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全球氢能发展继续加速,清洁氢能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抓手的定位更加明确。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十年将是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1、氢能发展的背景
氢是重要工业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炼化中广泛使用,也是金属冶炼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钨、钼、钴、铁等金属和锗、硅的生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中国2020年氢气生产和消费量约3300万吨,生产方面绝大多数来自于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方面主要是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炼化等。
图1 中国氢气生产与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中国耦合CCUS制氢机遇》)
传统的氢工业,以集中的工业园区建设为主,制氢和用氢统一在园区内,在有限地理空间内实现系统集成,即完成了氢的制、储、用的产业链条闭环。而随着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移动氢用户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氢工业有限地理空间的限制,氢从工业原料属性逐渐兼具能源属性,同时对储运的需求也应运而生。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一方面,以风光等绿电制氢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制氢,是实现传统氢工业减碳的关键技术路径;另一方面,氢的高质量能量密度,为风光等高波动性电源的消纳和储存提供了可选方案;氢与电的深度耦合,使得氢的能源属性进一步明确,“氢能”的内涵和场景由此定性和确立。
在氢能场景下,氢制取方面,风光等绿电制氢区别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制氢,技术上面临电源高波动性的问题,成本上面临传统制氢方式比价问题。氢储运方面,燃料电池汽车移动氢用户的兴起和风光资源时空分布的广泛性,对氢的储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低成本、高效安全的储运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氢利用方面,对于合成氨、合成甲醇和石油炼化等面临工艺生产流程的重塑,重新达到系统能量和物料的平衡;对于电力方面,氢储能和氢发电等面临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对于交通方面,面临燃料电池技术迭代进步和降成本等问题。在氢能场景下,如何解决和发展氢制、储、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产业链条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产业闭环,是行业发展的焦点所在。
2、氢能的制取
根据氢气制取方式和碳排放情况不同,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灰氢是利用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取,碳排放高;蓝氢则利用化石燃料制取,配合CCUS技术,碳排放相对较低;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基本实现零碳排放。目前,国内以灰氢为主,而绿氢发展速度最快。根据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25)》的要求,氢的制取方面“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控化石能源制氢。”
目前,绿氢的主要生产方式为电解水制氢,三种常见的电解水方式如下: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解水制氢方式;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是被认为应对波动性电源极具发展潜力的制氢方式;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是效率最高的制氢方式。
此外,热化学反应制氢、光解水制氢、生物发酵制氢等新型制氢方式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室阶段。
对比传统化石燃料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现阶段并不具备经济性竞争优势,但是考虑减排效益,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电解水制氢是绿色氢能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仍会进一步下降,相应的电解水制氢成本也将持续下降。
图2 氢气生产成本及碳排放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能源转型委员会《Making the Hydrogen Economy Possible》)
3、氢能的储运
氢能产业兴起,是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为先导,因此常见的氢气储存方式为移动的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重点是安全、低成本地提高质量储氢率问题。
随着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化工生产耦合媒介,对大规模、低成本的储运方式日益迫切,有管道输送、大型储氢罐、地下岩穴储氢等。重点是稳持久的需求,分摊投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通过工程示范和科学研究,逐渐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鉴于氢气可以和氨、甲醇灵活转化,业内也在探索,利用氨和甲醇成熟的储运体系,完成氢能的储运。关键点在于提升相互转化的效率。
图3 各类储氢技术成本及应用场景对比
(资料来源:能源转型委员会《Making the Hydrogen Economy Possible》)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20MPa气态高压储氢与集束管车运输的方式。当用氢规模扩大、运输距离增长后,提高气氢运输压力或采用液氢槽车、输氢管道等运输方案才可以满足高效经济的要求。总体而言,氢的储运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天然气储运体系,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储运方式。
4、氢能的利用
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划分标准,氢能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交通、储能、发电和工业四大类。
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火车、船舶、航空器等,主要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目前,PEMFC双极板和催化剂材料的成本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技术进步、材料升级以及规模化生产是降成本的重要方式。
氢储能是化学储能的一种形式,氢储能可与新型电力系统高度耦合,克服新能源电力储存的难题,实现大规模、长周期、跨季节储能,是少有的能够储存百GWh规模能量以上的储能方式,支撑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能源。目前处于起步研究阶段。
氢能发电可以用来解决电网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稳定性问题,有利于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灵活性,并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目前,以SOFC燃料电池为主的分布式发电已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初步商业化。我国分布式电源技术正在加紧应用示范推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不断向商业化进程推进。掺氢燃气轮机发电,则是另外一个技术方向,目前相比于燃料电池发电,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
工业应用方面,目前,95%以上的氢气仍作为原料用于炼化行业加氢精炼以及化工行业合成氨、合成甲醇等。未来,氢气作为化工原料仍将是其主要用途,但是氢的来源将从目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即“灰氢”向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生产的“绿氢”转变。绿氢化工(绿氢替代灰氢)是实现这些行业深度脱碳的重要途径。
5、前景展望
2023年全球氢能发展继续加速,清洁氢能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抓手的定位更加明确。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十年将是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使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等方面存在严峻挑战,而氢能的巨大发展潜力则为我国的能源清洁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氢能产业链涉及制备-储运-加注-利用等多个环节,目前各环节技术成熟度各不相同,亟需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协同发力,从政策引导、技术攻关、标准建设、产业链整合等多维度探索可行的发展模式,培育和壮大氢能产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广东红湾实验室为保障氢能项目设备稳定运行,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发布氢能项目技术服务采购公告。要求供应商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缓设备的老化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更新换代成本。详情如下:项目基本情况: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9月,龙华区出台《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措施包括重点支持机构和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共形成18条扶持措施。提出将重点支持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充电设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消息,2025年3月1日,“氢腾”燃料电池产品设备在南极成功发电,全球首次实现了氢能技术在南极环境下的应用。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继闪耀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冬奥等历史时刻之后
2月27日,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投产暨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投产仪式上,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东北地区首个氢能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此次签约为大连市打造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助力国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再献“金普力量”也是金普新区践行“双碳”目标,
