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26日,在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试验场工程项目”获创领先锋奖。而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扶摇号”更是作为高新技术代表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得天独厚,应势而生
近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双碳目标”的牵引之下,我国海上风电已步入全面平价、大规模开发阶段。从资源存量方面而言,随着近海资源的规模化规划与开发,深远海的开发需求逐步浮出水面,深远海风力大而稳定,场址资源制约因素少,使得迈向深远海的步伐逐渐加快。
传统海上风电机组通常采用固定桩形式,将机组固定在近海海床。面向深远海,采用固定桩因其施工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而变得不再适用,漂浮式则能有效解决深远海捕风难题。当风电机组遇上漂浮式,风力资源开发将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技术本身,而成为了一种跨学科特征非常明显的新型装备,它的研制需要将风电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以非常深入的程度相融合。
风电+海工,让中国海装在浮式风电研发的赛道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母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着60年涉海实践,积累了深厚的海工装备底蕴,同时拥有国内实力强劲的自主研发与生产体系,形成了从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到机座、机架、塔筒、轮毂等全系列制造能力,是我国唯一具备较完整风电装备研制生产服务保障体系的专业化集团。另一方面,中国海装具备海上风电开发利用的先发优势,依托“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十四年的海上风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国海装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硬核实力。
“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应用于平均水深65m的深海海域,具备环境适应性强、浮式机组功率国内最大、浮体结构形式简单、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一体化设计等诸多优势,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空白,为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对实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生而不凡,前景可期
开发海上风资源,离不开技术创新;而开发深远海风资源除了技术的创新,还需要跨学科的融合发展。浮式风电与船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电装备与海工装备的有机结合,需同时具备风电装备和海工装备的研制技术、测试技术。
“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采用从机位点环境数据作为设计输入,进行了完整的正向开发流程,在设计中将机组-浮体-系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设计迭代。因此,中国海装在浮式风电研制形成的核心技术即是全流程全系统正向设计技术,这也是未来浮式风电降本的必由之路。
在一体化仿真方面,目前全球尚未形成成熟的标准化仿真分析流程和方法,在各种仿真路径各有侧重、互有优劣的情况下,中国海装采用双路径同步推进,交叉比对,并与水池试验相互校验的方式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形成了对仿真分析的独到见解。浮体设计上,采用了非常简洁的结构形式,在保证水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量,也减少了结构薄弱点。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通过浮式风电技术,海上风电的利用可顺利迈向深远海,到2040年,海上浮式风电发电量可达世界电力需求的11倍。除了深海风资源的绝对优势,浮式风电更因其对相关产业的高度包容性而更具市场前景。
下一步中国海装将围绕浮式风电装备的成本经济性、发电性能、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开发更大功率等级的浮式风电装备。此外,中国海装还将积极探索与浮式风电相关的产业配套及产业组合,力争在海上风电与海洋氢能、深海养殖、海上旅游、海水淡化等能源和资源多场景应用及装备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进一步丰富产业集群,增强中国海装海上风电全寿命周期综合服务能力,助推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风电正处于发展快车道,面对平价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海装坚信:平价,着眼点不仅仅是成本的降低,更应该是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在“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的战略引领下,中国海装正以一项项全国和全球纪录,持续推动我国风电向深远海走得更深,迈得更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5月26日,中国海装在甘肃敦煌发布最新陆上H230-10MW平台产品,并同步下线首款机型,为我国“三北”地区及沙戈荒风电大基地开发再添“平价利器”,进一步巩固了“海陆并举”战略发展格局,持续引领风电大兆瓦时代。相关阅读:明阳智能MySE10.X-23X陆上风机正式下线!利刃出鞘平价破
继上月中标山能渤中400MW海上风电项目后,近日,中国海装又成功中标广西首批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分别是:国电投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广西广投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将助力广西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资源富集勠力同行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广西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1595公里。除与广东、海南、越
5月18日,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国家级、国际性盛会,本届西洽会由商务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以开放为核心,以“走进西部、洽谈未来”为大会主题,将从5月18日持续至21日,主要包括主题展
5月13日,随着前风轮与机舱实现精准对接,华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赛瑞号”在华能吉林通榆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进入整机运行示范阶段!“赛瑞号”双风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2.7MW,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高效风能转换装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2023年5月8日,随着开工仪式的顺利举行,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装”)投建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风电运维船在广州番禺正式开工建造。此次开建的两艘运维船为全铝合金双体高速船,总长26.60米、总宽9.50米、型深3.60米、吃水1.7米,最大装载38吨,设计航速
4月20日,以“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海上风电大会暨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受邀参加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政策护航海风蓬勃发展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建设
据“中国海装品牌官微”消息,近日,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2023年度风电机组(含塔筒及附件)中标结果揭晓:中国海装以12.80亿元中标。中国海装将与山东能源集团再度联手征战山东海上风电市场。
近日,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配套5000吨级码头工程项目港口岸线获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批复。这意味着中国海装即将拥有首个自建码头,也意味着中国海装在浙江的海上风电发展有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保障。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为省、市、县重点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4月8-9日,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装”)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卫民受邀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十四五”时期,风电产业的重心正在向海上风电转移。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海上风电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发展速度加快,成长空间广阔。为加快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月7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国海装协办的“2023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东营)交
