新发力点 或将改变动力电池格局
储能电池作为打通发电和用电的关键环节,对于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降低碳排放是大势所趋,改变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新型能源是必由之路。就目前来看,发展储能产业,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能源系统变革的主要路径之一。
从当前的储能业务增长情况来看,整个行业已经步入快速增长期,这个时候正是不少玩家快速入场,迅速扩大规模的关键期。
整体来看,当前国内参与储能赛道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专注于储能领域的老牌锂电池厂商;第二类为其他赛道跨入到储能领域的跨界玩家,第三类为市场新进者。
一方面,作为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动力电池业务的补充,储能业务用已经展现出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潜质。
另一方面,目前储能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并没有动力电池行业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仍然存在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Corporation)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于2024年1月5日,在以电池用材料的生产销售公司中国深圳好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好电科技)及董事长王键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于2025年5月7日,中国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公司胜诉的一审判决((2024)粤03民初3308号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依托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建立2025年云南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共纳入382个项目,总投资3456.62亿元,覆盖能源工业、能源以外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商贸物流、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行业领域。其中包含新安硅材料(瑞丽)有限公司1-4#炉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临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突破潜力的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电池原型装置,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可达当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该成果有望推动交通方式向电动化迈进。相关研究成果于27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此次的新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
日前,甘肃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文如下: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5月27日,安徽省安庆市高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一期)2.5MW∣5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为安庆高新吉电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设计5MW/20MWh的储能电站,总占地约8.58亩,项目先行建设2.5MW/5MWh储能电站,并预留扩建接口。本项目作为安庆高新区源网荷储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25〕95号)。其中提到,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培育推广智能工艺分析、冷却循环系统监控、快速精准温控、高精度到位检测、电机状态预测性维护、智能仓储物流、
5月2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该《方案》在多个重点任务中提及光伏行业:挖掘推广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在能源电子行业,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培育推广智能工艺分析、冷却循环系统监控、快速精准温控、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就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部署。专家表示,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相关部署将加大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力度,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黄桥经济开发区智慧储能电站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江苏金桥建设有限公司,本工程拟利用江苏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现有场地建设储能电站,规划安装容量为100MW/300MWh。本期储能电站采用全预制舱布量形式,户外放置100个3MWh储能电池舱。泰兴市盛秦电力设备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公司那曲分公司色尼区吉措100MW风电项目20MW/80MWh构网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15万元,折合单价0.48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06.4万元
近日,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Corporation)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于2024年1月5日,在以电池用材料的生产销售公司中国深圳好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好电科技)及董事长王键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于2025年5月7日,中国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公司胜诉的一审判决((2024)粤03民初3308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新疆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GWh固态电池项目土建基础工程顺利完成进入到主体建设阶段。项目现场负责人苏毛说:“项目的落地不仅补齐了当地储能材料、电池模组等关键环节短板,构建起了从纳米级正级材料研发到终极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据介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中创新航发布公告,宣布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签署合资协议,计划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根据协议,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0亿元,其中公司出资24亿元,持股60%;邯郸方出资16亿元,持股40%。合资公司将成为公司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消息,华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主要路线是锂金属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后续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审慎推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中国安储能源发布2024年报。截至2024年23月31日,全年收益为46700万元,同比减少27.6%;毛利105.7百万元,同比下降28.5%;纯损大幅扩大至361.1百万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52分。截至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0百万元,资产净值为394.8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升至130.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依托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建立2025年云南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共纳入382个项目,总投资3456.62亿元,覆盖能源工业、能源以外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商贸物流、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行业领域。其中包含新安硅材料(瑞丽)有限公司1-4#炉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9日消息,近日,四川成都郫都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该项目名称为“清陶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项目征地约446.02亩,建设3栋电芯厂房(每栋1条生产线)用于生产电芯,建设1栋模组车间(4条生产线)用于将电芯组装成完整的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突破潜力的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电池原型装置,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可达当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该成果有望推动交通方式向电动化迈进。相关研究成果于27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此次的新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
5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26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扩大特高压输电成套装备、换流阀等产业优势,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4日,投资四川·攀枝花钒钛钢铁新材料投资推介会暨供需合作大会在成都举行。盐边与郑州天汇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星链储能(四川)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建设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30亿元。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建设项目选址位于
5月27日,安徽省安庆市高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一期)2.5MW∣5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为安庆高新吉电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设计5MW/20MWh的储能电站,总占地约8.58亩,项目先行建设2.5MW/5MWh储能电站,并预留扩建接口。本项目作为安庆高新区源网荷储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7日,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匈牙利对外贸易及外交部大楼内,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董事长郭营军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当前,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受到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薄弱(如充电桩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但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