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需求方面,随着“绿证原则上可转让”“做好绿证核发、交易、划转等全流程信息追踪管理”等具体通知事项推出,新的绿证核发及交易规则能够解决现有绿证的部分“痛点”。因此,由此导向到绿证市场流通性及国际国内认可度的提升后,自愿性消费的需求量无疑将持续上升。仅以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在华供应链的绿色电力消费潜力估算,根据落基山研究所的初步评估,到2030年,世界500强企业及其供应链在中国市场的电力需求约为6亿兆瓦时/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企业加入RE100(100% Renewable Energy, 100%可再生能源组织)、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科学碳目标倡议)等国际性倡议组织,逐步迈向100%可再生电力、净零排放,其若通过采购绿证实现一部分绿电需求,也能极大促进绿证交易规模的扩张。
同样,随着能耗双控这一强制应用市场范畴的拓展,需求也将应运而生。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 年全社会总用电量为8.64 万亿度(86.4亿兆瓦时),而四大高耗能制造业(化工、建材、黑色、有色)用电量2.29 万亿度(22.9亿兆瓦时),占总用电量接近三成。一旦开始设置这类高耗能企业的绿电使用比例的下限,强制市场的绿证需求量将显著增多。
三、思考与建议
(一) 在完善自愿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强制市场
我国的绿证自愿市场需充分借鉴国外已有经验,不断培育市场的绿电消费意识,完善绿证相应制度的建设,发挥绿证更广泛深远的价值。
以欧美市场为例,近年来,美国自愿非捆绑绿色电力证书交易量在其总绿电消费市场中占比最大,接近一半左右;欧洲绿色证书自愿市场GO(Guarantees of Origins,来源担保证书)也早于2015年便达到了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欧美的绿证自愿交易市场加速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了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推动绿证在强制市场中的应用是当下政策的趋势。不同于自愿消费市场,强制市场需要清楚明确应用范围和交易主体。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核定基础上、能耗双控制度下讨论的绿证,由此衍生的市场交易,一方面,可促进“开源”,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可推动“节流”,促进用能企业做好节能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
我国能耗双控制度是在确定了国家目标后,对各省级行政区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的双重约束。本质上,能耗双控是将“双控”目标分解到各省级行政区域,各省级再将目标分解到各重点用能单位,推动用能单位进行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再对省级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通知》中提到“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省各类型电力用户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但如何协调能耗双控与消纳责任权重,如确定当前能耗双控制度下的消纳责任权重,重点用能单位的具体绿电使用比例,如何规定合适的惩罚制度等,有待进一步明确。
在国家发改委2021年颁布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中提出要“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绿证将作为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的一项重要工具。然而,如何在涉及各省、各企业经济发展及能源调剂的复杂情况下建设一个公开的交易市场,还需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对于当前的政策信息而言,就绿证如何能在用能权交易市场中发挥作用,助力我国能耗双控目标的实现,仍待相关方拨开云雾。
最后,建议通过机制设计和调整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证交易体系,建立并完善强制市场和自愿消费市场两套并行的机制。强制交易可促进节能降耗、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的实现等,自愿交易则能更广泛的促进社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二者高效的结合应用,会加速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二) 规避重复计算问题,在不同市场、政策工具中统筹协调
目前我国绿证制度尚不具备健全的核销机制,环境权益重复计算问题显现。然而,如前所述,绿证如将应用于更广范围的强制与自愿市场中,势必需要搭建统一的证书跟踪系统,或是建立强制与自愿系统的衔接体系,从而规避此类问题。
除前文提及的“非捆绑式绿证”——补贴绿证、无补贴绿证以外,2021年9月,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捆绑式绿证”——绿电绿证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国家能源局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批量核发绿色电力消费证明(也即 “绿电绿证”),电力交易中心依据绿电交易结算结果将此证明分配至电力用户,使得其可实现“电证合一”。但此“证”非彼“证”,绿色电力证书与绿色电力消费证明在证书样式与记载信息上均有所区别。另外,一些省市的电力交易中心也正在开展绿电交易工作,并为本省市的企业出具绿电消费相关证明。随着绿证在未来市场中的“大一统”,在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绿电绿证”与“非捆绑式绿证”应迈向一致的发展方向。
再者,随着2021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碳交易、CCER交易对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变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电-碳”存在着天然的连接,也都服务于我国的“双碳”目标,但现阶段,绿证与CCER面临着潜在的环境权益重复签发的问题。若要从根源规避,重启后的CCER可将可再生能源项目排除在外。
此外,“十四五”期间八大控排行业陆续纳入全国强制减排市场,以上众多高耗能企业同时也需履行能耗双控的指标。但由于目前我国强制碳市场纳入了由企业外购电力所导致的间接排放,若允许这类企业采购绿证,使得由绿证而来的绿电使用量计入碳减排,不仅能规避相关的重复计量问题,也能推动绿证市场交易量的提升。
因此,建议完善覆盖发电主体必要信息(如技术类别、项目位置、所属业主、装机容量、建成时间、绿色证书电量产生时间等)的唯一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编号,确保每个具备唯一编号的绿证仅能出现在一个账户中;同时,为确保所有信息均可得到有效验证,建议设置一旦消费端完成交易,注销的绿证便将显示在注销系统中的程序。如此一来,绿电的环境属性从核发、交易到划转过程中的唯一性便可得以确认,即使在不同市场中也不会出现交叉使用情况。
避免多目标导向下市场交易规则不同带来的重复计算风险,有效衔接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与碳交易的三者的关系,将有效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三)纳入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允许市场化价格下的多次交易
《绿证通知〔2017〕》中,规定了“绿色电力证书经认购后不得再次出售”,且在《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交易实施细则》中也明确规定卖方仅为新能源发电企业。交易受限,且参与主体单一,是使得市场交易量不足的一大原因。当然,这也是绿证的收益替代财政补贴的初期定位所致。
而现如今,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已迈入平价阶段,亟需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证交易。最新的《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通知》里提到“绿证原则上可转让”,“转让”所指的具体对象和频次要求,例如是否允许代理商参与交易等尚未可知。建议在逐步拓展的绿证交易平台上,纳入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如售电企业、交易代理商等,尤其是对于小规模交易主体而言,允许售电企业或代理商参与交易,能减少交易摩擦,提升交易效率。而《绿证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提及了“现阶段绿证仅可交易一次”,表明“多次交易”可能将不被纳入最新的交易规则中。建议在市场稳定运行后,尽快放开转让的频次限制,以此提高市场流动性与交易活跃度。