2022年,中国海装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国船舶集团决策部署、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按照“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的战略发展思路,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王满昌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一年,我们创新引领,研制成功H260
2023年6月8日-6月9日,“迎风向海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启!一、会议概况时间:2023年6月8日-6月9日(1.5天)地点:江苏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四、拟邀参会单位(*持续更新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
2023年6月8日-6月9日,“迎风向海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启!一、会议概况时间:2023年6月8日-6月9日(1.5天)地点:江苏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四、拟邀参会单位(*持续更新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
2023年6月8日-6月9日,“迎风向海迈入深蓝——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启!一、会议概况时间:2023年6月8日-6月9日(1.5天)地点:江苏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四、拟邀参会单位(*持续更新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
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近距离了解“海油观澜号”“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装机容量7.25兆瓦
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装机容量7.25兆瓦,其产生的绿色电力通过1
5月15日,由明阳智能首创的“海洋智慧大脑”深远海AI综合能源管理平台DeepFusionX正式上线,成为继研发全球首台“观澜号”“双百”深远海漂浮式平台、OceanX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深海牧场”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等深远海“硬科技”后,对海洋能源数字化发展的新贡献。该平台可有效破解能源立体融
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海底电缆是跨海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海油观澜号”海底电缆设计水深120米,包含3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22日,华润电力广西深远海钦州场址(50-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方案技术服务变更公告。公告显示,报价截止时间由2023年04月22日19时00分43秒改为2023年04月28日17时00分00秒。华润电力广西深远海钦州场址(50-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方案技术服务,此方案应按照自治区
全球能源转型及国内“双碳”目标推动下,海上风电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筑牢能源安全屏障、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抓手和支撑产业。截至2022年底,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0.51GW,快速增长的市场催生出海上风电诸多领域的创新突破,其中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
4月20日,以“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海上风电大会暨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受邀参加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政策护航海风蓬勃发展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建设
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贸易集散地和中转地,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今天,海风跨越了亚欧大陆,吹来了象征未来和希望的绿色能源,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潜能。4月18日,中荷深远海海上风电研讨会暨永福股份与荷兰Maridea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福州顺利召开。来自荷兰王国驻广
近日,法国ProvenceGrandLarge海上风电项目(PGL项目)首个漂浮式基础在EiffageMétal公司的装配工厂正式下水,这是全球首个张力腿(TLP,TensionLegPlatforms)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PGL项目将安装三个漂浮式基础,采用的是张力腿式漂浮式结构,该结构在Eiffage公司位于法国Fos-sur-Mer的工厂组装完成
日前,挪威公司OceanVentus基于其原创浮式基础,推出了一个完整的“端到端”浮式风电解决方案,并正在探索大规模应用。这套“端到端”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浮式风电从基础生产、运输、安装到维护各方面的成本。特点如下:设计:基础平台结构简单,用钢量较常规基础低40%,3000吨钢可支撑15MW风机;所有关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5月29日,中国电建电建新能源公司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10万千瓦样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由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牵头人)与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
近日,由苏格兰SSERenewables牵头的联合体发布了Ossian海上风电项目首版技术方案,其容量达到了3.6GW,成为了全球正在开发中的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去年1月,在苏格兰首次海上风电海域租赁中,由SSERenewables、日本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CIP)组成的联合体拿下
日前,海上风电开发商BlueFloatEnergy和Renantis组成的联合体已与苏格兰皇家资产管理局(CrownEstateScotland)签订了协议,正式获得了Sinclair和Scaraben两个创新项目的开发权。Sinclair、Scaraben项目位于苏格兰Fraserburgh以北47公里处的海域,是总规模为5.5GW的苏格兰“InnovationandTargetedOilGa
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近距离了解“海油观澜号”“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装机容量7.25兆瓦
5月15日,由明阳智能首创的“海洋智慧大脑”深远海AI综合能源管理平台DeepFusionX正式上线,成为继研发全球首台“观澜号”“双百”深远海漂浮式平台、OceanX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深海牧场”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等深远海“硬科技”后,对海洋能源数字化发展的新贡献。该平台可有效破解能源立体融
日前,丹麦StiesdalOffshore公司推出了Triple-One浮式风电概念,以消除浮式风电安装过程的潜在瓶颈。目前,浮式风机的安装顺序一般为:在船厂完成浮式平台的制造,拖至码头,在码头完成风机吊装,然后拖至机位。其中,无论是从船厂拖至码头,还是在码头吊装风机,都有大量的限制条件,如:海况是否适合
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海底电缆是跨海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海油观澜号”海底电缆设计水深120米,包含3根
近日,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10万千瓦样机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10万千瓦样机工程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域,规划海域面积为226hm2,拟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16MW-18MW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陆上升压站,风电机组发出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挪威能源三巨头OdfjellOceanwind、SourceGalileoNorge和VrEnergi正在推进北极圈内首个漂浮式风电项目,项目名称为GoliatVind,该项目将为巴伦支海的同名海上油田直接供电。三家公司在近期公布了这一创新项目计划,表示北极圈内首个漂浮式风电场最早可能在2026年建成。据透露,Goliat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