近日,江苏氢湾华创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8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物业管理;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包括纯氢竖炉还原技术、分层供热低碳富氢烧结技术、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技术、高效还原“3R”碳氢高炉技术、氢冶金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技术、甲醇双燃料直流综合电力推进智能散货船关键技术、氢燃料动力船舶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2月6日,全球催化剂龙头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与汽车供应商巨头博世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已同意就零排放氢技术开发展开长期合作,加速未来项目推进。此次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用(Carbon-CoatedMembrane,简称CCM)催化剂涂层膜的意图。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于1817年建立现在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位于上海嘉定区外冈镇2102地块的舜华氢能(装备)创新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结构封顶。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预计今年7月竣工。项目东至上丹路、南至清能路、西至银龙路、北至庙泾河,总占地面积约16.5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主体由2栋4层高的工业建筑组成,充分利用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共有112项绿色技术推广,其中涉及氢能技术4项,分别为氢能交通、氢冶金、氢燃料电池等方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3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发布。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推动军工、航空、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同谋划建设“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入选。原文如下:关于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的通知陕工信发〔2025〕70号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杨凌示范区工业
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氢科技”)先进制氢BG区域市场总监张伟佳在博览会现场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技术加速突破,氢能产业正从培育期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迈进,预计“十五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隆基氢能凭借其与兴国铸业合作的“30万立方米/天绿电电解制氢—氢气存储—450立方米高炉富氢冶炼”示范项目(下称“示范项目”),荣获“十四五能源创新案例——氢能创新应用实践”奖项。此次获奖不仅是对隆基氢能在技术创新上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锡林郭勒盟分行成功实现了全行首笔电解水制氢项目贷款业务的落地,标志着该行在水制氢类项目上取得重要突破,为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抢抓自治区政策机遇,积极探索新能源发电领域场景应用,成功支持大唐多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许文俊,马刚,姚云婷,等.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J].中国电力,2025,58(2):154-163.编者按目前,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为此提出“双碳”目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内,伴随着隆隆机声,龙源(环县)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峰分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燃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开工。作为甘肃省“十四五”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西北地区在生物质能与绿氢协同利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中天合创公司举行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工程动工仪式,标志着全国最大绿电制氢项目进入建设快车道。该项目总投资50余亿元,主要包括风力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部分。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氢,设计绿氢生产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基于数字孪生的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仿真及工艺优化》技术开发服务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主要研究内容为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两相动态传输机理研究、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开发和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工艺优化方法的研究
3月26日,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重磅推出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商之一,天合元氢以“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突破规模化制氢场景中的技术瓶颈,为绿氢规模化发展提供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中原油田全国产1000标准立方米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双槽)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顺利获批,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研项目,于去年5月立项并纳入氢能示范工程,由中原油田联合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广州工程公司、催化剂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张掖市人民政府发布高台县电解水制氢、制甲醇、制甲醛和合成氨等氢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正在编制设计方案,预估投资30亿元。详如下:项目概况:新建150兆瓦/600兆瓦时集中共享大规模独立储能电站,绿氢制、储、输、运、销、用全产业链应用示范项目;新建氢电融合微电网示范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四川省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总体目标指出,到2028年,全州氢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源高效耦合发展,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塞浦路斯能源、商业与工业部长乔治斯·帕帕纳斯塔修(GiorgosPapanastasiou)在英国驻塞浦路斯高级专员公署与Ideopsis公司主办的“储能与氢能解决方案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调整能源战略,以确保能源安全、降低成本并推动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博鳌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综合储能、绿色氢氨醇、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宋海良简要介绍了中国能建改革发展和业务布局情况。他说,中国能建围绕“创新、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从煤炭到石油,从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如何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端好我们的能源饭碗”,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月20日,以“创变时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1日,宝鸡市经济合作局发布年产500台套制氢储氢成套装备项目招商,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拟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5万m,总投资4亿元。项目详情如下:位于金河工业走廊,依托金台区石油装备产业基础,把握氢能产业高速发展机遇,发挥宝石机械、宝石钢管油气集输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从四川省内江市高新区了解到四川沃佑达科技集团西南氢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自今年初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项目将研发生产超纯氢,突破半导体封装过程中超纯氢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目前,西南氢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7日,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高台县新一代储氢运氢装备及锌溴液流电池储能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的推介,总投资达50亿元。该项目将建设储氢运氢装备制造及氢能源产业园,具体包括储氢技术制造基地、年产20万吨绿氢生产基地、先进碳中和综合试验区以及锌溴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适应性电解制氢系统,在中国华能张掖绿电制氢示范站顺利满负荷产氢,并完成TV南德第三方见证测试。这标志着中国华能在氢储能助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应用领域取得又一重要进步,对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由中国华能甘肃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2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20批集中招标(江西核电棉船风电配套制氢储能项目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招标人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为江西省彭泽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1广州市南沙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中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7+2+3”,即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7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现代金融、物流与供应链2个
2025年3月6日,宁夏政务服务网发布信息显示: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扩建项目企业投资(内资)项目备案准予通过。信息显示: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临河综合工业园区B区,总投资141185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