另外,建议市场运行初期设置一个引导价格,逐步由市场决定交易价格。如此,发电企业的环境权益收益可得到真正的兑现,消费侧也能以更合理的价格采购绿证。以当下的平价绿证为例,若延续被“调控”的高价(相比国际上的绿证价格而言),市场需求将难以提振,这将不利于促进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目标的实现。
(四) 推动我国绿证加强国际衔接与互认的工作
如前所述,当前的一些外向型企业、在华跨国企业、世界五百强供应链企业等均有大量的绿证采购需求,但最终却未选择中国绿证。这是由于当前我国绿证的权益归属、权益声明存在重复计算的风险,加之企业认购后的使用情况无法跟踪等问题,国际广泛认可的RE100对企业采购中国绿证以实现绿电使用声明仅为有条件认可。随着欧美等国际市场对碳排放准入门槛的变化,未来,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将面临更加严苛的竞争环境。《绿证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在不影响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中国绿证纳入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在国家认可的范围内支持中国绿证与国际绿证互认”。我国绿证制度的更新应充分考虑国际倡议、组织、政策等的要求,与它们做好相应的衔接与互认工作,以此助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32号[EB/OL]. /xinwen/2017-02/03/content_5164836.htm.2017-02-0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电力交易机构开展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797号)[N]. 2022-09-15.
[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关于征求《关于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丽[N].2022-10-24.
[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cn/xwdt/tzgg/202211/t20221116_1341324.html.2022-11-16.
[5]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 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EB/OL]. /zhengce/zhengceku/2020-02/03/content_5474144.htm.2020-01-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等情况[EB/OL]. /xinwen/2023-02/14/content_5741481.htm.2023-02-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中国气象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cn/xwdt/tzgg/202206/t20220601_1326720.html.2022-06-01.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体委〔2023〕75号).2023-03-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通知[EB/OL]..cn/xwdt/tzgg/202109/t20210916_1296857.html?code=&state=123.2021-09-11.
[10]时璟丽.对比和启示:欧洲、美国和中国三国绿证机制的优劣[J].能源,2019(11):37-40.
[11]曹艺严,陈济,刘秉祺,Adair Turner,朱思捷,电力增长零碳化(2020-2030):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落基山研究所,2021年1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记者16日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4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703家,同比增长了7倍。近年来,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网统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发挥派出机构牵头作用,全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通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热点问答(第三期)|绿电绿证。详情如下: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电力领域的生动实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在2025年实现初步建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省内绿电市场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江苏分布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市场的经营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分布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简称“聚合商”)、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试点初期,暂不考虑台区、电压节点、管辖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新疆电建承建的国电投哈密北100万千瓦项目总承包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东北部117千米,主要施工范围涵盖风电场道路的铺设、30台8.34兆瓦风机基础与箱变基础、安装、35千伏集电线路和调试工作。此项目浇筑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型式为圆形扩展基础,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内蒙古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内蒙古数据中心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迈入运营阶段,为“东数西算”和行业绿色转型树起新坐标。此次投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规模30万千瓦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省内绿电市场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江苏分布新能源聚合参与绿电市场的经营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分布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简称“聚合商”)、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试点初期,暂不考虑台区、电压节点、管辖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记者16日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4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703家,同比增长了7倍。近年来,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网统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发挥派出机构牵头作用,全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通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热点问答(第三期)|绿电绿证。详情如下: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电力领域的生动实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在2025年实现初步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